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6-12-21柏春花
柏春花
何克抗教授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互补,提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和讲授型模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五种网络远程教学模式。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网络的优势,还有传统课堂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在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讲授型模式或个别辅导模式,也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讨论学习模式或协作学习模式,而是在某些教学环节相机运用讲授、个别辅导、讨论、探究、协作等学习方式,趋向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因此,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围绕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依据学习任务的开放程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网络的操作程度,把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阅读类教学按四种模式进行了划分。
一、超文本整合模式网络阅读教学
这种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可通过网络资源实现非线性互动。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文本,又与传统文本有所区别,以文本为基础,又在多个维度有所超越,实现了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关联,有效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瓶颈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网络操作要求不高,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也较低,在具体实施上,师生也不并非一定要在互联网教室开展,仅需在传统教室内开通必要的网络设备即可实现超文本整合模式阅读教学。该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大环节,其中只有第二个环节是在集中教学时进行,并要求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网络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围绕课文,超前链接浏览
提前进行课文预习,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也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生字生词。通过网络进行课文内容超前预览,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浏览,自行筛选与课文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在集中教学过程中可获得更多有价值网络信息内容,而在预习阶段既可以接触较丰富的网络信息,又可以实现阅读量和理解能力的同步提升。超前链接预览预习对于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网络搜索应用能力有也大有裨益。教师在该阶段可有重点地对学生实施信息搜索指导,在信息选择和信息应用方面也应给予引导。
(二)细品精读,充分吸收网络资源
教师在实施集中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对课文重点部分进行细品精读。这一过程既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使学生充分吸收网络资源的需要,科学利用各项网络资源并与学生个性化需求有机结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阅读集中教学:交流共享信息,整体感知;丰富智力背景,加深理解;浏览欣赏信息,促进体验;问题导向阅读,释疑解惑;加工处理信息,丰富语言。
(三)拓展课文,延伸专题阅读
对课文进行延伸阅读,拓展课文知识覆盖面,能够有效增加学生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顺畅沟通,并可实现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该环节的重点在于深入挖掘课文延伸点,指导学生围绕特定专题进行网络搜索,从而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问题指导模式网络阅读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问题指导模式网络阅读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问题指导模式网络阅读教学,从表象上看,学生的各种网络搜索和预览操作较多,运用的互联网的手段也比较复杂,但从本质上看,其根本目的依然在于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重点问题。在互联网上实施的各项网络操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在网上的信息搜索和处理,都是创新开发学习的工具,该学习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具体细分为八个教学环节:
(一)读通课文,掌握大意
通读是学习课文的前提和基础,在课文学习之前掌握课文大意是最基础的阅读要求。通过互联网,可使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课文通读,更加迅速地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有一个基本掌握。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搜索和预览的网络信息给予适度的概括和补充,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
(二)提出问题,通贯全文
问题指导模式网络阅读教学中,问题是核心,也是载体;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破解课文难点的突破口,也是互联网教学的切入点。实际教学工作中,问题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也可由教师引导提出,应重点关注的是问题必须围绕课文的中心,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完成课文的整体贯穿,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三)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阅读问题确定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对课文进行认真研读,对问题核心语句和关键内容要反复推敲,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借助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搜索来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应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跟踪,帮助学生总结和发现处理网络信息的具体方式。
(四)分组学习,共同提高
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个性化、细节化的问题。此时教师无须进行面面俱到的解答,可借助分组学习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学生互助学习小组可由4~5人组成,组员可以固定,也可随机选取。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既要发挥互联网的沟通优势,也要注意发挥小组成员问的沟通作用,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师在该环节的重点应放在交流环节的创造和交流过程的引导方面。
(五)提供资源,补充知识
分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根据问题指导模式提出的具体问题,对学生搜索和整理的各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总结,明确提出网络信息的选择要点,给出必要的网络资源。可直接给出相关网络链接,也可给出网络信息标题内容,引导学生完成目标网络信息的搜索。在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资源阅读中,要时刻提示学生注意信息的相关性,不要被繁杂的无用网络信息干扰。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信息选择方式,通过网络信息的整理,达到提高认识、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实现对课文知识要求的必要补充。
(六)整理提高,构建体系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网络阅读学习,学生对问题将会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教师应该注意到,网络信息内容往往是分散的,在信息系统性上存在一定欠缺,由于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有限,从网上获取的信息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片面的影响,教师要注意教学中对网络知识的总结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七)充分交流,积累提高
充分交流可发挥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该环节教师可组织开展全班大讨论,围绕课文重点进行充分沟通,既可以体现基于互联网的问题指导模式的优势,又可以同步完成学生的积累提高,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也有所帮助。教师应针对网络问题教学中学生遇到的瓶颈问题,针对不足开展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对网络资源和网络内容的总结和提高。
(八)回顾延伸,提高兴趣
在基于互联网的问题指导模式的最后一个回顾环节中,教师要通过整体回顾的方式,将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从而完成知识重建、知识延伸。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主动阅读的引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
三、互动拓展模式网络阅读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拓展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网络资源共享和交互为基本方式,教师则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基于网络开展特色阅读教学。该模式具体细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在运用该教学模式时,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意义在于学生是带着具体任务开展阅读活动,在特定的目标中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应用情景可包含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目标导向实现任务驱动。目标是学习的动因也是交互的中心,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中要重点突出目标的内在性,并要充分兼顾阅读教学特点。
2.沟通互动:在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拓展模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络与课文等多个维度的充分交流,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互联网的开放性为所有学生打开了一扇充分沟通的门,每一个学生都可在网络沟通交互中充分体现个人兴趣,学习更具个性化,在教材与网络互动中,对于提升学生主动实际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3.提升能力: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拓展模式对于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效果十分明显。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单一内容开展阅读,这种“一条腿走路”的模式显然存在缺陷,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可深度拓展阅读主题背景,加深阅读知识理解,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4.凸现个性: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拓展模式可在保留语文学习基本特点的情况下,向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菜单式阅读服务。这样,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学习方法更加多样,也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专题研究模式网络阅读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研究模式阅读教学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专题确立过程,通过网络信息的探究和获取,完成信息阅读和整理,最终实现知识面拓展和阅读实践能力提高。通过专题研究,学生能够取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意识和创新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研究模式阅读教学是基于课文的网络阅读延展,该模式不局限于原课文内容,学习开放性更强,专题确立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在实施专题研究过程中同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读写能力,学生在专题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得到提升。基于互联网的专题研究模式的具体操作环节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专题的确定
研究专题的确定是基于互联网的专题研究模式阅读教学的开端,该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确立研究专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兼顾研究专题价值和意义的前提下,突出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将研究专题定位在综合性较强的层面。从具体操作步骤上看,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确定专题,既要有宏观方面的统一,又要有微观上细节的差异,从而更好实现网络资源的深度挖掘。从研究专题具体内容上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课文内容来确定拓展方向,例如《莫高窟》学习过程中,可围绕莫高窟的探究、莫高窟的形成、莫高窟的反思等方面来确定研究专题。二是根据多篇课文的共同特点确定专题,可按照课本中的单元进行课文划分,找到单元课文中相似点,根据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确定研究主题,并在确定主题后围绕它开展深入研究。三是探究课文内容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例如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从肖邦的生平、学术成就、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导学生对肖邦的爱国精神、创作成就等进行深入研究。四是研究主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根据与我们生活实际相关的社会话题或具体事件,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对生活体验、亲情关系、人生思索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指导学生对所研究主题进行阐述和表达。
(二)具体方案的确定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研究模式中,方案确定情况直接影响最终研究活动的成效。方案是开展研究的指南,教师在引导学生确定具体方案过程中,要站在学生自身角度思索问题,探究学生内心活动;要找到符合学生特点的思考方式,探求学生习惯的叙事模式,找到学生可接受的方案框架,既要使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又不能拘泥于形式。方案确定过程中,时间、方法、分工、保障、形式等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在设计方案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根据学生特点来确定方案,注意学生互助小组的互补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互助意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发挥。在具体方案确定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具体方案进行相互学习和相互点评,找到方案的优点,也要分析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方案确定后,要对互助小组进行个性化分工,围绕方案各自开展阅读活动,各自独立在网络上搜索和下载信息内容,资料收集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对网络资源进行归纳,最终形成方案成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根据前期确定的研究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深度阅读、大胆假设、系统检索、形成结论、论证结果等一系列研究。该过程是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核心过程,也是对学生网络阅读能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大胆放手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内外兼顾,网上网下同步,能力方法同提升。引导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一环节开展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本阅读基础教学、网络互动阅读教学、课堂小组互动阅读教学等,使学生通过网络主动收集整理信息,自发创新学习方法,灵活处理课本与网络信息之间的关系,自主完成信息应用升级过程,亲身获取互助的快乐,亲自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能同步获得知识启迪,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沟通交流
网络提供的开放环节,使网上沟通并行交流变得十分顺畅,基于互联网的阅读教学正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开放特点,通过网络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各个维度的交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最终的成果展示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学生能够接受,利于学生成果表达的模式均可,推荐采用小小发布会、成果统计表、成果展示网页等形式。
(五)最终评价总结阶段
该环节是整个网络阅读教学的收尾部分,这部分的工作大多需要教师完成。教师应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把握,形成整体评价,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找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大幅度的提升。在整个活动结束前,教师对各个阶段都应进行深度研究和反思,要通过系统回顾分析,提升自身探究能力。评价总结是传统教学模式,也是网络教学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评价工作应从学习开始阶段即开始进行,评价应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兼顾的原则,既要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在具体网络信息收集整理上进行比较,使学生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基于互联网的阅读教学评价,也有利于随时对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对明显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优化,对差距较大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自我评价和互助评价也有利于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从更多角度来审视自身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