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基本问题研究*
2016-12-27张妍妍
张妍妍
(佛山市图书馆 广东 佛山 528000)
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基本问题研究*
张妍妍
(佛山市图书馆 广东 佛山 528000)
图书馆众筹的内涵应包含图书馆众筹的发起者、图书馆众筹的途径和图书馆众筹的对象。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众筹的类型,利益相关者以及所涉及到的营销推广、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和绩效评价等问题。公共图书馆众筹路径对一般的众筹流程进行了完善与补充,融入了图书馆众筹内容,引入了项目管理及绩效评价,整个框架具有灵活性和可复制性。在其工作流程中,图书馆众筹需注意以下要点:团队建设、准入机制、风险控制和操作模式设计。
众筹 公共图书馆 众筹路径
为全面了解业内对图书馆众筹概念的界定以及图书馆众筹的研究情况,笔者对相关中外文献进行了调研,2016年6月以“library AND crowdfunding”为检索式,以Web of Science、EBSCO、Emerald、Elsevier ScienceDirect、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PRL)、Springer Online Journals 6个外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经去重筛选后共得到9篇文章,均为消息型通稿,内容主要涉及图书馆众筹的动机、众筹图书馆的设备或资源以及众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等。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众筹实践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然而图书馆众筹理论体系的构建却未能跟上实践的步伐。国内有关众筹的研究始于2011年,随着众筹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亦逐年攀升,当前仅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已达5 607篇。笔者又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对象,以“图书馆众筹”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经筛选去除不相关者,共得到5篇学术论文和3篇相关学术消息,发表年限均在2014—2016年。国内图书馆众筹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且尚未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关于图书馆众筹的5篇学术论文均发表在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对业内的相关研究和学习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国内图书馆众筹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少但内容精,主要围绕应用研究、案例分析、角色定位与风险防范4个主题展开,采用了诸如调查法(文献调研、网站调研等)、统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高校关注图书馆众筹的比例要高于公共图书馆,其中,周建芳等人撰写的《图书馆众筹研究》为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图书馆众筹研究”成果。作者搭建了图书馆众筹理论框架,认为图书馆众筹就是将互联网金融移植到图书馆受赠工作中,对众筹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1]。黄国彬等人通过网站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众筹项目的发起者、项目内容、资金筹集情况、筹资时限、汇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众筹模式的图书馆建设策略[2]。
整体而言,国内外有关图书馆众筹的研究主题与范围不够丰富,缺乏诸如图书馆众筹概念与内涵、图书馆众筹相关要素(范围、类型、利益相关者、营销推广、风险控制、制度规范、绩效评价等)以及具体的操纵流程等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
1 图书馆众筹的内涵
维基百科中对“众筹”的定义为“发起者透过互联网展示、宣传计划内容、原生设计与创意作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此作品量产或实现的计划。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群众,可借由‘赞助’的方式,让此计划、设计或梦想实现。在一定的时限内,发起者完成事先设定募资的金额目标后即为募资成功,可以开始进行计划”[3]。这个定义大致描述了一般众筹的基本思路。韦夏怡认为,“在中国,众筹是指个人或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大众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4]这个定义在商业领域普遍被接受。受这个概念的影响,图书馆众筹往往被认为是“将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融资模式移植到图书馆的工作当中”[1]。2013年,以北大1898咖啡馆为代表的新众筹模式的出现,激活了中国式众筹的概念。杨勇等人认为,中国式众筹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制度环境,筹集的东西不应限于资金,而是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可分为3类:物质资源(资金、资产)、人才资源(能力、智慧)和社会资源(人脉、圈子)[5]18。中国式众筹被称作“众创行动路线图”“互联网革命的下半场”[5]封面。图书馆众筹理应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将中国式众筹引入到图书馆事业当中来,构建图书馆领域的新型众筹模式。
鉴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图书馆众筹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内容:
(1)图书馆众筹的发起者——图书馆或其他社会组织、个人。据统计,目前图书馆众筹的发起者多为企业、学校、公益组织或个人等,由图书馆或图书馆员发起的众筹案例较少[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需加强众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图书馆、图书馆众筹的发起者、读者、图书馆众筹的支持者合而为一,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共享,一并解决图书馆资金、人力、品牌传播以及服务效能几大问题。
(2)图书馆众筹的途径——从线上到线下。传统的图书馆众筹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建或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平台)展示和宣传目标内容及相应的实现计划等,向社会筹集图书馆建设所需的资金。那么,引入中国式众筹元素的图书馆众筹,应该是使其从线上成功地走向线下,即图书馆众筹的支持者不但出资金,还出力(如智慧、人脉、资源等),发起者通过激活、整合、重新匹配或置换利益相关者的资源,鼓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实现基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合作共赢。
(3)图书馆众筹的对象——一切有利于图书馆、对图书馆有价值的资源,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未来,图书馆众筹的核心应该是筹人,因为图书馆人才引进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速度。通过筹人以及资源重组,真正激活图书馆建设所需的“圈子”,这也是图书馆众筹变革的方向。
2 公共图书馆众筹的缘由
分享经济时代,众筹以人与资源组合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巧妙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众筹融资模式在发达国家兴起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由于其拥有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更成熟的社会契约文化,“众筹”体现的更多是交易性融资[5]序VIII。受此影响,众筹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也多为筹资,主要用于小型图书馆、特色图书馆、图书馆的某一组成部分、图书馆某一设施或资源等建设。传统的图书馆众筹问题主要缘于图书馆经费有限或不足。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发展高峰期,经费不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那么,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还要众筹?下文中的案例分析揭示了问题的答案。
案例1[6]:杭州图书馆的“工具图书馆”推出了“借书换种子,还可将喷壶、小铁锹、铲子、园艺剪等成套工具像借书一样借回家”的服务。“开张”才几天,杭州图书馆准备的100袋蔬菜、花卉种子迅速被领走,100套种植工具很快也被借完。如果要满足全体市民的阳台种植或花艺爱好需求,恐怕仅凭杭州图书馆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的。事实上,工具图书馆的建设理念和运营经费均来源于社会众筹,同时它靠自身的创意,吸引社会机构或组织加入,主推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活动,并在战略合作中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双赢”。
启示:即便搭上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顺风车,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毕竟其资源有限。故而,筹资并不“过时”,这里的筹资是指一切有益于图书馆建设的物质资源,如资金、资产等。成功的图书馆众筹是将“筹资”作为起点,进而撬动社会资源,使其共同加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从而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让读者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
案例2[7]:佛山市图书馆近期举办了“慢生活俱乐部”系列活动,但由于前期资源链中断,导致活动无法继续开展下去。该活动负责人抱着尝试的心态进行了一场说做就做的活动众筹——筹“人”,即向社会招募“有时间,有精力,热爱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有资源,有能力,能够完成多形式主题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有创意,有内涵,能充分展示城市慢生活,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社会合作方,佛山市图书馆为其提供“免费的活动场地,以满足多种形式活动的举办;优质的现场协调服务,以保证活动圆满完成;开放图书馆的宣传渠道,以实现完善的前期宣传与后续报道”。历时1个月的时间,“慢生活俱乐部”活动负责人成功地招募了园艺、美食、DIY手工和时尚生活等方面的公益活动合作伙伴,为一直苦恼于策划组织活动的同事们开阔了思路。
启示:新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与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移动阅读和微阅读打破了传统阵地式阅读的局面,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概念正在被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再限于文献借还,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范围在不断延伸等,这些变化均要求图书馆作出相应反应。如何解决有限的人力(脑力)资源、物质资源及图书馆服务内涵与外延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众筹为互联网革命下的图书馆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图。众筹既可以激发馆员的创意和潜能,同时也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才,降低人才引进的成本。
案例3①:1间100平方米的自助图书馆,配备1万册图书,前期投入场地、装修、家具、电器、图书智能化设备、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等,概算85万元左右,后续每年的设备维护费用、日常管理费用、水电费、网络费、物流费用等合计15万元左右。10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费用就需要接近1千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100多万元,这个数额不仅超出了图书馆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甚至对于地区财政而言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针对此现实情况,佛山市图书馆的做法是通过报纸、网站、微信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广泛征募合作方,由合作方来提供场地、装修、家具、电器、网络、水电费、日常管理维护等资源,回馈合作方以公益事业社会形象。从佛山市已建自助图书馆情况来看,其合作方包含了企业、社区、高校、中学、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等。
启示:众筹使得图书馆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单向公益文化服务输送者变成了一个关于公益文化服务的枢纽型组织。公共图书馆通过众筹社会资源,进行资源匹配与重组,达到资源利用的帕累托最优②,从而实现图书馆、社会、读者三方共赢。
3 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关键要素
理清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关键要素是搭建图书馆众筹框架和思路的基础。公共图书馆众筹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图书馆众筹的类型、利益相关者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等。
3.1 类 型
商业领域将众筹的类型划分为权益众筹、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公益众筹和收益权众筹5个类型[8]。从宏观角度讲,图书馆众筹均隶属于公益众筹;从微观角度看,图书馆众筹的类型取决于众筹的发起者、项目内容、资金筹集情况、筹资时限和回报方式等。(1)按照发起者来分,图书馆众筹可分为个人众筹和集体众筹。从现有的图书馆众筹实践来看,个人众筹主要为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高校师生、公益项目负责人、图书馆员等发起的众筹;集体众筹一般为以公益为主的各类组织机构和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各类组织机构等发起的众筹。(2)根据项目内容划分,图书馆众筹可分为图书馆物力资源(资金和物理资源)众筹、人力资源(能力、智慧)众筹和社会资源(人脉、圈子)众筹。其中,物力资源众筹又可分为图书馆整体建设众筹、图书馆局部建设众筹(一般指对图书馆部分硬件、软件资源或设施发起众筹)和图书馆公益活动众筹(如公益活动资金赞助、场地或所需物料众筹等)等。人力资源众筹主要是指图书馆为弥补人员不足或为适应新环境变化向社会筹集高科技、创新型、经验型、公益性等各种类型的社会人士来协助图书馆建设或服务。根据支持者参与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人力资源众筹和短期(临时性)人力资源众筹。人力资源众筹鼓励和吸引支持者将时间、情感、智慧、能力等投入在所众筹的图书馆建设或服务当中,而社会资源众筹是在人力资源众筹的基础上,利用六度空间理论③将支持者的人脉及其资源等都带进来。社会资源众筹一般分为纵向众筹(图书馆界及其相关领域的人脉资源)和横向众筹(非图书馆领域的人脉资源),社会资源众筹往往会连带引发物力资源众筹或人力资源众筹。目前,绝大部分图书馆众筹均为物力资源众筹。(3)按照筹资时限划分,图书馆众筹可以分为短期众筹、中期众筹和长期众筹,图书馆可根据自身众筹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等选择众筹的期限。短期众筹一般时限不超过1个月;中期众筹时限区间为1个月以上,半年以内;半年时限以上的众筹为长期众筹。众筹时限过短,容易导致项目曝光度不够充分,难以吸引足够的项目支持者来实现预设的目标;时限过长,则会影响发起者的信誉度和支持者的参与热情[2]。(4)从回报方式来看,图书馆众筹主要分为无偿式众筹和成果回报式众筹。由于图书馆众筹的公益性,部分发起者或支持者会约定俗成地默认为是无偿式众筹。不过大多数图书馆众筹会根据众筹项目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回报方式,如采用冠名、公开致谢、邀请支持者参与图书馆的活动以及向支持者赠送众筹成果的特色纪念品等。
3.2 利益相关者
图书馆众筹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发起者、众筹平台、支持者、第三方平台、读者5个行为主体:(1)众筹的低准入门槛使得图书馆众筹的发起者可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如既是项目的设计策划者,也是项目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发起者的角色至关重要,其往往承载着众筹的任务和目标,协同众筹平台、支持者和第三方平台共同完成图书馆和读者的“愿景”,是5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纽带。(2)众筹平台为发起者和支持者架起了桥梁,它肩负着众筹项目的评审与评估、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宣传推广等作用。现有的众筹平台一般会收取发起者一定的服务费用;如若自建众筹平台,发起者除了需考虑引入项目评审机制,且承担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安全漏洞的防护以及平台的日常维护与运行等。(3)吸引支持者的项目因素主要包括项目内容和项目回报等。对于图书馆而言,众筹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其宣传推广图书馆的建设或服务以获取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借助大众的力量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而非为项目支持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支持者所提交的支持内容在数量、质量、规模以及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且无法保证与图书馆的需求相吻合,所以无论何种类型的众筹,支持者所提交的内容都必须受控,即需发起者建立的审核机制通过后方为参与成功。(4)图书馆作为公益文化服务单位直接受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筹资为图书馆带来了体制外的经费,但容易使得图书馆面临缺乏外部监督的困境和遭受“暗箱操作”的质疑。当众筹对象为物力资源时,我们可以引入第三方平台,如借助电商的网络支付渠道,众筹支持者在电商平台选购,图书馆负责审核把关,然后由电商将众筹的资金转换为图书馆可接受的资源;当众筹对象为人及其社会资源时,巧妙引入第三方平台,可以为图书馆省去人力资源管理及资源调配的时间与人力成本。(5)为提高支持者的参与体验,越来越多的项目发起人邀请支持者参与到项目中来,向支持者征求对项目运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在项目结束后,支持者一般会获得发起者所承诺的成果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和支持者都是受益者。当然,图书馆众筹最终的、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读者,其将得到更多的阅读机会、交流机会和公益文化的熏陶。
3.3 公共图书馆众筹所涉及的若干问题
3.3.1 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直接关系着众筹项目的成败,它是众筹项目迈向成功的强大推动力。其实,众筹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手段。图书馆在发布众筹项目前对众筹的内容进行策划和包装,依托新技术或新创意,充分利用众筹平台进行展示,以吸引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此外,通过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推荐并适时更新项目内容,结合项目的需求在线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2 风险控制
据统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众筹项目成功率要高于其他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益众筹不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相反,从项目发起直到项目结束的整个众筹过程都离不开风险控制。对于发起人而言,不仅需要承担众筹发起失败的风险,在众筹成功后、实施过程中,还要承担众筹资金或资源流失的风险、众筹平台的技术风险、所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乃至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在众筹策划方案中,发起者应通过签订协议、制定相关的流程规范等多种方式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3.3.3 制度规范
受公益性质的制约,图书馆众筹项目应明晰发起者、众筹平台和参与者三者之间的权责和义务,明确图书馆众筹的类型以及可允许的内容范围,建立相关的流程业务规范以及应注意和规避的重要事项文档等,形成一系列制度规范,以备查案或借鉴。
3.3.4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考核众筹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商业众筹一般以项目营利为目标和标准,而图书馆受其公益性质的制约,其绩效评价应完整地包括图书馆众筹所涉及到的人员绩效、众筹过程评价和众筹效果评价,方能实际体现图书馆众筹的价值和意义。图书馆众筹需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标准体系以及权威的考评方法、考评流程和考评组织等。
4 公共图书馆众筹路径
笔者参考一般众筹的操作流程,结合图书馆众筹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公共图书馆众筹的框架和路径(见图1)。公共图书馆众筹路径图对一般的众筹流程进行了完善与补充,融入了图书馆众筹内容,引入了项目管理及绩效评价,整个框架具有灵活性和可复制性。
图1 公共图书馆众筹路径图
4.1 工作流程
图书馆众筹的发起一般是建立在对图书馆事业建设或图书馆服务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发起众筹前,发起者需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和盘点,提出众筹需求和目标,确定图书馆众筹项目的主题。接着,围绕项目主题进行整个众筹工作的策划——分为图书馆众筹项目的策划和众筹活动本身的策划。图书馆众筹项目的策划是在前期项目资源的基础上,起草撰写众筹的项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包装设计,为后期的宣传推广做铺垫。项目方案要有亮点、创意,能够让人共鸣,有能够让支持者加入后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闪光点,才能成功引起其关注并加入。众筹活动本身的策划主要是制定众筹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内部团队建设、众筹类型的选择、平台的选择、操作模式设计、准入机制、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一切就绪后,由发起者发起众筹,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以及图书馆相关的官方媒体迅速开展营销推广,扩大项目知名度。与此同时,启动风险控制预案和过程监控,以便实时进行问题反馈。若为人力资源众筹或社会资源众筹,建议引入第三方平台或组织协助发起者建立图书馆项目支持者档案,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经过筛选后输送相应人才。图书馆团队在接收新成员时,有必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然后对团队进行重组和分工,架构不同层面的反馈机制,为项目启动做准备。接下来,激活项目,按照事先设定的项目回馈激励团队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时间进度表,向各个层面(发起者、支持者、社会大众等)实时反馈或公示项目进展或效果,完善短板,推动项目良好运转。项目结束后,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指标对所涉及到的人员、众筹过程和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在商业众筹领域,绩效评价是众筹回报的重要依据;而对于图书馆众筹而言,绩效评价是衡量众筹活动成败、支持者和社会满意度的重要渠道。为保障绩效评价结果公平公正,建议众筹发起者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众筹项目的实际运营状况,归纳整理图书馆众筹全过程的绩效评价清单,并予以公示。在项目退出之前,众筹发起者根据支持者贡献的大小,参考前期设定的回报区间和层次发放回报。当绩效评价结果成功公示,完成回报发放并得到支持者的认可后,由发起者宣告众筹结束。
4.2 实施要点
4.2.1 团队建设
如何将参与众筹的行为主体们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和资源付出范围内高效实现乃至超过预先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值,是图书馆众筹应解决的核心问题。例如,众筹建设一个自助图书馆,可能需要前期策划设计人员、宣传推广人员、众筹联络人员、经费和资源的统筹与管理人员、施工建设负责人员、资源配备人员、该馆的发展规划与联络中心负责人员等,人员与资源都相对分散,这时聚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众筹发起者应在项目策划初期成立项目团队,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对整个众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和任务细分,建立项目进度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项目开展。
4.2.2 准入机制
众筹类型的选择决定着后期众筹的具体路径。无论是个人众筹,还是团体众筹,都应准确定位众筹的内容,并设定相应的准入机制。若为物力资源众筹,以文献众筹为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一般要考虑受赠文献的类型、年代、品相和数量等,以及是否与图书馆现有馆藏结构相符等[1],在接收受赠文献时,需根据前期制定的准入机制和规范制度对文献进行筛查。若为人力资源众筹,“你能为图书馆(**项目)做什么?”、“你的特长(优势)是什么?”等问题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基本的准入法则。人力资源众筹成功后,公共图书馆有了新力量加入,就需要对项目团队进行重组或调整,应尽可能地给予这个特殊的团队自组织、自成长、开放透明的机会和空间,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以便激活周围所有资源,进而达到1+1〉2的双赢效果[5]23。
4.2.3 风险控制
无论选取何种众筹路径和渠道,都必须建立一定的风险监督机制,如项目失败风险、平台技术风险、资金流或资源安全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在发起众筹前,发起者对资源支持、众筹时限、数额等要有预见性的决策设计,做好危机管理。由于图书馆众筹可能涉及到技术攻关、创意构想等内部信息,若众筹平台允许任何人查阅其公布的详细资料就会造成泄密风险,因此,图书馆众筹有必要建立支持者审核监督机制,建立支持者档案,进行优化选择,防范万一[9]。同时,图书馆众筹还应建立完善的资金流或资源风险控制,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借助其标准化和安全化的操作流程,来实现对众筹平台的监督和监管;另一方面,及时在众筹平台上公布各项指标数据、向支持者反馈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或效果,对资金流或资源进行透明化管理。图书馆众筹具有公益性,一旦失败,将会影响社会大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吸纳和鼓励多个层面的支持者(如国家、地方政府、市民、律师等)一起参与众筹决策,有利于防止风险延伸,避免增加社会成本[9]。
4.2.4 操作模式设计
传统的商业众筹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图书馆众筹的公益性质以及众筹结果的最终受益者为读者(发起者与支持者之外的第三者)的这种特殊性,使图书馆众筹的运作模式与商业模式有很大不同,图书馆众筹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传统的商业众筹模式是以众筹平台为中介,实现项目发起者与支持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与融资交易;相比之下,图书馆众筹模式中,行为主体数量增加,信息反馈与披露功能加强,图书馆众筹的过程更加透明化,5个行为主体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各种风险的可能性。
图2 传统商业众筹模式[10]
图3 图书馆众筹运作模式
5 结 语
我国图书馆事业转型过程中面临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足等问题。众筹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筹物、筹人、筹社会资源的思路和发展空间,给予了图书馆启示和机遇,即将中国式众筹引入到图书馆中来。由于图书馆众筹的特殊性,在发起众筹活动时,发起者需按照它特有的模式来进行,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各方之间的关系,规避各种风险,以规范制度为图书馆众筹保驾护航。
注 释:
①本案例中的数据和表述来源于佛山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佛山市智能图书馆群建设”(项目编号:2015-YB16)研究报告。
②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③六度空间理论,也称为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是指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5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现象。也就是说,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1]周建芳, 刘桂芳. 图书馆众筹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4(9):35-39.
[2]黄国彬, 邸弘阳, 王凤暄. 众筹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7):91-98.
[3]群众募资[EB/OL]. [2016-06-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群众募资.
[4]韦夏怡. 监管层:警惕互联网金融众筹非法集资[N]. 经济参考报, 2014-08-01(1).
[5]杨 勇, 韩树杰. 中国式众筹[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6]苏唯谦. 杭州图书馆“工具图书馆”“:众筹”打造文化综合体[N].中国文化报, 2015-05-07(2).
[7]“慢生活俱乐部”项目合作伙伴招募[EB/OL]. [2016-06-25]. http://www.fslib.com.cn/CPS/InFoManage/InfoDeail.aspx?infoID=2807.
[8]众筹的第五种类型崛起, P2P最大的对手竟是它?[EB/OL]. [2016-06-25].http://www.jiemian.com/article/586796.html,2016.
[9]史煜娟, 赵雪梅“.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众筹风险防范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16(2):72-78.
[10]陆承兆. 图书馆应用众筹模式的案例与分析[J]. 图书与情报, 2014(3):127-130.
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library crowdfunding includes the originator, approache and object. The key elements of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mainly consist of the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type, stakeholder and issues relating to promotion, risk control, system regula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path has improved and complemented the general crowfunding process, integrated with the library crowdfunding conten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whole framework is flexible and replicable. The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rocess of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team building, access mechanism, risk control and operation pattern design.
Crowdfunding; Public library; Crowdfunding path
G253.1
A
张妍妍 女,1984年生,硕士,佛山市图书馆图书借阅部副主任,馆员。
2016-08-02]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分享经济下图书馆众筹模式应用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GDTK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