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2016-12-27刘文
刘文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之中。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加深理解和把握:一是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二是绿色发展理念是从根源上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三是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践行;新理念;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007-02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新理念。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全面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和重点关注。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发展理念是直接关乎发展成败的思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特点。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既是对过去发展理念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近一二百年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新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大量消耗了地球亿万年形成的资源储备,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人类开始思考发展的理念问题。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从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次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只有一个地球”口号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从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直到2012年“里约+20”峰会,联合国先后四次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由此看出,联合国对世界环境与发展的重视程度。先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并达成了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转化为各国的行动。近两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为了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都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发展成为国际发展的新趋势。
同样,如何做到绿色发展,也是我们党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观,直到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这些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的严峻局面。为了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首先要求党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理念先行。有了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我们的发展实践才能行稳致远,越走越广。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提升为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绿色发展之路,更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一直是这一历史进程的核心和主线。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在农业文明中,人民是以自然为中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着以局部性、阶段性不和谐,整个相对平衡为特征的融洽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适应关系。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在近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负担。正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工业文明一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解放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巨大破坏作用,恩格斯曾告诫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我国在短期内就集中体现了。自然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日益严峻,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应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避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发展之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正像“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的那样: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六个“要”正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发展,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三、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价值导向
人的含义有三层:横向指全体人;纵向指多代人;内核指多需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从横向来说代表的是全体人民,发展的动力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从纵向来说:发展要做到可持续,除了当代人之间的分配外,还应考虑跨代人分配和代际公平问题,从内核来说,发展不只是满足人民物质需要,还有人民的精神需要,发展既要考虑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还应考虑到人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等方面的需求。总之,在发展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由谁享有、如何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掠夺资源、能源,靠牺牲环境获取的。为追求速度,为了追求GDP,很多地方雾霾频发、河流污染、生态脆弱、资源紧缺。在食品药品领域,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案件屡屡发生,各种生产事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正是我们的发展理念出现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领域、多渠道的治理,但关键还是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来指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提升为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理念之一,这不仅是我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全面的小康是人民的小康,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六项原则中,首要的、第一位的原则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发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仅要解决天南地北各地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还要解决“城里人”和“乡下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既要解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要通过发展解决当代人发展为后代人的发展不断积累财富、增加财富的绿色发展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内外联动的问题,通过吸收国外生态技术和产品,加强同各国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共享发展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加大搬迁和生态补偿力度,使这部分地区和人尽快脱离贫困,获得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在共享发展理念中,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理念等等。
总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围绕人的绿色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各个方面进行了绿色改革,同时在与人的发展相关的生产力布局、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价值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改革,这就使得我国的绿色发展中,坚持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新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