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极端之诗引领我们

2016-12-22杨炼

书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性长诗史诗

杨炼

现代汉语史诗,一个震慑的名字。细思之,又不免疑窦:“现代”而“史诗”,前者锁定当下,后者含括古今,不自相矛盾吗?

矛盾在时间的二元对立,当“现代”被简化为“现在”,“史诗”被局限于“过去”,但深入来看,时间也可互相结构成内在的层次:“现代”赋予“史诗”个性,“史诗”打开“现代”的纵深。

现代汉语史诗,常呈现为大篇幅的长诗。

长,并非仅关乎篇幅,它基于作品的内在性质,其实更是一种极端的思想形式,挑战着诗人的思想家意义。尤其当我们面对这个现实处境极端逼人、文化系统极端错综、价值判断极端混乱的世界。现代汉语史诗把自身推到“极端”,去应对那些极端。

史诗或长诗,有个先天出发点:它反思、甚至反抗着三千年中文抒情诗传统。汉朝以降,大一统国家观念禁锢独立思考,古典抒情诗的短小、散碎、随时宣泄、浅尝辄止,以形式追求偷换追问力度,以辞句精美偷换思想深度,优雅处决了屈原的执着、先秦的个性,特别是后续历代汉语诗人自我更新的能力。现代汉语史诗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重新激活屈原传统,发出我们自己的“天问”—社会、文化的深刻动荡,定会激起伟大心灵的回响。反之,身处激变而思想贫弱,注定写什么都是死胎,遑论诗!

现代汉语史诗有三大特征:个人诗学的观念创新,包容时间的空间结构,大规模的实验性语言。

个人诗学的观念创新:当代中文语境,是一张收录风暴之海的航图。全球化语境中,我们常说的反思传统、建构自觉,早已不仅仅在谈论中国,而是同时面对着传统与外来一切资源,敞开、归纳、重写它们。处境不可回避,因袭没有希望,面对古今中外错综的“深现实”,个体诗学首先遭遇观念上的焦虑。这也逼使任何一首现代汉语史诗,首先以它的观念创新触目。简单依赖历史题材远远不够。诗人的第一书写,正是他(她)自身的诗歌意识。如何从此刻剥出历史?如何书写历史却凸显自身的感受?如何始终盯视着原诗意义,令诗歌挣脱简单抒情,而深化为一种观念艺术,与当今人类精神危机的深度相配套?诗歌的内心海图,不得不囊括所有风浪。我的表述:“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大思想家,小一点都不行。”

包容时间的空间结构:汉语文学传统缺少叙事性史诗。它正藉此提示了,史诗性不等于叙述性。不追随线性时间,不等于没有时间。以诗叙史,莫如纳史于诗—不放时间流走,而让它不停地流入诗内,层层沉积成那里的深度、质量和重量。这现代汉语史诗的时空观,同时是它的创作哲学。以汉字的空间性为基因,引申出形式的层次设计、结构的空间建筑学、爆炸和掌控形成的整体张力。最终,无论一件作品表面上多么令人眼花缭乱,都归结于含量的丰富和诗写的纯粹。《离骚》和《神曲》仍是高标,一个语言深处的表述框架,揭示着最根本的诗意。形式主义的苛求,不容一首诗散漫失控。恰如一个人自觉成为历史的载体,人品只能厚重,作品只能深沉。我们的名称可以改写了吧:“现代”,应从二千三百年前的屈原算起;“汉语”,得让但丁、艾略特、庞德、埃利蒂斯入籍;“史诗”,没有时间,却有一个共时深度的新定义。

大规模的实验性语言:拜当代中国文化无数断层和错位所赐,语言的复杂性和综合的难度,成为现代汉语史诗的美学特征。生活在诗人身边洒满碎片,从贴近血肉的写实到最离奇的超现实、从嗲声嗲气的网络流行语到土生土长的方言、从古代格律经典到荒诞派鬼哭狼嚎……大规模的实验性,先天植入每个诗人开发的语言系统,和用每一行全方位筛选思想资源的过程中。这实验性,不仅朝向未来,也能朝向过去,就“处境”而言,过去和未来本没有区别。解脱了时间的束缚(或依托),谁能否认,写出一首够格而新颖的旧体诗,不正是对一位当代诗人的基本要求?“全球意义的中文诗人”,意味着以全球有效性,考察占有中文的深度。诗人超强的吞咽和消化能力,让现代汉语史诗在碎片堆上原创再生,并和中文古典赝品、和当代世界泛滥的平庸之作拉开距离。

顺便一提,此类作品中常见使用中外现成的文化符号,但如果谁学舌嚼字,浮泛地图解它们,只能被吞噬得尸骨无存。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符号”,正因其完整沉积了深厚的历史人文经验,除了被相同的思想当量激活,它们拒绝被简单利用。所谓“激活经典”,唯一的途径是自己去成为经典。

每首当代中文诗,都是一个“思想—艺术项目”。但,这个项目只能“写”出来,一句句、一节节、一部部,把对人生、传统、语言的真经验,呈现于“写”之内。长诗的大敌是空洞,而思想之空,一定泄露于写作之空。由是,浮泛的高蹈、修辞的游戏,都是危险征候。只须盯视一个句子,倘若它疏松、坍塌了,那再拿题材说事也没用。史诗诗人,既得有铸造青铜重器的膂力,又得有精雕良渚玉琮的细致,我们不得不同时兼“写”不同层次。

当代中国大规模的长诗写作,世所仅见,却并非偶然。它应被视为自先秦以来第二次汉语思想大爆发的产物(其间的佛教传入,虽然激发了汉语诗音律—格律的成熟,可惜付出了思想萎缩的代价)。中外现实、文化深刻冲撞,全球化迫使人类置身于一个现实,让我们明了,种种“全球化”之外,还有一个诗意的全球化。一首首长诗,其实是同一首长诗,它超越语种、国度、文化、地域,拒绝任何对精神的限定,不停拓展着那个“天问传统”。当噩梦激发灵感,困境启迪理解,诗歌就在穿透语言之墙。对当代汉语诗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千年机遇。

那么,我们成功了吗?一个反问:所谓“成功”,重要吗?曾有人称现代汉语史诗为“神性写作”,但,真的“神性”,是否很单纯,只在要求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周围,金钱在喧嚣,利润在膨胀,自私和玩世不恭比雾霾更呛人,当此时也,逆反那一切,把自己活成、写成一个诗意的、主动的他者。用各自的长诗,展示各自极端(甚至异端)的能量,去撞响那只“天铎”,不正是一个人终于成“人”的标志?

让极端之诗引领我们。

二○一六年五月十二日,于柏林

猜你喜欢

实验性长诗史诗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以有限来追求无限
天问:战争与人与文明
重塑与解构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核电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史诗
浅析中国早期油画的激进实验性特征
史诗与认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