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何直观
——数学学习的脚手架

2016-12-25马捷春罗鸣亮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轴直观图形

马捷春 罗鸣亮

数学是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要让学生理解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就应该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助形象直观的模型作为其解释和支撑,那就是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几何直观”是这样解释的:“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细细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几何直观借助图形描述问题的范围更宽广,除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问题,还涉及“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基本涵盖了小学数学四大领域。而这儿所指的“图形”不仅局限于几何图形,运算符号、方框、箭头等直观的符号表示出的图示语言,甚至用图形、文字、字母表示出来的数量关系式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直观”。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恰当的图形、直观的模型,有利于揭示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关系,讲清道理,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一、化静为动,理解计算原理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算理的理解应该建立在丰富典型的直观表象基础上。因此,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形式来直观表征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

例如,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时,教学例题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学生容易出现80÷20=40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一是受已有整十数加减法的数位对齐惯性思维影响,80-20=60,从而迁移到80÷20=40;二是对算理不理解,8÷2=4,为什么80÷20也等于4呢?对于这一抽象的数学算式,学生无法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合理的推算。要帮助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就要让学生经历算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操作,感悟算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棒,让学生自主操作,80根小棒代表的是80面红旗,每20根分一份,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发现一根一根数很麻烦,就会自发地把80根小棒捆成8捆,这一捆,就明白了80表示8个十,再每2捆分一份,也就20根为一份,分成了4份。从而明白,8÷2可以表示8捆小棒,每2捆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而每捆小棒有10根,其实也就是表示8个十,每2个十分一份,分成了4份,从而得出80÷20=4的道理。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化“静”的数学思考为“动”的操作过程,借助“动”的生动和直观,有效地阐明了抽象的计算原理,让学生的学习清晰、深刻。

二、以形析数,表征问题过程

几何直观与想象、逻辑、推理也是不可分的。它不仅仅是看到了什么?而是通过看到的图形思考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这是数学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几何直观会把看到的与以前学到的结合起来,通过思考、想象,猜想出一些可能的结论和论证思路,这也就是合情推理,它为严格证明结论奠定了基础。

如,四年级《近似数》一课的教学,求近似数所用的“四舍五入法”涉及背后的数据分布问题,只有假设数据是正态分布才能用四舍五入。如果我们知道某一类数据的整体分布是偏右的,比如某一次考试大部分是90分以上,而此时要以10分为等级对学生做出区分(数据使用的目的),那么就可以五舍六入,甚至七舍八入(数据使用的手段)。反之,数据分布偏左,则可以二舍三入、三舍四入。一般上,正态分布是数据分布的常态,所以我们也很少追问四舍五入背后的现实基础。而其实,规定常常有其何以如此规定的逻辑,这一点教师应该知道。

本课中,在让学生猜测汽车的价钱后,问:“汽车价格约是8万,这个数万位可能是几?”“为什么可能是 7、8,不可能是其他数呢?”。如果是7,“千位呢?”学生答:“可能是5、6、7、8、9,不可能是 0、1、2、3、4”。此时,揭示答案却是4!教师反问道:“可以是4吗?为什么不行?”再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到74999,说明74999相对而言不接近80000更接近70000,它的近似数是70000,不是80000,直观揭示“四舍五入”的由来。通过对比,让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更深刻!教师顺势揭示:74580!将学生刚从数轴上获取的新知又弄混了,教师给出解释:上课前一紧张把数字的顺序弄混了,应该怎么调整呢?调整后的数又分别在数轴上的哪里呢?之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语“高了、低了”逐步调整顺序,很快找到正确答案:78450。

整个过程用数字卡片在黑板上的反扣、翻动、移位结合数轴引导学生感受为何规定“四舍五入”,知识复归到它形成的过程状态,这个状态是鲜活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数感。有些特定的解决问题,思考时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边画边思考,答案慢慢就会水落石出。

三、借图释理,感悟思想方法

数学的思想方法可谓是数学的灵魂。几何直观是作为数学思考的一种方式提出的,其更深远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运用这些基本图形有助于发现、描述问题,有助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我们把困难的数学问题变得容易,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优势,通过有效地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在说理操作中感悟其应用价值。

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此题一抛出,质疑声是此起彼伏的:“老师,长方形的宽都不知道,怎么求呀?”教师可以适当地引领:长方形的宽是多少没有告诉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采用假设、直接观察分析、请老师帮助等办法解决问题,需要帮助的应其所求给发一个锦囊妙计(分别写着宽是1~9厘米的字条)。完成解题后让学生展示了他们用不同的策略得到的解决方法,发现当宽是1厘米时,剩下的周长是20厘米。假设宽是9厘米,剩下的周长也是20厘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借助示意图(如图1)对比发现:剪掉最大的正方形后,虽然长变短了,但是两条长减少的长度恰好等于剩下小长方形的两条宽,所以不管宽为多少,其周长总是等于两条长之和,也就是20厘米。

(图1)

又如,在解决经典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鸡兔共8只,有26只腿,鸡兔各几只?”除了画图理解,先假设全是鸡,再在鸡的基础上添上腿,换成是兔(如图2)。

(图2)

还可以用“面积图”理解。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如图3)

(图3)

尽管是第二学段的学生,面对这样复杂的规律,学生们仍然需要借助“形”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引导学生用图形解释、理解、分析、记忆数学知识或现象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发展学生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和策略。

几何直观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用图描述问题的技能,几何直观更为深远地表现为能够借助图形去思考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描述与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时,要关注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表征问题的过程,以及表征之后的反思与顿悟。没有反思和顿悟,学生可能获得了几何的方法,却未必获得几何直观的能力,难以形成与之相应的数学思维模式。站在这个角度看,几何直观虽然是借助图形展开思维活动,但明显超越了图形,走向了直观,因此直观思维才是它的核心和重点。只有不断地运用,形成正向的动力定型,才会逐步形成一种当遇到抽象理性的问题时,主动地想到适合的直观层面上去推动思维展开的思维方式。

栏目介绍

【教学策略】

透视教学现象,探寻教学方法,求索教学规律。

【名师课堂】

展示经典课例,领略名家风采;推荐成功教例,凸显不同风格。

【案例精选】

突出自身教学特点,融合课程理念,让读者有所得,有所思。

【课堂再现】

紧扣课标理念,注重实践过程,强调可操作性。

【磨课手记】

典型课例的教学反思,一课多教的案例剖析。

【感悟名师】

感悟名师教学的精彩设计,领悟课标理念的灵活体现。

【教例反思】

探究教学设计的成败得失,反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

【教学一得】

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点滴心得或随笔。

猜你喜欢

数轴直观图形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数轴的作用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分图形
找图形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