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以药剂学课程教学为例
2016-12-19孙淑萍张小平王凤各张叶明
孙淑萍,张小平,王凤各,张叶明
(1.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以药剂学课程教学为例
孙淑萍1,2,张小平2,王凤各1,张叶明1
(1.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文章从创新教学模式概念、实验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学科竞赛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制度与平台等建设出发,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确认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案例;探究其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创新教学模式;应用策略;效果评价
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实现创新教育目标而建立的组织、设计、调控教学活动的策略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而是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前提,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实践.目前,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得比较少,在药剂学科领域的研究就更少,为此,笔者对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其效果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我院药学院2015年大三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美容药剂学兴趣小组、专利创新小组的成员,共150人.教学内容是药剂学实验课、理论课,还包括兴趣小组进行的美容药剂学、药剂学科研实践及创新活动.选用的平台为皖南医学院药学院科研创新平台.
2 研究假设
①采用创新教学是否可以改变目前教学现状? ②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③创新教学的效果将会如何?
3 应用策略
3.1 实验能力的培养
(1)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1].以确保实验课教学质量为前提,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不规定探索研究过程,不预先给出明确结果,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实践才能摸索出处方中各种成分的配比.比如在做乳剂的试验中,告诉学生实验原理为油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剂基质,加治疗疾病的药物就可以做成药物,加护肤的功效性成分就可以做成护肤品,也可以在乳剂基质上做成洗头膏、沐浴液、护发素、爽肤水等等,往往还会加增稠剂,配一系列品种的增稠剂留给学生选择,提供给学生实验材料,能做成功的水油的大致比例,其他的具体的量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做的偏稠是乳膏,偏稀是乳液,更稀是乳剂基质的爽肤水,香精、色素、增稠剂都给学生提供好多个品种,可以用一种,可以复配.通过这种探究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不断改进实验教学.
(2)通过开放性实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申请者所在的药剂学实习实训中心长期对药学院学生开放,例如课后、周末以及节假日等.鼓励有科研兴趣的大学生到实验室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研探索.学生可以自选课题或者参与指导老师的项目进行探索式研究,也鼓励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做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
药剂学实习实训中心不仅对学生开放[2],申请者还坚持经常去实验室指导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学科竞赛实验项目等自主选定实验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仪器设备,设计实验方案,由老师审查通过后,完成整个实验项目并取得成果.
(3)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申请者尝试将毕业设计定位得高一些,选择药剂学的一些较高水平的课题交给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取舍,确定出最终的合理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断翻阅资料,发现新问题、制定研究方案、独立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从2006年,申请者已指导36名同学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在此项研究中,申请者打算让实习生自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创新设计题目.大学生自己选定创新设计题目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对自己构思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研究.
3.2 科研能力的培养
(1)对大学生采取行动学习法,让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以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不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
长期以来,大学生参与申请者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逐渐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了创新水平.笔者打算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以不断培养更多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科研立项培养创新能力.科研立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设计题目及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提出有创意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学校、省、国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阶梯型科研立项平台,强化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同时邀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查阅、大学生项目申请书的撰写、获批后课题的执行等都是在师生合作、协商下进行.通过此种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打算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申请各级各类项目,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启发式引导,重视创新过程,逐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模式需改成引导模式,在选题上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题,遇到困难不是完全依赖老师来解决,而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解决.
笔者反复告诫学生,选题、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查阅的各个文献资料、实验数据整理分析、甚至失败的结论都是创新过程的积累.实验中出现了失败并不可怕,查找失败的原因,想尽办法使实验成功,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自己的科研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4)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到企业中去实践、去锻炼,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模式教学能够使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在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始终坚持“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趋势[3],积极与国内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深入交流.
(5)开展兴趣小组、创新小组等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4].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科研兴趣小组、创新小组、学生社团组织、选修课等.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了验证的手段和平台.笔者通过成立针对本科生的美容药剂学兴趣小组、专利创新小组,搭建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互动交流科研经验和心得的平台,高年级的有一定科研经验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结成对子,以提高学生科研的整体水平.在兴趣小组采用自主研究模式,即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解决问题,最后提交研究成果 (论文或生产成品).申请者长期与同一小组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便于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形成双向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凝聚教师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药剂学实习实训中心”以创新为宗旨,通过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进行项目研究实验的平台,带动学术交流、科技竞赛等相关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在师生协商、探究下,已研制出祛妊娠纹乳膏、祛痘靓肤霜、高分子凝胶退热贴、治疗鱼鳞病的乳液、抗菌健足型泡腾片等多项成果,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3.3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景,采用情景探究、协商、案例、问题、讨论、科研促进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根据药剂学教学大纲,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和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对药剂学学习的兴趣,摸索出多种学习方法.课堂上着重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重视利用多种课堂形式[5],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重视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应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探究、协商、案例、科研促进教学等模式在药剂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人格,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药剂学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体会创新的乐趣.
利用药剂学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申请者把在科研上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结合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科研更好地促进教学.
3.4 学科竞赛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竞赛活动,诱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可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6].组织竞赛不仅能鼓舞青年学生的斗志,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且对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活跃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申请者指导张毓婷等完成的作品在安徽省挑战杯获铜奖;指导李子月完成的作品在芜湖市第三届专利比赛获特等奖.笔者打算在兴趣小组、专利创新小组研究出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创新的成绩,进一步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科研创新的活动中.
3.5 创业能力的培养
(1)以创业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要强化与社会各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拓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
笔者指导学生参加诸如“芜湖市私人定制药妆有限责任公司”、“e家旅行洗护有限公司”的创业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笔者打算在以前指导创业活动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2)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7].考察芜湖的植物资源,查询这些植物有没有去污、护肤美容、或药用功效,是否能开发出药品、化妆品、功能性饮料、食品等.大学生在假期还可以对老家的植物进行调查、考察这些植物在民间哪些是用来治病的,哪些是用来护肤的,以及这些植物是如何处理后应用的,从而为开发一些新产品提供一些思路.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6 制度、平台等建设[8]
(1)打造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应开展如何培养大学生自身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抵制诚信缺失、学术不端的活动,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科研品质.
通过大学生科研实践和指导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深刻体会到创新精神对于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实验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要苦苦钻研,要耐得住寂寞,任何急功近利都可能造成创新活动的失败.
笔者带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很注重培养大学生科研道德观、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以“学生自我反思、学长影响带动、教师专业指导、团队协作训练”等多维创新教育网络为带动,促使校、院设置对应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创新教育支持平台.通过不断积极鼓励,逐渐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2)开展多种形式创新活动,加强各级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养成创新意识[9].应该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场所形成创新氛围.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创新活动,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网上研讨、硕博论坛等学术活动.申请者经常组织兴趣小组、专利创新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的空隙进行学术交流,让高年级有经验的同学多给低年级的同学讲讲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通过学术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利用微信[10]、QQ群等互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积极开展在线学术交流,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微信网络资源丰富,运行成本较低.笔者在微信的聊天组、朋友圈中发送各种学习资料、网络链接、自拍照片或自制视频等资料,有效地增加了大学生获取资源的数量.
QQ和微信可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不仅可以进行学术方面的讨论,还可以进行对方法、意识非知识内容的交流,从广泛的交流中学生可以获得创新的灵感,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
笔者经常利用QQ群、微信和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在群聊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微信、QQ平台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新的想法和创意,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4)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人文、制度环境.学科环境建设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平台.合理的学科布局可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基础条件,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可为大学生捕捉创新点提供机遇.
人文环境建设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支持.把创新看作一种信念,树立创新意识,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气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崇尚科学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制度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在培养机构建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金、校级大学生科研资助金,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给予资助、奖励,建立和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有利于大学生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5)搭建教师科研、教研项目及交流培训项目支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借助教师的科研和教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外培训和交流能拓宽教师知识视野,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笔者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攻读博士学位,积极申请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积极参加科研交流和培训,逐渐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笔者一直坚信,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才能指导出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6)构建高校学生创新学分评定指标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11].通过课堂教育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通过技能训练、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与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如何,要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因此,必须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训练、培养的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了解,通过测试、信息反馈等方式来反映教育效果,测评学生创造力变化.
4 创新教学模式评价研究
4.1 问卷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样本选择我院药学院2015年大三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美容药剂学兴趣小组、专利创新小组的成员,共150人.调查问卷直接发放到被调查者手中,现场作答,完成后立即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4.2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样本选择的基本情况描述说明,见表1.
表1 样本选择的基本情况描述
4.3 调查问卷原始数据统计
本研究以Excel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4 数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非常同意和同意所占的总百分比显著大于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所占的总百分比(P <0.05).由以上数据可知创新教学模式是效果较好的一种药剂学教学模式.所采用的各种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是切实可行的策略.
表2 调查问卷原始数据统计
5 结语
笔者在药剂学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以上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药剂学实验的成功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药剂学特点摸索出适合药学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药剂学实践中验证、发展和完善创新教学模式,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通过此项研究为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范例,大面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新体系提供先进的理论支撑和高效的实践策略.发现创新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调整操作研究上的偏差,形成科学有效的创新策略方法,为此项研究的日后深化和推广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1]孙淑萍,李胜利,刘同明,等.谈谈探究式教学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72-74.
[2]苏飞,束良勇,舒永钢,等.开放性实验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5,3:74-75.
[3]张宏玲,王奔.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初探[J].湖北畜牧兽医,36(2):63-64.
[4]齐艳,彭金咏,姚继红,等.科研实践在药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药学研究,2015,34 (4):242-243.
[5]Randy L. Bell,Jennifer L. Maeng,Ian C. Binns. Learning in Context: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Informed by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13,50(3):348-379.
[6]王克强,唐宇,陈红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7-218.
[7]孙淑萍,张小平,陈晓丽,等.创新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8:256-258.
[8]Qian Wang,Yuping Bai,Fumin Feng,Weijun Guan,Yanshu Zhang,Qingzeng Qian,Nan Liu,Dong Ma,Guoying Zheng.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Public Health[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2012,4:525-531.
[9]胡庆武.大学生创新活动目标导向的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5):33-36.
[10]孙薇薇,杨海.微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经济师,2015,2:232-233.
[11]王宪辉.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实践,2015,2:187.
(责任编辑:王海波)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28
2016-05-02
校级教研重点项目“协商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jyxm06);省级教研一般项目“协商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4jyxm2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冻疮膏的制备及初步的效果考察”(201510368014);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含有中药材提取物的巴布剂及其制备工艺”(AH201410368107);“冻疮膏的制备及初步的效果考察”(201510368014);“不同制粒方式所制颗粒的粉体学特征与颗粒的引湿性关系的研究”(201510368113)
孙淑萍,女,副教授,执业药师,在读博士.
G808
A
1008-7974(2016)04-00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