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煤炭绿色高效转型升级
2016-12-23尚建选
文/尚建选
科技创新驱动煤炭绿色高效转型升级
文/尚建选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陕西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从培育壮大能源化工优势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煤炭、煤化工和钢铁三大产业经过重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现有员工13万余人,拥有全资、控股企业60余个,上市公司3家,资产总额达4372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906.14亿元,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416位。
陕煤化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紧密围绕“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支撑煤炭、引领煤化、拓展多元”的科技发展战略,聚焦集团目标,跟踪技术需求,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实施重大项目,促进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和“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建成了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期间实施科研计划项目2298项,职工技术创新150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16项,获权专利1087项,其中发明专利158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一、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按照“强化总部、做实板块、激活三级”的管理思路,陕煤化集团科学合理划定各层级科技管理工作重点和方向,突出板块公司和厂矿企业在具体科研项目申报、资金投入、组织管理、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明确了集团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在科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论证立项、培训服务、考核监督以及资金规范化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在不断完善集团公司“三委一部一院、两站五所十中心、两基地一联盟”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了覆盖全部二级公司和厂矿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和专业研发机构,先后组建了600余个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课题组,具体实施科技研发。目前,已初步构建起面向市场、服务产业、体系完备、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决策层、管理层、研发层与应用层定位清晰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集团、板块、厂矿“上下联动、分层实施”的科技项目运作机制,制定印发了以“项目、资金、成果、知识产权、考核奖惩”为核心内容的“一个决定一个意见十二个办法”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创新科技投入机制。陕煤化集团在每年按照销售收入4%提取和使用科技创新资金的同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每年1亿元的科技引导资金,超前布局和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工作,既集中力量突破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又兼顾长远积累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储备。积极倡导并正在研究院试点建立基于“科技资源有偿配置,科技成果有偿使用,创新价值市场量化,创新收益共享激励”四原则下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即以科研项目为对象,以项目责任制为基础,以项目单独核算为手段,以行政约束与引导为保证,以最终的市场应用效果为考评、激励的依据。
创新科研项目管理。陕煤化集团不断完善项目立项、审核、验收、后评价、成果鉴定、应用等操作流程,针对重大项目,试点运行了“专项团队指导、专项细则约束、专账经费管理、专家全程咨询、专门财务监督、专业机构监理”的“六专”管理法。连续3年在全集团征集技术需求,通过媒体发布科研项目申报指南,面向社会寻求合作,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筹划设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超前介入市场前景良好、潜在价值巨大的专利专有技术,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陕煤化集团以创新成果价值市场量化和创新主体的贡献大小为基准,以最终市场应用效果作为考评、奖惩的依据,制定积极合理的核心团队激励措施,激活科技创新工作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人的因素,建立切实有效的科技创新考评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全集团参与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2.24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500多人,形成科研团队600余个。“人人是创新主体,岗岗是创新平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岗位创新在许多单位已蔚然成风。
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新常态下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陕煤化集团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面对新常态,陕煤化集团清醒认识到,结构性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下行的症结所在,只有转变观念,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带动全面创新,依靠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才能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十三五”是陕煤化集团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怎样在新形势下把握好这新的五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陕煤化集团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与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工程,布局科技创新链,打造煤炭绿色安全高效矿山与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园区。
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陕煤化集团按照“收缩渭北、释放彬黄、壮大陕北”的发展思路,优化煤炭发展空间格局,推进关中地质条件复杂高硫煤的退出和收缩,扩大陕北优质煤炭生产,扶优扶强、淘小汰劣。着力在绿色高效开采、降本增效和重大安全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榆神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评价及保水采煤技术研究”和“110-N00工法”的实施;借助内外部相关平台加快矿用设备再制造技术、工艺、材料的研发;加快“彬长矿区冲击地压”“黄陵矿区油型气灾害”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就无人化、无巷道、无煤柱连续开采;实施保水采煤、地表再造,构建生态农林、光伏产业;矿山灾害预警防控体系与智慧化矿山建设;煤与伴生物共采,矿区资源综合利用;老旧矿山煤炭地下气化等科研方向进行攻关。
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做好以热解为核心的分质清洁转化技术研究,突破“油气煤尘”高温气固分离难题,完成“50万吨/年低阶煤国富炉热解”“5万吨/年气固热载体粉煤热解”等热解工艺技术的工业化试验示范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DMTO-II”“低阶粉煤回转炉”热解技术、“带式炉气化—低阶煤热解一体化(CGPS)热解技术”等自主研发成果的工业化示范应用工作,全力推进现有装置系统优化和技术升级,切实达到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的目的;三是要立足现有产品积极布局和开展精细化、差异化、高端化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为延伸拓展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就清洁高效大型低阶煤中低温热解成套化技术,热解半焦工业锅炉(窑炉)、民用炉灶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制特种油品与高附加值化产品技术,热解气化一体化制高端聚酯、聚烯烃等新材料技术,热解气化发电一体化技术等科研方向进行攻关。
布局新兴产业,实现转型突破。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崛起。陕煤化集团新能源方向重点开展高效储能电池、集中式光伏发电与电解制氢等技术研究,新材料方向重点开展高端聚酯、聚烯烃、PVC合金、纳米流体防护材料、透明导电薄膜等技术研究,生态环保产业重点开展矿区地面再造发展生态农林业、矿区及化工园区三废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现代服务业重点开展现代物流、科技与金融服务、矿区生产与生活服务、社区医疗与养老等先进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发展活力。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陕煤化集团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引入私募股权基金、风险资本等,组合各类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治理结构,创新发展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专业研发团队与万众创新并重。陕煤化集团突出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注重人才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在煤炭、化工等领域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在更广范围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创新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理念深入民心,在全集团形成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打造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引擎。
——科研平台与创客空间互动。进一步加强集团现有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升级工作;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建立陕煤化集团“创客”平台,对外吸引“创客”团队,对内汇聚员工智慧,深度挖掘技术需求,全时空高效整合创新资源,切实发挥平台的资源聚合与协同作用,坚定不移地强化核心创新要素,不断提升核心创新能力。
——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并举。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需要,以解决生产运营与高效发展所面临技术问题为目标,强化应用研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转化。
——创新成效与激励挂钩。按照“科技资源有偿配置、科研成果有偿使用、创新价值市场量化、创新效益共享激励”的原则,建立科研项目单项核算与考评机制,鼓励管理者积极探索、宽容失败,督促创新者切实负责、努力工作。抓住国有企业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良好机遇,加快开展股权激励机制的探索试点工作,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站在世界企业500强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陕煤化集团按照国家能源战略整体部署,顺应能源革命要求和“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项目、大园区建设为主体,以科技、金融、物流三大服务体系为支撑,围绕煤、配套煤、发展煤、延伸煤,不断提升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和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水平。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陕煤化集团实现更高水平的转型升级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