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2019-05-23朱晓剑
朱晓剑
中国是崇拜英雄的国度,历朝历代的英雄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能够走入史诗的英雄,数量就少多了。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中国史诗》,全面呈现了中国史诗的面貌,尤其是对史诗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源头。
所谓史诗,即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的经历或是事迹的诗。我国留存下来的史诗可谓浩如烟海,有数百部之多。它们流传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故事多样,内容丰赡。这些史诗由于其族群的高度认同,才不断地被口口相传,一直传颂到今天。这与其说是史诗文化的呈现,倒不如说史诗作为民族精神凝聚着一个族群的思想内涵。
然而,对中国史诗的研究,却晚得多。这是因史诗来源不一,需要学者对此持续挖掘和整理。《中国史诗》中,作者将史诗细分为北方英雄史诗和南方英雄史诗。前者包括突厥和蒙古两类英雄史诗,其史诗围绕草原游牧生活来书写。而后者则常常表现为英雄与自然的搏斗或部落之战等内容。作者对此进行了充分考察之后认为,两者的史诗叙述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一致,却由于产生史诗的环境差异,又有各自的特性。
这些史诗并非是简单的英雄崇拜,而是包含了与命运抗争的叙述。不管是洪水神话,还是后来的英雄群像描绘,都在告诉我们: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
当我们观察中国史诗的传承时,不難发现这些史诗都是“活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细微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史诗随着时代变化在改换样貌,而是指史诗在动态中传承。这犹如时下流行的国学传承,是让国学在当下生活中“活”着,而不是僵化地复制从前。
无疑,史诗的出现从一个层面体现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史诗仅仅作为“史诗”而存在,并没有像欧洲史诗那般带来深刻的人文、社会影响。尽管如此,中国史诗所呈现出的特性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和优美。
《中国史诗》中仁钦道尔吉、郎樱的研究让我们从整体看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史诗的样貌和影响,这正是促使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唯有深度理解传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文化复兴的新机遇。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