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际锂电池巨头的负面消息中,我们应该学什么?

2016-12-20马晓康

中国自行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锂电池索尼

文/马晓康

从国际锂电池巨头的负面消息中,我们应该学什么?

文/马晓康

What Can W e Learn from the Negative News of International Lithium Tycoon?

锂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据调查报告显示,Note7电池故障是因为电子组内的分离器过薄,以及电极绝缘不当所致。由于出现爆炸问题的电池生产商是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三星SDI,因此不仅在锂电池界引发震动,更成为全世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为什么国外锂电池企业的负面新闻,我们从来不会错过、漏过报道,别人还能自我揭短(据说三星员工证实Note7燃烧事故缘于三星SDI生产的电池)、道歉,不计损失地发出全球召回声明。而我国锂电池行业,尤其是锂电自行车和电动汽车起火爆炸类的负面新闻,向来讳莫如深。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三星SDI因为没有进我国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所以在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的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被锂电池界议论纷纷。如今三星SDI又在自己的另一优势领域——智能手机锂电池应用领域遭遇爆炸事件,似乎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今年以来,除三星SDI以外,多个国际锂电池巨头都发生了令业界震惊的事件。与三星SDI在中国动力锂电池领域境遇相似的LG化学,8月14日在位于南京的电池工厂厂房失火,据说,着火点是锂电池生产设备。一直被认为是全球锂电池生产“标杆”之一的LG化学厂房也发生失火,不免令人惊愕。电池具有的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性能稳定、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电动自行车、纯电动汽车、数码设备、手机等的最佳电源。但锂电池制造工艺要求极高,是集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由于锂电池比能量高、材料易燃,稍有不慎,便极易引起燃烧,无论是日韩还是国内企业都曾出现过工厂燃烧、产品使用过程中燃烧的事故。目前,我国锂电池产销量占全球市场40%以上,但基本上属于中低端产品,而中高端锂电池产品则几乎被日韩企业所垄断。最近,日韩锂电池企业的负面新闻被国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那么,怎样看待日韩企业诸如燃烧之类的负面消息?

三星Note7手机电池爆炸事件近日

而在2016年7月,外媒报道称,日本索尼宣布已与日本电子元件器制造商村田制作所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谈判将公司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双方预计转让的电池业务包括索尼日本全资子公司索尼能源设备运营的电池业务,以及索尼在中国和新加坡与电池相关的制造业务。

据了解,索尼此决定缘于锂电池业务一直表现不佳。尽管“剥离”该业务可以被理解,但作为电池技术行业的开创者,尤其是在1991年首次将商用锂离子电池引入市场的企业,索尼的决定还是令人感到遗憾。

还有一个既引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同时又是锂电池制造商(据说超级工厂很快将投产)的知名企业是美国的特斯拉。今年其mode1系列车型起火爆炸的负面消息一直不断,被有人指责为自动驾驶功能设计不完善,有人则指出是因为充电功能存在问题,还有人把罪责归咎于电池易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也许这些国际锂电池知名企业接连发生负面消息的起因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受到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确切地说,它们只要出现一丁点问题,都会被聚光灯照得人尽皆知,甚至如同“连续剧”一般,问题不断被深挖,以满足各类看官的眼球。

在此,笔者并非为这些企业“站台”,批评那些不断扩大负面消息的媒体及业界朋友,毕竟这些一直被视为行业“榜样”的企业出现严重问题在先,被媒体曝光亦无可非议,应当引起警醒及借鉴。况且媒体需要新闻生存,竞争对手需要借机打压,这是现实世界残酷的生存法则,也属天经地义。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看待这些事件,我们不应该感到幸灾乐祸,不应该看到别人CEO低头道歉就觉得心中特爽,或者国人一致同仇敌忾“对外”,情感上仿佛有共鸣一般。这是因为,嘲笑别人根本无法提升自己的实力,我国的锂电池制造水平不会因为对手的一时失误,就能窜到一个新高度。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是,为什么国外锂电池企业的负面新闻,我们从来不会错过、漏过报道,别人还能自我揭短(据说三星员工证实Note7燃烧事故缘于三星SDI生产的电池)、道歉,不计损失地发出全球召回声明。而我国锂电池行业,尤其是锂电自行车和电动汽车起火爆炸类的负面新闻,向来讳莫如深。 似乎在不少业内人士心中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是:对于电动汽车起火爆炸事件,根本不需要大惊小怪的,哪家电池不会着火?只是公关是否到位,有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难以正视自己的错误,缺乏有效的监督,如何改正?如何提升? 一位三星中国员工的微博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段时间也许是大家接触到我司产品以来觉得是我司最难过的一次,确实这次的问题不小,也会对公司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但是,“当别人失去信心的时候,我觉得往往应该微笑”(出自日本电影《Happy F1ight》)。天塌不下来,曾经再大的危机也遇到过: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总部老板求着别人买地,拿到现金赶紧到公司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也挺过来了,所以今天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当然这个问题也给我们很大的警醒,跌跤是痛的事情,但是长远来看不是坏事,跌得越痛,记得越牢,以后可以走的更远。1993年不也是因为公司的产品被摆在了商场的角落,才会有以后的改革么?”

“跌得越痛走得越远”,一个普通员工尚且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呢?

面对索尼的“断臂求生”,或许有些人嘲笑过其怎么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最近的几则消息又透露出索尼的新迹象。

据某网站报道,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索尼公司最终决定进入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并将为电动汽车方程式赛车提供电池服务。到2020年,索尼希望在智能手机领域商业化提供其新电池,并希望继续在其他行业,如电动汽车领域扩大其电池业务。

索尼进军动力电池领域的“慢”与中国企业的“快”形成鲜明对比。当然,不是说“快”不好,而是要在“稳”的基础上求“快”,才能有效。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锂电池索尼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负面新闻”导写及例文
一种锂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索尼VPL-VW878正式公布
网络负面新闻及其传播特点分析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如此小却如此广索尼FE 12-24mmf/4 G
大三元的最后一员 索尼FE 16-35mmf/2.8 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