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分布法探讨2009-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麻疹报告病例发病时间的聚集性
2016-12-26武玉欣
武玉欣 周 雨
圆形分布法探讨2009-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麻疹报告病例发病时间的聚集性
武玉欣1周 雨2
目的探讨沈阳市和平区常住人口麻疹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报告的沈阳市和平区常住人口麻疹病例资料,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发病时间的聚集性。结果麻疹患者的发病日期具有一定的季节集中趋势,全年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期,为春季和秋冬季。高发年份和低龄(15岁以下)患者发病更多在春季高峰,无明显的秋冬季高峰。散发年份和15岁以上患者发病在两个发病高峰期均出现。结论不同年份、不同人群的麻疹发病时间存在季节特性,此规律可为疾控机构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1-2]。我国卫生部2006年制定下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要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采取麻疹活疫苗接种和麻疹监测为主的消除麻疹综合策略和措施,使我国的麻疹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远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3]。了解本地区麻疹发病的季节特点,特别是不同人群、不同流行年份的发病高峰特点,对因地制宜地开展麻疹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对2006-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内常住人口的麻疹流行发病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病的集中趋势,旨在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06-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常住人口的麻疹病例,数据来自和平区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麻疹病例的诊断标准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9版)标准,包括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所有病例的发病日期,均以报告的发病日期为准。
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麻疹的流行情况,圆形分布法[4-5]分析病例发病时间的聚集性。
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有一定的周期性,固定人群中一年内麻疹的发病人数符合圆形分布的特点。圆形分布的核心是将时间变换成角度,进一步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事件发生数、角度的正弦、余弦值来求出疾病发生的集中时间对应的平均角、角标准差等,并检验所计算的集中趋势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一个时间周期按360度进行划分。如周期为1年时,1月份为0°~30°,平均15.5°;2月份为30°~60°,平均 45.5°,…,12月份为 330°~360°,平均345.5°。
其中n代表一个周期内的全部病例数,f为各月的观察例数,α为各月份对应角度的平均值。所求周期内平均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分别为:
(3)角标准差的计算 圆形分布各角间的离散趋势的指标,用角标准差表示。
(4)平均角的假设检验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圆形分布的r值符合Rayleigh分布,所以对平均角的检验可采用Rayleigh′s检验,统计量为:
(5)发病高峰日及高峰区间的估计
结果分析
1.全部病例的分布分析
2006-2014年9年间,该区常住人口共报告麻疹发病人数502例,各年病例的季节分布情况见表1。由病例的月分布情况可见,一年中麻疹病例的发病存在两个高峰周期,根据此特点,将麻疹的年发病数据分为1~8月、9~12月两个时段,分别进行圆形分布分析。9年间,1~8月份报告麻疹病例467例,占报告总例数的93.03%,9~12月份报告病例35例,占总例数的6.97%。
表1 2006-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常住人口麻疹报告病例数分布
1~8月病例的圆形分布计算过程见表2。
表2 2006-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麻疹发病圆形分布分析计算表(1~8月)
由以上计算可知:1~8月份的麻疹病例发病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平均角为167.86度,换算为日期相当于4月23日前后。Z>>Z0.05,7,说明其季节性明显。计算平均角的角度区间¯α±s并换算为日期:3月13日至6月6日。
同理可算得9~12月份的圆形分布结果,见表3。
表3 2006-2014沈阳市和平区年麻疹发病的高峰期分析结果
2.不同发病年的季节性分析
根据各年报告病例数,2006年、2009年和2014年的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将其定为麻疹发病高发年份,其余年份为低发年份。由图1可见,高发年份的发病仅存在一个发病高峰;而低发年份的发病高峰有两个,且第二高峰高于第一高峰。其圆形分析结果见表4。
图1 不同发病年份麻疹病例的分布情况
表4 和平区2006-2014年分不同年份麻疹发病的高峰期分析结果
3.不同年龄患者的发病季节性分析
将患者按年龄分组,<15岁为一组,≥15岁为一组,分别分析其发病的季节性。其中<15岁共报告107例,占总病例的21.31%,≥15岁报告395例,占总病例的78.69%。由图2可知,<15岁人群每年只有一个发病高峰,≥15岁人群每年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
图2 不同年龄麻疹病例的分布情况
表5 和平区2006-2014年不同年龄组的麻疹发病高峰期分析结果
讨 论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重申了消除麻疹的目标[6]。我国自2006年实施《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随着落实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疫情调查处置等消除麻疹综合措施,中国大陆地区报告麻疹发病率从2009年开始逐年下降,但从2012年开始全国报告麻疹发病水平有所回升[7]。
本研究对2006-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常住人口中麻疹发病的周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麻疹发病呈周期性流行的特点,每2~3年有一个发病高峰。2006、2009、2014年发病水平高,尤其是2014年发病反弹明显。按月份分析发病例数,一年中麻疹发病存在两个高峰,分别是春季和秋冬季节。圆形分布结果显示,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春季的发病高峰时日为4月23日,高峰期为3月13日至6月6日;秋冬季的发病高峰日为11月7日,高峰期为10月16日至11月30日。在病例高发年发病季节性仅存在一个发病高峰(春季高峰),而低发年份存在两个发病高峰,且第二高峰高于第一高峰。分年龄组分析季节性发病特点,<15岁人群每年只有一个发病高峰(春季高峰),而≥15岁人群每年存在两个发病高峰。
综上所述,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使用麻疹疫苗前以冬季为高发季节。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的季节发生改变,发病高峰后移,以春季为主。麻疹病毒的抗原性稳定,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实施免疫接种是消除麻疹的主要免疫策略。沈阳市和平区麻疹患者以15岁以上人群为主,散发年份10~11月出现发病小高峰,而流行年份4~6月有明显的发病高峰。因此预防接种部门应针对此特点进行疫苗查漏补种,并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常规化。同时应密切监视疫情情况,在疾病流行前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从而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
[1]Bryce J,Boschi-Pinto C,Shibuya K,et al.WHO estimate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Lancet,2005,365(9465):1147-1152.
[2]张惟真.1854例麻疹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病案,2012,13(6):47-48.
[3]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6-11-10)[2015-05-25].北京:卫生部,2006.
[4]李艳琳,周雨.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我区近年甲型肝炎患者发病的季节性趋势.中国卫生统计,2010,27(3):303-304.
[5]朱岁松.圆形分布角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1):53.55.
[6]WHO.Measles elimination field guide[EB/OL].[2015-05-25].http://www.wpro.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measleseliminationfieldguide2013/en.
[7]马超,郝利新,苏琪,等.中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疾病监测,2015,30(10):818-823.
1.中国医科大学(110122)
2.沈阳市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邓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