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的突围

2016-12-22邵艳红高华

中小学德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材生命活动

邵艳红++高华

经典诵读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中小学生素养的功用毋庸置疑。然而时观当下,在诸多教育大旗和“成才”目标指引下的所谓经典诵读活动,效果真正能有多少?扪心自问,一线教师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的教师真正将该活动坚持到底并能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活动始终,又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放手去做的又有几何?美好的诵读理想陷入教育的沼泽淤泥,残忍地让经典诵读变成行尸走肉。如何走出羁绊的泥潭,实现经典诵读的突围?当我们从阻碍经典诵读健康成长的因素入手分析,反观自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懂了再读与不懂也读

“经典”往往是过去的东西,时隔久远,今人读起来费力,也不好理解。于是教育者中出现了相当有人气的一类看法,那就是先理解,后读诵。这一类人把经典诵读当成诸如自然科学的讲授,咬文嚼字,条分缕析,必是“先求甚解”而后书声琅琅。殊不知,就在你咬文嚼字的时候,学生已然没有了亲近经典的热情,继而是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抵触。这叫什么?典型地忽略了一句至理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科学教育容不得马虎,否则不能继续走下去;但是对于非科学的东西,硬是肢解得七零八落,则丧失了原有的味道。这一点在语言认知发展的起始阶段,比如小学,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毕竟对经典而言,思想、精神价值才是精华,故而不能忽视对经典的内涵体悟。当然我们也不能搞一刀切!中学阶段,比如高中,有能力有时间弄懂的而不想懂,固然也错不到哪里去,但却实在有点暴殄天物,不知细嚼慢咽的好处。

二、泥古主义与拿来主义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面对浩瀚的先人智慧,人们顶礼膜拜,这是好事。然而,特定时代特定群体创作出的东西未必全合时宜,毕竟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也大有所在。因此,对于经典的学习,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拷贝。尽信不如不信,诵读经典,传承文明,需要的不是泥古,老祖宗时过境迁的东西该让他们带走的我们绝不要不舍,时代需要怎样的新人决定了我们该从先哲那里获取什么。站在经典面前,我们应该大胆地说出“拿来!”拿来以尊古为前提,但不是泥古;不泥古就意味着有所创新,但创新又不等同于忘古。借用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所说的,拿来“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三、升学之与经典

“现代之学”注重的是什么?无疑主要是分数和升学率[1]。审视现实不难发现,中学能将经典诵读放在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并能受到与中高考科目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位置看待的凤毛麟角。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一味地“创造业绩”,使得一些学校因为经典诵读效应的隐性与滞后而将它排斥在学校课程体系的大门之外。当然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某某学校的经典诵读开展得如何有声有色,有的还因此而赢来诸如“特色”或者德育“示范”“创新”之类的荣誉,这固然好,但如果仅是表面文章与花拳绣腿,则实在是戕害与欺骗。我们的教育强加给孩子们的东西实在太多,甚至从步入学堂的第一天起孩子们的体格就被“分数”“大学”的字眼浸染,纵有力行经典诵读,学生内在的抗拒与“觉醒”已先将经典打入冷宫。这样的局面家庭也难逃责任。对智育的情有独钟,对孩子健全人格素养的漠视,工作的繁忙,缺乏对经典诵读的了解和积极、有效的成长引导,这些又怎会营造出经典诵读的家庭氛围呢?教育具有连贯性,经典诵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莫大的魄力与远见,需要亿万家庭有真正的追求与情怀。

四、课本之与资源

课本收录的文章堪称精品,但精品不等同于经典,经典也不局限于课本。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典之作浩如烟海,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可谓九牛一毛。作为教学内容底本的教材决然不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全部,实际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处理。经典诵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丰富的诵读资源作保障。我们可以精心挑选教材收录以外的经典篇目,诗词歌赋,大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可以为我所用。其中的名篇经典不能仅满足于古诗或者古文,也应让学生广泛涉猎其它文学样式乃至外国文学经典,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灵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补充,有效丰富经典诵读的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和依据,它明确了教学方向,我们可以朝着教材预设的基本轨道行进。目前国内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虽各有特点与风格,但都遵循编制语文教科书最普遍的原则,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内容,因此,经典诵读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人教版、鲁教版、粤教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共同组成的资源库中相互取舍,合理补充,以最贴近学习实际的处理方式构筑充实的学习平台。

五、经典诵读之与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本就是一种活动,但围绕“经典”开展的“诵读活动”绝非“诵读”本身。传统的诵读指的是口头的朗诵,这是经典诵读必不可少的,也是目前诵读活动的主要形式。但要维持诵读的兴趣,如此单一的做法恐不堪重负。艰涩难懂的古文,枯燥乏味的读诵,必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动机,导致对经典的抵触。为使经典诵读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开拓。如不少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墙绘、广播站、校报、班刊、文学刊物等渠道,开辟诵读园地,营造诵读氛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设计围绕经典的某一命题开展论证调查并写出论文报告的语文活动;可以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设计要求学生收集了解相关节日篇目及各地不同风俗习惯的活动;可以就经典所涉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挖掘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可以根据经典编写并表演课本剧,然后开展评论活动;可以找寻与经典诵读有关的影视并组织学生观看鉴赏;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属于自己的刊物,开展经典文学讲座、阅读分享等活动;可以大力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如演讲、朗诵、读书会、诗会、知识竞赛、国学讲座、辩论、汉字书写、成语大赛、诗词大会、情景表演、即兴创作等等。这些有着时空灵活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极大程度地提高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享受参与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诵读活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形式之与生命

文化底蕴不足、道德信仰缺失可谓是弥漫在当下学生群体中的顽疾,经典诵读无疑是一剂良方,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感具有重要意义。“新基础教育”的倡行者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是个生命场[2],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视作这个生命场中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鲜活有力了,能以舒展的姿态呈现出生命之美,就具有了班级的生命质感,这对于提升学校的整体生命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时下中小学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生命姿态又如何呢?仿古服装的渲染,严肃木讷的表情,直白干瘪的腔调,整齐划一的动作,千篇一律的程式……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不禁要问,学生的生命质感去了哪里?文化经典的精髓气度去了哪里?难道经典诵读追求的就是光鲜的外表、华美的布景、机械震撼的场景吗?经典诵读不应停留在简单的视听感官层面,须抛弃一味的形式主义,拒绝以经典诵读的外在表象获得某种虚假的荣誉,否则就是对生命的虚伪和对职业的失德。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的原则。

经典诵读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市场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摒弃虚无之风,寻思改进,遵循经典育人的客观要求,切实落实国家的宏伟计划。唯有如此,经典诵读的教学才能担当起填补文化断层、培养当代学生必备素养的重任,才能锻造出民族和时代精英!

参考文献:

[1]姚霞晖.我看国学经典[J].中小学德育,2011(6):87-88.

[2]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Z1):33-42.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教材生命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