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群众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分析
2016-12-27赵宁王岩
赵宁,王岩
新媒体下群众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分析
赵宁,王岩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受众广泛、透明高效、方便快捷、直观互动等优势,正逐步成为反腐倡廉的利器。文章在对传统群众监督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将新媒体下群众监督优势进行对比,阐释新媒体下群众监督在反腐中所发挥的作用。
新媒体;群众监督;反腐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指出,“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群众监督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是党一贯坚持的反腐机制,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这一机制注入了新源泉。
一、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反腐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事物来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保证了反腐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仍应看到,我国虽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稳定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经济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和权利约束机制未完全成型,为腐败滋生及蔓延提供了现实土壤和条件。我国反腐工作已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党和政府面临着艰巨的挑战,这就要求在反腐工作中,不仅要贯彻执行传统经验和方法,还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符合当前形势的新出路。
二、传统群众监督的现状及特点
治国必先治官,治官之本在于治权。权力应当为民造福,权力的行使也必须接受群众监督。在反腐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及有效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传统群众监督存在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其功能明显发挥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反腐要求。
首先,缺乏时效性。每个人都希望第一时间得到自己希望获取的信息,反腐工作也是一样,群众需要第一时间获得反腐信息。显然,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制作工序和内容搜集等多方面原因,即使是每日发行的报纸或每天播出的电视,也无法及时传播与扩散反腐信息,削弱了信息的时效性。
其次,缺乏全面性。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等有版面和张数的限制,广播、电视有时长的限制,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容量的限制使得反腐信息不能全面具体地传达给民众,造成民众不能详细深入地了解反腐信息,对反腐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
再次,缺乏参与性。这也是传统群众监督最突出的缺陷。对于民众而言,传统媒体的地位是强势的,决定民众的信息选择权,换句话说,传统媒体中民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不能主动选择信息,更无法实时评论发表信息。而在实际反腐工作中,民众既作为反腐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来源者和应用主导者。
既然传统的群众监督存在着以上缺陷,其在反腐建设中的作用在逐渐减弱,需要找出一条更适合群众监督发展的道路来更好地为反腐工作服务,新媒体下的群众监督这一理念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三、概念阐释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重点在于新,相较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本质在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网络为载体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新媒体包括以互联网为主体,以计算机、手机等作为终端承载工具的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一系列新的媒体形态和以公共设施为载体的新兴可视宣传媒介等。
(二)新媒体下的群众监督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群众监督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群众监督有利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往,民众监督基本是采用信访或向有关单位部门举报的方式,或者通过各类群众性组织与自主组织进行情况反映的方式。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众监督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就是新媒体成为群众监督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只要硬件条件允许,民众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浏览政府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或对腐败现象或人员进行曝光。
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一批违法乱纪的官员及贪污腐败的案件陆续被查处举报,不能否认新媒体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群众利用新媒体揭发和检举腐败现象和人员、针对腐败事件发表评论,新媒体已成为群众监督腐败现象的主要战场。
四、新媒体下群众监督的优势
新媒体反腐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群众监督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输快、互动多等优势成为了反腐工作中的一把利器。
(一)新媒体群众监督使得反腐趋向平民化、大众化
新媒体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使用新媒体发布消息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成为社会评论者,当然与此同时,每位公民也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对政府机关、社会公共组织进行反腐监督。
(二)新媒体下群众监督更为便捷和多样
传统群众监督不论形式还是程序都相对复杂,民众获取信息慢,得到信息回馈则更慢,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下民众使用电脑或手机,通过微博、论坛等途径、以网络为媒介浏览信息,并自由评论信息表达意见,或是实时上传信息,具有跨越地理界限、迅速即时、操作便捷的优势。
(三)新媒体下互动性强,民众参与热情高
传统群众监督信息单向流动,利用新媒体进行的群众监督打破了这一局面。民众使用新媒体选择想了解的信息进行阅读,而不是被迫接受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传统媒体单向发送信息,而新媒体让信息发布方与接收方交流互动,使民众可以浏览信息同时发表评论,只要法律法规许可,民众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多种方式,对腐败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揭发检举腐败人员及行为,监督政府工作。
(四)新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庞大,监督力度空前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拥有庞大的新媒体使用群体,可以说,半数国人已连接上网络。只要民众愿意并使用新媒体,就可以跨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加入到监督队伍中,通过新媒体了解反腐进程、揭发腐败现象,如果将这一庞大参与人群凝聚,就会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监督力度显著强于传统监督。
(五)新媒体有利于对揭发举报者的保护
相比传统监督中的信件举报和信访,新媒体反腐是一个相对安全且更有效的途径。传统途径中监督举报必须实名才有效,而新媒体是以网络为主体的超越现实的沟通交流平台,民众可以不顾忌个人职业、所处地位等,随时与相关部门对话,运用新媒体匿名举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举报者的安全,得到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五、新媒体下群众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中电脑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到来,群众逐步参与到反腐工作中,群众监督对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预防与惩处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群众通过新媒体进行监督,适应了当前反腐形势的要求,作用体现如下:
(一)成本低,反腐成本下降
对腐败现象及人员进行监督是有成本的,监督人员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监督过程需要耗费金钱。虽不能绝对的说低成本就有好效果,但如果监督成本过高,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如果监督兼具成本低和效果好,那这样的监督方式就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新媒体下的群众监督,在反腐中显示出低成本,为民众提供一个更好的监督方式。低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举报方式与监督载体的低成本,只要有电脑或手机等设备,民众就可以在家里或其他有网络环境的地方对政府人员的不正当言行或腐败现象进行举报或评论,而不是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上访。其次是信息传递的低成本,民众在网络上只要通过电邮、微博等,就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对腐败现象举报评论,对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进行批评。
(二)提高反腐效率,加深加宽反腐内容
新媒体对腐败现象有更强的放大作用,例如从事件发生到政府调查,可能只需要几小时或一天,短时间内让一些小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让反映民声民意的事情得到及时反映,促使相关职能部门提高行政效能,尽快给民众答复,凸显了新媒体的效率和威力。
目前民众的议政热情不断提高,新媒体下的群众监督,使腐败行为难以找到藏身之处,反腐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化。每位民众都能成为反腐的参与者,随时使用手机记录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将之公布网络,一些违纪违规事件难逃群众无所不在的锐利眼光,这种全民监督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产生,使腐败行为难以逃脱监控。
(三)加快加强反腐制度的执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诸多关于反腐倡廉的制度,包括党内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等,在反腐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对反腐制度执行的监督不够,有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导致在现实中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是一种非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民众通过了解政府对腐败现象和人员处理的过程与结果,从而完成对权力的监督。新媒体能让反腐制度执行过程与结果置于民众的监督下,给反腐公权部门施加压力,做到按制度对腐败现象或人员进行公开公正处理,是一种更有效的对公权反腐的监督与制约,有助于反腐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提升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是民众基本的政治行为,民众的政治冷漠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传统群众监督中,由于群众参与、沟通、反馈的渠道不畅通,直接使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受到影响,当延伸到对腐败现象的监督上时,就表现为对腐败现象的漠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民众缺乏有效的监督途径。
新媒体具有传统监督载体所不具有的优势,虚拟性与即时性等特点让民众更愿意选择新媒体反腐,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与制约。当新媒体成为民众监督的重要途径后,民众参与腐败现象的监督积极性将得到调动,群众监督的热情日益增长,有效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根源上推动反腐工作的发展。
(五)有助缓解社会不满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前提。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利益矛盾凸显,腐败现象加重,现行反腐制度不完善,民众参与监督与反馈渠道的不畅通。民众由于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各种矛盾得不到解决,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就会日益积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新媒体的出现,成为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的一个新平台,民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对自己关心的腐败事件进行及时的评论、发泄不满的情绪,民众情绪得到疏通和缓解后,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六)抑制腐败文化,加速廉政文化推行
党和国家长期坚持不懈地与腐败行为斗争,不断加深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力度,但腐败现象仍一再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先进的廉政文化资源短缺。在反腐工作中,首先必须加强先进廉政文化的建设,用先进廉政文化阻断腐败文化的蔓延与流行。其次,要用先进廉政文化引导民众,使民众接受先进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理念价值和道德准则,拒绝腐败积极反腐,营造出积极向上、廉洁从政的廉政文化氛围。
新媒体的出现,对文化传播产生影响,遏制了腐朽文化的传播蔓延。民众利用新媒体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监督,落实党员干部廉政作风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引导新媒体在反腐工作中发挥作用,掌握舆论主动权,做好廉政文化的宣传推广,用先进的廉政文化遏制消灭腐败文化,使廉政文化占领文化阵地。
六、结语
新媒体作为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的现代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反应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表现方式灵活、呈现内容生动、互动交流性强等特点,日益融入并改变民众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已成为群众监督的新方式、推进反腐建设的新手段。借助于新媒体的发展,社情民意得到了更为自由广阔的表达,有效地在反腐工作中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保障了民众享有的基本权利,成为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新方式。
[1]张绍能,蔡丽琼.论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16(3):76-79.
[2]陈海英.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 [D].河北:河北大学,2015.
[3]刘冬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策略之影响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09):249.
[4]夏咏梅,彭西凌.以多维渗透构建“不想腐”教育警示机制[J].新西部(理论版),2015,(12):80-81.
[5]黄英.基于网络媒体条件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报业,2012,(02):128-129.
赵宁,女,硕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从事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
王岩,男,记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新闻中心,从事媒体多元化发展研究。
F121
A
1008-4428(2016)09-111-03
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Z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