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海岸后侧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造林初步研究
2016-12-28李茂瑾
李茂瑾
(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惠安 362100)
沙质海岸后侧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造林初步研究
李茂瑾
(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惠安 362100)
对沙质海岸后侧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造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栾树与木麻黄多行混交可以提高台湾栾树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而且台湾栾树木麻黄多行混交林防风效果较好,但台湾栾树纯林生长较差,防风效果也不理想。建议在沿海沙地台湾栾树造林以木麻黄稀疏林带下套种或与木麻黄等其它树种多行混交为宜。
木麻黄;台湾栾树;沙质海岸;混交林;防风效果
1 引言
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是福建沿海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树种,海岸线上的防护林树种多为木麻黄组成的人工林,在抵御风沙、海潮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福建沿海地区的防风林基本上还是以木麻黄单一树种的纯林较为普遍,由于单纯林生物多样性简单,林分的稳定性较差,病虫害、火灾等问题容易发生,因此,沿海地区防护林建设逐渐由木麻黄单纯林向复层林或混交林方向发展,构建更加稳定和树种丰富的防护林带[2]。
台湾栾树(KoelreuteriahenryiDummer)是一种阳性树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干旱和瘠薄,也耐低湿、盐碱地及短期涝害。其深根性,根强健,萌蘖力强,生长中速,幼时全长较缓,其后渐快,适生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及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较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抗风能力较强,可抗零下25 ℃低温,对粉尘、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3,4]。针对趋于老化的林带,在更新时要尽可能采用合适的树种进行混交造林,为此,我们在惠安赤湖林场进行了木麻黄和台湾栾树混交试验。
2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设在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经118°55′,北纬24°35′)。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7 ℃,最高气温36.6 ℃ ,最低气温3.6 ℃,年均降水量1029 mm,年蒸发量2056.7 mm,干湿季明显,干旱频度大,夏季多台风,年平均5.1次,秋冬盛行东北风,平均风速7.1 m/s,年8级以上大风100 d。
土壤以沙土为主,沙土层厚度80~100 cm,肥力低下,天然植被稀少,林下常见有木豆(Cajanuscajan)、鼠刺(Spinifexlittoreus)和牡荆(Verbenanegando)等。
3 研究方法
2010年10月,对距离潮水线160 m左右的23年生的老木麻黄林带(平均树高19.6 m,平均胸径22.6 cm)进行带状采伐,2011年4月对采伐迹地清理后整地,包括定点、挖穴和放客土,6月进行木麻黄无性系惠1#和台湾栾树混交造林试验,试验设3种处理:木麻黄∶台湾栾树=1∶3,木麻黄∶台湾栾树=2∶3,木麻黄∶台湾栾树=3∶3。以 木麻黄纯林和台湾栾树纯林为对照。随机试验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 m×20 m,造林株行距2 m×2 m。
造林后每年进行生长情况调查,2016年3月,对试验林全面调查,分树种进行每木调查,统计保存率和生长量,同时对每种混交林进行林前和林内的风速测定,求算不同混交林的防风效果。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生长情况比较
通过对5年生的不同比例的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生长情况调查可知(表1),不同比例的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中台湾栾树生长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木麻黄台湾栾树按3∶3比例混交的林分中台湾栾树树高、胸径与台湾栾树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68倍、1.61倍,木麻黄台湾栾树按2∶3比例混交的林分中台湾栾树树高、胸径与台湾栾树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倍、1.0倍,木麻黄台湾栾树按1∶3比例混交的林分中台湾栾树树高、胸径与台湾栾树纯林相当。经过方差分析(表2),表明不同比例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中台湾栾树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说明沙地台湾栾树造林应与木麻黄混交为宜,而且两个树种采用多行或带状混交较为合适。这可能是因为沿海沙地干旱贫瘠而且风比较大,营造台湾栾树纯林受到风和旱的自然条件限制而生长不良,如果台湾栾树与木麻黄多行或带状混交,由于木麻黄速生的特性使其较快占居林分上层,为台湾栾树生长提供一定的遮荫,使其生长减少旱热影响,再者木麻黄为台湾栾树生长创造了阻风的屏障作用,使其减轻了风害。而不同混交林的木麻黄生长情况和木麻黄纯林相接近,差别不大。
表1 木麻黄台湾栾树不同混交比例生长情况
表2 不同比例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中台湾栾树生长量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离差平方和树高/cm胸径/cm自由度F值F(fA,fme)组间31.0133.473F树高=59.36**F0.05(3,8)=4.07组内1.391.238总和32.4034.7011F胸径=72.37**F0.01(3,8)=7.59
4.2 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防风效果比较
采用手持风向风速仪对不同比例的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的林前空旷区和林内风速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表3),木麻黄台湾栾树3∶3混交林风降率最大,防风效能最大,其次是木麻黄纯林,台湾栾树纯林风降率最小。这可能是因为木麻黄台湾栾树多行混交几年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疏透林带结构,对风起到较好的削弱作用。而台湾栾树纯林由于受干旱、风的影响生长较为缓慢,尚未形成稳定的林带,防风效果不尽理想。
表3 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防风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经过对不同比例的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和台湾栾树纯林的生长情况以及防风效果进行测定,5年生时表现为木麻黄台湾栾树3∶3比例的混交林中台湾栾树生长最好,其次是木麻黄台湾栾树2∶3比例的混交林中台湾栾树,台湾栾树纯林生长比较差。从防风效果看,木麻黄台湾栾树3∶3比例的混交林防风效果最佳,其次是木麻黄纯林,台湾栾树纯林防风效果较差。
沿海地区风沙大,土壤普遍干旱贫瘠,因此木麻黄的更新造林在树种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有一定的抗风沙和耐干旱贫瘠特性的乔灌木,同时在树种的配置方面要做到多树种合理混交,以增强防护林带的景观性和生物多样性。在沿海最前沿50 m左右林带造林选用抗风木麻黄种植,其后可考虑木麻黄和沿海乡土的阔叶树种如黄槿、赤桐或从台湾引进的阔叶树种如海檬果、台湾海桐、水黄皮、台湾栾树等通过带状或多行混交,构建多层次、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林带。
[1]林武星,叶功富,谭芳林,等.沙岸木麻黄防护林不同更新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352~1357.
[2]林武星,叶功富,洪 伟,等.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综合效益分析[J].林业科学,2003,39(增刊l):112~116.
[3]潘志刚,游应天.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林武星,李秀明,叶功富,等.台湾栾树苗木生长规律和育苗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9(5):3~4,37.
[5]蔡益航,林 星,李宝福.降香黄檀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1):205~206.
[6]王青天,余婉芳,毛寿评.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0(8):70~72.
[7]徐俊森,施纯淦,姚庆端.木麻黄基干林带多树种混交造林技术及防风效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0(S1):111~115.
[8]徐俊森,叶维忠,曾国强.沙质海岸后沿木麻黄混交造林效果的试验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0(1):116~118.
[9]吴道圣,蒋为民,吴继伟.几种速生型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08(1):23~25.
[10]谢鹏虎.降香黄檀福建柏混交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3(2):54~57.
2016-07-29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编号:2008-4-03);福建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08I0006)
李茂瑾(197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和经营管理工作。
S725.2
A
1674-9944(2016)17-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