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提高下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能力之探讨
2016-12-24王生武曲俊龙李炜
王生武 曲俊龙 李炜
新形势提高下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能力之探讨
王生武 曲俊龙 李炜
本文在对11个大型轨道交通工程企业调研基础上,从学生自身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措施;土木工程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从2009年开始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数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人才市场也从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发部门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转向了面向工程现场或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种变化一方面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规模显著增加,同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质量要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阶段,从而出现了所培养出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1.岗位意识不足和基本技能差
在笔者走访调研的11个行业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谈到毕业生入职后需要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才能上岗工作,企业为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由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缺乏对工作岗位内容和特点的认识,这些培训主要集中在岗位意识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
2.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对脱节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只是以取得期末考试好成绩为目标。学习过程中不仅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消化,更忽略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因而在工作岗位上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较低,很多专业基本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成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很容易遭到困难和挫折,也致使企业难以招收到能较好适合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3.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较低
毕业生日常工作中,面对机遇、心理承压、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时间管理、信息收集与处理、自我决策、自我推销展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是大学生求职时能否做到自身能力与所期望的工作岗位相匹配的重要因素。企业反馈结果显示,90后大学毕业生的智商尚可,但情商有待提高,有的连基本常识都非常缺乏,甚至显得幼稚无知。比如,某企业人事部经理说,一次某高校校园招聘时,有名女同学甚至提出“北方吃不吃大米?”的问题,令他哭笑不得。另一个90后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差,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比如,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大部分人在休息期间选择玩手机,很少有人主动跟周围人聊天。这种现象反映的问题很严峻,不沟通怎么能很好了解,没有了解怎能谈上团队合作。
种种现象显示,当代大学生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综合素质不足问题,甚至几乎成为一种影响工作质量和个人发展的缺陷。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往往更青睐那些排名中间,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这些同学往往能更快地从学生转变成员工,更容易协调好周围领导及同事之间关系,更好地适应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4.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
随着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面向工程现场或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但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无论对生活环境、薪水待遇还是工作地点都有很高的期望值,明显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和自身实际能力相脱离。他们大多一味追求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甚至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最常见、最难以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表1 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期望(单位:%)
表2 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就业地点的期望(单位:%)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收入水平的期望(单位:%)
从表1-3对大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出,低年级大学生对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和收入水平的期望值更高,高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无论对就业地点或收入水平的期望都从现实考虑,但依然表现出对大城市、大企业、高待遇等不切实际地追求。在没有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质量要求标准等有充分认识之前,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甚至有自负心理,产生对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愿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我国中小城市、农村和中小企业等却求贤若渴,缺乏相关人才。有的学生与之相反存在自卑心理,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中。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因对就业环境和自身都认知不足,而采取坐等用人单位自找上门。在各种不正确的就业心态驱使下,致使求职人与用人单位之间不相适应,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决策犹豫心理,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原因及措施
1.改革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我国上个世纪人才市场的供需特点主要集中于研究型人才,现在的人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同时,对人才质量标准和要求也从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应用型人才。人才质量标准主要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同时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所学知识需要更具有时代性和工程实用特点等。面对这种人才需求变化,必须紧跟现代工程技术特点,形成一个能及时动态调整课程及内容的模式,以便使所学内容更具有灵活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以有效避免教学与工程实际及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现象。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改变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的问题,并能有效增加企业急需的课程和内容。
大连交通大学作为具有鲜明轨道交通行业特色和优势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应紧跟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推进,“高铁走出去”是必然发展趋势,应积极增加涉外工程专业外语课程。调研发现,很多企业都急需具有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只在低年级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很少开设涉外工程英语实践与训练等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2.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
为强化培养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除课程实验的实践环节外,必须增加独立实验,大力开辟实习和实训基地,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创造条件采取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强化对他们的岗位意识的培养。
在对企业的访问中,很多企业都谈到,很多大学生刚入职时,对自己的专业岗位内容及特点了解甚少。企业很希望学校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前景和专业岗位工作教学和实习,以便其入职后能轻松上岗。这种培养既有利于员工个人发展,又为企业节省了资金,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学校应针对90后大学生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加强质量管理和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在求职时就能形成一个较合理和现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有利于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3.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主要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到大受优越的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心理年龄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相对后延,对自己的能力欠缺认识不足,自控和主动改正自身缺点的能力较弱,或自我能力锻炼意识淡漠。大学校园生活相对于现实社会有非常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找准自己位置,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出现困难,面对各种岗位彷徨不定和错失良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毕业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生活阅历,角色转换慢,主动性不强,吃苦耐劳精神较薄弱。要求在校大学生合理利用在校的有限时间,努力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利用学校实习、实践的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假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见习工作,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学校、企业举办的各类活动及竞赛,包括志愿者活动、献爱心等,是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不强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一方面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高不成低不就,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知识体系和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既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其尽快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住就业机会,又要从培养上下功夫,加强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注重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和工作状态,实现学校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1]韩庆红.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9.
[2]薛娜,王艳玲.土木类专业课的应用型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 50-53.
[3]邹昀,王中华,华渊.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29-34.
[4]韦立林,邓志恒.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学生适应性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S):7881.
[5]周大平.我国高校大幅调整本科专业设置[J].瞭望新闻周刊,1998(32):34-36.
[6]中国知网.土木毕业生数据统计调查.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1.030
辽宁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编号:辽教发[2012]106号);辽宁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土木工程‘茅以升班’拔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辽教发[201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