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岚“80后”新秀的学与思

2016-12-20陈晰

中华儿女 2016年14期
关键词:梦蝶评剧研习

陈晰

不管是哪个流派的作品,只要喜欢的,她都会反复研习,细心揣摩。在她看来,多借鉴、吸收各个流派的特点对青年演员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郑岚是中国评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981年,她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梨园世家,自幼喜爱评剧。1993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1998年,年仅17岁的郑岚主演《李三娘》名声大噪,轰动整个评剧界。2002年进入中国评剧院工青衣、闺门旦行当,曾先后主演过《包公梦蝶》《樊梨花斩子》《白蛇传》《评剧皇后》《祥子与虎妞》《母亲》等剧目。

2007年,郑岚在中国评剧院的新编评剧《包公梦蝶》中扮演王氏,在北京连演数场受到广泛的欢迎,并以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美靓丽、嗓音甜润高亢、表演细腻朴实获得评委一致好评,一举摘取了第17届“白玉兰新人主角奖”,是历届获奖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郑岚还以演唱悟性和表现能力极强而著称。有评论家说,她的演唱低徊里清纯婉转,高亢中大气磅礴,特别善于运用评剧声腔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在演唱中不仅能“降的住板、拿的住板”,而且能“耍着板、掏着板”演唱,甚至“游离于正常板眼规律”,达到一种“无法”的演唱高度。

在中国评剧院的年轻演员中,郑岚演过的流派可以说是最多的。不管是哪个流派的作品,只要喜欢的,她都会反复研习,细心揣摩。在她看来,多借鉴、吸收各个流派的特点对青年演员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而这次入选“名家传戏一一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郑岚感到非常幸运。“中国评剧院的‘白派艺术独树一帜。过去对于‘白派艺术,自己更多的是看录像,听录音,这是第一次和老师这么近距离研习。刘老师抠我抠得很细,抓得也很严。我们常说,窗户纸一捅就破,有时候舞台上千锤百炼,不如老师指点一句话,老师在舞台上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感到受益匪浅。”

郑岚说,“白派”经典剧目《杜十娘》唱念都比较多,而且人物情感的起伏、冲击强烈,自己又是初次接触,感到不小压力,也正因如此,这次锤炼更加有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评剧演员,郑岚认为不管是表演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地用戏曲程式的手段去丰富一个人物,否则就失去了剧种和流派的特点。

但是,她也认为学戏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在表演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一切从内心出发”是郑岚塑造人物秉承的理念,她认为对青年戏曲演员来说,要更加注重表演,也要从其它形式的表演艺术中去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眼界。她说:“我们在舞台上用两个小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表现一个人的传奇一生,就要塑造一个人物的方方面面,性格特点,点点滴滴都要用心表现。这样才能为观众奉献出更加真实、鲜活,和当代观众有情感共鸣的艺术形象。”

责任编辑华南

猜你喜欢

梦蝶评剧研习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超拔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披着别人羽毛的同学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评剧《良宵》海报
梦蝶
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