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
2016-12-20严三九
■ 吴 迪 严三九
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
■ 吴 迪 严三九
近些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中国互联网空间涌现出了大量虚拟的亚文化群体。它们以网络为基地、个性为纽带,传播着另类的文化形式,并创造出共同的群体符号与情感连带,成为了互联网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将网络亚文化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动置于一条完整的闭环式的互动仪式链中进行考量,分别从用户共在、关注焦点、共同符号、共享情感等方面对网络亚文化群体内部的交互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试图探索出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互动仪式链;网络亚文化;关注焦点;共同符号;共享感情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凸显,网络亚文化群体逐渐成长为互联网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与以往的文化族群不同,网络亚文化群体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托、强调用户同在而非身体同在的虚拟族群,它是由处于从属结构地位的群体发展起来的一种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风尚。①群体成员通过主动的搜索,挖掘出主流媒介之外的信息并发表意见,形成自身独特的关注视角和表达方式,从而构建出新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定位。如今,网络亚文化群体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在与主流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群体成员通过不断的实践,一方面彰显着群体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也拓展着自身的文化领地,从而为群体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充分的资本。
近些年,网络亚文化群体在现代社会的诸多关系中,如人与技术、人与社会生活等领域,都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命力,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各学科文化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关于“网络亚文化”的研究有着明显的分类化趋势,大体存在着三种研究方向,即网络亚文化具体事件的研究、网络亚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研究及网络亚文化的影响与效果研究。然而,尽管如此,我国学界关于“网络亚文化”的研究仍然不够成熟,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对网络亚文化群体较为表层内容(如成因、特征及影响)的分析,而未能深入探究网络亚文化群体内部的交流互动情况。由此,本文将传播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借鉴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网络亚文化群体内部信息的交流互动状况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和解读,从而试图构建出网络亚文化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传播的仪式链模型。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2003年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②。同时,在柯林斯看来,情感能量又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于是,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互动的仪式链模型,即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在关注点与情感的相互连带中,能够产生一种共享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进而形成新的社会定位与社会形象。
根据柯林斯的观点,互动仪式是一组具有因果关联与反馈循环的过程③,其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3.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些要素彼此形成反馈作用,并且当它们有效综合,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互动参与者就会产生以下体验:1.群体团结;2.个体的情感能量;3.代表群体的符号或“神圣物”;4.维护群体、尊重群体符号的道德感。如此可见,互动仪式的核心是一个时间推移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④,随之,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如图1⑤)
二、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分析
网络亚文化群体,作为伴随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社会群体,它具有着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符号与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它已完成了互动仪式链的基本模型,并在对其的修正之中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闭环式的互动仪式链条。
图1 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
1.用户同在的自然仪式
传统媒体时期,柯林斯所强调的传统互动具有亲身的参与性,群体成员的身体共在是互动仪式链发生的先决条件,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媒介信息传输的单向性。由此,柯林斯认为,充分的身体接触才能够为参与者提供共享的关注与情感,进而产生群体向往、成员意识与尊重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身体接触的时空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参与的持续性,也使得仪式所带来的认同感与情感能量总是面临消退的威胁。而这一点在移动设备及社交媒体充分发达的今天,似乎能得到修正与弥补。网络亚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在多数情况下都未能处于同一个物理空间,但伴随移动互联网而来的参与的即时性、持续性早已为其营造出了一种更为真实的空间同在感,并且随着多媒体元素的不断增加,群体成员在同一个虚拟空间内以更为多样的形式进行互动,共享的内容也愈益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于是,一种基于虚拟空间用户同在的集体意识与情感连带便产生了。
从产生之初,互动仪式链理论就强调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都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仪式中逐渐形成的。按照惯常的用语,仪式指的是按照一套程序化的行动进行的正式典礼。然而,对此,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鼻祖涂尔干则表示“正式性与程式化活动并非是关键的因素,就其对相互关注焦点的贡献程度而言,它们只是有助于主体间性与共享情感的核心过程,即集体意识与集体兴奋的体验”⑥,因此,便有了正式仪式与自然仪式两种情况。而网络亚文化群体空间就是一种基于用户同在的自然仪式建立起来的群体认同。从源头来看,或许它是出于对某种文化形式的推崇,又也许是源于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偏爱。总的来说,它并无正式仪式一样的公认地位,大多数的时候它都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娱乐,是属于这个世界中非严肃部分的一种形式。但尽管如此,它仍成功演绎了一般仪式体验的高潮点,成就了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出现。
2.亚文化资本拒绝局外人
萨拉·桑顿在其著作《俱乐部文化:音乐、媒介和亚文化资本》中提出了“亚文化资本”概念。对此,他认为,“亚文化资本就这样以时尚的发型和精心收集唱片的形式被具体化了……就如‘良好的举止’象征着文化资本一样,亚文化成员使用着(但不滥用)最近的行话和装扮,看起来好像天生就能把握最流行的舞蹈风格,亚文化资本也以一种‘内行’的形式被具体化了。⑦”由此,在网络亚文化群体内部,亚文化资本成为了区别群体成员与局外人的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网络亚文化的资本是“个性”,而在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中资本又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但大体表现为行话、表情等共同符号的使用及讨论话题的专注度。例如,猫扑论坛中用2333表示大笑的含义,等等。如此,尽管网络亚文化社区本身是一个开放且自由流动的空间,但局外人若想融入其中,除了要改变自身的兴趣取向之外,还不得不经历一段漫长的学习过程,因为唯有掌握了基本的群体符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身份认同。
3.共同关注点引发共同符号
就网络亚文化群体而言,自它产生伊始,共同的关注焦点就始终存在,因为它从本质上就是由一些具有特殊偏好的个体聚合而成。然而,当个体成员参与具体的活动(即仪式)如人肉搜索、恶搞创作、评论时政等时,这种群体的团结感就会变得愈加强烈。因此,网络亚文化群体的“自然仪式”行为,实际上具有了双重意义。首先,它是一种彰显预先存在的群体特质及身份的方式,群体成员通过有别于主流文化的形式展现着独特的群体魅力;其次,它又是一个强化、再创造的过程,群体成员不断地在相关活动(即仪式)中发声以提高群体的团结意识及存在感。
柯林斯认为,有关注焦点的人群往往能获得延长这种团结感的共同符号,而对于网络亚文化群体而言,这一符号往往表现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如恶搞文化中讽刺性的语言、猫扑论坛中233式(大笑)的表达以及火星语等。另外,据柯林斯所言,现实场景中的共同体只具有微弱的长期团结,因为每次活动的参与者不同,人群在整体上对于大多数参加者而言都是陌生的,由此,即使有共同符号的存在,共同体也只能是一种易变的、短暂的经历。然而,这一点对于网络亚文化群体并不适用。亚文化群体的虚拟特性使其从一开始强调的就是参与者精神层次的同在性,而且,在群体的发展过程中,群体成员逐渐将前期所产生的共同符号也纳为互动仪式链条的要素之一,应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之中,进入所谓符号的第二层序循环,并将其作为展现群体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互动仪式链条在网络亚文化群体中已演变成了一种闭环的模式,不断循环反复、积累重塑的同时也强化、再造着群体共同的集体情感。
4.微观互动仪式的节奏性连带
埃里克斯与舒尔茨曾总结到,“尽管人们谈话时没有节拍器,但人们交谈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拍器。”⑦这里所指的人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因此,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来,在人的不同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为了与多样的会话对象建立和谐的对话秩序,节奏同步活动在不同时刻来来去去,贯穿于社会互动仪式的始终。而网络亚文化社区中的成员,无论是对话风格,还是思维方式,都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由此,处于亚文化社区互动系统中的成员总能达成协调一致、互通有无的节奏韵律。无疑,这种节奏感能够最大程度地唤起亚文化集群的共识感与认同感,进而促进情境团结的实现。
总体而言,网络亚文化群体微观互动仪式的节奏连带,指的是一种时间上处于不同阶段的共同节奏,从参与者会话的无缝交替,到互动过程中的细微共鸣,无不体现着这种节奏连带的巨大力量。具体来说,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没有间隔”的会话交替原则,表现为当网络亚文化群体成员对某件事情发表观点时,社区中的其他成员总能给予及时性的回复或追捧,如“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热语的出现。不得不提的是,这种节奏的合作过程几乎是无意识的,由于“节奏连带”的作用,融入互动链条中的亚文化群体成员往往是在通过预期而不是反应与同伴保持着行为的一致;其二,是恪守“没有重叠”的会话规则,网络亚文化社区是一个开放且平等的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群体成员能够自由地进行观点的抒发,即使同一时间内由于观点过度集中而出现了短暂性的刷屏现象,网络社区也具有无限存储和检索的功能,因此,每一位成员的观点在这里都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表达。
人类最强烈的快乐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步进行的社会互动之中。对于网络亚文化群体的成员而言,共通的互动符号拥有令人愉悦的内涵,有利于他们成为团结的整体,并建立起群体共享的情感能量。至此,就要素而言,共同的关注焦点增强了既有的情感连带;就结果而言,共享符号也已被创造出来。如此,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已经完成,它不仅仅是对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复刻,更是对它的修正与完善。(如图2)
图2 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三、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网络亚文化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仪式主体,已然形成了高度的情感连带与身份认同,并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因此,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并不能仅限于对互动现状的解读,而应不断完善优化以求指导或规范群体的互动仪式行为。如此,鉴于当前的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1.网络亚文化群体的线下辅助仪式强化身份认同
根据柯林斯的观点,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与情感,确认共同的关注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的状态。尽管如上文所言,位于虚拟空间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凭借着用户同在的自然仪式即可创造出一种群体的情感力量,但这并没有否定身份近距离接触所带来的强大“皈依”效果。就目前我国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发展态势而言,群体的线下仪式也时有发生,如贵阳百人纪念迈克尔·杰克逊、深圳的快闪活动,等等,这些群体成员从网络走向现实,通过身体的充分集聚获得更深度的身份认同。然而,目前看来,这仍属于少数现象,并且由于仪式的间断性使得集聚的效果很快消退。由此,笔者认为,优势有益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可以将线下活动作为自身辅助仪式,在彰显自身群体存在感的同时,通过强化再造群体形象来吸引更多的旁观人群,以扩大亚文化群体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2.网络亚文化群体的权力分层仪式拥护社群文化
正如上文所言,网络亚文化群体社区是一个相对开放且自由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群体行为的放荡无度。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只有少数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形成了较好的信息控制机制,即成员间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等级与权力的分层。这种分层并不是出于领导或统治的需要,而是具有了一种管理与净化的性质。网络亚文化群体中核心的参与者,往往凭借着高强度的互动(仪式)获得信息控制与管理的权力;而社群的初入者或边缘者,作为群体的新生力量,则不得不在初始阶段被动地接受控制。可以说,这样的机制不仅是对群体身份的维护,更是对社群文化的拥护。如此,在未来,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中应该增添权力分层仪式的环节,使其与原有的自然仪式相互结合、相互制约,从而不断促进网络亚文化群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3.网络亚文化群体仪式的良性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交互功能必然会愈来愈模拟人类的生理机能。如此,虚拟空间的交互可以建立起更高程度的关注焦点与情感连带,从而也会进一步促进互动仪式链的深度研发。然而,随着连带性的增强,应用这个功能本身也存在着风险。如果这种网络互动功能是被外在力量而不是接收者所操纵,那么它就成为了拥有巨大权力的社会控制力量,具有很强的威胁性,如此,网络亚文化群体的良性引导显得迫在眉睫。
如今,不合理、有害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屡见不鲜,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色情话题等触及道德底线的亚文化事件已产生了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试想,随着网络互动功能的逐渐增强,若网络亚文化群体被有心之士恶意掌控,定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虽然承认并支持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永恒主旨,由此,在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所选择,有所区分,时刻警惕亚文化群体中的不良因子。
注释:
① 杨富春、周敏:《新媒介环境中网络亚文化族群的表现及分析》,《编辑学刊》,2012年第4期。
② 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
③④⑤⑥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6、85、87、88、121页。
⑦ Sarah Thorntom.ClubCultures:Music,MediaandSubculturalCapital.London:Policy Press.2003:27
(作者吴迪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严三九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