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描—择点—追踪”零经验教师区域游戏观察技巧

2016-12-27林华帧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构经验区域

林华帧

摘要:区域游戏观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发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还能帮助教师探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零经验教师想要较好地推进区域活动发展,可以从扮演好“观察者”这个角色入手。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园教学方法

零经验教师想要较好地推进区域活动发展,可以从扮演好“观察者”这个角色入手,在区域游戏这个平台上,以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为基础,以真实、简便、有效为基点,运用“扫描——择点——追踪”这个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学会判断、学会分析,使观察从无序走向有序,寻找区域调整的有效依据助力区域发展。

一、以全面扫描为起点进行整体观察,获取普遍、共性的活动资讯

全面扫描是零经验教师区域游戏观察的起点。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后或者游戏结束前,主要围绕“人”和“物”两个方面进行,把各区域游戏中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作为全面扫描观察的重点,全方位观察和了解综合情况。可以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重复观察,每次记录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识。,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区域游戏的坚持性、稳定性和均衡性。还可以通过区域人数的统计分析观察到区域主题的受欢迎程度。

二、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择点观察,确立清晰、可行的观察方向

择点观察就是零经验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事先确定一个最想了解或最擅长的观察维度作为观察重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地观察。全面扫描观察后,零经验教师有很多疑惑:“怎么确定观察重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观察什么?”“不同区域的观察有什么区别?”“针对材料怎么观察”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疑问在活动前进行细化,转化成为观察的预设问题,作为区域活动择点观察的方向。这种观察目的性、方向性更强,观察起来更加容易。

在择点观察之前,零经验教师要明确两点:第一,从幼儿的能力发展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是不同的,观察各有不同、各有重点。如角色区,小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在使用物品上,中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在同伴间的交往上,大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则是看幼儿能否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表现游戏情节上。第二,从区域的内容设置来看,不同的区域承载着不同的教育和发展功能,这也是观察重点选择的方向之一,零经验教师事先要对这些功能充分了解,对设置的内容和投放的材料进行适宜性思考,再从中确定和预设最适宜的内容进行观察设问。

以语言游戏区为例,以往的语言区以幼儿一个人或几个人阅读图书、听故事等为主的偏向于平行式的活动方式,幼儿之间缺少语言交流与交往“如何让孩子们在交流与运用中发展语言呢?”是我们设置语言区“你说我做”的目的,活动前我们设置了3个观察维度:“材料的玩法能否促进幼儿的语言交流?”“幼儿是否愿意合作交流?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呈现什么水平?”活动中,教师紧紧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了观察。

活动开始时,雨嘉询问希睿“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希睿说:“那你来摆,我来说”。之后,雨嘉将篮子里的卡片选了6张出来,分别摆在操作底板上,接着雨嘉说:“一个苹果”。希睿拿了一张一个苹果的图片说:“是这张吗?”雨嘉看了看希睿手中的图片,又看了看自己造作板上的图片,说:“不对,是苹果被虫子吃了。”接着希睿又换了一张图片……两个孩子玩好一遍了之后,希睿说:“轮到我说了”……在整个区域活动的时间内,两个孩子都在玩“你说我做”的语言区。

教师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中,对预设的问题逐渐清晰,有了两个发现。发现一:语言区的内容选择、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兴趣与热点密切联系。投放的认识卡片内容都源自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如水果、动物、看电视、着火、运动会等,孩子们拿到图片不由自主的说起来,讲述的积极性很高。发现二:游戏的玩法促进幼儿语言交流。这和以往语言活动中教师不停讲解、幼儿被动倾听有了明显的变化。语言游戏的巧妙设计,引发幼儿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遵守游戏规则进行一问一答的轮流讲述。孩子们始终对倾听、验证、纠错的过程充满热情,过程中交流频繁,合作愉快。这种以问题为线索的择点观察方法能帮助零经验教师明晰区域观察的目的,对观察真正做到“心中有目的、心中有幼儿”。择点观察以采点的方式进行,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的了解区域和幼儿的发展趋势,有效助力零经验教师区域观察能力的提升。

三、以人或物为对象进行追踪观察,搜集真实、有益的典型个案

1.追踪观察“人”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个体,他们的行为和思维轨迹生动而又意义。在区域活动中,零经验教师不仅要学会解读整体幼儿,还要学会解读每一个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认知经验、能力和思维品质。以幼儿为对象的追踪观察是我们常作的,也是最难做的。在这种观察中,教师的观察视线跟着被观察的幼儿走,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跟踪到哪里,固定对象、固定时间,但可以不固定地点。从建构区开区以来,力和小朋友就一直在建构区里玩。

第一周,在其他幼儿随意建构时,他就能有意识地进行对称式的建构,此时的建构是单层的。

第二周,其他幼儿运用了另外一些叠高、围合的方法时,他还是在进行对称式的建构,在建构内容上更为丰富了一些,在厚度上增加了,变为了双层或三层叠加在一起。

第三周前两天时,其他孩子们已经能够合作建构出较为复杂的主题时,力和还是停留在对称式的建构。他较少与其他幼儿交流、合作,也从不与同伴交流分享。在本周星期三开始,建构师们开设了介绍自己作品的“作品秀”,房子、船、游泳池等作品一一亮相,每个设计师都有大胆表达的机会及充分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此时,教师引导力和观察各种优秀建构作品,观察物体特征,通过交流分享,力和的作品有了更大的创新,创作技能得到质的发展。

在三周的追踪观察中,教师分析发现力和小朋友对建构独宠,执着于独自建构,坚持性和专注性比较强,他的建构水平起点比较高、有想法,当别人还在随意建构时,他已经能进行对称建构。但由于不愿与人交往,建构水平的提升见效不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给予过多的介入,主要通过看、等、建议等方式,不断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优秀建构成品或实物范例,潜移默化地帮助力合小朋友突破建构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唤起想象,积极尝试,大胆自我表现。

2.追踪观察“物”

材料是区域游戏的基础、支撑与平台,是不可或缺的。追踪材料的使用情况也是很重要的。零经验教师可以重点选择某种材料进行追踪观察,观察区域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不同区域游戏或同一个区域游戏材料之间的关系等,观察的方向主要包括:材料是否丰富?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否有足够的参与空间?可以如何进行添加和删减?材料之间可以如何组合?等等。以物为对象的追踪观察的基本流程是“观察——尝试——反思——改进——再观察”,这是一条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实践途径。以“科学区:物体站起来了”的材料投放为例追踪记录如下:

第一次:教师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操作材料:纸、扑克、瓶子、水彩笔、竹签、雪花片、棉签等。幼儿猜想“哪些是能站立?哪些是不能站立的物品?”之后,积极地在桌面上操作,先进行分类,再对照记录表进行验证。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低结构的材料激发了幼儿摸一摸、试一试的探索欲望。他们在操作中发现有的物品容易站住,有的物体不容易站住,有的物体怎么站都站不住。在共同商讨中,幼儿逐渐了解到物品平衡与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第二次:教师增加了纸盒、易拉罐、海绵、纸杯等辅助材料。幼儿拿着扑克、棍子等,努力地想让它们站起来,可怎么试都不行,在教师提示下,他们开始尝试用辅助材料帮助下完成。活动后,幼儿讨论并发现了让物体站得稳的方法:增大接触面和加重。但由于提供的辅助材料太少,无法满足幼儿的想法,多数幼儿只运用了插和靠两种方法使物品站立。

第三次:再次增加多种辅助材料。幼儿兴致很高,方法不断出新:用透明胶将两块扑克粘在一起、把橡皮泥塞在瓶盖里插筷子等、将雪花片叠高后,在中间插上棉签、用夹子夹住吸管,用橡皮泥固定纸盘,用透明胶将吸管粘在桌子上,还把彩色冰棒棍用两个药瓶夹住等等方法。多种辅助材料给了幼儿探索的空间,他们不断地尝试用粘、捆、夹、吸、插等多种方法让物体牢牢地站立在桌面上。

第四次:增加可改变自身形态的物品供幼儿操作。在原来探索的基础上,难度增加,幼儿的想法也更加丰富。他们对每种物品进行尝试:有的幼儿将纸卷成圆柱体,有的幼儿把扭扭棒的一端拧成一个底座,有的把金线卷起来,有的把扑克、纸张对折,有的将魔尺做出造型,有的把毛巾卷起来,还有的幼儿直接把书打开,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想出各种各样让物品自己站立起来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过改变形状来帮助物品站起来,幼儿的探索方式、方法各有千秋,思维的火花竞相开放。

这个观察记录由浅入深的记载了材料使用过程,从一开始借助辅助材料到利用物体自身特性进行“变身”,幼儿这个区域探索中思维活跃、交流积极,通过不断地调整与操作,幼儿更加喜欢探索材料的多样玩法,增强了与材料的互动性。由此可见,针对材料的追踪观察,我们既可以了解到材料的有效性,也可以了解到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发展情况。

区域游戏相对比较自主,会有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掌握了这三种观察方法,零经验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中比较自如地进行观察,从细微处着手,从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某种行为开始,静观变化,观察目的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观察思路从无序变为有序。三种观察方法各有所长,在学习观察初期,建议零经验教师分开运用三种观察方法,待熟练掌握着三种方法之后,再尝试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观察模式。这样,零经验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会提升很快。

本文系福安市级立项课题“在幼儿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XQ00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建构经验区域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分割区域
擦桌子
乐淘淘“先进”经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乐淘淘“先进”经验
建构游戏玩不够
区域发展篇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