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3129名成人患病情况

2016-12-26李力卓陈巧玲李树凯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3期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患病

李力卓 孙 菲 严 洁 丁 华 陈巧玲 李树凯 韩 璐

辽宁省3129名成人患病情况

李力卓1△孙 菲2严 洁3丁 华3陈巧玲2李树凯2韩 璐4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人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辽宁省成人的患病情况,卡方检验检验不同特征人群患病率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辽宁省3129个有效成年居民样本,受访者近两周患病率为30.19%,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为12.80%。在所患慢性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为1.76%。结论辽宁成年人的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

辽宁省 成人 两周患病率 慢性病患病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群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健康保护策略制定需要详实的健康相关数据的支持。辽宁省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经济产业支柱,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辽宁省居民健康与国家整体健康水平息息相关。为探究辽宁省居民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保护策略,本研究于2010年对辽宁省成人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试图为疾病预防及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料来源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抽取63个村居,涉及32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再从这些村居中抽取1478家庭,3129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 应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问卷中的成人问卷通过计算机辅助面访的方式对人群进行调查。调查理论框架清晰,样本代表性良好,数据收集过程严谨科学。问卷以近两周有身体不适的百分率作为近两周患病率;过去六个月内患过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疾病的百分率作为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其中“近两周有无患病”是指两周内所患的任何疾病,包括近半年所患的慢性病延续到近两周的情况,近两周患病情况与近半年患慢性病情况有一定的重合。调查对象过去两周及过去半年均未患病者归类为近半年未患病。本研究年龄分组为,16~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六个年龄段。本研究中将个人收入分为无收入和有收入两大类别,其中有收入类别根据收入的分布情况划分为四个水平:低收入(0~3000元/年)、中低收入(3001~10000元/年)、中高收入(10001~18000元/年)、高收入(18000元以上/年)。

3.质量控制 调查员在保证90%以上录音率的同时,第一时间上传数据,调查员将数据上传的当天,质量监控系统进行数据评估,反馈数据评估结果;三天内进行录音核查,反馈录音核查结果;一周内进行电话核查,反馈电话核查结果。三个月内进行实地核查,并对访问过程进行回放。

4.统计分析 研究中主要利用SPSS 16.0和STATA 12.0等统计软件对2010年辽宁省成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的分布用正态性检验,患病率的值用描述性统计,不同特征人的患病率差异用卡方检验。

结 果

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辽宁省家庭1478户,共计3129人,男女性别比为1∶1.10,城乡比为1∶0.91。在调查对象中,有30.19%的人自报在过去两周内有身体不适,12.80%的人自报在过去六个月内,患过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疾病,64.66%的人近半年未患病。

2.辽宁省成人自报患病率单因素分析 成人近两周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城乡人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半年未患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辽宁省成人各种别慢性病患病率及其顺位本次调查的3129名成人中,12.80%的人反馈其近半年患有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疾病。在慢性病病种排名中,高血压位于首位,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分列第二、三位(见表2)。

表1 辽宁成人分性别、年龄、城乡及个人收入的患病率指标

表1 辽宁省成人各种别慢性病患病率及其顺位

讨 论

该研究运用CFPS2010年辽宁省的数据,计算出了辽宁省成人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目前最常用来描述人群患病水平的指标是患病率。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情况。患病率用于估计某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还可为医疗设施规则,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提供依据。

本结果研究显示,在慢性病病种排名中,高血压位于首位,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分列第二、三位。高血压排在首位,这与中国民生2011报告中全国、上海、河南省的排名一致,与以往在辽宁省开展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所变动[1-2]。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2008年全球2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40%患有高血压[3]。加强高血压病方面的治疗工作,有助于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靶向性参考。慢性病的预防工作若针对辖区成人的健康需求并紧密结合当地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防控措施将更有成效。

城市近两周患病率低于乡村,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高于乡村,城市的近半年未患病低于乡村。对中国而言,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中国经济和社会均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化改革,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和综合大医院过度集中,且城乡差距并非局限于社会和经济生活领域,在卫生系统与人群健康等领域同样存在城乡差异[4-5]。女性的近两周患病率高于男性,这与辽宁省丹东市或其他省份的调查结果类似[6-7],提示两性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压力状况有可能造成患病风险的差异。

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成人患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表明,居民健康状况是由各相关影响因素作用而决定,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须考虑多因素的影响。从结果看,加强社区居民医疗服务工作,重点加强老年人群及脑力工作者的健康医疗保健,发展全科医学、老年医学,提高急诊分类救治能力,突显十分重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两周患病率是基于居民的自报基础上,是居民自身对健康的认识,并非医护人员判断,在自报的两周患病中,也许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对两周患病率有影响[8]。

[1]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编.中国报告·民生·20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6-182.

[2]张淑娟,刘莉,于丽娅,等.辽宁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调查.调查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3):295-297.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3)A global brief on Hypertension:silent killer,global public health crises(World Health Day 2013).Geneva:WHO

[4]刘宝,蒋烽,胡善联.人群健康的城乡差距.中国卫生资源,2005,85(5):214-216.

[5]胡琳琳,胡鞍钢.从不公平到更加公平的卫生发展:中国城乡疾病模式差距分析及建议.管理世,2003(1):78-87.

[6]程繁银,胡国萍,朴丰源,等.丹东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报告与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2):1846-1848.

[7]郭文琴,乔慧,王学明,等.宁夏海原县农民门诊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91-93.

[8]李晓娜,秦江梅,唐景霞,等.新疆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141-142.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

2.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4.沈阳医学院基础学院

△通信作者:李力卓,E-mail:2325038287@qq.com

(责任编辑:郭海强)

猜你喜欢

慢性病患病率患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