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12-19王济远宁秀丽

中国市场 2016年3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王济远++宁秀丽

[摘要]实践教学是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从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入手,直面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质,强化教师和学生关于实践教学的问题意识,同时通过校园文化实践、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推行完善。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学生的就业,还可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广泛重视,校企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而言,目前校企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完整体系。首先是校企信息交流少,课程设置与文化产业不对接,学校没有真正进入文化企业,对文化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了解和把握不够详细。与文化企业的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做个项目或是咨询,还没有真正从学生教育和培养出发,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服务地方文化产业,来培养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应用型课程开设得较少,课程内容设置较落后,各种实践实训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其次是校企合作缺乏动力与活力,教师队伍所从事的科研脱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际,文化企业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高校与企业尚未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合作模式,因而合作意愿低微。作为高校教师方面,教师的科研没有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事一些研究,研究成果往往脱离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现实,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方面,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虽和的经济效益,对在校学生实习的接受意愿低,怕影响经济效益。三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自身技能型、实践型教师缺乏。文化产业是新兴学科,短短几年内全国上百所大专院校都以抢抓机遇的心态上马这一专业,那么如此多的师资从哪里来?这一点从不同学校把文化产业放在不同的学科和学院就有时了解,目前这一专业单独建立一个学院的少之又少,有的放在文学院,有的放在历史学院,有的放在艺术学院,有的放在管理学院,放在经济学院或是商学院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数文化产业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是兼职的,这些教师人来到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但是他们的业务和理论素养短时间难以改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授课偏重理论,实践太缺。尽管目前很多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已认识到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上尝试着一些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是理论知识传授多,文化产业案例结合少,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还在大多学校存在。此种局面不利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教材建设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严重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权威的、被广泛认可的教材较少。许多课程要么没有教材,要么就是借用其他专业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都是隶属于传统社科领域,内容多,偏重理论,一现在许多学校使用艺术史为例,文化产业专业的艺术史一般为32小时,2学分,但是他们使用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中外文学史或是中外戏剧史大都是艺术性专业的教材,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内容多,因为这些课程在艺术性专业一般是两个学期64课时,而适合文化产业专业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

基于以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培养应用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首先就是面向文化企业需求构筑应用型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个文化活动其实就是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它包括创意的生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产品的流通、大众文化消费等多个环节。而当前学习学校的理论课程很难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众多环节具象式讲清楚,而不熟悉每个环节的实际形态和运行过程,是不可能去操控和管理这一产业价值链的运行过程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教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面向文化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育与企业训练相结合;面向文化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能力训练结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训练并重的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其次是校企共建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校与文化企业建立并实施 “教师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课堂”制度。“教师进企业”,即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文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开发和管理服务,提高和丰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实施经验。 “文化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课堂”,一是聘请文化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来校对教师进行实践课目的培训;二是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聘请文化企业人员授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改变教师考核标准,不能简单以论文数量来定评。要根据不同专业制定考核规则,切实把实践教学环节吸收进去;三是让外聘实践型教师和文化企业人员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好能力,熟悉、解决文化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参与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能获得更多与实际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得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加面向实际,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让学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形成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