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课程:破解校本课程实施困境

2016-12-22周建海

中小学德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影视资源课程

周建海

作为著名导演谢晋的母校,2004年9月始,谢塘镇中心小学在谢导本人的大力支持下,以“谢晋影视文化”为切入口,尝试开发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走上了“影视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先后从影视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途径、基本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课程深入实施过程中,学校遭遇了困境——未能找到有效、合理的影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策略,极大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实施。为此,学校引入“微型课程”这一概念,以“主题课例”为呈现方式,累积微型课程资源,以此丰富与激活影视教育资源,赋予影视教育校本课程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现代课程的一种形态,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在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逐步意识到,微型之“微”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成系统,但具有专题性质;二是周期短,一门课程可在一个学期完成,也可在几周,甚至几个课时内完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大课程”,微型课程专题涉及面较窄,搜集资料的难度较小,更容易驾驭,一般教师都能胜任课程的编制和教学。这种介于活动和课程之间的形式自由而开放,教师可立足学科尽展其能,学生也更加乐于参与。

一、学科·影视“微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影视资源这种超文本载体具有题材丰富、形象、直观等特性,其教学效果是教师使用教材文本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整合超文本方式与纯文本教学,发挥影视资源丰富的表现功能,能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立体生动。同时,教学从静止的展示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动态画面,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达到“课亦始,趣亦生”的教学境界。

基于这一思考,在研究初期,学校发动各学科组根据教材内容,尝试列出“教材与影视结合教学安排表”,选取相应的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做到“手中有书,心中有片”。借此,希望让教师感受影视资源的价值,主动思考课程开发策略。例如,语文学科组立足单元主题,尝试将影视资源融入写作教学(见表1)。

影视中的一个镜头、一件道具、一句台词、一段音乐,往往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语文课上,借助影视艺术,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创作背景;品德课上,蕴含着浅近哲理的影视故事,常常成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南;数学课上,直观、形象的影视素材则快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音乐课上,影视更成为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助力,帮助学生把握情感主线……运用优秀影视作品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

二、同一主题“微选择”,激发探究热情

各学科与影视资源“微结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极大鼓舞了老师们深入开发影视教育课程资源的信心和兴趣。影视是集文学、艺术、科技为一体的活教材,优秀的影视作品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达着生活,更折射出深刻的社会问题,极富教育意义。其中,许多影视作品表现形式各异,却指向同一题材。为此,老师们着手整理众多影视作品,形成了同一主题的课例资源。

具体来讲,即以同一主题为核心,汇集相关电影,组成“自助餐”系列电影资源库。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检索资源库,从中选择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则利用资源库介绍电影故事梗概,收集主题电影参考资料,并设计电影赏析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每学期初,各年级组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针对本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影片主题。围绕每一个主题,教师从资源库中选择三至五部相关影片,并分为必看和选看影片。必看影片安排在学校统一设置的影视教育课中,集中观看(同一年级安排同一时间段观影);在集中观影前,教师会进行导看教学,介绍其拍摄背景、影片梗概等。选看影片则让孩子自由选择,至少选一部在课余时间观看,一个主题系列一般历时一个月。

例如,在众多优秀影片中,有不少以科学家、发明家为主角,如《少年爱迪生》《伟人爱迪生》《居里夫人》《莱特兄弟》等。我们汇总这些影片,组成“发明家”主题资源库,并形成了主题课例,开展影视教育活动。在导看环节中,教师介绍发明家的生平事迹,而后组织影片赏析,课末则推荐一些同一主题影片,并将其内容发送至学校微信公众号,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选看。同时,布置相应的探究延伸活动,如搜集这些发明家的相关资料,或写观后感言,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报《我心中的发明家》等。在每月最后一节影视教育课上,孩子们争相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孩子们收获良多,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感言:

一部部影片把这些发明家的真实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觉到伟人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敢于付出,敢于拼搏,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我们。

通过影片,我了解了居里夫人充实、不朽的人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惊叹于她获得的荣誉,而是应该学习她执着、坚毅、勤奋的精神,学习她的伟大抱负,为“手持知识的火炬,创建崇高的殿堂”而努力奋斗。

三、分段开发“微价值”,促进个性表达

在梳理同一主题影视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同一部影视作品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无法充分激活这些教育价值。同时,孩子们个性不同,对同一影视作品的感悟各不相同。唯有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规律,开发影视资源的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其情感活动,满足儿童不同的表达需要。

影视作品题材多样,有童话、故事、科幻,它们或重现战争场景,或展现人物生平,或畅想未来世界……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受此启发,老师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多种作文练习形式,如利用影片学习表达,讲影视故事,写影视片段等。例如,《海底总动员》是经典的美国动画大片,作为影视作文资源,不同年段对其内容的选择和价值取向迥然不同(见表2)。

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表达作品拍成影片,制作了DV儿童作品,孩子们热情极高,踊跃报名为电影配音。孩子们喜欢影视人物、故事和画面,自然有话要说,有情要诉,激发起极大的写作热情。优秀的影视作品情节丰富,人物刻画生动,环境渲染到位,事件描述详尽,这些都值得作文教学借鉴。观看《海底总动员》之后,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表达特点,选择不同的写作点及表达形式,拓宽了习作天地,创设了儿童自由表达,展现生命灵性的平台。

四、分科提炼“微应用”,满足学习需求

随着微型课程资源的累积,学校教师对于影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逐步加深。在主题课例的开发中,老师们发现,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往往涉及自然、社会等多领域,内容丰富,极具人文价值,更容易吸引和感染学生。据此,可以立足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深入挖掘同一部电影的教育内涵,“吃透”一部电影,从而将影片效能最大化。基于此,各学科组开展合作研究,挖掘同一部影视作品与不同学科的结合点,从中提炼学习点、训练点,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

同样以美国影片《海底总动员》为例,各学科组开发了不同的应用方式:

影视语文——沿着影片主题,创编动画故事;影视美术:抓住鱼的形态特征,运用点线面创造鱼的纹样;

影视音乐——依托影片中的音乐,听辨声音的强弱;影视科技:观察、了解海底生物的多样性;

影视信息技术——用金山画王描绘海底世界;

影视英语——表演影片中Nemo和Dory的对话,并有感情地配音;

影视体育——鱼的游姿在加速跑中的练习与运用。

实践证明,经过教师精心选择、组合、剪接后,影视资源营造了特有的情境场,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影视写作课上,孩子们尽情续写父亲玛琳在营救儿子尼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影视美术课中,孩子们有滋有味地欣赏着各类鱼的纹样;影视音乐课上,孩子们则静静地感受背景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影视科技课上,孩子们又饶有兴致地探究海底生物的多样性……一部影片,表面看素材单一,实质上内涵丰厚。我们借助这一“材”,做足文章,变出了精彩。同一部影片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实现了影视资源更深度的开发,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主题课例为呈现方式的微型课程开发,让学校走出了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困境。教师对于影视资源的教育功能有了深刻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也摆脱了走马观花式的影视学习模式,开始用自主探究、个性表达和创新行动,实现着生动而有个性的成长。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3068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影视资源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