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2-27李艳兰魏冬花

关键词:全程复发率心肌梗死

李艳兰,魏冬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内科护理·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艳兰,魏冬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危重病症,起病急促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患者常因为心肌大范围缺血、心功能异常引发死亡。该疾病临床护理难度大,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成为护理界的一大难题[1]。据此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为例,分两组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2.2±5.1)岁;起病至就诊时间:0.5~11 h,平均(5.5±1.4)h。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9±5.5)岁;起病至就诊时间:0.5~12 h,平均(5.9±1.6)h。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有突发心前区胸骨后疼痛的典型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型变化,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等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病至就诊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将病情较为危重患者送往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症状轻微患者先由医生诊断后送入抢救室;按照急诊救治规定实施护理工作,内容包括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用药指导、常规巡房、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接诊流程优化

急诊护送和自行就诊危重患者可先送至抢救室,并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和救治;分诊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往抢救室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诊断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立即进行抽血常规检查。

1.2.2 抢救流程优化

实施护理小组急诊责任制,分工明确,将责任、制度真正落实到个人,增强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可有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急诊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评估、诊断,协助医生进行心电监护,同时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出现异常要及时向医生反馈。

1.2.3 网络系统信息化

可在急诊护理中建立信息化网络,及时发布患者的病情概况,实现各个部门信息共享,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工作效率,同时将各种检查结果在平台上记录发布。

1.2.4 交接工作优化

交接中要规范填写转运交接单,患者的病情变化、体征情况、相关病史等内容要详细记录,便于交接工作快速完成,又能保证交接内容无歧义,减少护理工作失误。

1.2.5 抢救记录准确、详细

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好各个环节的记录(用药、抢救措施、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后对所有的记录再次进行核实整理,便于分析和存档。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主要内容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再次出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对比

观察组各项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对比(±s,min)

组别 n 静脉用药时间 急救总时间 分诊评估时间 心电图时间 静脉采血时间对照组 32 2.78±0.58 7.81±1.51 9.51±2.69 7.47±2.69 66.32±7.41观察组 33 0.61±0.41 4.13±1.01 4.71±1.72 4.41±1.52 40.85±6.25 t 15.632 13.227 11.842 6.851 10.27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再次住院率

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以及再次住院率分别为21.9%(7/32)、31.3%(10/32);观察组疾病发率以及再次住院率分别为3%(1/33)、9.1%(3/33)。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普遍化,多数患者发病时常伴随胸口疼痛、精神恍惚等症状,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在患者临床救治中,起病到救治之间耽误时间越长,救治成功率越低,且研究表明延误抢救时机所致患者死亡人数约占抢救失败死亡人数80%以上,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在于为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缩短接诊、办手续所耗费的可待优化时间[2-3]。

综上所述,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1] 程宝珍,张小红,牛 娟,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

[2] 苏小妹,贺 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0).

[3] 吴耀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8.011.02

猜你喜欢

全程复发率心肌梗死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