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习型词典的“多模态化”与符际模态配置研究

2016-12-23钱亦斐

辞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子词典学习型词典

钱亦斐

摘要近年来,从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出发,将语言的社会符号特性扩展到视觉、听觉、动作、触感等模态作为交际手段的研究不断增多,其成果也不断应用于词典编纂中。因此,选择最恰当的社会符号(模态)进行释义,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做到用户友善,是词典研编者理应重视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提出了“多模态词典学”“多模态学习词典”等概念,但其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双模态”研究,仅涉及纸质学习词典视觉模态中的图、文关系,极少关注其他模态和语言符号间的配置。文章以社会符号学框架下的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以学习型词典中的五大家族“Big5”的纸质及新型电子词典为蓝本,对现代学习型词典发展过程中的“多模态化”展开讨论,探究该类词典的符际模态配置模式,以期为词典学研究提供全新视角。

关键词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多模态化现代学习型词典符际配置

一、 引言

近年来,从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出发,通过文本、图像、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介和符号载体,将语言的社会符号特性扩展到视觉、听觉、动作、触感等模态的研究层出不穷,“多模态语篇分析”已然成为语言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多模态词典”是将词目的释义、例证等看作“语篇”,利用视觉(文字、图片、视频)、听觉(声控、语音识别、人机对话)、触感(触控、手势)等多种模态进行编纂的词典。该类词典充分体现了编纂者的意图并能对词典交际活动进行强化、补充、调节和协同,能反映整体意义。随着视觉文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多种模态应用于学习型词典编纂必将成为趋势,现代词典学中的“多模态化”(multimodalization)值得研究者关注。本文以社会符号学框架下的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以近五年来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学习型词典图、文关系研究成果为重要依托,以流行度极高的“Big5”(学习型词典中的五大家族)的纸质及新型电子词典为蓝本,对现代学习型词典学中的“多模态化”展开讨论。初步探索“多模态学习型词典”的发展历程及该类词典的符际模态配置关系,以期为词典学研究提供全新视角。

二、 多模态语篇分析及“多模态词典学”研究

1. 多模态及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

“多模态”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感等模态,通过文本、图像、视频、手势、三维动画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载体进行交际的现象(Iedema 2001: 1—2;OHalloran 2006)。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主要建立在Halliday(1985)提出的语言的社会符号系统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之上。研究者们(Kress 1990;Leeuwen & Jewitt 2001;Matthiessen 2007;Royce 2007;Bateman 2008)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领域,同种意义可由不同符号来表达。语言符号不再是呈现经验和交际的唯一手段,所有模态都能表达意义,都具有元功能特征。多模态语篇分析将语言的社会符号特性扩展到视觉、听觉、触感、动作等多种模态交际手段方面,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语篇分析的不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意义表达及交际方式(媒介)的变化,各领域研究都涉及多模态语篇分析。

2. “多模态词典学”研究

(1) 历时研究: 词典编纂趋势的“多模态化”

从语言单一模态到多模态的发展促使交流从语言向多种符号的转变,“多模态化”已成为人类交际的普遍特征。选择最适合的社会符号(模态)进行释义、设例达到交际目的并做到用户友善(user friendliness),是编纂者一直考虑的问题。词典的雏形是词表(glossary),利用视觉模态中的语言符号进行编纂。公元15世纪的词典中首次出现了插图(Hartmann & James 1998: 70),而1850年John Ogilvie编纂的The Imperi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帝国英语词典》采用了大量插图,标志着插图在词典编纂中开始占据重要位置。进入20世纪后,各国陆续出现了以视觉模态中的图片来释义的图解词典(如《杜登图解词典》1956、Visual Dictionary《视觉词典》 1987、Childrens Illustrated Dictionary《儿童图解词典》 2009等)。各类学习型词典也开始大量配置插图,逐步实现了由单一语言符号向文字为主、图形媒介为辅的编纂形式过渡。除视觉模态(图、文为主)之外,现代词典还采用听觉模态。第一部指导母语、二语及外语学习者发音的词典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17年发行的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剑桥英语发音词典》, 该词典于1997年出版第15版时建立了语料库并于第16版出版时开发了电子词典版本。随后陆续出现了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ronunciation for Current English(《牛津当代英语发音词典》2003)、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朗文发音词典》(最新版为2008年的第3版,并配有The Longman Pronunciation Coach CDROM)等以听觉模态为主、偏重对用户听觉能力培养的发音词典。目前主流学习词典都配有DVDROM,可实现纸质词典视觉模态和光盘词典听觉模态的交互。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视觉文化兴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汇集多种模态协同的电子词典(光盘词典、在线词典和手机词典等)。在词典编纂技术和理念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词典都在试图通过多种社会符号对客观事物进行描写。各模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体现了多模态语篇的三大元功能,做到了形、音、义的结合。因此,词典编纂历程呈现了“多模态化”的趋势。

(2) 共时研究:“多模态词典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尽管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已走过近20年,词典编纂历程也呈现“多模态化”趋势,但“多模态词典学”研究起步较晚。该理论首先由Lew(2010: 290—306)在《多模态词典学: 电子词典的意义呈现方式》(Multimodal Lexicography: The Representation of Meaning in Electronic Dictionaries)一文中提出。文中将词典意义的表达模式分为九类: 1) 言语模态,2) 音频呈现言语成分模态,3) 非言语模态,4) 非语言音频录音,5) 静态插图,6) 照片,7) 图表,8) 动画,9) 视频片段。然而Lew的表述混淆了“多模态”与“多媒体”两者的概念,因为“多模态”是运用多种模态中的“媒介”和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现象,而“多媒体”是符号分布印迹的物质手段。(胡壮麟2007: 1—10)

国内研究方面,闫美荣(2011: 93)、杨信彰(2012: 45—51)提出了“多模态学习词典”(Multimodal Learners Dictionary)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多模态语篇研究成果对“多模态学习词典”插图配置有积极作用。通过以关键词“多模态词典”在CNKI全文搜索,截至2015年底,国内共有10篇该类型论文。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模态词典”是多元符号学和多模态技术的应用(引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前言,胡壮麟2012),它不仅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传递读音、语义、语法等传统信息,还通过图片、动画和图像等媒介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词汇理解和记忆。但是,国内“多模态学习词典”的研究基本仅涉及纸质学习型词典中的图、文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更像是一种“双模态”研究,极少关注其他模态和语言符号间的配置关系。研究者可通过进一步探讨学习型电子词典、新型网络搜索引擎或信息提取类词典中的符际模态配置关系,真正做到“多模态词典学”研究。

三、 现代学习型词典的符际模态配置关系研究

现代学习型词典是视觉、听觉、触感多种模态同语言符号间相互协同的产物。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Big5”纸质词典中的图、文关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该部分讨论主要基于文献。

在论述听觉、视觉、触感与语言符号的配置关系时,鉴于“电子词典界面结构的多模态性、互动性是传统词典无可比拟的”(魏向清等2014: 181),我们选取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第8版)(OALECD7、OALECD8);《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9版)(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9th Edition)(OALD9);《朗文高级美语词典》(第2版)( Longman Advanced American Dictionary, 2nd Edition) (LAAD);《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第5版、第6版)(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ition & 6th Edition)(LDOCE5、LDOCE6);《柯林斯COBUILD高级英语词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English);DioDict3 Collins COBUILD Aduanced Dictionary of English;《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2版(Macmill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2nd Edition)(MECDA2);《剑桥高阶英语词典》(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CALD);《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3版)(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3rd Edition)(CALD3)和《欧路词典》的最新电子词典版本作为语料进行分析比对,关注电子学习型词典各模态间的呈现形式和协同关系。此外,我们也尝试利用新型网络搜索引擎库(如google)、信息提取类词典(如网易有道、金山词霸)等进行辅助研究。

1. 视觉模态中的图文配置关系

作为学习型词典视觉模态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静态图片和语言符号在意义表征方面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现阶段对视觉模态中图、文配置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利用Halliday(1985)、Kress & Leeuwen(1996,2006)、Royce(2007)、Martinec & Salway(2005)和Bateman(2007)等人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对“Big5”的纸质版本进行分析。学者们(魏向清等2014;田晶晶2011;何娟,杨正军2012;燕娜2011;闫美荣2011;杨信璋2012;罗永胜2012;马娜娜2014)围绕图像的再现、互动和构图三大功能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纸质学习型词典中的图文位置和图文关系。结果表明: 词典中的图片和语言文字相似,能体现“概念功能”(“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学习型词典以图、文释义的词目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短语。插图与文字的协同作用在概念功能层面存在同义、反义、上下义、整体与部分及复合关系。词条文字释义与图片释义的关系主要包括列举、整体与部分、类属、原因和结果、详述及近反义辨别等六种关系。图、文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相互依存(并列和主从关系)和扩展(详述、延伸和增强),两种关系相互交织。图、文模态的释义模式有“短语+图像模式”“句子+图像模式”和“短语+句子+图像模式”三类。前人的研究仅关注了纸质词典中的图、文配置关系,而极少关注电子词典中的该类关系。电子词典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词典学共同作用的产物,可以实现单个及多个模态的意义传递和互动。“多模态”的人机交互界面与传统纸质词典相比,更能协同各模态间关系,克服单一模态的缺陷。该类词典能针对特定的使用需求采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实现符际间配置的互补。

Moebius(1986: 141—158)和Royce(2007: 63—109)的“图文位置理论”认为,“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位置实现的,即任何元素在图片中的角色取决于它被放置的位置。被置于图片上方的信息是“理想的、权威的”,图片下方的是“真实的、浅薄的”,正中的是要被“凸显”的,边缘是要被“弱化”的,左边是“已知信息”,右边是“新信息”。我们对比分析了LAAD、OALECD8、CALD、OALECD7、LDOCE5、CALD3、OALD 9、《欧路词典》电子词典中的“cup,football,baseball,volcano,curved,tree”等词条(见图1—图4),将其共性总结为: 1) 文在左,图靠右。这说明词典突出文的重要性,图则作为“未知信息”对文进行增强或补充。2) 词目词被置于左上方显著位置,是“已知的权威信息”,而“声音”图标则被安排在靠右的位置作为“新信息”的入口。3) 词目的释义、例证多置于正中位置,是需要被“凸显”的信息。4) 无论是电子学习型词典还是新型网络搜索引擎、信息提取类词典,词目的词源、用法等次要信息一般位于“边缘”位置,用户查询该类信息的频度最低,所以要“弱化”。

此外,我们还发现CALD、MECDA2、DioDict3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English、LDOCE6等为节约电子词典的“呈现空间”,基本只采用了文字符号进行释义,图片较纸质版本大幅减少。OALECD7、LDOCE5、CALD3的图、文释义与其纸质词典的呈现方式则基本相同。其中,OALECD7、LDOCE5采用“短语+图像”“句子+图像”和“短语+句子+图像”等图、文释义组合的模式放置于词目右下方,位于纯文字释义之前,“凸显”图、文释义的重要性,读者可更直观地了解该词目(如图2)。CALD3则通常采用“短语+图像”的释义模式放置于纯文字释义或例证之后(如图3),更重视使用文字符号来呈现意义。在OALD9的电子词典中,通常在平行于词目的右侧出现相应图片(仅为可视图片而不配文字),用户需要通过点击图片(如图4),词典才会转至新的复合组图(同纸质版本图、文一致)。插图与文字的协同在概念功能、逻辑语义层面所表达的意义和纸质词典基本相同。这样的图、文配置方式最大化精简了电子词典的“呈现空间”,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选择有效信息,提高查询速度。由此可见,编纂者首先考虑的是突出词典的信息焦点(词目)。其次关注的是图文在词条中的相对位置。再次则是明确“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以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在新型网络搜索引擎库(如google、Wiktionary)中,也通常将词目置于左上方,图片置于词头右下方。“信息提取类词典”(如网易有道)则将图片集植入其中并默认隐藏,使用者可以点开图片集以获取图文关系。此外,在最新版本的有道iPhone app(Version 6.1.0)中还设有“图解词典”(共含基本词类、人类、家居等21项,7000余条词目配图),同时设有“百科搜索”栏,使用者可通过在线查询功能获得更多的图文释义和例证信息。

2. 视觉模态中的视频与语言符号的配置关系

传统纸质词典由于受媒介限制,视觉模态中很难实现视频与语言符号的配置。编纂者仅能以语言对视频媒介的出处、内容进行描写,通过词典用户的前经验、空间联想构建符际间的关联性。电子词典的“多媒体性”优势使视频与语言符号的配置成为可能,表现为一系列同词目关联的“图片+文字+音频”的连续体,是视觉、听觉模态及多种媒介手段(文本+图像+视频+三维动画)和符号载体的有机组合体。光盘型电子词典因光盘容量有限,基本没有提供与语言符号模态对应的视频模态。上述模态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依托网络的电子词典(包括手机词典app、新型网络搜索引擎库、信息提取类词典等)上。该类词典(如LDOCE5、Danish Sign Language Dictionary《丹麦手语词典》)中画面、声音和文字相互协调,充分体现了“多模态性”。视频与语言符号的结合可以反映社会情境层中的“目标、参与者、活动、架构、地点和时间”等6个变量,起到详述、延伸和增强的作用,用户通过搜索,可得到与词目存在同义、反义、上下义、整体与部分及复合关系的音、视频信息。

3. 听觉、触感模态与语言符号的配置关系

纸质学习型词典通常利用图、文模式对词目的读音进行描写,如利用国际音标进行标注、采用“图例”描述发音方式和位置。尽管很直观,但用户无法确定词目的正确读音,还需借助其他媒体手段加以验证。电子词典在此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加入了发音、声控、语音识别、人机对话等听觉模态要素。听觉模态通常出现在电子词典的查询栏和词目的发音中(如图5)。电子词典不仅具备文字输入功能,还可实时进行语音输入并进行音频和文字符号间的转换,将音频信息识别为文字符号信息输出。同时,多数英语学习电子词典配有美式和英式发音情况统计和对比(如图6),以方便用户选择和辨析语音。此外,新型网络搜索引擎还可接入大量互联网真实音频语料作为例证和其他辅助信息,这些音频信息同文字符号一样,可再现交际中的人、事、物间的关系。词典编纂者还可将其编纂动机通过音频材料传递给用户,并通过语音识别、人机对话等多媒体手段获取用户的反馈,从而体现“人际意义”。依据上述模式编纂的电子学习型词典能协助用户及时获取词目未被纸质词典收录的读音、释义、例证及用法等,可做到实时更新。

随着掌上设备和触控技术的流行,输入信息的便捷性和提高查询效率成为电子词典编纂者不断改进触感体验的动力。广泛采用触感模态(按压、手势、滑动、触摸等)的电子学习型词典能快速进入词目的查询,更方便地获取该词目的衍生信息。通过触感模态,从词典的任意位置(释义、例证或其他部分)都能进入全新的词条查询,这是纸质词典难以企及的。此外,大多数电子词典都将触感模态作为切换文字输入法的首选方式,用以切换中英文输入或切换文字符号的键盘与手写输入,体现了触感模态和用户间的互动关系。

四、 现代学习型词典符际模态配置关系研究的新思考

1. 建设“多模态词典语料库”

词典学与语料库语言学有着不解之缘,大型英语词典的编纂基本都运用了语料库辅助词典编纂技术。近年来兴起的“多模态语料库”是“将文字语料音频语料和静动态图像语料进行集成处理,用户可以通过多模态方式进行检索统计等操作的语料库”(顾曰国 2013: 3)。Elan、Anvil等软件的普及促进了“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国内外分别建立了Baldry & Thibaul的基于XML的“在线多模态检索器”和顾曰国的“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如何结合传统文字符号语料库和新兴“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多模态词典语料库”,从而服务于现代学习型词典的研编,是词典学家和编纂机构努力的方向。该领域涉及符合多模态词典编纂所需音、视频语料的采集、转写、切分、标注等步骤,这都是传统词典语料库所不具备的,必定对未来系统编纂“多模态学习型词典”具有深远意义。

2. 纸质与电子词典并举,大力发展“手机词典”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随身办公系统的盛行,手机词典逐步成为现代词典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最适合展现词典“多模态化”的平台。我们应尽力做到纸质与电子词典并举,大力发展符际模态配置合理的“手机词典”。国外辞书出版社综合实力较强并具备自有语料库,便于开发同类型的手机词典,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开发的OALD8和OALD9, 《牛津同义词学习词典》(Oxford Learners THESAURUS),《牛津搭配词典》(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培生教育开发的LAAD、LDOCE5、LDOCE6及《朗文成语词典》(Longman Idiom Dictionary),基于Mobisystem和WordNet 3.0编纂的《高级英语词典》(Advanced English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Version 8.1.4.15)和CALD3,由DioTEK与柯林斯出版社联合发行的DioDict3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English等。国内主要辞书出版社在该方面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从2015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等同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使用先进的词典编纂平台DPS(Dictionary Production System),推出了一系列纸质词典及配套的手机词典。其中,《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新世纪英汉大词典》《商务国际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等最具代表性。此外,他们合作开发的手机学习型词典,如《新课标英汉双解小词典》《新课标汉英小词典》《学生英汉汉英多用词典》《初中英语应考短语词典》《英语核心18000单词词典》等数量也逐年增加。这都体现了辞书编纂机构同专业数字化机构强强联合、资源整合、齐头并进、共谋发展的新趋势。

3. 处理好符际模态间的协同配置关系

Halliday(1978)指出,“现实中运用的语言和其他符号水乳交融,不能分割,共同制造意义”。因此,仅关注或加强某一模态是无法完成一部现代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处理好符际模态间的协同配置至关重要。传统纸质学习型词典的编纂目的是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查询服务,其以语言文字符号表示的释义、例举功能最强,而插图仅对语言符号的表述起延展、增强的作用。两者在逻辑语义上体现为主从关系。电子词典中视觉、听觉、触感模态除对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述内容具有延伸和增强等功能外,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逻辑语义上的相互依存、相互扩展和相互投射性。根据纸质和电子词典在符际模态协同配置方面的不同特性及作用,编纂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 加强音、视频信息处理

音、视频是社会情境的“再语境化”,它们的有效、合理配置是编纂高质量“多模态学习词典”的保障。编纂者和技术人员可按以下三个步骤处理音、视频信息: 1) 对可对应于词目的例证进行音、视频录制或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收集语篇资源(包括自然语料,影视作品,名校公开课,教材中的音、视频例句等)。对采集的语篇资源进行筛选、转写、切分、标注,建立“多模态词典语料库”。2) 为凸显“多模态学习型词典”中音、视频和其他符号的整合关系,对“多模态词典语料库”中的内容进行编辑,如剪辑,加快或减缓播放速度,增加字幕、背景音乐、情境效果或动画等。3) 将编辑过的“音、视频语篇”作为子数据库,并按需要与电子词典中的有关内容建立“超链接”,以便用户通过点击相关图标获取音频或视频内容。通过以上三步处理过的词典音、视频信息能激活用户的“前经验”、再现社会情境语境,较充分地满足他们的查询需求。此外,编纂者还可以利用Leeuwen & Jewitt (2001)的“声音透视和社会距离系统网络”和普多金夫(1962)的“声音蒙太奇”理论针对各类音、视频语篇中的语言(同期声、解说词、对白、旁白)、音乐(主客观音乐)、音响(人声和环境音)所构建的意义对用户的影响进行解读,以便编纂更实用的“多模态学习词典”。

(2) 既重视模态的多样性,又突出各模态的相对独立性

现代学习型词典编纂既应重视模态的多样性,又应突出各模态的相对独立性。2016年由Collins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世纪英汉大词典》为处理各模态间的配置关系提供了参考(如图7)。《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纸质词典部分按传统词典框架结构提供了视觉模态中的语言符号信息,而其他模态的功能则通过手机词典的多媒体属性实现。用户可通过词典app中视觉和触控模态的“屏幕取词”功能,从纸质词典中扫描并获取查询词目,继而由手机词典呈现听觉模态(英式、美式发音,macaw生存情境音频)和视觉模态(图解词典)的信息。该词典既涵盖了“多模态词典”的特性,又突出了模态间的相对独立性,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因此,现代学习型词典编纂应尽量做到纸质和电子词典,视觉、听觉、触感等模态的“融合”。

(3) 依据不同用户需求配置相应的模态

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词典,用户的查询需求和“多模态识读能力”对各模态的选择程度是不同的。“普通用户”关注的是信息的“查得率”“直观性”和“快捷性”,“专业用户”则更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及“可靠性”。电子词典在词典结构上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可提供分层级的内容接入结构,可为用户提供模态的“多维选择”。若能针对用户类型分别开设“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入口,基于“触感”模态针对两类用户的不同需求呈现词目的视觉、听觉模态的组合信息,电子学习型词典的结构能更为有序,更具实用性。

五、 结语

“多模态学习词典”作为一种不断更迭的历史文化产物,其形式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词典用户的需求。用户对模态选择的好恶决定了词典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因此,编纂者有义务编纂符际模态配置合理的词典,同时协助用户理解其整体意义。词典用户则需要加强自身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以更充分、更扎实地利用词典。所以,现代学习型词典的“多模态化”与符际模态配置关系值得我们继续关注,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论言思情貌整一原则与鲜活话语研究.当代修辞学,2013(6).

2. 何娟,杨正军.浅议网络词典的符号模态选择与意义整合——以有道网络词典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6).

3.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4. 胡壮麟.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序言.∥霍恩比著.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12.

5. 罗永胜.多模态英语学习词典图文释义模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1).

6. 马娜娜.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视角下词典插图配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普多金夫.普多金夫论文选.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8. 田晶晶.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 魏向清,耿云冬,卢国华.双语学习型词典设计特征研究.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0. 闫美荣.SFL逻辑功能视角下多模态英语词典图文关系的解构.中北大学学报,2011(5).

11.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2. 杨信彰.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图文关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4).

13. Bateman J D, Henschel R. Mapping the Multimodal Genres of Traditional and Electronic Newspapers. ∥Royce T, Bowcher W. (eds.)New Directions in the Analysing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2007.

14. Bateman J. Multimodality and Genre: A Foundation f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ocuments. Hampshire: Pal grave Macmillan, 2008.

15. Barthes R. ImageMusicText. Trans. by Iswolsky H.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16.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1978.

17.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18. Hartmann R R K, James G.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 London, New York: Rutledge, 1998.

19. Iedema R. Analysing Film and Television: A Social Semiotic Account of Hospital: An Unhealthy Business.∥Van Leeuwen T, Jewitt C.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 London: Sage, 2001.

20. 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Image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0,1996,2006.

21. Lew R. Multimodal Lexicography: The Representation of Meaning in Electronic Dictionaries.Lexikos, 2010(20).

22. Martinec R, Salway A. A System for Imagetext Relations in New (and old) Media.Visual Communication, 2005(3).

23. Matthiessen C. The Multimodal Page: A Systemic Functional Exploration.∥Royce T D, Bowcher W. (eds.)New Direc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New Jersey and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7.

24. Moebius W. Introduction to Picture Books Codes.Word and Image, 1986(2).

25. O Halloran K L.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26. Royce T D. 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 A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Royce T D, Bowcher W L.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New Jerse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7.

27. Van Leeuwen T, Jewitt C.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 London: Sage,2001.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福建361005;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阳550001)

(责任编辑李潇潇)

猜你喜欢

电子词典学习型词典
米沃什词典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英语专业学生手机电子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国内双语电子词典现状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