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

2016-12-21胡晓娟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咬字韵味演唱者

胡晓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运河分院,江苏 邳州 221300)



京剧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

胡晓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运河分院,江苏 邳州 221300)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声乐和京剧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为了解决民族声乐和京剧所处的困境,业内人士努力探索,将京剧元素比如咬字行腔、气息、风格韵味、手眼身法步等,融合在民族声乐作品中。两种艺术的相互借鉴与完美结合,丰富了各自的表现手法,拥有了更多的音乐素材,促进了二者的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京歌”。

京腔;民族声乐;应用

在现代中国民族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的京剧元素,它作为一种重要素材的来源,融入到民族声乐作品中,不仅借鉴吸收了京剧中的表演形式和咬字腔调,为传统声乐表演注入了新的力量,而且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表演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了起来,使新的声乐作品更具魅力。这种创新形式对中国民族声乐以及京剧的推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民族声乐与京剧

(一)民族声乐

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重要精神财富。广义上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曲艺说唱、民歌演唱、戏曲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同时也包括其他演唱形式,如:西洋唱法民族化演唱,新歌剧的演唱等。狭义上的民族声乐指的是现代人理解的“民族唱法”,即带有明显民族风格和声乐演唱技巧的音乐演唱形式,它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技巧,又吸收了西洋唱法的精髓[1]。民族声乐受民族、语言、地域、地区审美文化的限制,产生了不同的声乐风格,本文主要讨论汉族民歌。汉族民歌主要讲究字正腔圆、音色明亮、声音优美、韵味浓郁、感情充沛。字正腔圆是演唱者的基本素质、基本要求,是向听众准确传达歌曲意境的首要前提。感情充沛是要求演唱者将歌曲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控制情绪,将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听众,感染听众,引起共鸣。韵味浓郁是要求演唱者运用以往的演唱经验和独特的演唱技巧向听众传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使歌曲和听众相互交融。

(二)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在中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粹”,享誉海内外,在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以北京为中心,借鉴吸收了秦腔、戈阳腔、昆曲的部分剧目和表演形式,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的[2]。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较为严格,主要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京剧舞台表演艺术主要是传达“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京剧表演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精致细腻的表演,处处入戏,将行当、服装妆容、人物身份结合京剧演唱风格在舞台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享受其中。

二 京剧元素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应用

京剧和民族声乐之间有一些共通性,也有一些个性差异。共通性主要表现在咬字、吐字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通过对字的讲究来表达汉字语音的韵律美和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个性差异也很明显,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表演形式,在唱、念中表演成分较多,夸张的服饰、妆容、唱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民族声乐多以混声唱腔为主,用适度的肢体语言来配合优美的声音线条。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借鉴京剧元素,使声乐作品具备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拥有了更多的音乐素材,合理地结合两者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让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一)咬字行腔

我国传统京剧艺术非常重视咬字和发音,大家经常用“字正腔圆”来形容京剧中演唱者的演唱标准。在京剧表演中最忌讳的就是咬字不清、包字等现象[3]。词曲作者在创作曲目时,用美好的词汇来表达意图,演唱者需要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这种发音绝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咬字发音状态,必须在口咽的部位作形,协调用劲,对字头、字腹、字尾做好正确布局,字头要清晰、准确、简练,字腹要稳定,有明确的支点,同时保证声音的悦耳,声调的圆润,做到字与声的融合。在京剧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依字行腔,它根据字的音节变化、唱词声调的变化、词情语义的变化而变化[4]。只有将咬字吐字与行腔结合起来才能更充分的表达人物的情感。在民族声乐的训练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气息

歌唱艺术是呼吸的艺术。很早之前就有“形气相轧而成声”的说法。“气”是一个人歌唱发声的动力。京剧演唱中讲究“气沉丹田”。民族声乐中对气息的运用更加完善,要求演唱者借鉴京剧中气息的训练方法让气息稳定,在吸气时,要让身体感觉成一个饱满的气球,形成自然的呼吸状态和喉头状态,演唱时用气拖住声,提高吸气的力量,做到呼中有吸,唱腔委婉动听,刚柔并济,运用自如,声情并茂,达到声断情不断的歌唱状态。同时出音要准,板式要正,把握好节奏的准确性,运腔时着眼于歌曲整体风格,注意摇板式、散板式等板式结构的处理,达到京剧元素与声乐作品的完美结合。

(三)风格韵味

受地域风俗的限制,随着戏曲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都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演唱风格,无论哪种风格,都有独特的韵味。歌曲的韵味在咬字的基础上有助于演唱者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意境。经过不断发展,我国许多优秀的声乐作品都借鉴了京剧唱腔中的韵味,例如在《梨花颂》中有一句“春入泥”,这句中的“入”字就蕴含了京剧中的韵味,如果只是普通的一笔带过,就会显得整句歌词平淡无奇[5]。韵味可以说是整首歌曲的灵魂,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韵味可以发挥出它最大的艺术魅力。

(四)手眼身法步

在声乐表演中,声乐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而表演是通过具体形象的直观表现来传达这种内心世界,两者结合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丰满。演绎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时,要借鉴京剧的基本功和手眼身法步的表现方法,注意与观众的“传神”互动。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收”、“放”、“藏”等的变化来展现情感上的转折和变化,与观众的眼神交流来打动观众。同时,肢体语言的变化也更能够让观众体会歌曲的意境,例如《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中,主人公小芹属于京剧中花旦一行,郭兰英老师在演唱时充分借鉴了花旦的特征,把握核心,重点放在眼神和站位姿势上,自然地表演,表达好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了“演”“唱”合一;《梅兰芳》的演唱中可以运用“兰花指”来表现梅兰芳大师在京剧舞台上精湛的表演,既体现了在舞台上柔美的女儿心,又与其在舞台下慷慨正直的男儿气形成反差,更体现了梅兰芳大师的个人艺术高度和伟大贡献。

三 京剧在民族声乐中应用的具体实例——以《梅兰芳》为例

《梅兰芳》是由刘鹏春作词、吴小平作曲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整首歌曲描述了梅兰芳先生一生对京剧艺术一丝不苟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称赞了梅兰芳先生的高风亮节,歌颂了他对中国民族艺术做出的贡献。作品主要以京剧的四平调为创作元素,不仅要求演唱者掌握咬字行腔等京剧风格,而且考验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唱功演功,近几年一直是专业民族声乐大赛中女高音参赛必唱曲目[6]。作品的整体结构为前奏(1-8小节),A段(9-38小节),A’段(39-67小节),B段(68-结尾)。

A段的曲谱如图1所示。从唱词中可以看出,本段属于不规则结构,词作者采用了传统的长短上下句式文词结构,曲作者根据此词运用了非等长结构,同时结合了西洋音乐习作手法,借鉴了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反二黄调中的[四平调]元素。演唱时,“如水的明月”中的“明月”与《贵妃醉酒》中海岛的唱腔非常相似,并且用小腔和颤音作为串引,使听众产生带入感。随即“心火刚烈”表现大师的男子气概,描写出他相较于舞台完全相反的果敢,应该采用小生的唱法,运用假声来唱出浑厚之感。

图1 A段曲谱

A’段的曲谱如图2所示。这一段的音乐形式与A段相同,但是情绪更为浓烈。这段主要描述梅兰芳蓄须明志,表现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演唱时,可以运用京剧中的波音体现出歌曲的韵味,并且用润腔中的顿音、倚音、连音对唱腔进行美化,同时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在借鉴京剧演唱时,要灵活沉稳,收放自如,根据伴奏合理地调整气息,做到“气少音不弱,气足音不破”。

图2 A’段曲谱

B段的乐谱如图3所示。这一段主要描述梅兰芳大师既有一颗柔美的女儿心,又有楚霸王一般的男儿气,同时称赞了他对京剧艺术的领航作用。这一段使用了中板——快板的多段式板腔体,这是京剧中独有的板腔体结构,使得歌曲的各段落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成为波澜跌宕的曲式结构。演唱时同样要注意咬字行腔,“梅”“雪”等字都可以咬住字头,再慢慢归韵,类似于刚开始学习拼音的方法。同时钢琴伴奏要配合演唱者,注意调动演唱者的情绪,在结尾处下键力度要大,奏出一种波澜壮阔的高潮感[7]。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演唱者还可以借鉴京剧中的“手眼身法步”。既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要自然灵活,主要是为了表达歌曲的意境,使演唱更具内涵,让作品更有生气。

图3 B段乐谱

四 京剧与民族声乐相结合的特殊形式——京歌

现在单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在历史发展中,只有保证音乐的多元化,不断丰富音乐形式、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使一种音乐一直保持生命力。融入了京剧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京歌,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民族声乐类型,这种歌曲类型非常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演唱者掌握好这种类型的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是十分有益的。京歌运用了京剧中的唱腔、曲调、程式等,结合现代音乐元素来演唱,是一种既有时代感、又包含了传统音乐元素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继承了京剧中优秀的元素,使观众耳目一新。京歌的出现是京腔京韵与现代民歌创作的一种完美结合,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创新。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故乡是北京》就是一首带有京剧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这首作品主要通过描写北京的风景和近年的变化来表达对北京的热爱,它融合了现代音乐与传统京腔,吸取了京剧、京韵大鼓、戏曲、说唱艺术的音乐素材,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赋予了民族声乐全新的面貌。李谷一老师清晰的咬字、柔美的唱腔、朴实的演唱使整首歌韵味十足,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肯定[8]。

这首歌曲的旋律主要是京剧中的“西皮”唱腔,高亢嘹亮,演唱时要注意运用京剧的唱法,集中运用一些倚音,防止发生倒音,以求字正腔圆。歌曲的A段借鉴了慢板唱法,韵律悠扬,速度较为缓慢,在演唱时要注意咬字,例如“走遍了南北西东”中的“走”字就要慢拼出字,“静静地想一想”中的“想”要把字头唱出后稍顿,接着用ang送完后面的音。B段(中间两段)采用了“高拔子”唱腔,集叙事、抒情、歌唱为一体,借鉴了京韵大鼓中的说唱特点,描述了北京的传统建筑景物,也展现了北京的现代面貌,以普通又极具代表性的事物使观众感受到朴实的情谊,在演唱时要注意咬字一定要准确,行腔一定要流畅,在流畅的旋律中以沉稳、潇洒自如的神态演唱。A’段(再现部)的节奏和速度借鉴了京剧摇板式的紧打慢唱,这种极具张力和动感的演奏形式表明了情绪的变化,升华了对故乡北京的热爱,演唱时注意喷口的应用,控制好气息,注意气口转换的自然。如“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中的“北”字不应该是唱出去的,而应该是“推”出去的,凸显对北京的热爱[9]。整首歌曲要注意京腔京韵的表现,保持明亮的音色和饱满的气息,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让听众体会歌曲的情感。

京剧自扎根华夏大地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历史变迁,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无数的先人前辈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形势下,很多前辈也在不断创新、改良,以求让京剧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10]。将京剧元素融入到中国民族声乐中,不仅让京剧得到了新的发展,也给民族声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借鉴京剧元素表达传统声乐作品时,对演唱者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演唱者要根据歌曲内容,巧妙融合京剧的表现手法,用饱满的情绪和到位的表演,人歌合一,使声乐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让观众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和京剧,在创新的思维下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罗娟.京剧与民族声乐之融合[J].华章,2013,(13).

[2][4]赵珂珂.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4,(7).

[3]王瑢.民族声乐对京剧咬字法的借鉴与运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9).

[5]魏慧莉.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及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3,(4).

[6]丁冀芳.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分析及演唱要点——以《梅兰芳》和《千古绝唱》作品为例[J].艺海,2012,(11).

[7]田苗.论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在歌曲《梅兰芳》中的结合与运用[J].大观,2015,(10).

[8]杨丽.京腔京韵自多情——谈《故乡是北京》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4).

[9]栾珊珊.戏曲演唱之于民族声乐的案例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10]应秀文.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与升华[J].科技展望,2014,(6).

(责任编校:余中华)

The Use of Peking Opera in Chinese Vocal Music Works

HU Xiaojuan

(Canal Branch, The Second Normal College of Jiangsu, Pizhou Jiangsu 2213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national vocal music and Peking Opera are deeply affected by Western Culture. Professionals have been working to blend the elements in Peking Opera with the works in national vocal music, such as breath and the full discipline power. The way that the two different forms of ar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not only enriches their use of methods, but also produces more musical material,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And another very special art form is formed as “Jing song”

Peking Opera; Chines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use

2016-09-11

胡晓娟(1980— ),女,江苏宿迁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运河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J821.2,J607

A

1008-4681(2016)06-0115-04

猜你喜欢

咬字韵味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秋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