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的关联与区别

2016-12-27

中国美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骨法墨线恽寿平

文 张 勤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的关联与区别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gu Flowers” and “Mogu Painting Skills”from Yun Shouping's Lotus Flower Breaking the Surface

文 张 勤

“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没骨”是其重要的技法特点之一。恽寿平一再强调其“没骨法”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本文通过梳理北宋期间关于“没骨”的相关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没骨花”在北宋,是指作品所写生的题材芍药花的别称,而非指“没骨”技法。徐崇嗣初作“没骨花”应为芍药花,更兼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中多入声,阳平声调作入声,以至后人误将“没骨花”认作“没骨法”。而真正的“没骨法”实际上是指多次分染将墨线湮没的一种院体画技法。

“没骨花” “没骨法” 徐崇嗣 黄筌 徐黄异体 芍药 吴方言

清初“常州画派”之创始人恽寿平曾创作了《出水芙蓉图》一幅,图中绘红荷一枝,亭亭于新老两叶之上,花头以朱磦、朱砂及少许胭脂染就,正叶以石青、花青绘成,层层递进,反叶着以汁绿、赭石点成,整幅画面色彩丰富而不繁腻,轻松灵动。画家题跋“出水芙蓉”,“拟北宋没骨画法”。[1]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号南田等。他所创立的“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重要流派之一。学者杨臣彬认为:南田的花卉风格,以广泛的题材,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秀润的笔墨和设色,创造了“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的“没骨花”法。[2]学者俞剑华在《中国绘画史》中指出“及恽寿平起,以天纵逸才,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宗,而创纯没骨体,清秀妍雅,……相号为常州派”。恽寿平“清妍秀雅”的“没骨体”是何面目,此名因何而起,此法因何而成的呢?恽图与俞文中都提到“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清张庚《国朝画征录》中也称:“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而“徐崇嗣没骨画法”又为何种技法?

一、史料中记载的徐崇嗣“没骨法”的特点

据《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关于“没骨”的解释词条:“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此时方为无线之没骨),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清恽寿平仿之。”又称“徐崇嗣,北宋画家,金陵人,徐熙孙。工写生,擅草虫、禽鱼蔬果、花木等。初承家学,因不合当时图画院的程式和风尚,改效黄筌、黄居父子画法,后自创新体,摒弃墨笔勾勒,直接用彩色晕染,所谓‘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叠色渍染’称‘没骨图’,也叫‘没骨法’,清恽寿平极推重之。”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遂不得瑕疵,遂得齿院品。”北宋苏辙《王诜都尉宝绘堂词》中云:“异花没骨朝露香”,其自注:“徐熙画花落笔纵横,其子(孙)崇嗣变格,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我们看恽寿平这幅《出水芙蓉图》确实是直接用颜色写之,全图未见一笔墨线勾勒。如此,恽寿平受徐崇嗣的启发,还是十分可信的。

而徐崇嗣的“没骨花”究竟是什么面貌呢?据《梦溪笔谈》所述,既有祖风,又“效诸黄之格”。

而关于“徐黄异体”,史上亦多谈及。《梦溪笔谈》中《论徐黄二体》云:“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论徐黄体异》:“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二者春兰秋菊,各擅重名。”学者葛路指出,野逸是徐熙画派的风格特征,也是由三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一是其人是在野之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其二作画取材不同,“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其三是绘画表现不同,“形骨贵轻秀”。[3]

从这些文字评价来看,其实徐崇嗣之祖徐熙的画品画格不在黄筌之下。北宋米芾曾称“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并认为徐崇嗣得其祖笔意,所画皆传神,远在黄筌之上,推崇备至。另有北宋苏轼题其《杏花图》云:“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当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如此可推断,徐崇嗣创“没骨”是事出无奈,为迎逢黄家父子的要求,放弃其祖父徐熙“落墨为格”的野逸画风,“惟用五彩布”“叠色渍染”之法,欲达到与院体画相近的效果,而自成一格,名之曰:“没骨”。

至此,既然徐崇嗣改良并兼融了徐黄两体,建立了新的画法,“没骨法”之成因应了然了,但是事实却更为复杂。史上对“没骨法”的起源众说纷纭,对“没骨花”的解释也扑朔迷离。

二、关于“没骨”概念的阐释

“骨”在中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提出“六法论”,其中“骨法用笔”,就是古人讲的“笔力扛鼎”“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高山坠石”“屋漏痕”“折钗股”等,即指在用线条造型时,用笔的力度、速度,线条的质感等,是否能够体现“气韵生动”的内在精神要求。[4]自此,“骨法”成为对中国画以线造型的重要衡量标准,“骨法”“骨力”“骨气”,决定了作品的气韵与格调。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品评张墨时言“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等。中国绘画有“书画同体,用笔同源”的传统,笔法中蕴含的力量,行笔速度、使转的方向等等,与绘画客体完美结合,成就了中国画的独特性。

关于“没”。《辞海》中解释:“没méi骨,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法’之称。”从字的发音角度来看,《辞海》中关于“没骨”的注音是“méi gL”,而非我们日常所默认的“mò gL”之音,而《辞海》中对“没”在读“méi”时的解释有4种,而读成“mò”时的解释如下:“1.深入水中,2.淹没、盖没,3.隐没、消失,4.消灭、湮没。”此外《词源》《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中的注释也与此相仿。《中国美术大辞典》:“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迹,遂有‘没骨花枝’之称。”

学者顾震岩在《“凹凸花”与宋人“没骨花”札记》中总结说:若要给宋人“没骨花”下一个确切定义,他认为是,宋人的“没骨花”是指花卉画题材在墨线定稿的基础上,以色线复勾并以众色敷染,讲究笔力骨气,色彩浓丽,厚重而覆盖墨线的一套专门的绘画技法。溯其源流远来自印度佛像画上“凹凸花”画法,后经唐、五代不断衍变成的一种纯敷色的花卉画。[5]由此可见,此处的“没骨”应作“mò”声,即盖没、隐没、湮没之意也。我们从院体画家们所画院体画可以推断一二。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人小品《梅雀图》中的梅花经过层层分染,几乎不见墨迹了,又如北宋赵昌的《写生杏花图》,双勾的墨线亦为白色所覆盖,隐约难辨。

然而《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又云:“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此时方为无线之没骨),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之这种画法为‘没骨法’。”非常肯定地认为此法是直接以色彩描绘,而没有用线。问题是,既然“骨法用笔”有如此重要的品评标准,认为“没骨”讲的是隐没“骨法用笔”的线条,那么作为“直以彩色布之”、不用线条造型的徐崇嗣“没骨法”,既然是无线没骨,无线可没,无“骨”可没,又何来“没”骨?

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转念推断一下,既无“骨”可没,也许可以读作“没(méi)骨”吧。无独有偶,历史上,确实有关于“没(méi)骨花”的典故。

三、关于“没(méi)骨花”的评说

而芍药何以又称“没骨花”呢?《诗经》言:“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芍药有着它独特的审美意象,芍药又被称为“离草”,喻哀婉惆怅状。又因其有茎无干,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同于牡丹的挺拔丰艳,芍药花头又硕大沉重,风过处,若女子之无骨也,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以之喻柔弱无骨之美人也。唐诗宋词中咏芍药之诗词也多不胜数。另外,北宋年间曾有“万花会”,其中北宋王观《扬州芍药谱》提到,当时只是普通园圃,种芍药就竟达五六万株。不独扬州,江南也盛产芍药,根据各地的县府志,当时大江南北,关内关外,遍植此花。

徐崇嗣以“没骨花”题作品,因“自其破萼散叶,蓓蕾露蕊,以至离技格侧,皆写其花始盛衰如此”。据此,可推断,作为“没有骨头(枝干)”的花卉,应为花名读作“没méi骨花”,而非技法名“没mò骨”也。参照徐崇嗣改良其祖之法而宗黄筌的行为可知,徐崇嗣画芍药,并非偶一为之,也应是在题材上的一种迎合,北宋《宣和画谱》载其“前后所画率皆富贵图绘画,谓如牡丹、海棠……芍药之类为多”[6]。

四、方言中“没”字的读音混淆致使花名与技法名混为一谈

那么为什么会“mò”“méi”混淆不清呢?其实,在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中,阴平字多作入声,而“没有”,在南方方言中称为入声“没me得de”,“没骨花”读为“me’gue’hua”均为入声,因此“没(没有)骨花”便与“没(隐没)骨法”相混淆,这恰好与历史上西域所传“没骨”字形字音同,人们因而认为徐崇嗣从前朝画法中得启迪而创“没骨法”。

其实,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关于“没骨图”的记载就透露了信息:“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大长公主房卧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诚如学者孔六庆所言“没骨—不用墨笔勾勒,只用色彩晕染叫没骨画法,而草芍药一名没骨花,《广川画跋》将二者混为一谈”。

如上文所述,真正的没骨法,应是指多次分染将墨线湮没的一种院体画技法。但是本文仍然要强调的是,徐崇嗣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画家,并出身于书画世家,以他的造诣,并用色彩直接作画,的确对“没骨法”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徐崇嗣在中国画史的重要贡献,这也是恽寿平崇尚他并能立“常州画派”的重要原因。

(张勤/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责编/刘竟艳

注 释

[1]杨臣彬《恽寿平精品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图版(3)。

[2]杨臣彬《恽寿平的绘画艺术》《恽寿平精品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1。

[3]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4。

[4]郭怡孮《花卉写生教程》,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18。

[5]顾震岩《“凹凸花”与宋人“没骨花”札记》,载《新美术》,2000:1、20。

[6]俞剑华注译《宣和画谱》,

猜你喜欢

骨法墨线恽寿平
浅析恽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受众群体
浅议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
恽寿平书画艺术
墨线
“意境”这样实现
———《“意境”如何实现———恽寿平意境观念研究》评介
关于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方法中墨线画法的探讨*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粗笔画之我见
顺着“墨线”拉大锯
逝去的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