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旅游庄园规划设计
——以安溪冠和茶庄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为例
2016-12-28邓招余
邓招余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浅谈生态旅游庄园规划设计
——以安溪冠和茶庄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为例
邓招余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生态旅游庄园起源于“农家乐”,是农家乐的最高级形式,是以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美味,享受农家乐趣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1]。现代的都市人对于快节奏、高竞争、嘈杂环境、幸福指数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渐渐地产生了疲惫和挣脱心理,对于“慢闲适、原文化、纯生态、静安养”的乡村田园生活更加向往,对于自然环境优美的梦幻般的庄园给予更多的瞩目和青睐。安溪冠和茶庄园是将旅游业和茶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庄园,其规划设计在于园林景观的丰富性、生态性以及庄园性质功能的齐全性上更加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生态旅游;园林景观;茶庄园;规划设计;安溪冠和
1 生态旅游茶庄园的概述
1.1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依托于多功能农业的生态体验旅游可实现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及体验旅游的整合,是乡村综合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2]。
1.2 茶庄园的定义
茶庄园一般指参考国外葡萄酒庄园的经营模式发展起来的茶庄园。茶庄园概念区别于经常听说的茶庄和茶园,茶庄又称茶店,一般指茶的销售场所;茶园则是茶的生产场所[3]。
1.3 安溪冠和茶庄园的开发建设
在文化方面,安溪冠和茶庄园具备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与个性品牌特征;在茶叶生产加工方面,茶庄园应严把质量关,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在旅游观光方面,茶庄园应主打绿色生态茶文化旅游,使游客既可以领略景色优美的茶山风光,又可以参观并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加工过程,还可以到茶庄园中修建的茶博物馆、茶史馆等地更进一步地了解传统茶文化[4]。安溪冠和茶庄园致力于打造成为环境优良、文化优雅、景观优美、服务优质,集体验生态休闲、乡土文化休闲、安养休闲、茶园养生、生产观光、加工销售、品茗商贸等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生态旅游茶庄园。
2 安溪冠和茶庄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2.1 项目背景概括
项目位于安溪县,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晋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近70%。安溪名人辈出,其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经济发展较快,是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
2.2 案例分析
2.2.1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首次提出了打造“世界第一个普洱茶庄园”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思路。茶庄园处于景迈山,景迈山位于澜沧江柳玉普洱茶的核心产区。
2.2.2 天福茶文化开发
天福观光茶园地处漳浦旧镇的漳诏高速公路天福服务区,是台湾茶商李瑞河在大陆投资的项目,分为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大部分。对于茶文化、精神层面的挖掘令人印象深刻。
2.3 设计说明
2.3.1 设计主题
其设计主题为茶韵-以茶会友,打造纯生态茶叶基地景观,展现安溪茶都风采。
2.3.2 功能定位
茶文化观赏体验的生态旅游庄园、安溪茶文化的展示平台、安溪人文景观的新旅游点、满足茶叶基地生产功能。
2.4 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
规划结合基地的地势特点,从“茶阵”过渡到“茶丘”,再上升到“茶田”,最后发展到“茶峰”,层层递进,就像我们的茶业不断“和谐”进步向上的精神,最后达到“冠军”茶业的愿景(图1)。
庄园根据项目的资源类型、空间组合分布,结合区域交通、地质地貌、未来发展趋势,打造 “五区”(图2)的旅游空间格局,文化区、爬山区、旅游区、生产(营销、科研)区、种植区。
图1 庄园总平面
规划分布的“茶文化广场”、“临水品茶广场”、“铁观音广场”仿佛“皇冠的顶球”,在规划区这个“皇冠”上“和谐”安放着,呈现冠和茶业茶庄园有区域分布。预示着从冠和“铁观音”的品质开始,企业发展将朝着“顶级茶业”出发。
2.4.1 茶文化广场
茶文化广场(图3)位于庄园的主入口处,是集展示、信息、集散、交通、购物、休憩、泊车于一体的展示茶庄园的窗口。本区设计以体现生态为核心,在满足集散、交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景观细节来展现自然生态的园区氛围。通过茶壶雕塑、文化墙观赏茶阵、LOGO景石与大面积木平台、花树池的周围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让游人在进入庄园的同时,仿佛融入到茶文化的大自然之中。
2.4.2 临水品茶广场
庄园内部临水品茶广场,主要规划设计有木栈道、木平台、景观亭、茶丘、茶业广场、木屋等,在水畔边品茗休闲,感受闲情逸致、闲云野鹤般的恬淡。临水品茗平台利用了临水的优势,人的本性是具有亲水性的,在水畔边享受片刻宁静、在丛林中享受“氧吧”围绕、在木屋内品茗观景、在平台上释然游憩享受特色的茶文化、茶意境、茶景观。
2.4.3 铁观音文化广场
该广场位于庄园的北部,在设计上深入的融合铁观音文化,是集休闲、游乐、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娱乐区域。该区域内具有较大特色的茶田木坐凳镶嵌于茶田中,是很好的休息和观景的地方;同时还设计了树阵、地雕、广场、水景、景墙等景观小品,使得该区域内的景观更加具有趣味性、可观赏性、游览性、丰富性、新颖性。
图3 茶文化广场效果
2.4.4 冠和企业广场
冠和企业广场(图4)位于庄园的中心处,是集综合接待、慢养休闲、餐饮娱乐、特色住宿等于一体的中和接待中心。区域内原有建筑有科研楼、文化会所、加工厂、品茗楼等。在原有现状的提前下,在设计上进行景观的改造和提升、在功能上进行强化丰富,将茶文化深入到区域内的角落。作为一个综合接待以及娱乐休闲的地方,在景观的设计和营造上更应该凸显主题,使得设计主题和理念更加融合于其中。
图4 冠和企业广场效果
2.5 交通组织设计
庄园内交通组织有序,使得车和行人都能到达庄园内的各个部分。规划以车行道与外界相连,实现可通达性;以游步道(包括登山步道和次干道)连接各景区和主要景点,增加游览者的观赏乐趣和体验的愉悦感,使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出入口附近设置相应的集散广场、停车场,并与外界道路合理衔接。交通组织设计结合景观设计,尽量做到步移景异,丰富游人的视觉景观,增加游览的乐趣。
2.6 生态设计与环境保护
现代园林生态设计的方法包含有清洁能源的利用与节能、有效的资源利用、结合地方主义的设计、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环境,这四大类设计方法中又包含有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和详细设计手法[5]。
在规划设计上秉承低碳生活理念,从多方面体现环保理念。在设计上运用“二线七点[6]”式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所谓“二线”是指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景观格局设计和以植物生态学为基础的植物造景设计两条线索,而“七点”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结合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物候学、气候学、地学、园林学等七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最终将“二线—七点”融合而构成。)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山体等自然环境,对于资源高度利用、对于污染做到分类化、无害化、资源化。
2.6.1 水体环境
水质应该执行GB3838-2002I类标准,景区内各溪流和水池等应予以严格保护和治理,以保护水质,任何生产、生活污水应严格按排水规划统一组织处理排放,不得对景区河道及其他水体造成污染。
2.6.2 垃圾、废弃物管理
各景点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放在指定地点,再运送到地方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捡垃圾日、清运日,并协调各旅游责任单位进行环境卫生治理。
3 结语
近年来,生态旅游大发展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和产品其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体验也越来越丰富。安溪冠和茶庄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抓住了当今旅游发展的潮流和机遇,在满足生产销售、旅游观光、游憩体验等的基础上,遵循了生态、低碳、以人为本、经济、环保的原则,打造成为品茗、观光、体验、商贸等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生态旅游茶庄园。
生态旅游庄园规划设计因其理念的特殊性,在设计中不同于普通的庄园景观设计,其规划理念和方法等都必须紧扣生态性这个中心。因此在设计中应该考虑整体性,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协调各方面的敏感矛盾,同时注重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等的融入。在这些基础上也应注重庄园设计自身的个性设计,增加吸引力。在考虑效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它的生态效应,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真正的生态旅游庄园。
[1]韩学伟.生态旅游庄园开发与策划探析[J].景观·农村旅游,2011(33).
[2]郑辽吉.园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以丹东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樊 凡.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保护中政府支持的研究——以普洱市景迈村、临沧市冰岛村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5(6).
[4]刘圆圆.茶庄园旅游正在悄然成风[N].人民政协报,2014-04-11.
[5]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4).
[6]尹 航.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途径探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7]郑 琦.福建省茶庄园规划设计探讨与实证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8]韩学伟.生态旅游庄园开发与策划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20614~20616.
[9]邓招余.浅谈生态旅游庄园规划设计——以安溪冠和茶庄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为例[J].低碳世界,2016(23):246~247.
[10]宋 妮.长江三角洲地区休闲农庄的发展和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11]马 彪.基于芳香产业特色下的都市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12]梁 轶.承德西山百果庄园规划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2.
[13]李婷婷,王小雨,王 崑.乡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以五常市文贤庄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57~2859.
[14]韩学伟.生态旅游庄园可持续发展综合经营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203~206.
2016-09-02
邓招余(1981—),男,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
TU986
A
1674-9944(2016)17-0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