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2016-12-27刘俊丽肖亚男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缺血性

刘俊丽,高 秋,肖亚男

(沈阳总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00)

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刘俊丽,高 秋,肖亚男

(沈阳总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改善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出院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和按时锻炼3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遵医行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延续性护理;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往往病情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即使顺利度过危险期,预后易并发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2],需要家庭成员的长期照顾,加重了家庭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们在患者出院后,进一步在饮食、服药和锻炼等方面进行延续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3.2±4.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2.5±3.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可进行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2)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作,并经MRI与CT检查确诊;(3)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疾病,或有听力、语言障碍等,难以正常沟通者;(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3)有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变性等相关疾病者;(4)住院时间<1周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抗凝、吸氧、溶栓、降颅压等内科治疗措施,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按时给药、健康知识宣教、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上述共同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在患者出院前1周,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其出院后在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并提醒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预防脑卒中再次复发,重视并避免相关的危险因素[2-3];在家庭康复训练方面,给予制定相关指导措施,包括手指、上肢的康复运动操,记忆力训练等,均给予科学指导。(2)出院前3 d,建立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档案,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精神状态、治疗情况与依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及嗜烟、酗酒等情况,为出院后的护理指导提供参照。(3)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之后每隔10 d进行一次随访指导,共进行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指导。随访指导的内容为:了解患者康复训练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是否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并指导其建立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生活方式,引导其严格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等,当患者有一定的功能恢复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

1.4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以上,无脱落病例。出院6个月时,对其遵医行为、肢体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并比较。(1)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合理饮食与按时锻炼等方面。(2)肢体功能情况,采用Fugl-Meyer进行肢体功能评估,总分100分,其中上肢满分为66分,下肢为34分,分数越高则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能力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对两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和按时锻炼等3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在3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n(%)]

2.2 肢体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评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护理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Fugl-Meyer评分 ADL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51.3±7.6 86.3±8.2 63.1±6.2 85.6±9.8对照组 40 50.9±6.8 75.2±8.5 64.3±6.5 76.2±8.4 t 0.248 5.944 0.845 4.606 P 0.805 0.000 0.400 0.000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其恢复期一般为3个月,有效恢复期一般在半年以上。但大多数患者由于经济压力和住院照顾不便等因素,于病情稳定后选择出院,在家进行康复。然而,多数家庭在患者出院后,由于不能继续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对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不够,加之服药依从性不足等因素,导致错过了最佳的预后恢复期,殊为可惜。为此,我们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延续性护理,通过电话随访等措施指导其进行按时锻炼、合理用药等,并给予鼓励、督促,在6个月的恢复期均予以延续性护理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无论在遵医行为还是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延续性护理的价值。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较为一致。谢歌等[4]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方式、营养、心理安适和护理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李葆华等[5]则认为,延续性护理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以及更好地控制卒中危险因素、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有一定的价值。

在开展延续性护理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出院前3天,务必建立独立档案,包括准确无误的联系电话,并强调出院后电话指导的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避免其拒绝;另外,回顾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日常是否有吸引、酗酒等习惯,上述方面均应予以正确评估,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尽量做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2)注重心理辅导。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发病前明显下降,导致其心理受挫,自尊心受到打击,甚至不愿意进行康复锻炼。因此,在患者出院前以及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康复运动操、记忆力训练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重拾康复信心,以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遵医行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丁俊丽,贺 婕,李 兰,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3004-3005.

[2] 陆 芹,张建辉,刘永跃,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联合效应[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475-479.

[3] 田 婷,关智媛,石正洪,等.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172-177.

[4] 谢 歌,于小萌,田惠杰,等.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17):2079-2082.

[5] 李葆华,王 艳,董玉静,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3):309-311,312.

本文编辑:鲁守琴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ntinuity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LIU Jun-li,GAO Qiu,XIAO Ya-nan
(Shen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regions,Liaoning Shenyang,11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ntinuity nursing car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fter discharge.Methods80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extended nursing measures.6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 compliance behavior,body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ime to take medicine,reasonable diet and exercise in 3 aspects of the number of complianc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oth P<0.05).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Fugl-Meyer score,ADL score two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by continuing nursing care,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improve the behavior of Zunyi,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Continuity nursing;ischemic stroke;prognosis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8.009.02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缺血性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