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6-12-24李辉莹

广州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红外线穴位下肢

李辉莹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外科(汕头 515900)

·临床护理·

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李辉莹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外科(汕头 515900)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心理、排便训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于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情况(88.3%)高于对照组(73.3%)(χ2=4.357,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t=5.422,P<0.05);术后5、30 d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性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20 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6.7%,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自主排便功能,降低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手术后恢复。

红外线照射 中药穴位贴敷 便秘 骨折

下肢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护理工作中关注问题[1]。骨外科患者术后由于损伤性疼痛、麻醉、心理因素、排便姿势改变、卧床等导致患者自主排便功能受影响,引发便秘,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针对下肢骨折患者长期卧床产生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本文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7版《外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X线检查确诊,并排除精神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肝胆胰病变、局部病变致排便困难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本研究方案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96±7.23)岁,股骨干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1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6.15±6.74)岁,股骨骨折33例,胫腓骨骨折17例,股骨颈骨折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体位、心理、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照射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关的穴位进行贴敷,先对皮肤进行清洁,然后贴敷中药贴(主要包含当归、生草乌、苍术、白芷、麻黄、生川乌、冰片、人工麝香等研细末,加凡士林、羊毛脂、松香等辅料制成药膏,中药贴尺寸:2.5cm×2.5cm),1次/天,1次5 h,然后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灯与穴位保持30~40cm,照射30min/次,1次/天,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休息3天进行下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患者术后1~5天患者首次自主恢复排便时间及总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②于手术前、术后5天、术后30天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③于术后48 h、术后5 d、术后10 d、术后2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④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及校正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术后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情况(88.3%)高于对照组(73.3%)(χ2=4.357,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HAMD和HAMA评分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情况比较,发现术后 5、30天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情况比较(±s,分)

n HAMD 评分手术前 术后5天 术后30天HAMA 评分手术前 术后5天 术后30天对照组 60 16.3±4.9 12.5±4.5 8.8±4.1 14.9±4.7 13.4±4.3 9.6±4.4观察组 60 15.8±4.6 9.2±4.0 6.5±3.5 14.5±5.1 8.7±4.2 7.1±4.0 t - 0.576 4.246 3.305 0.442 6.057 3.257 P - 0.57 0.00 0.00 0.66 0.00 0.00

2.3 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发现术后 48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5、10、20天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s,分)

n 术后48 h 术后5天 术后10天术后20天对照组60 6.6±0.8 5.8±1.3 5.2±1.0 4.3±0.7观察组 60 6.9±1.0 5.1±1.5 4.4±1.3 3.1±0.4 t - 1.815 2.732 3.778 11.529 P - 0.07 0.00 0.00 0.00

2.4 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栓发生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6.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栓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红外线照射疗法属于浅层热疗,具有消肿止痛、减轻关节僵直、提升关节活动度等作用,可升高体表及体内温度,增加胶原组织可延伸性,减轻患者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3-4]。穴位贴敷在中医中属于“内病外治,上病下治”法,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通过穴位刺激与药物吸收,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疏通气机,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刺激与药物渗透作用,发挥治疗目的,穴位贴敷疗法由于药物可直达病变部位,起效较快,不增加脾胃负担,副作用少[3]。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有助于药物导入刺激经络,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从而消肿止痛、恢复关节活动,本文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骨外科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创伤应激、活动受限等因素容易便秘,临床护理过程中一般选择通便药物或缓泻剂促进患者排便,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易使患者的生理性消化功能及自主排便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水盐电解质等代谢失衡,影响患者术后恢复[5-6]。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情况(88.3%)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提示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骨外科患者术后自主排便功能,促进自主排便功能恢复。中医认为创伤及术后大便秘结、脘腹胀满主要病因病机为骨断筋伤,气滞血瘀导致经脉不畅、瘀血内滞、气机升降失序[7],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之效。

本结果中术后5、30天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5、10、20天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提示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降低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机体疼痛,有利于促进手术后恢复,中药穴位贴敷刺激体表皮部,通过经络调整机体气血阴阳,改善脏腑病理状态,红外线照射消肿止痛、减轻关节僵直、减轻患者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缩短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6.7%,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降低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手术并发静脉血栓与手术刺激导致静脉周围组织炎症、术后石膏固定过紧、患肢活动少等因素有关[8],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升关节活动度,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化瘀,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综上所述,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自主排便功能,降低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手术后恢复。

[1]杨丽.个性化护理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2):1415-1418.

[2]曹广菊,刘艺敏,陈晴妮,等.认知干预对骨科患者心理状况及慢性疼痛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2):85-87.

[3]覃樱,陈燕丽,赵江,等.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注射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4(1):112-113.

[4]郑伟,冯建书,刘健,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3):2051-2052.

[5]叶立群,黄永贤,李维佳,等.骨科老年性痴呆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广州医药,2014(5):86-88.

[6]罗铁玉,李昭志.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广州医药,2013,44(4):16-19.

[7]袁红,张丽萍,赵莉,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54-3255.

[8]陈丽华.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5):1015.

10.3969/j.issn.1000-8535.2016.01.037

2015-07-22)

名称:汕头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汕府科(2014)62号]

猜你喜欢

红外线穴位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