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探析
2016-12-27翟金德
翟金德
摘 要: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文化校园建设所要依靠的重要阵地。文化校园建设与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阐述了文化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对在文化校园视域下开展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一是提高对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重视;二是强化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依托公寓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
关键词:文化校园;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34-02
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催生了更具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校园,文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它不仅为高校党建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而且对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层级的要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的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以及联系高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推动力量,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与文化校园建设互为促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开展成为和谐文化校园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值得探索和思考。
一、文化校园的概念
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是校园具有的文化,具有以校园为主体文化的范围、特征,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城市文化而言的。文化校园,则是指具有文化的校园,以文化定性的校园,它突出了文化在校园的地位、功能[1]。
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目标应该是文化校园。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氛围的不断浓厚,高校出现了更加全面、更高层次的文化建设需求,文化校园则是文化需求的集中体现。文化校园与校园文化是相对的,它比校园文化更具广度,涵盖了校园文化的所有内容,其核心是培育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以校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为载体,以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教风为集中体现,在所有育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文化校园体现为淳厚向上的大学精神,完善可行的制度规范,和谐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和终极目标。文化校园相对校园文化而言,其文化育人功能、精神陶冶功能、价值引导功能更为全面、具体、深刻;文化校园更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功能;文化校园的理念范畴主张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2]。
二、文化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在育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随着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日益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党员数量急剧增长,使得传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推进大学生公寓的党建工作,将党建活动与学生公寓建设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公寓一级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学生的政治优势,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文化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他们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尤其是在高校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再次,青年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代表,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他们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成为党组织的一名先进分子。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作为高校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重要工作,贯穿着高校发展过程的始终,渗透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渗透于高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扎实推进学生党建进公寓工作,努力实现培养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寓学习生活氛围,才能持续不断推动和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有利于加强校园的安全和谐。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娱乐和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矛盾、冲突和突发事件产生的聚集地,各类矛盾容易产生和激化,不安定因素的潜在威胁时刻存在[3]。在学生公寓中开展党建工作,广大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尤为重要,特别是学生中的党员及其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作用,将广大学生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通过密切的沟通交流,了解和把握周围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生活状况,并及时向学校和党组织进行反馈,使学校和党组织能够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矛盾,并采取措施予以化解,防止矛盾的扩大化,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防止个体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校园的安全、和谐与稳定。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作用和密不可分。高校党建引领和推进和谐校园构建,为其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组织保障和优良的作风氛围[4]。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增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新时期高校对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视,在作为学校基层组成部分的学生公寓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将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积极开展,对于高校育人环境、精神凝聚力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文化校园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途径
(一)提高对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重视
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重新定位学生公寓在新时期高校工作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健全完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点面结合的新机制。在学生公寓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更多的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生活及学习的方向。其次,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为公寓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在公寓生活中,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是最直接的,最频繁的,通过党建进公寓,有助于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进行及时关心。
(二)强化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组织体系的完善建立,是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和文化校园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现实任务,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公寓学生党员工作站。党员工作站安排党员进行日常值班,其他同学如果遇到与宿舍有关的问题可以直接到工作站中反映,也可以就宿舍环境、宿舍硬件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提出其他建议与意见,党员工作站还可以定期开展面向公寓区所有同学的生活知识小讲堂、公寓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宿舍间的凝聚力。工作站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范围,更好地组织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服务等实践活动,真正把学生公寓建成加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建成大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温馨家园和自觉学习、陶冶情操、促进成才的重要平台。
实施“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将党员宿舍明示,提醒学生党员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随时对学生党员起到监督作用并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平时多为其他同学服务,多帮助其他同学,在日常宿舍卫生检查、宿舍文化创建中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卫生不达标或违反校级校规的党员宿舍,采取通报批评等措施。通过发挥党员宿舍的沟通桥梁作用,以点带面将更多的同学团结到组织周围,吸引更多的同学积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学生公寓党建及文化校园建设活动中来。
(三)依托公寓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开展诸如宿舍文化创建评比活动、温馨寄语 诉说感恩—— “写给宿管阿姨的一句话”活动,“学生党员进宿舍,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宿舍温馨话语”现场书法展示评比活动等等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宿舍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公寓党组织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的同时,其自身的凝聚力也得到不断增强,同时对提升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起到促进作用,充分展示了党员在文化活动中的先进性、模范性。
在开展公寓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公寓党组织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定期召集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就在公寓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商定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公寓党组织也要及时关注、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公寓生活中时刻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公寓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建温馨和谐的文化校园。
在新形势下,打造和谐文化校园,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高校育人新格局是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文化校园视域下将党建工作推进到学生公寓,有利于占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把握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更好地贴近学生开展公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学生党组织的沟通桥梁作用,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媛.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2]衣俊卿. 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林展,梁永锋. 基于大学生公寓平台的高校党建工作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4]黄蓉生.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