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27张艳
张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教学方案,拓宽学生数学思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以供高中数学教学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两个因素,主要是将数学中图像变成数学语言,通过抽象和形象思维模式的有机结合,借助形象图像来解决抽象性问题,将数学知识简单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的情况,尚未做到潜移默化,有计划、有目的实践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一笔带过,纸上谈兵,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真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照本宣科,不会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引伸,只是单纯讲解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定理。(2)忽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只是盲目讲授数形互译和互补,无法理解数学结合真正要义。(3)教师制图能力较低,有些教师在制作图形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不准确,不能更好阐述主题。(4)几何语言训练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几何语言表达主题。(5)师生之间缺乏构图意识。因为学生缺少训练,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几何构图解决数学问题,一遇到问题,缺乏构图意识,对问题分析能力较差。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揭示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感知与接收数学知识,方便学生在不同知识背景下提取有利的数学信息。同时拓宽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简单的图形将抽象问题转变成简单化,以此丰富学生的图形模块与数式模块。另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逻辑推理与证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解决集合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集合问题的解决,通常教师会使用图示法或者是数轴方式对集合中的并、补和交进行运算,让原本抽象的数学集合运算文字内容转变成直观化,变得通俗易懂,方便学生的理解掌握。因此,在学习数学集合运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理解字面上的“并”“交”和“补”的含义,然后根据Vernn图,将“并”“交”和“补”的含义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后,教师再使用集合语言来讲解内容,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学习集合中的“并”“交”和“补”,从而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例如教师在教学高中数学集合问题上,可设置成“某班学生总共有41人,其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共有18人,足球运动的共有16人,两项运动都不喜欢的共有11人,求不喜欢足球运动项目,但是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教师先将例题的文字设置成集合语言,把全班学生总人数集合起来,使用U表示;喜欢羽毛球运行学生集合,使用M表示;而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集合,使用N表示;然后通过Venn图画出来,将文字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其阴影部分即是“不喜欢足球运动项目,但是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这一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数学集合方面的问题时,能够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让整个解题的过程趋向于直观化、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求学欲望,充分体现了Venn图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2.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
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确认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x轴的交点,即可将不等式解决转变成直观化。例如,在解“x2-x-6=0”这一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将对应二次函数的公式:y=x2-x=6图像画出来,确认抛物线开口方向及x轴的交点,从x2-x-6=0解得x1=-2,x2=3,求出该抛物线和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2,3),若x取交点两侧值,即是x<-2或者是x>3,y>0,其运算结果为x2-x-6>0,解集不等式x2-x-6=0为:x∣x-2或者是x>3。除此之外,利用函数图像解决方程近似值或者是解个数的问题,对于不规则的方程,教师可通过设置两个函数方式,将方程的根转变成两个函数的交点,如“设方程∣x2-1∣=k+1,试论k取范围不同的值时,它的不同解个数。”这时,教师可将这一方程的问题转变成函数y1=∣x2-1∣和y2=k+1的图像交点个数,因为函数y2=k+1表示平行于x轴的全部直线,其图像运算结果为:(1)若k<-1时,y1和y2没有交点,即原方程无解。(2)若k=-1时,y1和y2总共有两个交点,即原方程不同的解有两个。(3)若-1
3.解决函数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函数问题的教学,教师也可通过图像对函数知识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因为函数图像是数量特征和几何特征有机结合体,教师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突显它们的方法和特性,让学生通过对函数图像进行观察,以此掌握函数内容知识。例如在选择题“一个已知二次函数f(x)=x2+x+b(b>0),若f(n)<0,f(n+1)的值是___________。A.0;B.符号跟b有关;C.正数;D.负数”。
首先,教师可先画出f(x)=x2+x图像,然后算出f(x)=x2+x和x轴的交点坐标,若f(x)<0时,x的区间为(-1,0),即是区间长为1,b>0,其函数f(x)=x2+x整体向上平移,f(x)<0的区间长<1,已知f(n)<0,那么n+1必定会>0,从而得出结论。该题目主要是注重学生牢记二次函数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解题过程中的类似知识,清楚知道在画图时是开口向上还是向下,甚至是函数整体上移还是下移。表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高中数学中,能够让原来抽象的函数关系通过图形形式变得具体化,将内容简单化,从而快速掌握本次教学的数学知识。
四、结束语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像的学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通过解决集合问题、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及函数问题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妍.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09-110.
[2]魏治淮.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34):166.
[3]董晓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J].中学生数理化,2013,(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