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2016-12-28王洁
王 洁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王 洁
中国经济从原来依靠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到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为经济提供新动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在此大背景下,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直接融资总量扩大导致社会融资成本不断降低,银行传统的信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面对这种市场冲击,商业银行被动或主动进行业务的改革和调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投行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文章前半部分具体阐述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后半部分将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行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策略研究
一、中国商业银行基本情况回顾
中国银行业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有了近30年黄金发展时期,特别是2003~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8%。数据显示,2009~2013年,中国银行业在5年时间里贷款余额增加了将近45万亿元,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的总和。截止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共有法人机构4,091家,从业人员376万人。截至2015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87.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9%,同比高出1.11个百分点。总负债为173.4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2015年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96.6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3.9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8.39%,流动性比率为46.18%,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97062亿元,资产利润率(ROA)为1.23%,资本利润率(ROE)为17.26%。
从2014年起,近年时间,国内的经济形势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从“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分阶段提出的针对性要求,影响着产业政策、改革举措乃至经济发展思路。金融资源是经济的核心资源,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国内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新兴互联网公司跨界冲击、社会直接融资加大以及监管趋紧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传统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银行发展遭遇瓶颈的现状下,开展投行业务,发展投行业务成了银行适应新形势生存下去内在要求:一方面,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进入银行传统信贷领域范围与银行传统业务进行竞争,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这种压力还会增大,同时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网点的丰富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主要服务的高端优质企业,其融资手段不断丰富,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门槛越来越低,而这部分客户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利润重要来源。为扭转不利局面,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要把开展投行业务作为切入点,稳定住存量客户,甚至发展新客户的重要手段。
二、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情况介绍
(一)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起源
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最初是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发行为核心内容。所谓债务融资工具,是指通过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融、超短融、中票、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信用债产品。自2007年9月人民银行下属的交易商协会成立以来,以市场化的注册制管理方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截至2015年年底,非金融企业债务存量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占比接近70%,远远超过了发改委主管的企业债存量和证监会主管的公司债存量。在交易商协会批准的主承销商中,A类主承销商有32家,包括了2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12家券商,B类为11家城商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主承销商资格为企业发债直接获取中间业务收入,还可以为银行带来巨大的间接综合效益。
(二)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品种情况
目前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市场部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直接融资业务的发行承销商,如: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发行等。业务侧重为发行方案的设计、顾问咨询、撰写报告、报送审批、簿记、发行等;二是企业的融资咨询顾问,业务侧重点是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方案的建议和咨询,利用银行主体优势,作为中介机构为客户撮合争券商、保险机构、信托机构以及社会上融资租赁等机构进行交易,收取一定财务顾问费的方式获取收益;三是托管类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为企业投资提供信息和方案,业务侧重为通过资金类托管和对风险的专业化管理收取托管费和管理费、手续费;四是以产业基金的方式,引入基金和政府联合成立合伙公司,以股权的形式直接投入项目,解决政府项目融资问题;五是加大同业市场业务的投资,通过购买同业交易类资产,如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公司债券、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消耗风险资本低的方式最大化银行收益。
(三)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现状
投行业务目前已成为很多商业银行发力点,且增速惊人。据统计,2014年,至少有15家上市银行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去年,在银行业规模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之下,投行业务成为很多银行发力点,且增速惊人。中国银行去年实现核心投行收入9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中信银行实现投资银行收入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53.28%;招行实现投行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57.78%;浦发银行实现投行业务收入32.68亿元,同比增长81.25%;平安银行则实现投行中间业务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达371%。交行实现投行业务收入77亿元,占全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26.19%。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商业银行不得不屈从于市场进行转型。
三、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商业银行纷纷进行金融创新改革,投行业务发展如火如荼的过程中,投行业务的发展也面临多方面问题。
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是一流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发区、城区的开发过程,而是一个高起点的城市化、都市化的发展过程,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以黄浦江为轴、对称发展的过程。浦东的城市规划灵魂是东西联动。浦东浦西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从而实现浦东浦西资源优化配置,浦西大都市的人才资源、经济基础支撑浦东开发,浦东的开发开放政策引领带动上海成为国际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
(一)投行产品单一、业务操作缺乏灵活性
传统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开展过程中依然保留这开展传统业务的惯性思维,产品还多数是习惯定制标准化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虽然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不断的涌现;但是从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趋同的多、模仿的多,形成品牌的少;在业务操作模式上效率上,无法与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进行竞争,大大地影响新产品服务和占有市场的效率;另外这与我国政策对商业银行限制有关,银行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相对严格。
(二)投行业务发展缓慢,营收占比例不高
通过对2015年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收入来源上,很多业务收入来自于依赖于信贷联动的财务顾问业务,依靠信贷联动衍生带来的收入占一半左右。此外,大部分的投行收入来源于债券承销等业务手续费,占中间收入的比重较低。相较国外银行,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以“全能模式”开展业务的欧洲银行,每年仅来自投行业务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就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3。
(三)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风险防范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风险管理上,大都采用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没有对投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其他业务进行组织和体制上的风险隔离。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尚处于投行业务同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结合阶段,伴随国内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范围的拓展和深化,商业银行将越来越难以阻止内部业务交叉经营的风险传导、蔓延和恶化。商业银行应该转变思维,积极建立自上而下的投行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四)专业人才的缺乏
四、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金融创新导向,树立以客户需求服务为核心
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涉及诸多金融工具的运用,商业银行需要树立金融创新导向,坚持进行与金融市场相适应的金融创新,根据市场客户的金融需求,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品种与业务范围,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或者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都不能离开国内的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脱离了环境的业务品种从一开始就注定其失败性,结合金融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创新。
(二)借助传统金融业务,整合营销资源
投资银行的业务需要借助传统金融业务。虽然传统信贷与投资银行业务相比,无论从业务性质、业务模式还是风险管控流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但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旧是投资银行创新的基础,一方面传统信贷业务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能够为投资银行业务提供稳定优质客户资源,无论是自然人客户还是法人客户,在与银行打交道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投资银行业务类需求,以传统信贷为基础,通过提供新型金融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提高客户粘性和忠诚度,反过来也能促进传统信贷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应当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做好新型业务与传统业务的衔接与融合,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
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现阶段,综合经营模式是大多数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选择,这种经营模式的设立相对简单,可以依托银行内部雄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发挥协同效应。金融控股模式和海外合作模式虽然不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主流模式,但是,在银行业综合经营趋势下,银行业的竞争将大大加剧,加之国内金融市场日趋开放,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将使得商业银行更具竞争优势。未来,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投行业务经营模式。
(三)构建符合投行业务特点的新的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应健全外部监管制度,现阶段国内许多金融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发展的束缚。监管当局有必要根据市场化规律和现实需求,适时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其次,应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投行业务的经营风险远高于银行简单的结算、代理等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尤其应该注重自身的风险防控和隔离,积极分析和研究开展投行业务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并建立独立的防控系统。要加强资金管理,避免信贷资金与投行业务资金混淆;要严格投行业务操作流程,如实披露相关信息,促进外部监督;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专门针对投行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防患于未然。
(四)构建投行业务精英团队
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从业人员需具备在金融、法律、财务等方面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商业银行应长期致力于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整合内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投行业务专家团队,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同时,应当优化完善投行业务人才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薪酬薪资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专业人才的核心作用。
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商业银行必须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对投行业务的开展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在营销观念上更新,在风险评价和控制上务实,弥补自身与非银机构相比的先天不足,争取在今后新的金融市场格局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F832.33
B
1008-4428(2016)04-64-03
王洁,男,江苏盐城人,东南大学MBA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