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6-12-23吕金龙

浙江医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偏瘫

吕金龙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吕金龙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早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早期合并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急性期 上肢

脑卒中具有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而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是卒中幸存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上肢功能障碍,导致活动及参与受限,仅有很少一部分患者获得上肢功能的完全康复[1]。笔者对发病1个月内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探讨其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均生命体征稳定,配合治疗,病程<1个月,认知功能无明显异常(MMSE评分≥27分),上肢Brunnstrom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1.2.1 常规治疗 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药物治疗包括中风二级预防、神经营养、改善脑代谢等药物;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等。

1.2.2 肌电生物反馈 同时采用产自加拿大的MyoTrac Infiniti Encoder(SA9800)对患侧上肢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4周。治疗前对肌张力较高的患者指导其学会放松。肌张力过高者先通过手法牵张以被动放松其肢体,然后再行治疗。避免诱发肌张力升高的手法刺激。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位,五指尽量伸展按于桌面或治疗床上,暴露上肢肘关节以下皮肤,嘱其放松。贴电极片前使用75%消毒乙醇对相应皮肤区域进行消毒、除脂,以降低电阻及其他干扰。连接好电极,打开电源,选择生物反馈训练中的阈值自动模式,根据患者反映调整刺激量,开始后压力信号反馈至显示器上,首先让患者识别自己肌肉运动的正常图形,再指导患者学会并掌握收缩和放松肌肉的动作要领,反复训练。每次治疗30min,1次/d,连续治疗4周。

1.2.3 神经肌肉电刺激 患者取卧位,前臂内旋,暴露患侧上肢皮肤,采用KT-90A型低频脉冲电治疗仪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使患者被动完成腕背伸,刺激频率为50Hz,刺激强度大小根据患者肌肉强度及耐受程度调节。治疗时间为每次30min,1次/d,连续治疗4周。

1.3 评估指标 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评定采用单盲法,由不清楚分组情况的治疗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MA评分的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肢体出现瘫痪及异常运动模式,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何园园等[2]通过对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因素分析发现,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是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目前,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评定中,简化FMA通过采用联带运动模式和脱离联带运动模式来评定运动控制的功能水平;能够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水平。肌电生物反馈是将获取的肌电信息进行处理,转化成声、光等患者能够认知的信号反馈给患者,当肌电信号达到阈值时,仪器自动输出电流刺激,提高各类瘫痪肌肉的收缩功能,通过反复训练,使其达到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肌肉收缩的目的。大量临床数据证实[3-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腕背伸肌功能,促进分离运动,改善屈肌张力,维持关节活动度,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有效,在脑卒中早期,随意志控制的肌肉收缩尚不足的情况下,联合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改善腕关节及手的肌肉活动,预防或治疗肩关节半脱位。

本次研究中,两组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各组患者FMA评分均较自身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提示综合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此外,治疗组患者上肢FMA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提示生物反馈训练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结合更有利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与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生物反馈技术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1]Faria-Fortini I,Michaelsen S M,Cassiano J G,et al.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stroke subjects: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 domains[J].J Hand Ther,2011,24:257-264.

[2]何园园,周相莲,张小秋,等.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16,38(12):981-985.

[3]谢羽婕,张驰,胥方元.肌电生反馈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桡侧腕伸肌群对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946-948.

[4]唐新辉,尚淑梅,李春玲,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35-537.

[5]胡可慧,李阳安,熊高华,等.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3,28(1):37-38.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training and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es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patients

LYU Jinglong.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Hangzhou 310014,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training (EMGFT)and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on the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hemiplegia. Methods Sixty stroke patients in their early stages with motor dysfunction in the upper extremiti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with NMES;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EMGBFT.The motor function of affected extremity was evaluated with the 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FMA scores were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5),however,the FMA scores were increase more markedly in study group. Conclusion EMGBFT and NMES can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upper extremity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hemiplegia.

Electroencephalography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Stroke Acute Upper extremity

2016-8-13)

(本文编辑:严玮雯)

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

吕金龙,E-mail:78815264@qq.com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