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薄弱初中课程建设的道路上行走

2016-12-20王道田

现代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学校课程

■王道田



在农村薄弱初中课程建设的道路上行走

■王道田

即墨市通济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初中,原名马山中学。八年前,学校的综合评估一直处于即墨市30所学校的末位,教师苦教,学生死学。面对此种状况,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满意,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薄弱学校。

一、学校发展困境之思

(一)区位之困

通济中学周围强校林立,紧挨三所优质局属初中,呈三面包夹之势。这些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吸引着家长和学生的眼球,导致我校大量生源流失。另外,我校招生区划内的老百姓历史上就乐于经商、民风彪悍。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没有文化的村民一夜暴富,形成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家长普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而忙于挣钱,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粗暴和功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同时,我校位于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占到一半左右,并呈逐年大幅增长之势。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多来自外地农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习惯、思想行为等存在较大差异,教育难度进一步增大。

(二)课堂之困

借用“三国”里的一个词,就是“三分天下”。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沉默的羔羊”,三分之一的学生“半梦半醒”,真正能与教师响应的,也就剩下的三分之一,课堂成为了少数优生的“独舞”。为改变这种现状,我校教师也曾经一度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但“填鸭式”的教学并未使现状好转,换来的却是效率低下,学生厌学、厌校现象普遍,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辍学生;即便有幸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也不够自信,不会学习,不善交流。

(三)价值之困

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理当承上启下,而现实的处境却是有点不上不下、两头受气。小学常常指责学生在初中学坏了,高中则指责初中没把学生教好。当前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小学可以生动活泼地抓素质教育,高中可以大张旗鼓地抓应试教育。唯独初中,却面临着若生动活泼抓素质教育学校就活不过今天,死抓应试教育又活不过明天的尴尬境地。这种观点虽然偏颇甚至错误,但确实困扰着很多的初中学校。

如何破解这三个难题呢?首先要明确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明了三年的初中生活究竟要给孩子涂上什么样的人生底色。

当前,以学科知识掌握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让师生在知识掌握的加速跑中迷失了方向。知识是力量,但知识不是唯一,能力、思维、价值观、人格等“核心素养”在当下和将来将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初中三年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尤其在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普遍落后,学校必须适时跟上,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而要完成从“教知识”到“促进人的终身发展”这一巨变,真正实现学校“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必须大胆进行课程变革,寻找到有效的载体和有效的实施手段。

围绕这一思路,学校以育人目标和面临问题为导向,以“农村学校课程建设与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题为抓手,采用“倒推”和“顺推”的思维方法,确定每个时间节点和空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多维课程体系

教育的核心载体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课程。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的载体。一切的教育思想只有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决定着学校的形态。只有改变课程,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当前,改变课程的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选修课的开设,从国家课程的分层、分类、融合的校本化建设到每生一张课程表,很多先进学校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作为一处农村初中,我们认为: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妄自菲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一)增挖学科“深井”,丰富选修课程

我校开设选修课程的最初简单想法是针对不少学生的厌学厌校倾向,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的选修课找到自信和乐趣,进而能够喜欢学校、喜欢课堂学习。但是,我们最初的校本课程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开设,一些教师认为极其重要的课程却并不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些课程是学校和教师“强买强卖”开设出来的,这与我们最初开设校本课程的初衷不符。于是,学校从2010年开始尝试“自下而上”开设选修类校本课程。

学校首先对学生需求、教师特长和学校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调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需求调研,即学生喜欢什么?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二是条件调研,即学校能做什么?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意愿,挖掘社会可用资源。最终,在综合考量学生需求和老师能力之后,学校确定36名教师、聘请6名社会爱心人士兼任选修课教师。伴随着课程开发与实施思路的转变,我们发现: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且各方面的素养都有提升,校本课程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拓展学生能力的沃土。变革之初的失败与后来的成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仔细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把学生、把人的成长放在课程变革的中心。

此后,学校开始逐渐把校本课程的范畴与门类扩大,从深挖学科开始向外拓展,开始开发一些综合性的、地域性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形成了四大类30门选修课程——体育与健康类五项:篮球、羽毛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艺术素养类四项:绘画、书法、声乐与表演、健美操与舞蹈;学科辅助与拓展类四项:数学引桥课程、数学拓展课程、英语引桥课程、英语拓展课程;综合实践类六项:棋类、信息技术、手工制作、写作与演讲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走进马山》、《走进市场》《少年模拟法庭》。

(二)打通“深井”成“海洋”,加强三级课程融合

随着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入,我们发现,虽然选修类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负担依然沉重。我们认为,这跟当下的课程建设没有触及课程结构,没有进行课程融合,而只是在简单地“做加法”有关。其结果就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不断往上叠加,导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压力越大,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只有事物的结构变了,事物的性质才能变。因此,我们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加强课程融合,打通学科壁垒,把学科“深井”打通,使之连成“海洋”,真正改变学校教育的生态,让孩子学得更自由、更快乐,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首先尝试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校德育活动互相融合,效果良好。长期以来,学校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学中充满空洞说教,内容老套陈旧,不贴近时事实际,学生不愿听,听了也不信,德育教师陷入窘境。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以德育活动节点为中心,结合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授课内容,确定三者的融合教育模块,同步进行。这种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下一步,学校准备加法与减法同步进行。增加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校本课程,包括游学课程、创意课程等;同时,删减早期深挖国家和地方课程阶段形成的内容重复课程及落伍于时代的课程。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整合,尝试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进行分层课程研究。

三、变革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探索“1+2”高效课堂模式

如果说,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落实的载体,那么,教学就是育人目标落实的具体行动。课程架构再美好,如果没有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落实,“促进人的终身发展”还是一句空话。夸美纽斯曾经说:教学工作应该“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2009年推进课程改革之初,我们就在探索这种有效的方法。学校参观走访了多所优质初中,阅读了大量文献,也对国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我们发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合作学习既是合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把课堂变革的关键确定为“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如果课堂能够有效地把先学的时空打开,让学生的问题成为后教资源,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状态激发出来,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就会真正落地。

(一)行动的第一步:构建合作小组

通济中学的生源复杂多元,优质生源比例小,学生之间差异严重,我们建立了“1+2”师友互助模式。即一个师傅带两名学友,组内互助合作,组外竞争创优,最终达到“1+2>3”的效果。因此我校的高效课堂也俗称“1+2”课堂模式。

全班共设6个学习小组,小组内每3个人组成为一个“微组”,每2个微组组成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1名,微组长2名,围桌而坐。小组的划分采取学生自治分组的办法:按综合评定将学生每6人分成一个选举单元,不同选举单元间的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凝聚力和认同感就更强。

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并不新颖,甚至司空见惯,但对于我们这所农村学校来说仍然是新鲜事物。目前,我校师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而且师生普遍反映这种师友互助的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增进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行动的第二步:完善教学流程

“1+2”教学模式可分为三段六环节,其中“三段”是:学案自学、互助释疑、竞赛达标,每段包含两个环节,共六个环节。每一环节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着力关注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发展。

虽然这一模式是许多学校已经采用的教学模式,但相比其他学校,我们强调了独攻深思环节。因为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倡导合作学习,常常弱化或忽视独立学习,而独立学习恰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这一步骤,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教材,发现问题,学会思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全是学生各自独立解决问题,不许询问别人,不许讨论。

“竞赛是激发潜能的兴奋剂。”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在课堂上多采用“竞赛”方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竞赛贯彻的原则是“机会均等,都在思考”,以体现竞赛的公平性,全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行动的第三步:创新评价体系

我们在课堂评价的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四个转变:变注重答案的对与错为关注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的思维过程;变注重对知识的回忆、再认为关注认知过程、思维品质培养;变注重分数量化为对问题症结、发展潜能的分析;变注重教师评价、外部评价为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调适。

四、成效和思考

自2009年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2010年开始,学校已连续六年被评为即墨市教育教学优胜学校。今年更是高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一举进入全市强校行列,实现了一所农村薄弱学校的“逆袭”!现在的学生,课堂表现踊跃、善于合作交流、日常行为规范、变得自信、懂得感恩、各类比赛屡获佳绩,因为教学质量选择外流的学生几乎没有,得到周边老百姓的认可。

家长们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孩子以前在家总是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好,都不想上学了。没想到现在课堂上却是能言善辩,变得开朗活泼了;每天都是欢天喜地地到学校去、从学校回。观看了你们真实的课堂,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更放心了。”进入高中后,高中老师说:“通济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自我管理水平高,学生的发展后劲足。我们希望通济中学能够输送更多这样的学生。”

顾泠沅先生曾经说过,做校长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对校长而言,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时”。回首学校这几年的变化,我有几点思考与同仁共勉:

(一)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科研未必都立竿见影,但科研过程一定有益于每个参与的教师和学校的最终发展。教育科研贵在坚持,课题一旦选定,便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我校这个课题已开展了近六年的研究,确定之初就明确告诉老师要长期做下去,不瞎折腾,不轻易改变。其实,当年与我们一块研究同一课题的有多个学校,也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因各方面原因没能坚持下来,终又归于平庸,令人惋惜!

(二)“育人”和“育分”的关系

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但在当下现实的初中竞争选拔的教育语境下,分数对家长、老师、学生乃至社会都很重要。如果教学中没有“育分”的体现,恐怕也不会令人信服。因此,我认为成功的改革必须是二者并举。

(三)“新法”与“旧法”的关系

回顾我校课改方面的种种做法,其实“独创”的成分不多,多数理念和方法是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或者教育文献上登载的已过多年的有关理论。这些理念和方法也许并不新鲜,甚至在某些人眼中都已经过时,堪称为“旧法”。但我始终认为,无论新法还是旧法,合适的就是好法。尤其对我们这所发展中的农村薄弱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借鉴有时胜于独创”,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优的回报,追求高性价比也是一种智慧。

即墨市通济中学,山东青岛 266200)

(责任编辑:孙培东)

猜你喜欢

校本学校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