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视角下《红楼梦》民俗文化翻译
2016-12-20王先好
王先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安徽芜湖241002)
功能主义视角下《红楼梦》民俗文化翻译
王先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安徽芜湖24100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之一,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民俗文化描写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为理论框架,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民俗文化的英译为例证明两个英译本在翻译策略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功能主义;红楼梦;民俗文化
一、文化和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深深地根植于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化,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译者不仅仅是双语的工作者,更应该是双文化的工作者。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Nida在其著作Luangae,Culture and Translating阐释了文化对翻译的重要性。“…为实现成功的翻译,译者的双文化能力比双语能力更加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它所处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词典和百科全书是我们翻译时重要的信息来源,但他们决不能替代译者对异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与感知。”[1](P110)
翻译研究,本质上是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研究,翻译研究应该突破语言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范畴,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虑语言词汇、句子、段落等表层结构的对等,而是应该把它们置于更深层的结构,即语言文化系统中。翻译的“忠实”并不只是词语和文本的“对等”,机械的“忠实”与“对等”并不能保证译文对接受语文化的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文化的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等。因此,“忠实”不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忠实,而是要达到功能上的忠实与对等。
二、《红楼梦》和中国民俗文化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在中国没有哪部小说对文化事项的描写能与该书媲美。作者以形象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副清代中叶社会各个阶层生活领域的民俗风情,从豪门贵族到市井小民,从皇亲国戚到奴婢杂役。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叙述描写的民俗事项达六百余项,几乎遍及所有回目。从居住、服饰、饮食、器物等物质民俗,到宗教、家庭、人生礼仪、岁时节庆等社会民俗,直至宗教、巫术、祭祀礼仪、民间游艺、神话床说、梦兆、图谶、民谣、谜语等精神民俗。
民俗是反映人民生活风尚最鲜活的部分,能够生动地反映历史人情风貌。民俗描写往往和小说的背景渲染、人物塑造、情节过渡、以及时代精神的刻画和主题的揭示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读懂其中的民俗,不仅可以让我们置身于作品当时所描摹的社会生活,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领悟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对这些代表时代精神的民俗文化的理解与态度,将体现译者的文化取向和翻译观念,从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限于篇幅,本文以节庆民俗文化的英译为例,从功能主义视角来探讨《红楼梦》两位译者对文化事项的翻译策略,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文化观念。
三、功能主义视角下《红楼梦》民俗文化翻译
(一)功能主义基本观点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重视文化的转换。[2](P135)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以汉斯·弗米尔和诺德为代表的德国功能主义并一度繁荣兴盛。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人类的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凡行为皆有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手段。德国功能主义以其目的论为主要观点的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预期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特别是放在目标文本在他们所属文化中的功能上,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忠实”、“对等”理论中所规定的原文,也不是此种原文在原文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或原作者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目标文本的目的功能和翻译发起人(即客户或委托人)的翻译纲要。
(二)功能主义视角下杨译本和霍译本
杨宪益夫妇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翻译《红楼梦》的,此时的中国社会阶级斗争气息浓厚。人们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杨译本的翻译发起人是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又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要求文学作品应该服务于人民和阶级斗争。当时的中国以自我为中心,与西方世界处于敌对状态,因此杨译本不可能努力适应西方文化。而且,外文出版社一向以向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因此其翻译纲要必然要求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
20世纪70年代,霍克斯携女婿闵福德与企鹅出版公司(Penguin Books Ltd)签约,共同翻译作为“企鹅古典译丛”之一的红楼梦。因此,企鹅公司是霍译本的翻译发起人,该公司的出版宗旨是向本国普通读者引进他国一些优秀的文学文化作品,使读者得到一些基本的文学普及知识。霍克斯是位伟大的汉学家,倾尽十余年的时间研究翻译《红楼梦》,他的翻译目的是为了给英语国家读者引进介绍这本旷世巨著,与本国读者分享他读该部小说时的感悟、体会与快乐。他的翻译目的在其万字长的序跋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如果我能够向读者传递哪怕一点点我读此书时的快乐,那我也将不枉此生了……”[3](P46);“诚然,在读此书时我们会为主人公流下很多泪水,但我也希望读者也能从读此书中找到一些欢乐……”[3](P21)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幅表格清晰详细地比较霍译本和杨译本不同的翻译纲要。
(三)功能主义视角下民俗节庆文化翻译比较
例1: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簮门,虎符系臂。
杨译本:This was the day of the Double Fifth Festival. The doors were hung with mugwort and rushes,everyone wore tiger-charms.
霍译:It was now the festival of the Double Fifth. Sprays of calamus and artemisia crowned the doorways and everyone wore tiger amulets fastened on their clothing at the back.
该例句描述了端午佳节簮蒲艾、系虎符等习俗活动。人们用菖蒲霍艾叶制成龙、虎之状,插于门楣,认为可以怯毒避邪。还有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驱恶消灾。这些节日文化风俗活动对我们来说很熟悉,但英语国家普通读者并不知晓。因此,霍译本在其译文中增加了很多信息。crown表明蒲艾簪门的位置,sprays of表示蒲艾的形状。过去分词短语fastened on their clothing at the back告诉读者虎符系的位置。霍译本之所以增加这些信息,是因为他知道其翻译纲要预期读者对端午这个异域文化习俗一无所知,增加这些信息有助于在目标语读者头脑中产生直观的印象。相反,杨译本直译出这些活动,并未给出过多的解释,因为其翻译纲要预期读者是学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还有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对红学感兴趣,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英语读者。
例3:彼时正月里,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
杨译本: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month when the schools were on holiday and needle work was taboo for the womenfolk,everyone was free.
霍译本:Now this was the prime of the year,when the schoolroom is closed for the New Year holiday and the use of the needle is forbidden to maidenly fingers throughout the whole of the Lucky Month,so that boys and girls alike are all agreeably unemployed.
该例含有两个文化事项:放年学和忌针。尤其是忌针这一文化事项,西方读者是一无所知的。杨译本用了22个单词来翻译该句,而霍译本用了46个单词,是杨译本的两倍多。处于对原语文本的尊重,杨译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毫无增添成分。从简洁性上说,杨译本比较接近原著,但异语读者读起来比较平淡乏味,为什么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学校要放假,为什么针线活对妇女来说是禁忌,这些读者通过译文无从得知。相反,霍译本采用了直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解答了那些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读者的疑惑,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译文更加生动有趣。
例4: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杨译本:Aunt Xue responded:“The Weaving Maid and Cowherd meet in Heaven.”
(footnote:names of constellation in Chinese astronomy. According to Chinese folklore,the Weaving Maid and the Cowherd were lovers.)
霍译本:“On Seventh Night the lovers meet in heaven.”Said Aunt Xue.
牛郎织女讲诉的是一个人神相恋的美好爱情神话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大胆追求爱情的敬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译本的翻译立场和目的主要是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对如此厚重的文化事项杨译本采用了直译加脚注的翻译方法,其异化策略相当明显。而霍译本对此民俗传说并无感情的共鸣,因此他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完全过滤了原文的文化信息,直接用其所指意义lovers来代替牛郎织女。这样以目的语自我文化为中心的归化翻译策略过滤了源语文化的异质性,抹杀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不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尤其是不利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通过上述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杨译本和霍译本,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各自的翻译目的、翻译纲要的指引下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与策略。他们在对原作品的文化立场、理解、阐释、目标读者的预期文化效应和翻译的文化目的上均有所不同,因此必然决定他们翻译策略的差异。杨译本为了保留原作的风貌和源语的文化形象、文化的异质性,主要采用了以保持原作风貌,忠信为第一要义的异化翻译策略。而霍译本注重目标读者的反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因此主要采用了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翻译策略。
(注:本文系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教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yjrw010;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校企合作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14sjjd054)
[1]Eugene.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0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35.
[3]Hawkes,David.Trans.The Story of the Stone.(3Vols)[M].London:Penguin Books,1973-1980.Vol1:46;Vol2:21.
[4]Yang,Hisen-yi and Gladys,Yang.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4Vol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