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利针背俞穴埋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2016-12-19邵莹莹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失眠症针刺疗效

邵莹莹,金 泽,陈 静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圆利针背俞穴埋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邵莹莹1,金 泽2△,陈 静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观察圆利针背俞穴埋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方法及证据。方法:将60例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圆利针厥阴俞透心俞埋针24h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显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针背俞穴埋针疗法是一种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圆利针;厥阴俞;心俞;埋针;心肾不交;失眠症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疾患,焦虑、强迫以及抑郁等症为其严重的并发症。此外失眠还会诱发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和症状性糖尿病。目前西医临床采用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治疗本病,疗效持续时间短,且副作用大。笔者临床采用圆利针背俞穴埋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不仅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失眠症(心肾不交型)患者均来自2014年9月至2015年 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五病房及门诊,随机将9个月内来本科室就医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1],失眠主要为睡眠的质量和时间让人不满意,主要表现为:①入睡困难(>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④睡眠总时间减少(<6h);⑤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表现为入寐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心肾不交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为35~75岁(包含35岁和75岁);③病程≥3个月且≤1年;④未持续服用安神镇静剂;⑤患者自愿接受普通针刺及圆利针治疗,并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失眠的发生与外界环境影响紧密相关的患者;②失眠是由自身机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患者;③排斥针灸及圆利针治疗的患者;④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⑤精神意识不清的患者;⑥有严重的重要脏腑功能不全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治疗组方案依据:第 2版《针灸治疗学》中治疗“失眠”的有关内容,临床中取双侧神门、百会、内关、安眠、照海、申脉、厥阴俞、心俞、肾俞。患者取坐位,两侧厥阴俞碘伏棉签常规消毒,75%乙醇脱碘,0.8mm(直径)×50mm(长度)圆利针消毒后平刺厥阴俞透心俞,医用胶布固定,留针24h,隔日1次。其余穴位常规针刺,75%乙醇常规消毒后,采用 0.30mm(直径)×40mm(长度)毫针进行针刺,提插捻转得气,留针30min,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天。

2.2 对照组

对照组方案:采用常规针刺,取穴与治疗组相同,双侧神门、百会、内关、安眠、申脉、照海、厥阴俞,采用0.30mm(直径)×40mm(长度)毫针进行针刺,心俞、厥阴俞采用毫针平刺,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30min,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天。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2]观察两组患者指标(睡眠质量的好坏、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效率的高低、睡眠障碍情况、入睡时间的长短、催眠药物的应用及日渐功能障碍),并分别对每个患者的7项指标进行定量评分,每项最低0分,最高3分,总分最高为 21分。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负相关。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4]各20项,每项得分不高于4分,不低于1分,所得总分×1.25为最终得分即标准分。标准分判断焦虑与抑郁程度分为3级,轻度(50分~59),中度(60分~69分),重度(≥70分)。

3.2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每晚睡眠程度深沉,醒后精力充沛,睡眠时间持续6h以上为显效;每晚睡眠深度及伴随临床症状好转且时间增加到3~4h为有效;每晚睡眠质量无明显改善伴随睡眠时间在2h以下为无效。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PSQI评分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3.33%和3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的范畴,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为心肾不交型。故两组基础治疗均选用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宁心安神,百会穴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安眠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阴、阳跷脉司眼睑开合,与睡眠关系密切,申脉、照海分别为两经的起点,故针刺两穴有益于睡眠。背俞穴常用于调节脏腑机能,扶正补虚,主要治疗与其相对应的脏腑病,故选用厥阴俞、心俞、肾俞治疗心肾不交型疾病。圆利针为古代九针之一,状如马尾,针尖又尖又圆,用于深入人体一定部位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临床应用一般不留针。本治疗组采用圆利针与埋针疗法相结合,将圆利针固定于腧穴的皮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埋藏(24h),通过圆利针较强而长时间的刺激,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这一治疗方法打破了针灸治疗中单一毫针或单一针具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不同针具的整体性、特异性治疗作用。因此,临床产生了显著的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临床应用针刺结合背俞穴圆利针埋针的方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方法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专家.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M].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29-539

[2] 刘贤臣,唐茂芹,胡雷,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3]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4]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邵莹莹(1990-),女,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金泽(1965-),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变性性疾病、周围神经病、特种针法的研究。

R246.1

A

1005-0779(2016)10-0020-02

2015-12-10

猜你喜欢

失眠症针刺疗效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