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发研究

2016-12-19曹春云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办学体系

曹春云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发研究

曹春云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随着高职教育进入“后示范时期”,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较之前进行了不断改进,加入了新的要素。本文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入手,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结构、功能特征等,以使新的评价体系能适应“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要求。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发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颁发和实施,有利于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保障基础、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培养质量、产教融合、开放办学、社会声望和服务区域经济等一系列体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进行科学评价。在这个时期的教育质量评价,应在固化高职院校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突出这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调整原有部分指标的权重,并加入新的指标内容,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升级同步,更加关注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由此确定层级指标和评价体系。

一、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建的基本思路

(一)开发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

按照《教育大辞典》所讲,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一个多维、不断变化的概念,它通过一套多维指标体系来衡量一所学校的表现,在其本质上是满足个人群体和社会显性或潜在需求能力的特征总和,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和水平等一套绩效指标体系表现出来”(英Johu Sizer和Diana Crecn);《高等教育学》对教学质量的定义为“教学过程及其效果所具有的,能用鉴别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切特征和特征综合”。由此可以得出: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是构成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要素。

创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所参照的质量标准,主要是对两个标准层面,即核心标准和一般标准两个视角标准的层面进行设计考量;三个能力节点,即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目标设计;三个维度结构,即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课程结构进行整体开发设计,并将其整合为一体化架构,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建的前提与实施基础。

(二)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体系设计中,应坚持“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原则,突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高职院校总的服务目标,按照对高职教育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综合考量的总体设计思路,体系构建的重点突出了对产出结果质量的考核评价,特别是对社会用人方、社会第三方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的吸纳与采用。

表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三)体系设计的内容结构

体系分为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8项,分别为“办学定位、保障基础、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培养质量、产教融合、开放办学和社会声誉”;各个指标下设引导点和权重,前者简述该级指标所涵盖内容的主题词;二级指标总计为30项(略),包括观测点、权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分别描述对该级指标进行观察与切入的主要方面、其所占的权重、对各项评价标准组织实施的相应内容以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诸种评价方法。

表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从体系设计的整体内容结构分析看,重点放在办学成效上面:其重心部分为产出结果质量的指标内容(如教学改革、培养质量、开放办学和社会声誉)约占50%的比重;过程质量部分(如师资建设、办学定位和产教融合)约占30%,其中重点是对增量变化、内涵发展和根本性的体制机制建设的评价内容;条件质量部分(包括其他二级指标中所包含的条件因素内容)约占20%。

(四)体系设计的功能特征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四层次指向、三结合方式和四要素运行”特征的整体架构和指标设计。四层面:即从学校、学生、社会和政府等多层面评价考量,组织实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多元化触角切入的研究项目;三结合方式:即从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时效性相结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等综合性的评价方式,进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四要素运行:即从定性定量融合、目标结果相通、条件基础并举、规范创新同步等指标要素出发,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设计。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所应具备的最本质化特色——办学开放性、学生职业化、产教融合式、市场服务型的办学形态与特征总和。

(五)体系设计的实施因素

在体系设计中,凸显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开放式评价要素整合设计思路。其目的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根本办学机制的建立。同时,考虑到社会认可问题的广泛性与时间性等因素,在设计中开通了行业企业以及区域评价资讯、毕业生追踪调查资料和学校提供的文字数据资料的多种渠道进行产出结果质量的信息采集途径;在信息数据来源方面,既有教学数据平台的内容,又有毕业生追踪调查的来源,还有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数据等,均作为定性与定量评价来源;在评价方法中,采用增量给分制、定性给分制、合格给分制、等级给分制等多种方式,按照相对统一的百分数进行划分等级的评价。

一级指标还有培养质量,权重20%;产权融合,权重20%;开放办学,权重10%;社会声望,权重10%。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再详细分析二级指标及权重、观测点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完整的评价指标在课题研究报告中有详细描述。

[1]陈钱敏.高职教育制度的理性回归与再审视——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分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3(1).

[3]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4]金晶.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陈岩王远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Post-m odel Period”

CAO CHun-yun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Tianjin 300350)

While stepping into the“post-model period”,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started some reforms in its evaluation system.Some new criteria have been employed.Tomake the new evaluation system well adapted to the new period,the author holds that designers of the system should take conditional quality,process quality and result quality into consideration.And toward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sign in terms of general principle,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post-model period”;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quality;evalu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G710

A

2095-5537(2016)05-00066-04

2016-07-2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A1300980)

曹春云(1972—),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办学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传统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浅谈预防医学在中医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