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文化建设

2016-12-19李金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大赛

李金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170

高职教育理研

构筑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文化建设

李金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17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盛会,展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成果。但竞技的同时,更应通过全方位培育选手的素质、多视角记录大赛的历史、开展丰富的同期活动、调动全民参与大赛的热情、展示职教风采、铸造大赛精神等方面形成富有魅力的大赛文化。

职业教育;大赛文化;大赛精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盛会,自2008年举办至今,历时八年,参赛人数不断增多,参与企业、行业不断增多,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竞赛规程、内容方式、评价奖励、组织管理不断完善。大赛在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同时,也正打造、丰富着大赛的文化内涵。俄罗斯著名的文化学者科丙曾说过:“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真正的心灵和外貌,其他的一切(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经济成分、生产方式等)仅仅是名片而已。”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学校要建设校园文化,企业要建设企业文化。大赛在展示高超的职业技艺,开展展示、参与、体验等一系列同期活动的同时,培育职教学子高雅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精神,重构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发展职教的社会氛围,这就是大赛的文化使命。

一、何谓大赛文化

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大赛文化的研究并不多。齐亚红认为“大赛文化就是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一种精神文化”②,至于何谓精神文化,并没有给以具体的阐述;褚翔将大赛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宣传文化、场所环境、设置文化与移动文化③;制度文化包括竞赛规程、竞赛方式与内容、竞赛规则、评分方法、奖励机制、组织机构等④。那么,大赛文化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大赛文化内涵之前,我们不妨看一看关于文化的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是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由此推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化应包括两种基本形态,即本体性文化与修饰性文化⑤。所谓本体性文化,即在筹建、举办、完善大赛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大赛全体成员所认同并遵守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和价值观,这是大赛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所谓修饰性文化,也就是体现承载大赛传统与大赛精神的辅助性文化手段,如环境、制度、规则等等。就两种文化形态而言,前者是根本性的、目的性的,后者是技术性的、手段性的。而加强大赛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环境、制度、规则等技术手段构建完善修饰性文化,逐渐形成大赛自身的传统与精神,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全方位培育选手的素质

教育的首要职责是育人,因此,职业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人,然后才是掌握职业技能,成为职业人。大赛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艺,更应该是选手职业素养多角度、多方位的考验。但调查发现,很多大赛金牌选手技能上虽稍胜一筹,但其职业适应性并不理想,与人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尚需提升⑥。“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所谓技能,不仅包括产品设计、流程策划、线上操作等专门技艺,还包括能胜任一切工作的坚韧、合作、细致、创新能力等人文素养。技艺通过短期培训便可掌握,但人文素养,则需要全方位、长时间的陶育。技能大赛不应只是训练操作技能的工地,更应成为职教学子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技能大赛应该成为一个综合展示活动,既要展示高超的技术,更要展示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大赛赛题设计上应将选手操作技能的测试与综合素质的考查并重,赛题内容中应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2015年,大赛“服装设计”赛项试题——请以“魅力中国”为主题,创意设计晚礼服裙,配以不少于300字的设计说明——就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选手既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彩色服装效果图,还要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效果既要有服装品牌市场流行元素,同时又要体现中国元素、中国特色。这既是对学生时装设计专业能力的考查,更是对选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表达能力等文化元素的考量。

在大赛评判标准上,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习惯的评价。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我国61支代表队与新加坡、德国、津巴布韦等14支国外代表队同场竞技。虽然比赛时间紧张,但新加坡、德国选手仍然严谨遵循工作每一个流程,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作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相比之下,我国选手虽然在比赛时间上准点完成,在操作方法上完全正确,但最终因成品的精密水平欠佳,而屈居其次。同样,在2013年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安装”赛项比赛中,我国参赛选手虽在装置速度上遥遥领先,但最终因作品水平度稍有欠缺,以低于韩国队0.12分的差距,与金牌擦肩而过。由此观之,现代技术人才不缺乏工艺技巧的熟练,不缺乏吃苦耐劳的干劲,缺乏的恰恰是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因此,大赛评价不只看操作结果,更要注重施工安全规范、团队合作能力、选手职业习惯等过程性评价。

三、多视角记录大赛的历史

文化需要创造,文化更需要历史的积淀。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的泰晤士河,与两校的历史密切相关,围绕泰晤士河进行的赛艇运动,作为一项在欧洲存在百年的“绅士”运动,一年一度,除战争之外,百余年从未间断。这样一项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活动,最终成为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的品牌文化和象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但从职业技能大赛社会关注度、认可度来看,显然不能与高考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高考几十年的历史相比,技能大赛的历史还很短暂。多视角、多维度记录大赛历史,沉淀积累历史势在必行。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策划到举办,应该有更多的故事。记录的方式,记载的媒介,应有更多的选择。如,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及近百家地方媒体和行业媒体通过专栏、微博、特刊、通讯、新闻等形式对大赛赛事、大赛中发生的故事进行实时报道。自2011年起,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50位学生组成的记者团,以学生的视角、理解,对大赛赛事及相关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从大赛举办的2008年开始,教育部就建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对赛事制度、赛事规程、赛事指南做了详细的文字性介绍,图文并茂展示大赛的精彩瞬间。此外,各职业院校的分赛场对大赛进行现场直播,2013年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场,设置了由学生志愿者创办的大赛现场的实时转播,使在校高职生第一时间了解大赛进展。

此外,自2021年起,针对大赛所作的回顾展工作记录着大赛的成长历程。2015年,教育部委托天津市教委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建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博物馆收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职业院校、各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大量关于八年大赛的珍贵原始资料、案例和展品。通过历年大赛的资料、图册、视频、光盘、实物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将职业教育八年的成长,八年的辉煌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现场体验等多种方式展示下来,展现大赛创办八年来在制度建设、职教改革、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办赛历史的延伸,博物馆将随时丰富馆藏,不断丰富大赛历史。

四、多形式展现职教风采

文化是需要交流的,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大赛在展示技能的同时,与大赛同时举办的同期活动异彩纷呈,丰富了大赛的文化内涵,扩大了大赛的文化影响力,展现了职业教育的风采,将社会对大赛的观摩延伸到对职业教育的关注。

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历年同期活动汇总

这些同期活动从内容上,共分三部分:

1.展示。展示职业教育富于创新,富有特色的技能作品。最具吸引力的是学生作品成果展,如东部地区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数控铣床教具模型、智慧生活系统、3D设计与打印等高精尖工业品,代表着当前尖端的科技发展;边疆省份的刺绣、唐卡、剪纸、雕刻、漆器、竹编等民族工艺,体现着对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运用3D打印和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并制作能歌善舞的机器人,将现代与传统融合,让现代机器人跳起了传统的“拍胸舞”,展示了古老的民间艺术。此外,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淘宝网合作,在淘宝网开辟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网络拍卖”专区,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实时展示职业教育创新成果。

2.表演。各地师生带来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彩表演,反映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展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大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3.会议。一是,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职教改革发展,共商职业教育发展大计的高层会议,以大赛为契机,探索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二是,为大赛获奖选手提供的就业招聘会。三是,总结职业教育育人成绩,展示职教学子理想抱负的汇报、交流活动。

四、全方位扩大参与范围

1.选手的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少数学生的舞台,不只是少数学生通往成功的跳板。自2009年起,大赛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竞赛序列,参赛选手面向所有职教生,从个人到班级,到专业,到学校,到地区,到全国,层层选拔,形成职业大赛选手群,真正实现“让所有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为了扩大参与范围,吸引更多的选手,大赛还以正式比赛、表演赛、对抗赛等形式广泛邀请国外职业院校学生参赛。2012年,香港选手首次参赛;2013年,台湾地区代表应邀参加技能大赛成果展;2014年,德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西班牙、新加坡和坦桑尼亚等7支外国队参加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邀请赛”;2015年,韩国、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选手参加“电气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两个赛项。跨国技能比试,展示各国学子风采,促进深度交流合作,为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搭建平台。

2.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职业教育是为企业打造技能型人才,大赛的整个过程也增进校企之间的技能交流、信息交流、合作交流。大赛的筹备、组织、裁判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赛项的制定、赛题的设计需要校企共同完成。而大赛在展示选手职业风采的同时,也成为展示企业风采的窗口。以企业名称冠名的“一汽大众杯”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康缘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以企业产品冠名的“雪弗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大赛,“贵定云雾贡茶杯”手工制茶大赛,昭显企业的品牌、特色,成为大赛文化中独特的风景。

3.职业教育者的广泛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办赛初衷本是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宣传、展示的机会,创造关注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但在备赛过程中难免生成“一切为了大赛”的功利性学习氛围,学生为大赛而学习,教师的教学也简单沦为是为大赛而进行。与比赛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专业和课程得到学生的青睐,相应专业和课程的教师得到学校重视。有学者对职业院校教师做了一个形象的分类:将专业教师比喻为鲜艳夺目、令人喜爱的绿叶群体,专业基础课教师为半死不活、无人理睬的黄叶群体,而文化课教师则为枯萎凋落、任人踩踏的落叶群体⑦,这个比喻恰到好处。专业课程对赛项、赛题有极强针对性,专业教师辅导学生备赛,无可置疑受到高度重视;专业基础课则因与大赛关系间接,课程及其任课教师受到一定冷落,但终究还能“感受到大赛的气息”;而文化基础课则成为职业教育的边缘课程,地位最为尴尬,课程也得不到保证。掌握熟练的技术固然重要,而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也越来越受到当代职场的重视。前者短时突击即可掌握,而后者,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浸润过程。只有各个职教群体合力育人,打造的赛场能手才能不仅技术强,而且精神好、风貌佳。只有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共同投入到大赛建设中,才能培育文武双全的技能人才,进而有利于形成深厚、持久的大赛文化风尚。

4.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大赛举办期间,所有赛项均面向社会,供家长、学生、中外各界现场观摩,亲身体验,社会各界都可以零距离了解大赛,感受大赛,走进大赛,大赛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同时,与技能大赛同时举办的同期活动,即是对职教风采的展示,也为全民参与、体验职教成果搭建平台。为此,2015年,教育部将同期活动中的相关活动做了调整: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洽会”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会”,将“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展览会”调整为“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演示说明会”,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回顾展”调整为“参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从而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大赛的热情,使大赛文化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文化具有历史性,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领域,形成了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化具有辐射性,大赛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情境,架起校企沟通协作的桥梁,开启校企文化融合的新时代;文化是活的生命,大赛展示职教学子职业风采,提升学子职业精神,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师素质、职教风貌都在大赛文化的熏染下蓬勃发展,大赛精神将在一届届大赛的举办中不断发展、不断传扬!

注释:

①灵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会,2002:52.

②齐亚红.高职技能大赛文化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7).

③④褚翔,徐媛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1).

⑤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⑥王帅.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选手职业适应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⑦张传刚,等.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的职校教师群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1]吴修艺.中国文化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9.

[2]褚翔,徐媛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1).

[3]齐亚红.高职技能大赛文化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7).

[4]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5]张传刚,等.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的职校教师群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D].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王远刘文华

Build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Skills Com petition

LI Jin-hua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170)

As a great ev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n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s demonstrates the achievements in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But in the competition,colleges should build the glamorous competition culture by nurt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players through a full range,recording multi-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ntests,carrying out the concurrent activities,mobilizing the students’enthusiasm involved in the contests,exhibiting the elegant demeanor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building competition spirits.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etition culture;competition spirit

G712

A

2095-5537(2016)05-00053-05

2016-06-29

李金华(1971—),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教授,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史学、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