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
2016-12-22赵建华
赵建华
杨绛老人在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让我想到了“水”——这个至柔至刚,至纯至美,而又宁静绵远的物质,想到了“真水无香”这个词。
从“真水”的品质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迪。我们教育的初衷,我们培养儿童的目的,不就是像水的流动一样,往它浸润和攀援的方向,日夜不息地汩汩而往——我们的教育,也是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在返璞归真中,在自然“流淌”中,收获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日益丰盈和壮大。
爱因斯坦说:“当学生把学校教给他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因此,办向着儿童生长方向的教育,往小处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品格。由此,学校把育人宗旨定位为“三养成”,即养成关心的品格,养成自立的本领,养成创造的志向。
我想,当我们的教育像水一样,贴近自然,靠近心灵,真实而亲切地发生时,它就会散发出美好而理性的光芒,并进而悄然培养孩子“关心的品质、自立的本领、创造的志向”。
润物无声:教育,是一种影响
雅斯贝尔斯的名言,诗意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品质的影响和灵魂的对话: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一般,生命与生命之间进行了互动;如“染尽花光不见痕”一般,心灵与心灵之间默契地融合。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无痕,让人感觉不到教育其形其声,却能触摸到她富有节奏和美感的有力心跳。
如何让学生从小养成对身边事物及时的关注,并拥有敏锐的感受,我想每天生活的校园就是一个值得挖掘、开发的宝藏。关心的品格,可以从关注学校的文化开始进行培养。为此,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我给花木写介绍”,这是一场孩子和花木的美丽相遇。校园中,有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孩子们经常流连在它们身边,睁开好奇的双眼去观察、去研究。在这其中,自然也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喜爱,而忍不住伸手采摘。偶然地,当听到一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向别人介绍“我是美丽的山茶花,请别把我弄疼”时,我们发现,孩子与花草树木之间,是可以进行心灵交流的。于是,我们灵机一动,发动学生去认识它们,并以花草树木的口吻进行介绍,同时不忘提醒大家爱护它们。果不其然,孩子们像玩游戏一般,写出了妙趣横生的文字。
“我与泥土零距离”,这是一次孩子与植物间的亲密接触。学校练真楼前有几块空地,散发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孩子们经常在上面奔跑、嬉戏。有一次,导护老师发现有个五年级的孩子在泥地里种红豆,说是等红豆成熟了,给老师和同学煮红豆粥喝。这位老师在感动之余,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顺应童心,将这几块地开辟出来,作为孩子们的种植园呢?他向学校提出建议,并很快被学校采纳了。于是,由孩子取名的“梦田园”种植基地诞生。他们兴致勃勃地耕地除草、浇水施肥,精心呵护每一棵自己培育的植物。无需任何教育,他们在等待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就学会了如何关心和呵护。
“我让爸妈露笑脸”,是一场将爱进行到底的美丽行动。我们抓住“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等契机,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绘本《我爸爸》的教学,让孩子对爸爸的爱与敬意油然而生;学生将自己培育的盆栽送爸爸,让爸爸感受到“绿意融融 寸草春晖”的幸福;将“我和母亲”的合照找出来,牵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宠爱妈妈”再不只是一句甜蜜的空话。
“我与龙娃同成长”,是一个与吉祥物牵手的梦幻经历。针对孩子心目中龙的卡通形象,结合龙的可贵精神,确定以龙娃“真真”为学校吉祥物。于是,在操场上,“运动龙娃”神采飞扬,与学生们一起活跃其间;电视台中,“主持龙娃”嗓音甜美,落落大方,欲与现场播音员一比高下;航模室中,“飞翔龙娃”手拿模型,憧憬着飞天的梦想,目光中充满了对蓝天的渴望。
此外,还有“我带垃圾送回家”“我请水滴不调皮”“我让墙壁会说话”等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从“我”出发的活动,都是发自学生内心、拨动学生心弦、引导学生感受的,能由己及人、推送关爱品质的活动。它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把自己的爱和光散发出去,世界才会是温暖和光亮的,因此而更加主动而积极、文明而热情地参与活动,彼此关怀。
滴水穿石:教育,是一种毅力
要培养学生关心的品格,自然少不了引导他们关心自然、关注社会,因为孩子本来就是自然之子、社会一员。学校持之以恒地开展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将目光注视到“自然”“社会”上。我们发现,当教育拥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时,孩子便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了。
“十岁成长礼,与自然相拥”,成为难忘的仪式。在孩子最神圣的成长礼活动中,我们举行“亲子环保行”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开发区能达中央公园,与家长在绿荫下郑重宣誓:“珍视天空,关爱大地,远离雾霾,为大自然尽责,为成长奠基。”他们在公园中捡拾垃圾,做环保小卫士,充满了神圣感与自豪感。
“游学小课程,最忆是秋天”,是一场忘情的约会。秋阳高照、金风送爽的时节,是学生们游园赏秋的时候。孩子们来到城市绿谷、滨江公园、园博园开展秋季综合实践活动。漫步在金色的田野里,呼吸着清新的果香,孩子们欢畅无比,他们用眼看,动手做,去玩去疯去闹去摔,在实践中体验,在玩闹中成长,哪怕弄脏了衣服,沾湿了头发……如此美哉、乐哉!他们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与大家分享这份甜蜜,号召大家走出家门,走进自然的怀抱,感受生命的美好。
“我和夕阳有个约定”,是学校坚持开展的敬老活动。同学们有的就在自己家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为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有的去敬老院为老人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如古筝弹奏、小提琴演奏、跆拳道、独唱、诗歌朗诵等;有的走到老人中间,一对一地用当地语言给老人们讲解身体保养常识;有的本身就是学校“真真电视台”的学生,他们去采访老人,然后将节目在全校播出,唤起所有人对老人的关心……
“同心圆”爱心团队,是家委会家长们的活动组织。他们义务卖报纸、拍卖物品,将所得全部寄给新疆伊宁第十三小学;主动捐图书、献出旧衣服,与江海晚报联系,将它们寄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看望福利院的孩子,与他们共度节日;红领巾义卖活动,筹得善款捐给红十字会等。这些小活动都有着“大”内涵,让学生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本“教材”的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启示着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学习,去体验,去思考。
顺势而为:教育,是一种变通
要办向着儿童生长方向的教育,就应该真正走近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欣赏儿童甚至崇拜儿童。学校管理者必须有顺势而为的变通精神。尝试放手,让儿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如此,儿童如水的品格会让我们刮目相看。
在“安全宣传周”,宣传栏旁常会围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津津有味地讨论起来,表演起来。看来,学习对于他们而言真是快乐的事儿。可是快乐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就听到了一个令大家震惊的消息:四号楼几个灭火器被四年级的几个男生当作玩具,在大课间活动时玩得不亦乐乎。导护老师巡视时,看到他们正在楼道里追逐着,欢笑着,白色的干粉洒在了他们的头上、脸上、身上,好似飞舞的雪花调皮地跟他们开着玩笑。
导护老师立刻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并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也许是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面对着几双无辜又惊慌失措的眼睛、满地的白色泡沫以及狼狈地“躺”在地上的几个灭火器,导护老师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是好。于是,他将几名学生带到了校长室。自然地,我看到了他们困惑眼神中的那丝不安。但是,当倾听了他们的心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没有生气,而是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现场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这样的“惩罚”让他们吃惊,却乐于接受。
朱永新教授说:“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年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我深以为然。要知道,孩子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拥有无数种“可能性”。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贵的探索欲。如果能发现并巧妙地点燃他们身上的创造火花,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他们定能带给我们惊喜,甚至“惊艳”我们的人生!
容清纳浊:教育,是一种胸怀
有些学校管理者最听不得教师发牢骚。可是,教师为什么要发牢骚?如果你去聆听,便会发现:有怨言,一般与管理者有关。要么是制度不够科学,不切合实际,不能深入人心,得到大家的认可;要么是执行的方式走样,人本管理变成了人情管理;要么是工作安排不合理,教师疲于应付,效率低下等。因此,我们达成一种共识:每一种表达,都有它存在的背景与理由;每一种声音,都在传递着一种期盼与渴望;每一位表达者,都希望得到领导的倾听和关注。所以,对待这些教育的“杂音”,我们需冷静对待、理智化解。当然,容清纳浊并非视“浊”于不见,视“浊”于不顾,而是坦然面对,并寻找契机去改变。
教育契机可能随时随地产生,只要我们拥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并加以巧妙利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校的国旗下讲话中曾提到,“轻轻捡拾瓜皮纸屑,那是校园中最美的身影”,学生听了,自然会记在心头。一次在放学路上,有个小女孩弯腰捡起了一张黄色的纸屑,却被她的母亲呵斥住了。这样的事情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当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产生正面冲突时,孩子们该何去何从?当孩子带着来自于家庭的“污点”,我们该如何小心地为他擦拭干净?
思考过后,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的契机,邀请教育学者来校举办《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家长们了解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终身的老师这个角色不会改变,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必须“严于律己”等。而其中生动的事例更是让到场的家长深受启发。这次家长会很成功,我想对那位曾斥责孩子不该捡纸的家长也必然会带来心灵的触动。
当管理者将自己放低,他就会拥有更多。反之,如果学生也能拥有这样的品质,他的人生必会更加生动、精彩。所以,学校不仅开展各种各样展示学生才能的活动,同时也开展“争当绿叶”“站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等活动,让学生胸怀宽广,目光远大。
刚柔相济:教育,是一种力量
“刚”表现为一种外显的能干形象。儿童天生喜欢玩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成就感。遵循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分年级开展了不同的“自立闯关”游戏。如一年级的“我是自立的实小娃”学生自理能力大赛,内容包括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在决赛之前,每班都举行了初赛,选出了一批自立“精英”。二年级是“自立伴我,我能行”,由班级之间进行自立能力大比拼,内容包括扫地、擦窗户、擦课桌等。三年级是“学会自立,我最美丽”,内容包括黑板报评比、包饺子比赛等。四年级是“拥有自立,便有魅力”,活动的内容延伸至家庭,要求学生学会煮饭、烧菜,并拍成照片。五年级是“懂得自立,微笑不离”,放手让孩子自己制作PPT,设计班队活动方案,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创造展示的舞台,绽放独特的生命精彩。六年级是“情牵自立,少年无敌”,让孩子挑战自我,自主参与爱老敬老活动,自己参加爱心卖报行动,自发设计环保公益活动……这些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变得阳光、活泼、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
“柔”表现为一种内隐的温柔情怀。如“真水”般“顺势而为”,就是相信孩子们的潜能,探明孩子们的需求,发现孩子们的爱好,然后顺其天性,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舞台,任凭他们尽情挥洒,展示最好的自己,建设最美的校园文化。
在我们的校园里,橱窗是展示孩子们才情的“窗口”。在这里,我们或展示孩子们的书画、文学作品,或介绍校园小明星,或介绍科普知识、学科知识等。新建的大楼设置了技术楼层,除了为孩子们争取更多一点的游戏空间外,还定期展览孩子们的手工制作、科技小发明作品、3D打印作品,举办跳蚤市场等。童真园内的小木屋里,准备着许多书本造型的积木,学生们随时可拿来搭建小舞台,上演班级童话剧。而小观众们可以席地而坐,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塑像相拥,组成一个现实版的美好童话世界。墙裙是孩子们的涂鸦墙,描绘着校园故事和童年梦想;校园广播系统是留声机,其中的提示音乐就是孩子们自己演奏的乐曲……
“真水”,是滋养生命根须的“源头活水”。它纯洁、澄澈、宁静,而一旦悄然滋养了儿童的生命,它就能让生命散发出馨香,让人性闪耀温暖的光芒,让每一孩子都能感受到悠远的幸福。办向着儿童生长方向的教育,从“真水”中汲取精神养料,就能润泽童年,丰实人生。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