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古诗文读背记法
2016-12-23虞丽霞�オ�
虞丽霞�オ�
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唯独中华文明能保留至今,靠的是什么呢?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底蕴,这当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从古至今为师者,代代有效的传授先贤古圣绝学,即现在“古诗文”。那么怎样才能让现在的学生有效记诵古诗文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经过几年摸索,研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5种可行的方法:
一、 朗读前须展示学习目标
有的老师也许会说一堂课就45分钟,哪有那么多时间做这弄那!不如一上课就
叫学生翻到第几页第几篇开始读,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事半功倍。先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目标心才能够镇静不浮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例如:我在教授8年级上册《答谢中元思书》第一课时在课件上展示以下几点学习目标:左手指读三遍;正楷字抄读两遍;分析“壁、辉、歇、颓、鳞”等字音、形、义;正楷字默写一遍。这样学生心理非常清楚这节课他要记诵什么,怎么记诵。心能静下来,就可迅速进入记诵状态,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 初读时要明确要求
初读时,课题和作者一定要读,不能先读正文。否则,时间一长,就不知道文章是
什么标题,是什么人写的。初读时用左手指着每个字,眼睛看着左手指的字,嘴巴跟着读,读时缓之又缓,慢之又慢。不可错一字,不可漏一字,不可添一字,不可倒一字。为什么初读时要这么做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左半球是管理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右半球是管理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用左手指着每个字读,更能调动右脑功能,古诗文记得更牢固。这也正是古人提倡读书“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无目的读背,肯定记不住,记忆也不能长久,这“三到”之法,“心到”效果最好,心既然到了,眼口难道有不到的吗?
三、 再读时形式多样
全班齐读,老师听;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分组坐的班级,小组间
比赛读;可老师先读一遍,学生再读两遍;可抽查个别学生读。读得好的个人或小组给掌声(拍三下掌声),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还有一种针对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篇目的文章。
老师说从某一号同学开始读,读错一个字就坐下,下一个学生接着读,看谁读得内容又多又准确。拿到前3名的同学给一定的奖励,奖品有作业本,故事书,碳素笔,吃的,喝的等。特别是后面两种奖品很有诱惑力。学生对于读错的字记得特别牢,常听学生感叹:某个字弄飞了我一瓶统一绿茶;或者有的学生戏谑道:某个字你抢了我的鸡肉汉堡啊!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屡试不爽。
四、 强调“精熟为贵”
读书自然须要记住,对于初一、初二的课文,很多老师教授古诗文时,把文章内容,
主题,写作特点讲清,一篇课文用2~3课时,有的课文甚至一课时,而对于课文背诵就是每周两个早读课。虽然强调要课后背诵,但是课后又有几个学生能自觉背诵呢?会背的一个班级也就1/3的学生,而且是短时记忆。所以一定要记住“读生书,莫待温时熟”,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背诵 。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揭示遗忘的规律,制作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找出了最佳的记忆周期:第1个记忆周期是1小时,第2个记忆周期是 1天,第3个记忆周期是 4天,第4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5个记忆周期是15天,第6个记忆周期是31天。根据这个记忆周期,对于背诵的安排,我设计了《背诵安排表》,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古诗文背诵。如果按照上边的记忆周期来进行安排背诵时间,就可以减少遗忘,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我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起和临睡前的时间背诵,以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 课前小测是长时记忆的好方法
在教授古诗文单元时,每天课前小测,题型有:机械记忆填空、理解性填空、
句子翻译、重点词语解释等。课前小测题数不要多,1道题就够,不然会影响正课时间,小测的题目要老师亲自改,不要叫小组长改,老师了解全班学生的掌握情况,改完分下去。老师要及时在黑板上强调大部分学生写错的字,而且让所有学生都看黑板,老师强调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讲解要生动形象。
例如《醉翁亭记》中“觥筹交错”很多学生“觥”写错了,我就解释说“觥”是“酒杯”的意思。古人最早的酒杯常用牛角磨光来当作酒杯,所以“觥”就是左边一个“角”字,右边一个“光”字,这样学生就不会再写错,这个字音、形、义都记住了。纠错后,要及时用早读,或课间操或放学时间进行补考,学生才能真正记住。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36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