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实践培养观察能力
2016-12-23张金寿�オ�
张金寿�オ�
观察,是用感官对某个对象、某种现象或事物,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过程。所谓观察力,是指人们观察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能力。可见指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的意义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应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去观察,懂得观察对写作的作用。如以《课间生活剪影》为题指导写作。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观察课间生活,很多作文都是内容空洞、不具体的。接着以课间生活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去观察体验,以同一文题,让学生再去写作文。这一次因先做了细致观察,写作时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内容也充实具体了,很多学生写出了真切感受。然后再指导学生对两次作文进行对比评议,使学生认识到,造成作文内容不具体的原因是缺乏细致观察。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观察对象,在反复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实践中,使学生逐步明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学会观察,才能学会写作。
二、让学生由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首先应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描写,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细节描写,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作者的笔下,为什么能在平凡中见伟大,于一般中现珍奇,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景物写得美不胜收呢?这原因就在于他们重视观察生活,有深刻的观察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通过课内作文教学来进行。先确定观察对象,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指导写作。如布置《猜猜他(她)是谁》的作文,以班里一名同学为观察写作对象,看谁观察细,写得像。于是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创造的欲望也调动起来了,都仔细去观察,认真去写作,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三、传授要领,让学生学会观察
1.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是什么,要观察什么,搜集哪些材料,应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还要有计划、有步骤按顺序进行。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是先局部后整体,还是先整体后局部,采用什么观察方法等都需要事先考虑好,然后按计划分步进行。如带领学生观察市场,要先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然后按计划先确定一点让学生对市场全貌进行观察,再依次去观察摊点、人物。否则,学生走马观花式地东看看西瞧瞧,只能留下大致印象。所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事物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类别及独特之处,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观察人,不仅要从人物外貌、衣着、动作、语言、爱好等方面去观察、体验,还要抓住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要观察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发展过程,观察事情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抓住事情的整体特征,这样才能客观、具体的了解事物的全貌。 3.观察事物要有思考有分析
观察事物凭一般地看、听、记,只能发现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有经过思考分析、研究比较,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挖掘出生活现象的深刻含义。要引导学生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挖掘出新鲜的东西,不要步人后尘。如指导学生观察雪后景色,有一名学生观察之后,一改以往人们对雪的赞美,而指出了雪的另一方面,是虚伪的,是无情的,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在广阔的领域里培养学生观察力
要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把观察对象由家庭学校,引向大自然、社会中去,广泛地去接触、体验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如组织春游活动。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一种植物,写观察日记。有一名学生观察了山杏林后,写道:“站在山头放眼望去,山前山后全是山杏林,简直是一个绿的海洋。走近茂盛浓密的山杏林,向树上瞧去,数不尽的小杏儿,已悄悄地挂满枝间,捋一把绿茸茸的小杏儿,拿一颗放进口中,酸酸的别有一番情趣。”这是学生远观近察,手摘口尝,积极去观察,提高了观察感受能力。
五、让学生学会怎样去积累材料
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功,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分类积累起来。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分析,边记录的良好习惯。
开展各种类型的交流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勤于积累材料。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选编观察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编成文集,自取集名,开展文集和观察日记展览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积累材料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总结整理观察结果,锻炼了学生选材的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三初级中学(0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