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小学数学的有效结合

2016-12-21陶爱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陶爱萍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贯彻这种“教学合一”的思想,尽量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知识殿堂这座大宝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找寻到知识的宝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我们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谈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一、在师生关系上,从“居高临下”到“和谐共处”

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我的教学实践当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在教学中树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教育氛围。而这一点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要学会赞美学生。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我们的赞美和表扬。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喜欢听到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我喜欢你的数学课!”这是因为赞美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最直接的肯定。如果一个人受到了别人的赞美,他的心情就会变得更加愉悦。天还是那片天,换了一个角度看,却更加蓝了;水还是那汪水,换了一个角度看,却更加清澈了;草还是那片草,换了一个角度看,却更加绿了;人还是那个人,换了一个角度看,却更加亲切了……当一个人处在这样一种愉快欢乐的情感中,那么不管他在做什么,都会觉得更加有干劲、有动力了,当然也会更加有效率了。关于这一点,我是真切体会过的。我刚工作的第一年,充满干劲,但是也充满年轻人的急躁。第一年教书,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数学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另外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学任务不可谓不重,由于初出茅庐,对教学这份工作可谓是知之不深,因此我就怕我教授的班级学生成绩不好,被学校和家长指责。因此,我时刻盯紧学生,偶有学生犯了错误,我就严厉批评。几个月下来,我发现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越来越差,上课不见笑容,基本上都是眉头锁紧。甚至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学生说:“终于下课了,上课上得我怕死了”。当时我呆住了。我没想到,我激情澎湃地在讲台上上课,我的学生在下面祈祷赶快下课,而且用的是“怕死了”这么严重的词。那一天我可以说是在反思和总结中度过的,但是最终使我恍然大悟的是同事张老师的一件事。同事当时正在批作业,嘴里在嘀咕,“这个学生做得怎么这么差呀,天天这样,批得真累。”于是把这个学生叫进了办公室,我以为他会严厉批评他。但是令我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学生进来后,张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说:“哎,你今天的头发真顺,但是你的作业不太顺呀,比昨天错的多了两题。怎么回事呀?”学生一看,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刚做作业的时候想着其他事情了,没看清题目,我马上改。”那一刻,我回想起了我的做法——板着脸批评一顿,督促学生立马改正。怪不得每次学生在我面前都是低着个脑袋,一句话不敢说。从此以后,除了那些不得不严厉的情况,我都是尽可能地把批评换成鼓励和表扬。这之后,学生还真的改变不少,至少我看到之前那个学生上课是情绪高昂的,还经常会举手回答问题。

二、在教学观念上,从“填鸭式”到“问题探究”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是在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学理念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文件精神变成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和学的内容。我觉得要实现这一点,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需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的作用

新课改提出之后,教材的编排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明显的是每一个新知识点都安排了一幅图,生动鲜明的图片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以我现在教授的一年级数学课本为例,在教学《认识图形》的时候,课本安排了多媒体演示学生搭积木的画面。学生们瞬间被吸引了,大声积极地和同桌讨论自己玩过的积木形状。这时候我就只需要在一旁引导,接下来就能顺其自然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知识了。

2.加强学法的指导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有关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数学。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考虑。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做到抛砖引玉,留一部分设想给学生。而学生则应该多思多动,不是盲目地列算式解答,而是想一想这个问题到底求的是什么,不要轻易地被题目当中的陷阱所迷惑。也可以适当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题目。

三、在教学方法上。从“死板”变为“活泼”

在陶行知看来,我们需要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深切地了解到,学生也是一份职业,想把这份职业干好,也是很辛苦的,它是一项任务繁重的脑力劳动。现在换位了,我们摆脱了学生的角色,摆脱了课桌站上了讲台,成了一名教师,我们更加应当体会和体谅学生的苦,学生的累。并且应该想方设法把枯燥的学习变为快乐的学习,让学生乐学、好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课堂的气氛和实践动手的机会。一节课总有几个学习的高潮,四十分钟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比如在《认识图形》当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我特意借了很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做到每人一块,然后让他们先自己摸一摸这块积木,再在白纸上画出手中积木的各个面。学生自己画完都会和同桌交流,发现问题:两个人画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样引出后面的相关知识就水到渠成。还有在教学第四单元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时,我用抓糖果的方法进行引入,后续学习中,学生回答正确就奖励一颗糖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甚至希望老师晚点下课。

四、在训练学生思维上,从“单一”变为“多维”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就必须要改变过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建立多维教学。教师可以多创设开放情境,多挖掘一些可以展示学生个性的题目,比如在一年级第五单元《元、角、分》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提问:“如果给你50元钱,你想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想买的商品,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和他们的自主性。又比如在比较多少的练习题中,我会在最后增加一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不单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仅仅把教师当成我们的职业来经营,当然其中不乏优秀的教师,但是隐藏在背后的很可能是埋怨和苦难。反之,如果我们能够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源泉,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焕然一新。教室不再只是教室,而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学生不再只是学生,而是需要吸收雨露滋润的花朵。那么如何才能爱上这个行业呢,教学做合一就是关键。教学做合一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我们可爱的花朵能够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美丽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