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自由教育认知与践行研究
2016-12-19丁节
丁节
摘要:大学是灵魂教育的最高场所,是向社会输入精英人才的重镇之地,所以是最有可能实现自由教育同时也是最需要践行自由教育的场所。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自由教育的践行情况整体不容乐观,自由教育不再“自由”。通过对“自由教育”理念的研究,帮助教师与学生端正对大学“自由”概念的认知,明确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改善大学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大学;自由教育;认知;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34-02
一、对自由教育的历史追问
1.自由教育内涵的发展演变。自由教育是对“自由”的哲学释义的运用。将“自由”之思想孕育于教育之中,就构成了“自由教育”。关于自由教育内涵的探讨,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对教育目的的探讨中,提出“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明确否定了功利性的学习,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要超越个体生存需要的。这里“超越个体生存需要”实际上指的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其更为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努力实现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人的自由能力的提升以及理性的充分发展。当欧洲社会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的人们,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赋予了“自由教育”新的内涵。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从自由教育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角度展开思考,认为自由教育是关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通识教育。认为只有对这些客观存在事物有一种科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教育”。卡尔·雅斯贝尔斯则将自由教育直接定义为培养“整全的人”,而这种“整全的人”首先要有自由之灵魂,其次要有科学之精神(即对真理的忠诚),再次要有理性之判断。
2.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即是:独立人格、理性思维。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自由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目标,是实现人之为人的标志。这里的“独立人格”,首先是知道自己是什么;其次是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最后是拥有必要的品质促使自身朝着设定的目标去奋斗。而培养“理性思维”,是实现自由教育的手段,只有运用“理性思维”才能不断认识并最终养成“独立人格”。
二、回归大学自由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不断受扩招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学教育危机日趋严重。本该是社会期许的精英不再精英,反倒多了些平庸。面对大学“自由教育”遭遇的困境,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层面,分析探讨回归自由教育的必要性。
1.教师的认知偏离。目前我校普遍存有以下观点:有教师认为现代人生存压力大,大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未来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人,专业课教学学时本已紧张,与之无关的其他学科都应尽量缩减课时;有教师则认为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期,在这四年里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加之部分学生普遍不好学,对牛弹琴的课堂比比皆是,没有必要在学生身上太费心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总的来说是对自由教育理念的认知缺失导致的。一方面,部分教师自我定位趋于狭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人工技能的传递员。大学教师所培养的应该是有灵魂、有理性、会思考的人,作为各个专业领域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不仅要懂教还要懂育。这里的“育”需要教师自身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里的“育”,需要教师将学生朝着“整全的人”的方向去引导,而不是只会记笔记、背书、考试的机器,知识浅薄,为人冷淡,处事生硬。同时,这里的教不是机械式的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单纯对知识的传递而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追问为什么。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将自己狭隘地定位于专业技能教授者,不仅囿于自己的专业,同时也局限在知识的功能性传递上。另一方面,教师信仰——大学精神气质的丢弃。大学教师应该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谓之教师信仰。前文所提到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大学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在从教之初是带着这份信仰走进大学课堂的。可是,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有的教师渐渐丢弃了这宝贵的大学之魂,谓之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不再渴望通过辛勤的付出换来桃李满天下,更不再潜心研究、承受坐“冷板凳”的寂寞。取而代之的是得多且过、敷衍了事。逐步丢掉了应该保有的理想信仰,日渐沦为世俗化的实用主义者。身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力量,没有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守住这份精神气质就是对大学意义的背离,也是对教师身份的不忠。“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明晰教师的社会定位,不忘初心、守住信仰,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有的执着。
2.学生的认知偏差。蔡元培先生当年整顿北大校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时,面对的是传统官老爷学府的腐朽,我们当今虽已没有当时那浓厚的官僚气息,但学生在对待学习和考试的事情上却如出一辙。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学生对大学显然是憧憬的,因为大学有他们失去很久因而无比渴望的自由。然而,他们眼中的自由与大学的自由相去甚远。对于他们而言自由是一个绝对概念,近乎于随心所欲,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绝对自由。近年来,关于高校绞尽脑汁对付各种自由散漫的课堂现象的报道层出不穷,即是明证。一种扭曲的“自由”正在大学生群中蔓延着。当然,也有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错,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但通过与这部分学生的深入交谈发现,他们之所以展现出优秀学子的风貌,完全是因为父母所期,而不是出于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倒彰显了当代大学与自由教育的背离,更值得反省。
三、当代大学自由教育何以可能
目前大学自由教育之所以践行不够,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自由教育的认知不够。这里同样需要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视角做出分析:
1.教师的自由。大学自由教育中的“自由”究竟对大学教师而言,包含哪些内容,这直接关乎着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大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实际上是对教师知识储备及自身素养的考验。对此,大学教师首先应有自由学术的意识。这里“自由学术”主要包含:一是耕耘于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刻苦钻研,才能将专业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专业”了,学生才会“专业”;二是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拓展,也就是对非专业领域的把握。人文社科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自然科学是人文社科的题中之义同时反作用于人文社科的发展,二者不可偏废。目前,我国依旧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作为大学教师应首当其冲摒弃这种错误的认知,以不断丰富和传播全面知识体系为己任。所以,自由学术意识,客观上要求教师要以专业领域研究为主,非专业知识学习为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更全面地塑造自身高尚的品格,更精良地做到言传身教。其次,教师需要拥有自由教学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内在的平台是自己创造和给予的。在自由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以考试为导向,不囿于教材,站在教材之外给予学生知识的补充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话式教学,以不断发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内在平台和环境的构建需要教师自身树立起自由教育的理念,而这种理念能否顺利外化于行,则需要外在环境的帮衬即学校的扶持。学校应尽量赋予教师充足的自由教学空间,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推陈出新,为自由教育理念的践行创造软硬两方面的有利条件。
2.学生的自由。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端正对“自由”的认识,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功利性的看待学习,将学习视为是让自己成为“整全的人”的手段。其次,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学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而是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锻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正确理解了学习的意义,方可全面地去认知和接纳其他学科。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人文社科类的书籍阅读和学习。“研读最伟大的心灵所留下的伟大的书”,方可不断唤醒一个人自身的卓越。再次,转变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脱离单向度收听式的学习模式,从而走向自主探究与挖掘的学习道路。
参考文献:
[1]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