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应有理学需思辨
——基于超经验数学研究的“无理数”教学设计
2016-12-23王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学
王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学)
教应有理学需思辨
——基于超经验数学研究的“无理数”教学设计
王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学)
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特性超出了日常生活经验的范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面对这样没有实际情境的数学内容(超经验数学),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寻找纯数学情境,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感受不可公度量,“造”无理数,理性证明无理数等,进而使教与学有理有据.
无理数;超经验数学;生活情境;纯数学情境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中小学数学课堂习惯于通过创设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但是有一些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是学生已有经验之外的,仅凭现实生活情境无法达到的数学,即超经验的数学知识,如无理数.由于无法找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往往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演变成了教师的单向输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为了掌握一个概念甚至只能死记硬背.笔者经常思索: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
近一段时间,张奠宙教授在“中国数学教育之友初中”群里提出并持续发起了关于“超经验数学”的交流与研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认真学习并领会张教授关于超经验数学的论述,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基于超经验数学研究,以“无理数”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如图1所示.
图1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1.体验可公度量,定义有理数
活动1:两条线段a和b,能否找到第三条线段c,将线段c当做尺子,使其能以整数次量完线段a和b?
(1)a=6,b=10;
(2)a=0.7,b=1;
(3)教师简单介绍用辗转相减法说明上述线段公度.
辗转相减法:用大数减小数,做一系列减法.例如,(1)10-6=4,6-4=2,4-2=2,2-2=0,即(10,6)→(6,4)→(4,2)→(2,2)最后相减为0;(2)1-0.7=0.3,0.7-0.3=0.4,0.4-0.3=0.1,0.3-0.1=0.2,0.2-0.1=0.1,0.1-0.1=0,即(1,0.7)→(0.7,0.3)→(0.4,0.3)→(0.3,0.1)→(0.2,0.1)→(0.1,0.1),最后相减为0.若上述线段最后相减为0,则两条线段可公度.
师生活动预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1)中c为2时,分别3次、5次量完线段a和b,得问题(2)中c为0.1时,分别7次、10次量完a和b,得教师简单介绍辗转相减法,进一步理解可公度量.进而教师引导:能够写成(m,n为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
【设计意图】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相信任意两数之比可以转化为两整数之比,在几何上表现为对于任意两条线段,必定存在第三条线段,也许很短,使其能整数次的度量完两条线段.活动1的设置是想让学生经历两条线段可公度的过程,从而定义:我们把能写成(m,n为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并且体验任意两条线段都是可公度的(尽管这是错误的),为不可公度量的研究做知识上的铺垫.
2.感受不可公度量,“发现”无理数
活动2: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边长.此时,能否找到第三条线段,使其能以整数次量完大正方形的边长和小正方形的边长1.
阅读:(1)用辗转相减法求正方形的边与对角线的公度,发现公度根本不存在.
如图2,BC是正方形的一边,AC是对角线,现求两者的公度,先作一次截取:在AC上截取CD=BC,AC截取CD后剩下的一段为AD;第二次截取:做DE⊥AC交AB于点E,易知AD=DE=EB,将BC转化为AB,相当于对BC(实际是AB)作了一次截取,即截BE=AD,剩下线段AE.而剩下的AE正好是以AD为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于是情况又和开始时一样,以下的步骤只是重复上述方式,这种重复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不可能存在公度,即AC与AB不可公度.
图2
(2)正五边形、不可公度及无理数.
从图3中看出来,正五边形的一边长度和对角线长不可公度.所谓可公度的思想,其来源是求两整数的最大公约数.a除以b得余数r,继续辗转相除,若到某一步的余数为0,即除尽.两数a,b可公度相当于有“最小公约数”d.但是图中说明,从五边形A1A2A3A4A5到B1B2B3B4B5,再到C1C2C3C4C5,……,这样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即说明正五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不可公度.师生活动预设: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时解读、点拨,进而让学生知道大正方形的边长和小正方形的边长1是不可公度的,也就是说是无法“量”出来的,从而感受阅读材料中图形构造的巧妙及前人的智慧.
图3
【设计意图】在不少学生看来,有理数已经非常“完美”了,何必要引入无理数呢?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不可公度量的存在.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不可公度量的存在,才能切身的体会到无理数学习的必要性.但是这个过程又是非常之难,因为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本身就是一段传奇.这里通过师生共话一段阅读材料,回顾历史上不可公度量的发现,帮助学生理解不可公度量的存在.
师生活动预设:
师:我们知道,平方后等于2的数应该是一点几,请大家先找一个平方后接近2的小数.
生:1.5.
师:1.52=2.25,比2大.再找一个.
生:1.4.
师:1.42=1.96,比2小了.这说明什么?
师:再找.
生:1.41.
师:1.412=1.9881,比2小,再找.
生:1.42.
师:1.422=2.0164,比2大了,这说明什么.
师:继续找.
生:1.414.
师:1.4142=1.999396,比2小,再找.
生:1.415.
师:1.4152=2.002225,比2大了,这又说明什么.
师:还能再找吗?
生:能!
师: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找下去,找到的数的平方会越来越接近2,那么到底等于多少呢?
师:观察计算机的演算结果,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算了这么多还没有算完.
生:我发现其结果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循环.
师:它们真的是没完没了,又不循环吗?那我们接着继续研究.
活动4:构造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师生活动预设:
师生共同寻找,如可以写这样一个数.
d=0.10100100010000…(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
生:这个数带有某种规律,但肯定是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师:为什么是不循环的?
生:如果是循环小数,那么一定有有限长的循环节.例如,说是一个100位循环节.可是数d的两个1之间的0,可以不断增加,等到两个1之间出现很多0.例如,一万个0的时候,那时将出现一个循环节里的数全部是0的情况.循环节里都是0,那等于说,某位以后的各个数位全是0,即成了有限小数了.这和d的构造不符.所以,它不能有循环节.
学生尝试构造其他类似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之为无理数.
师: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帕索斯就是这样证明的.叙述不多,理解不难,却很有说服力,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反证法.
其实反证法并不神秘.苏轼有一首《琴诗》就是用反证法模式说理的.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意可以写成如下的命题:琴声不在琴上.
用反证法证明.假设“琴上有琴声”,那么琴放在匣中应该“鸣”.然而这和琴放在匣中的“不鸣”的事实矛盾.因此假设“琴上有琴声”是错的.原命题正确.证毕.
5.回顾探究过程,提炼学习心得
活动6:说一说现在你理解的无理数.
师生活动预设:
师生小结:(1)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理解无理数涉及无限,是量不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关于无理数的理解,畅谈学习中的所思所想,从数学知识、数学素养等维度去感受无理数学习的价值.
四、教学反思
无理数作为超经验的数学知识,教师是无法找寻到一个匹配的生活情境的.因而无理数的学习必须遵循数学内在的发展规律,寻找数学自身内部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既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数是无理数,即学习无理数相关的知识,更要发挥无理数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感受历史上无理数概念形成的艰辛,体验人类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并感悟人类理性获得最终胜利的震撼.数学来自实践,但是又高于实践.数学教学应该注意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但是不必要也不可能每堂课的内容都有生活情境作为背景,很多内容只能以纯粹的数学情境来引入.因此,无理数的教学要注意以下要点.
(1)无理数有现实模型,如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这是学习无理数的入口.
(3)一般地,无理数的定义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学生应当知道的“无限”不循环过程是超经验的,无论计算多少位都不会完结.
(4)无理数可以人为地“造出来”,这是超经验的理性思维.
(6)希帕索斯发现无理数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胜利.
(7)正五边形的边长与其对角线的不可公度性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值得一读.
本设计仅在于为“无理数”这一超经验知识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通过让学生经历“不可公度量—无限不循环—论证是无理数”的过程,从而把握无理数概念发展的每一个“节点”,直面认知难点,从而让学生真正理顺和讲清无理数的概念,并且感受理性思辨(如反证法)在获取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对于无理数等超经验数学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本设计以期让学生循着一条正确的道路,慢慢的琢磨,不断的加深.例如,其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辨甚至应贯穿整个的中学阶段.
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超经验的教学也应当是创设好的数学情境,进而提出问题.弗莱登塔尔说过,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必须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在浩瀚的数学历史中沿着古人的探索脚步,寻找和设计好的问题,不失为进行超经验教学的一种策略.本文问题的设计,环环紧扣,很好地引领学生经历无理数从发现到发展过程中的艰辛曲折,让学生感受无理数发现中一丝不苟的纯粹理性,从而将超经验的无理数置身于自然延伸的数学历史长河之中“再创造”的数学学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016—09—10
王华(1983—),男,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课堂实效性和解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