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啜英咀华

2016-12-22郑培凯

书城 2016年12期
关键词:英华白茶宋徽宗

郑培凯

宋徽宗在《茶论》(今人称作《大观茶论》)的序中提及,太平盛世,喝茶也就喝得讲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在这本《茶论》中,宋徽宗对产茶、采茶、制茶、碾茶的物理与各种工序都作了详细而精到的探讨。讲到饮茶的器具,点茶所需要的对象,更是分门别类,按照盏、筅、瓶、杓,一一罗列。他特别指出,只要是涉及喝茶、存茶、点茶,无论阶级贫富贵贱,都可以从中讲究精致高雅的品位,而享有闲情逸致的生活。具体说到追求精致饮茶的方式,他说:“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人人都喝茶,都蓄茶,都点茶,都斗茶,就会从中体会饮茶的情趣,“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宋徽宗形容点茶的过程,用了非常简洁明确的修辞,说是“碎玉锵金,啜英咀华”,听起来像是运用文学修辞的伎俩,以华丽的辞藻来形容宋人点茶的境界,似乎没有具体说明点茶的程序。其实,这两句话,特别是“啜英咀华”,看似文人玩弄辞藻的虚招,却言简意赅,深刻说明了宋代点茶的精髓。以下我就从这表面状似文辞虚饰的题目说起,揭示宋徽宗描绘宋人点茶深刻复杂面貌遣词用字之准确。再进一步探讨,宋人点茶的审美追求,是否强调视觉美感多于味觉与嗅觉美感,以及“宋人点茶”风尚,为什么到了元明之后就衰微了,在中国茶饮传统中成了绝响。这背后的原因当然与文化风尚的变迁有关,涉及“点茶”与“斗茶”是怎么回事,追求的风尚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风尚转移,最后衰颓不振。

我从十五年前开始做《中国历代茶书汇编》的校注工作,把能够找得到的历代茶书版本都整理了一遍,在进行校注的过程中,体会了“古典文献学”的甘苦,真是皓首穷经,只为了在学问的米缸里剔除一粒秕糠。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也学会了细读文本,倒是与我大学时代研习“新批评”的“close reading”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细读文本的每一个字,理解古人用字之矜慎,才能在每个字后面,了解到书写者到底是什么意图。我读宋徽宗《茶论》,就在“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这八个字后面,读出了宋代茶饮风尚的历史意义。

说到“啜英咀华”,就会让人想到古典文学中常用的“含英咀华”一词。《礼记·乐记》里面谈到音乐美学, 对音乐审美境界的追求,是“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扬雄《长杨赋》中提到“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李善注曰:“英华,草木之美者,故以喻帝德焉。”可见“英华”的本意,是形容“草木之美”,形容草木生长葳蕤,生气勃勃,是天地间自然生态的美丽展现。不论是“英华发外”还是“英华沉浮”,都是引申的意思,将草木的英华转为抽象本质性的“精英”或“精华”,拿来比喻音乐之美或道德之美。晋代潘岳的《司空郑衮碑》说:“凡厥缙绅之士,所以挹酌洪流,含咀英芳者,犹旱苗之仰膏雨,湛露之晞朝阳也。”(《艺文类聚》卷47)遣词用字之法,已经从明喻转为暗喻,袭取《离骚》餐饮兰芷芬芳的修辞传统,以饮食含咀花草的芳香,比喻士大夫如何亟亟吸取道德学问,内化世上的精华。因此,英华可以含咀,就成为古典文学中的惯用表达词语,经常用来形容君子品类浸润于优美传承,以提高文化修养与道德品格。

南北朝时期梁朝刘孝标《答刘之遴借类苑书》说:“若夫采亹亹于缃纨,阅微言于残竹,嗢饫膏液,咀嚼英华。”(《艺文类聚》卷58)说的是读书学习,吸取古人著作中的精华,就把“咀嚼英华”一词,具体联系到欣赏与体会文学,从中感受触动心灵的审美享受。古文大家韩愈的《进学解》,是唐宋以来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典范,其中写道:“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这也就使人一提到“含英咀华”,就想到翰墨文章的精华,是学人墨客修养涵泳的必经过程。宋代张舜民《画墁集》有一篇题怀素《归田赋》的跋,说到:“中间以文章知名,含华咀英,驰骋今古者,不可胜数。”“英”与“华”两个字虽然颠倒使用,但意思跟韩愈所说是一样的,都是称颂文章辞藻之美,可以驰骋百代,以臻不朽。类似的意思,在杨时《龟山集》的《曾文昭公行述》中也可以见到:“自少力学,于六经百氏之书,无所不究,含英咀实,以畜其德。”朱熹的《朱子语类》也有这样的文字:“含英咀实,百世其承。”

宋徽宗这位特别注重审美细节的大艺术家,在《茶论》中不用“含英咀华”一词,而用“啜英咀华”,弃“含”取“啜”,是有其深意的。从文献细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的聪明才智惯常显示在遣词用字之上,对每个字的选择都十分精准。不说“含英咀华”,而说“啜英咀华”,不只是文学修辞上的变动,随意说说喝茶要喝精华,而是回到草木英华的原意,具体明确地描绘宋人点茶的过程,在喝茶的时候,不但是饮其“英华”,还有“啜”有“咀”,点出品茶程序的关键。

北宋点茶,先碾茶成粉末,调制茶膏之后,徐徐注入沸水,讲究击拂茶汤,制造泛起在茶碗的沫饽。击拂的茶具,先是茶匙,到了北宋中期之后开始用茶筅。蔡襄《茶录》中,特别讲到击拂茶汤的技巧:“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对击拂所用的茶匙,是有特定要求的:“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宋徽宗在《茶论》里提到:“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需要击拂得力,才能达到点茶的效果,才会出现美丽的乳花与光泽。否则就“英华沦散”,凝聚不起乳花似的沫饽,以失败告终。宋徽宗讲得非常清楚,宋人点茶是要见到乳花的,就像现代人喝卡布奇诺咖啡要拉花一样。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古人饮茶要拉花》(见《书城》杂志2014年6月号),解释宋人饮茶喜欢这种视觉的花样,觉得赏心悦目,跟现代人喜欢咖啡拉花的心理相同。其实,现在冲泡咖啡用乳沫来拉花比较容易,相较起来,用茶沫来拉花要难得多。

宋朝的点茶、斗茶,虽然沿袭唐代的茶饼研末传统,喝的是末茶,但与唐代的烹茶方式不同,关键就是斗拉花。宋徽宗所讲的“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这八个字,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唐宋饮茶风尚的转变,从陆羽煎茶到北宋点茶,出现了击拂拉花的追求。有的人以为“碎玉锵金”一词只是修辞用语,没有特殊的含义,其实大谬不然。《大观茶论·鉴辨》讲如何辨别茶的品质好坏,说:“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茶饼之精品,色泽莹彻,质地缜密紧凝,碾末之时有铿然之声。铿,铿锵也,指碾茶的声响。为什么会有铿锵之声?“碎玉锵金”是什么意思?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有句“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明确指出高级茶碾是金属器,最好的当然是金银器。在《大观茶论·罗碾》中,也说到“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由此可知,“玉”指的是玉璧形状的茶团,“金”指金属器的碾槽。宋徽宗说“碎玉锵金”,其实指的是碾茶的过程,铿锵有声。把茶饼碾成茶末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击拂点茶,再来就可以“啜英咀华”了。点茶出现的泡沫凝聚,宋人沿袭唐人的用词习惯,不用“拉花”一词,用的是“沫饽”“英华”“乳花”“粟花”“琼乳”“雪花”“白花”“凝酥”等等充满华丽意象的词语。十分形象地显示,击拂出来的沫饽,还要像白蜡一样(所谓“蜡面”)可以凝聚,泡沫呈现固态,历久不散,才是拉花的最高境界。如此精心泡制出来的“英华”,不但可以啜饮,也堪咀嚼。可见宋徽宗《茶论》说“啜英咀华”,在遣词用字上,是十分精准的。

在宋徽宗《茶论》详论“啜英咀华”之前,北宋的文人学士如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等,已经写过很多茶诗,对点茶拉花作了相当细致精确的描述。苏东坡的弟子黄庭坚好饮茶,特别宣扬自己家乡江西修水出产的贡品双井茶,曾经写过一首《双井茶送子瞻》,赠茶给苏东坡,其中有句:“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形容双井茶可比白云,碾成茶末比雪还白。东坡和了一首《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说到双井茶十分名贵,不能让童仆随便烹点,需要亲身煎点,才能保证拉花出现的雪乳:“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汤生玑珠。”两首诗中出现的“云”与“雪”的意象,都是描绘双井茶提供的白色视觉感受。点茶的“雪乳”形象,是隐喻也是明喻,因为双井茶的特色是生有白毫,磨末点茶可以凸显雪乳的效果。

对双井茶的流行,苏东坡的老师欧阳修认为是时新的风尚,写过一首诗《双井茶》,其中说道:“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茶。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双井茶早春即采,茶叶覆满了白毛,用十斤茶叶才能培养出一两好茶,可见采摘制作与保存之精。他在《归田录》中说得更为清楚:“自景佑(1034-1038)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在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双井茶能够孚有盛名,固然是有其白芽精制的特性,文人墨客的揄扬与炒作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欧阳修、苏东坡到黄庭坚,人人力捧,赞誉双井的品级超过日注(铸),可以媲美建溪御苑的龙团。其中最关键的炒作推手,就是为家乡特产吹捧得不遗余力的黄庭坚。叶梦得《避暑录话》指出:“草茶极品,惟双井、顾渚,亦不过数亩。双井在分宁县,其地即黄氏鲁直家也。元祐间(1086-1094),鲁直力推赏于京师,族人多致之。”

东坡写的茶诗极多,经常说到雪乳,吟咏点茶出现沫饽的愉悦。著名的《汲江煎茶》是他晚年遭贬海南所写,描写夜深人静之时,亲自到江边汲水,亲手煎茶,享受茶沫翻滚的乐趣:“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做泻时声。”《试院煎茶》也说自己全神贯注凝视煎茶的过程:“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东坡的《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其一:“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是说白色的茶沫浮在茶汤的表面,比白雪还要白,让白雪都感到害羞。东坡喝了之后,只好调整肚皮作诗,这一夜是睡不着了。

苏东坡还有一阕《西江月》词写茶,有序:“送建溪、双井茶、谷帘泉与胜之。胜之,徐君猷家后房,甚慧丽。自陈叙本贵种也。”说胜之是朋友的妾室,既聪慧又美丽,而且出身高贵家庭,他就赠送给她建溪御苑的龙焙茶、江西修水的双井茶,以及据称是天下第一的康王谷水帘水。上半阕说:“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自夸礼品之贵重稀有,皇家御苑的龙团不用说,修水双井茶是培育出来的雪芽珍种,而谷帘泉水曾被人列为天下第一名泉,正好得配名姬。下半阕:“汤发云腴酽白琖,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使用了一连串美妙的词语,形容拂击茶汤所呈现的乳花,可与红粉佳人斗艳,同是人间绝色,让人浮想联翩。苏东坡词中营造的美感,是活色生香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语见东坡《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集中在色彩绚丽,以点茶的雪白乳花媲美红粉佳人,争奇斗艳,使我们可以想象无限的视觉美感。

文人学士吟咏双井茶啜饮之美,等于大做代言广告,既赞扬了茶叶品种,也宣传了饮啜的方式,要点茶拉花,击拂出雪乳沫饽。南宋的杨万里有一首诗《以六一泉煮双井茶》:“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从中可以看到,前人饮茶的典故成了诗歌创作的灵感,前人的诗文美句可以引发想象,从烹茶的过程联想到《滕王阁序》,落霞孤鹜,秋水长天,重新组构意象,一方面继承诗文传统,另方面则延续了饮茶风尚的流传。杨万里用六一泉煮茶,首先想到欧阳修;烹煮双井茶,就想到黄庭坚;落笔写下“蟹眼”“松风”,就不可避免会想到苏东坡;饮啜双井茶,想到同为上品的日铸茶与建溪龙团,还要想回自己江西老家的滕王阁。

说起茶饮审美联想,我们很自然会想到茶的色、香、味三个不同范畴的美感,但是宋人对点茶的关注,似乎太过痴迷于拉花的过程,集中在“色”的领域。假如太过于关注视觉美感,把饮茶的审美享受集中在啜饮之前的点茶拉花,如苏东坡所说“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做泻时声”,看起来赏心悦目,再加上听起来如闻乐音,绘声绘形,的确是极声色之娱,就有可能忽视了饮茶的“香”和“味”,对茶饮审美的嗅觉及味觉范畴,不太措意。世上事物多半如此,类似茶的质地与内涵,本来具备富赡的发展可能,可以开发各种认知与审美范畴,但若有一方面走向极致,其他方面往往就受到忽视,甚至逐渐丧失其内涵的可塑性。宋朝人点茶、斗茶,从北宋中期发展到宋徽宗,就有强调视觉审美的倾向,也就对茶的味觉及嗅觉审美领域,逐渐有所忽视。

注重茶的视觉美感,始作俑者可能要算到陆羽头上,因为他特别强调茶的沫饽是茶汤的英华。他在《茶经》的“五之煮”,细述了烹煮研末之后的茶汤,盛到茶碗里产生的视觉美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有之。”翻成白话文,意思是说,饮酌之时,茶汤倒进碗里,要让沫饽均匀。沫饽,就是茶汤的精华。精华薄的,称之为沫;精华厚的,称之为饽。轻轻的称之为花,就像枣花漂浮在圆形的池塘上,又像曲折回环的潭水新生了青青的浮萍,又像爽朗的晴天点缀着鳞状的浮云。茶汤的沫,有如水边浮着绿色的萍钱,又如菊花落在杯中。茶汤的饽,是以茶滓煮的,煮沸之后,累积层层白沫,皤皤如白雪。《荈赋》所谓“明亮似积雪,艳丽如春花”,是有的。

五代北宋时期陶穀(903-970)《清异录》有“生成盏”一则:“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耳。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全自咏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靠煎茶获得这么大名声,切实不容易,四个茶盏茶汤,像变魔术似的,轻轻松松就点出了这么一首诗来。五代期间是幻化沫饽为视觉艺术的滥觞期,还有各种各样的“茶百戏”“漏影春”之类的花样。

陆羽强调沫饽为茶之英华,强调其中有精神境界的追求,也连带出啜饮养生的含义。沫饽的视觉联想多于味觉联想,又联系起养生益寿,与唐宋佛教流行的“醍醐”概念有关。陆羽在《茶经》里说到茶的功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甘露”就是清晨水汽凝结而成的露水,是上天凝聚灵气,从暗夜转为白昼之际,呈现在世上的仙品。《资治通鉴》卷二十记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起柏梁台,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从汉代以来,宫廷就修建承露盘,以吸取天地精华的甘露。“醍醐”是动物奶乳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与“甘露”同样带有神性的天地精华。《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提到“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这里的“醍醐”就是香港人所谓的“忌廉”(cream)。欧美传统烹调美食,就经常使用醍醐(忌廉),比如蘑菇忌廉汤、松露忌廉意大利面条之类。假如我们回到唐宋用词习惯,也可以称之为蘑菇醍醐汤、松露醍醐意大利面。陆羽把茶比作甘露与醍醐,是精神飞升的联想,因为他在联想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给茶赋予了神秘的灵性,成为可以追求的精神境界,而且与延年益寿的养生观念相连起来,很容易在审美风尚之上,又加持上一道养生风尚。

我觉得世界上所有追求风尚,对审美追求的提升,都是向往一种美好境界的联想。既然茶是百草英华,点茶所营造的沫饽,就是草木英华的精华,就是在想象意识的提升中,营造了带有神性的饮啜养生品。联想的脉络是:乳奶的精华是醍醐,茶的精华就是沫饽,都是提升精神境界的载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唐宋饮茶如此在意沫饽,刻意要在汤面打出泡沫,而且要追求完美,击拂出凝聚不散的雪白泡沫。这种追求不止是客观物质性的视觉美感,其中还有视觉联想带出来的精神追求与向往,从形而下发展到形而上,从饮啜品尝导致延年益寿,以至于提升到神灵境界。喝茶本来是物质性的,是个形而下的东西,可是审美联想是形而上的追求,饮啜的精神追求就没有止境了。假如饮啜沫饽能够跟神圣因素联系起来,那么茶饮审美的境界就可能遨游无尽,达到审美追求的极致。这种想法是否偏执暂且不论,这种追求审美极致的方向,则是宋人点茶要求击拂乳花、沫饽,还要精益求精的潜在原因。

对于点茶之道的掌握,宋徽宗这个旷世以来的第一大玩家,讲得很多、很复杂,但条理分明,叙述得很清楚: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水脚易生。

他首先指出,点茶要掌握技巧。技巧不到家,就会失败,出现“静面点”“一发点”的现象。“静面点”是说茶汤表面“无粟文蟹眼”,没有乳花,因为使用茶筅的时候,手劲重而茶筅击拂得轻,无法打出沫饽,达不到拉花的效果。关键在于击拂不得力,茶沫发不起来,注汤的方式不得要领,沸水与茶膏尚未恰当调和,就再度加水,以至于“英华沦散”,出现不了沫饽。“一发点”指的是发沫稀薄,一发即散,也是失败的拉花表现。原因还是技术欠佳,手劲与茶筅都用力过重,打起来的泡沫浮泛易散,无法凝聚。虽然表面上看似云雾弥漫,好像出现了乳花,但是很快就消失殆尽。

宋徽宗指出,掌握点茶的技巧,必须依照七个步骤,按部就班,澄心静虑,一一施行。第一步至关紧要:

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遶腕旋,上下透彻,如酵糵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真正的行家里手,把茶膏先调得适宜,环绕着茶盏注水,要小心翼翼,不要让注水的过程影响茶膏发立。一开始不能太猛,慢慢击拂,逐渐发力。手要轻,筅要重,手指与手腕的动作要灵活,旋转环绕,上下透彻,才能像酵母发面那样,如“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形成茶面能够持久的沫饽。接着还有六个步骤,才能达到完美的点茶拉花境界: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轻云渐生。五汤乃可稍纵,筅欲轻盈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着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宋徽宗教人点茶,秘诀是要掌握复杂的程序,循序渐进,才能一步一步看到“色泽渐开,珠玑磊落”,然后再看到粟文蟹眼,泛结杂起,到慢慢轻云渐升,“结浚霭,结凝雪”,就像白雪一样;再来是“乳点勃然”,最后才能达到沫饽凝聚的效果:“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宋徽宗是皇帝,当然享受皇家待遇,喝的茶是特供给皇帝老子的贡品,也就是建溪御苑龙焙的产品。关于北苑龙焙的记载,蔡襄《茶录》已经指出“唯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引述品茶大家丁谓与蔡襄的论述,综论北苑水土特别适合产茶:“先春朝隮常雨,霁则雾露昏蒸,昼午犹寒,故茶宜之。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东南,属张坑头,皆高远先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非民间所比。次出壑源岭,高土沃地,茶味甲于诸焙。”他描述北苑的地理位置特殊,连属诸山出产好茶,离开这片土地就差了:“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姬名有三十六,东宫其一也)。过洄溪,踰东宫,则仅能成饼耳。独北苑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北涉数里,茶皆气弇然,色浊,味尤薄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宣和北苑贡茶录》特别标出上贡给皇帝的御茶,都是精挑细选、花样众多,却产量极少的极品,从龙凤团茶、石乳、的乳、白乳、小团、密云龙、瑞云翔龙,一直到宋徽宗喜欢的白茶,还不断翻新,层出不穷,难以胜数,如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上林第一、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玉除清赏、启沃承恩等等,不一而足。

梅尧臣有一首茶诗,诗题很长:“李仲达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说的是他朋友李仲达寄来建溪所产的洪井茶,共有七等品级,分量愈少的愈好,要他品尝试茶。梅尧臣品尝之后,一一条举:“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梅尧臣所喝的建溪茶,产自北苑一带,分为七个等级品类,品尝之后发现,四品以上才有粟花,三品则美如琼浆玉乳,二品已经好到无以复加了,绝品更是言语道断,难以形容。梅尧臣无法描摹二品与极品的茶汤品相,虚晃一招,让人觉得,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描述三品已经有如琼乳,说及二品与极品,当然还是赞美建溪御茶可以击拂出绚烂的乳花。他在《尝茶和公仪》一诗中,称赞北苑御茶是这么说的:“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到了徽宗皇帝写《茶论》,教人点茶拉花七步骤,则把御茶击拂所能达到的审美极致,像他书写瘦金体与描画花鸟人物一样,刻画入微,形容得淋漓尽致,纤毫毕露,那才是言语道断,无以复加呢。

仔细观察《大观茶论》写的品茶过程,可以知道,宋代品茶审美程序的展现,最强调的是视觉感受。虽然宋人饮茶的方式与唐代相似,主要是制造团状茶饼,然后研末煎点,同时又沿袭了唐朝以来强调的沫饽,但是,宋代点茶把视觉审美提升到了极致,更重视的是点茶、拉花,就造成品茶审美的“色香味”三位一体,逐渐向“色”的视觉感受倾斜。

关于饮茶品味,蔡襄早在《茶录》里,就非常清楚地讲到“色、香、味”,本来应该是三者并重的,也显示宋代人饮茶继承了陆羽提出的感官审美的统一性,要求视觉、嗅觉与味觉都能得到愉悦。他论“色”:“茶色贵白……既已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论“香”:“茶有真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论“味”:“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但是在“茶盏”这一段中,蔡襄却明确点出了斗茶的关键:“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你要斗茶,就要使用建窑的黑盏,其他都不够好,斗茶的行家不用。原因很简单,他要看到绀黑的茶盏衬出雪白的沫饽,要看到乳花汹涌而起,最好能够凝聚不散。说到底,要斗茶,斗的首先还是视觉审美,要看击拂拉花的本领。

宋徽宗在《大观茶录》里面,也说“色香味”,大体说的和蔡襄一致,但是论“色”的时候,就长篇大论说了一通“纯白”的重要性:“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对于茶色要白,他特别关注,还专门列了“白茶”一项:“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徽宗皇帝说的白茶,跟我们今天讲的白茶不同,是当时出产在崖林之间的珍异,是天地间钟灵毓秀的英华,是专供皇室的贡品。我们要特别指出,宋徽宗虽然强调茶之“纯白”,却并非忽略“香”与“味”,因为他所饮啜的白茶,是色香味兼有的,也就是他自己说的“与常茶不同”。他在论“味”的时候,还特别说到,“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问题是,这种珍异的白茶,千金难买,当天下官民一体都羡称斗茶风尚,都要使用黑釉的建窑茶碗,击拂出皎如白雪的乳花,而却得不到北苑或壑源的御茶,不能同时具备色香味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如何取舍呢?

写《东溪试茶录》的宋子安,时代比蔡襄稍晚,生活在宋徽宗之前,对福建御茶园及其附近茶山出产的情况,知之甚详,可能就是监管御茶并从事有关造茶工作的负责人。他在《东溪试茶录》里讲到,北苑与壑源是最重要的上等茶产地,同时还说到,茶之名类有七: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丛茶。白叶茶列为第一等:“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其次为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这里透露的消息是,白叶茶晚近才出现,不出产在特定的地区,也不按照固定的时序出现,芽叶如纸,气味淡薄,是斗茶比试的上品,但是味道比不过叶芽肥厚的柑叶茶。可见宋子安已经明确作了区分,白叶茶是斗茶的上品,而柑叶茶是食茶的上品。

黄儒《品茶要录》有一节专讲斗茶: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穷,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銙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尔。其或贪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一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条叶之抱生而色白者,盗叶也。造拣芽常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

这一段话说明了白茶斗品之难得,一片茶园中或许只有一株茶树达标,而且还可能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过一段时间枯萎或变质了。一株斗品茶树实在做不出多少斗茶,就有人想出其他花样,制造山寨版的斗品,以拣芽为底,掺入白合与盗叶来冒充。拣芽是第三等的茶芽,也就是一般说的一枪一旗(一芽一叶),鲜嫩可口,但是色泽偏绿,达不到斗茶所需要的乳花汹涌、凝聚不散的效果。为了达到视觉效果,就掺入欠缺香气与味道的白合与盗叶,让斗茶的时候看起来色泽鲜白,然而味道涩淡,只能骗骗不入流的茶客。宋徽宗是行家里手,他在《大观茶论》里说:“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茶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乌蒂。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显然不会上当受骗,当然也没人敢骗皇帝。

《东溪试茶录》指出,建溪御苑一带,出产白茶的茶园,有以下诸家:“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一: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林坑黄漈一:游容,丘坑一:游用章,毕源一:王大照(诏),佛岭尾一: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漈上一:谢汀,高石岩一:云院,大梨一:吕演,砰溪岭根一:任道者。”在北宋中晚期,因为斗茶拉花的风气盛行,白茶成了万众瞩目的精品,民间也流传“叶氏白、王氏白”的说法,而以叶氏白茶最为著名。苏轼《寄周安孺茶》诗有曰:“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王家白茶在宋代亦久负盛名,刘弇《龙云集》(卷28):“其品制之殊,则有……叶家白、王家白……”

蔡襄爱茶成癖,与茶农王大诏熟识,《蔡忠惠文集·茶记》云:“王家白茶,闻于天下。其人名大诏。白茶惟一株,岁可作五七饼,如五铢钱大。方其盛时,高视茶山,莫敢与之角。一饼直钱一千,非其亲故,不可得也。终为园家以计枯其株。予过建安,大诏垂涕为予言其事。今年枯糱辄生一枝,造成一饼,小于五铢。大诏越四千里,特携以来京师见予,喜发颜面。予之好茶固深矣,而大诏不远数千里之役,其勤如此,意谓非予莫之省也。可怜哉!乙巳(1065)初月朔日书。”这里讲的一段故事,让我们看到白茶的珍贵,茶户之间因竞争而嫉恨的冲突,以及茶人之间的高山流水知音情怀。王大诏茶园里只有一株白茶,却能名闻天下。这一株茶树,每年只能生产五铢钱大小的茶饼五七枚,每枚值一千钱,实在不便宜,却不随便售卖,只留给亲朋故旧。后来这株茶树遭人设计枯死了,王大诏曾向蔡襄哭诉,显然是痛心已极。到了一○六五年,枯树居然发了一枝新桠,王大诏以此制作成一块小于五铢钱的茶饼,千里迢迢拿到京师来送给懂茶的蔡襄,让他感动不已。

到了宋徽宗的时候,建溪白茶还是以叶氏生产的最为著名,《大观茶论》还一一著录了品名:

名茶各以所产之地,如叶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峯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眉山,叶五崇林之罗汉山水,叶芽、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一作突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双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名擅其门,未尝混淆,不可概举。前后争鬻,互为剥窃,参错无据。曾不思茶之美恶者,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冈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而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这些记载让我们看到,宋人为了点茶拉花,击拂出最出色的乳花沫饽,对珍稀的白茶是如何向往与渴求,而茶农也因种植高档茶叶得以蜚声天下,连皇帝老儿都在书中记了一笔。

传为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及赵孟頫的《斗茶图》,都画了市井斗茶的场景,似乎宋朝人上从帝王将相下到市井小民,人人都参与斗茶的风尚狂欢,都在点茶拉花的过程中,享受乳花汹涌的愉悦。问题是,升斗小民能得到击拂出色香味俱全的白茶吗?想来是不可能的。点茶讲究纯白的色效,只有正宗的白茶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的境界。因此,一般市井小民为了斗茶的沫饽呈现蜡白的效果,使用欠缺香气与味道的山寨白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替代。为了跟上风尚,点茶的色相逐渐压过了香气与味道,成了视觉艺术的偏执追求了。啜英咀华的发展,由于风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完全颠覆了饮茶的色香味审美的统一性,沦落为拉花技艺的表演,也就预示着宋代点茶走向衰微的必然。

茶之为饮,有其客观的物质性,能够提供色香味的实体愉悦,满足形而下的感官享受。感官愉悦的发展,提升为形而上的探索,追求嗅觉、味觉、视觉的审美统一性,在精神领域追求美感的升华,就是茶道的肇始。从唐代陆羽的煎茶到宋代文人学士与宋徽宗的点茶拉花,是在一脉相承中不断攀升审美的境界,以臻于极致。但是,当追求过程偏于一隅,为了视觉效果达到乳花凝聚的巅峰状态,就不免忽视了茶香与茶味,排除了茶饮实体愉悦的两个相关面向。在早期点茶拉花的发展过程,问题还不严重,到了蔡襄与宋徽宗这样的饮茶大家,把高雅艺术追求的探索精神移植到点茶拉花,茶饮就逐渐脱离了物质性,带动了难以持续的点茶风尚。

范仲淹有一首著名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

从采茶、制茶,写到斗茶,生动活泼,色香味俱全,似乎把斗茶的欢乐都写尽了。可是蔡襄觉得范仲淹写得不够好,没能掌握点茶的个中三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形容茶末是“绿尘飞”,而茶汤的沫饽是“翠涛起”,不符合雪白色的茶末要求,更降低了沫饽色泽应该是雪白乳花的标准。明冯时可《茶录》记载了蔡襄对范仲淹的批评:“范文正公《采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极品色甚白,碧绿乃下者,谓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蔡襄讲究茶道,是要色香味三位一体的,但是他的批评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强调视觉美感的后果。再经过宋徽宗的推波助澜,通过《大观茶论》大力宣扬,使得斗茶一味追求视觉美感,违背了这两位茶道大家的初衷。

回顾中国茶饮的历史,点茶拉花的风尚,在宋代大行其道,一直影响了日本茶道的主流发展。在中国却因为发展走了偏锋,在视觉审美上提升到了极致,忽视了饮茶的客观本质的香与味,以至于点茶之风走向没落。明太祖罢造龙团,进贡芽茶,一般都说是体恤民情,让茶农不至于疲于奔命,在惊蛰以前赶制特供皇室的龙凤茶团。自此以后,中国饮茶历史完全改观,开始了饮啜芽叶茶的新传统。仔细思考饮茶的历史发展就会发现,宋代点茶拉花走向极致,以乳花雪白为上的情况,需要偶生于天地间的白茶作原料,居然成为全民风尚,是个不可能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国饮茶历史转向芽叶冲泡,更深刻的原因就涉及了茶的物质本性,具备色香味的条件,是应当发展三位一体的审美追求的。因此,明代以来饮茶以芽叶冲泡为主,扬弃了盛极一时的点茶风尚,或许也是中国茶道返璞归真的历程。

猜你喜欢

英华白茶宋徽宗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一种基于设备系统的故障预测技术
绘本
《清明上河图》:皇帝的小礼物
我可爱的小门牙
“防疫指南”
《清明上河图》:皇帝的小礼物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皇帝的小礼物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Eff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