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23林秀兰
林秀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把它作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辅助手段。现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春》时,可用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一片桃花的背景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使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补充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5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出现该段文字,该段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跟读。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的影像。学生完全陶醉在那浩瀚的沧海,那雄浑的声音,那博大的胸怀之中。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经完全感受到了。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 就自然而然地再次入情入境。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会进一步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重点之一是掌握典型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课本的注释形式早已被学生所不齿。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呆板的注释形式呢?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将这篇课文制成了“电子文本”,即当鼠标落到相应的词语时,出现该词语解释的超文本链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随意的移动鼠标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突破了教学重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多种云的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词,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我找到相应的云的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四、运用多媒体,丰富资源扩大容量
课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扩大容量。
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还可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作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
五、运用多媒体,拓展延伸意识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往往会针对本课的特点设计相关的思考练习题,但这些往往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拓展延伸”会渐渐失去兴趣。而运用多媒体,则可改变这一现象。
例如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善于运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像《荷花淀》中描写的4个妇女虽没有露面,但仅闻其声,便可想见其人,或伶俐乖巧,或质朴憨厚,或稳重沉着,或忸怩羞涩,全都跃然纸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课文对话描写的妙处,更好地理解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特点,教完此课后,可设置配音练习,教师可选择一段特定场景特定人物的录像片断先让学生观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录像中的人物表情、手势及人物的身份进行想象模拟对话,给录像配音。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吴仲良九义校(6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