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模型的农户林地经营效率分析
——来自广东和江西的调研数据

2016-12-18韦浩华

关键词:林农桉树杉木

韦浩华,高 岚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基于DEA模型的农户林地经营效率分析
——来自广东和江西的调研数据

韦浩华,高 岚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基于广东和江西两省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方法对农户的林地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对不同品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第一,江西省农户林地经营的效率平均值比广东的效率平均值要高,广东农户在种苗、化肥、农药的资本投入上存在较多冗余,江西农户只存在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冗余。第二,广东农户的杉木经营效率较高,桉树较低;江西农户的毛竹经营效率比杉木的经营效率要高。第三,桉树、松树、毛竹和杉木的经营呈现规模递增,而砂糖桔和肉桂则是呈现规模报酬递减。

林地;经营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DEA

2008年,全国开启了“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时期集体林权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集体和个人之间划定林地产权[1]。农业(林业属于大农业范畴)采取家庭经营形式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但家庭经营具有土地细碎化、农户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等特征[2]。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明晰产权、均山到户之后,林地经营规模小、林地细碎化的问题彰显。同时,林业经营时间跨度大、投入时限长,林业经营效率问题备受学界关注。

国内外学者探讨林业经营效率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在宏观林业经营效率方面,多从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着手,如Viitala& Hanninen(1998)研究芬兰19个公益林的效率,发现不同公益林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别较大[3];Salehirad&Sowlati(2006)则是研究了加拿大地区木材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4];赖作卿等(2008)测算了广东 21 个城市林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5]。田淑英等(2012)则是对中国1993-2010年的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到林业劳动力投入和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对中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影响较大的结论[6]。在微观林业经营效率方面,有从农户的林地经营效率角度研究,也有从企业的经营效率来研究,如刘璨(2003)通过安徽省金寨县 201 户样本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和分析发现林业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过剩[7];何浩然(2007)等运用 DEA 方法测算和分析了东北和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效率[8]。近些年,有学者考察了不同经营形式、具体作物的经营效率[9-12],也有学者探讨了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3]。

在已有林业经营效率研究的文献中,从区域宏观林业、林业企业经营效率、林农微观经营效率以及经营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内容着手较多,而对具体树种的经营效率测算较少。本文将对不同区域及树种的经营效率进行比较测算和分析,并探讨桉树、杉木、毛竹、砂糖桔、肉桂等品种在经营效率、规模报酬以及投入冗余方面的差异。

一、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统计描述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江西省8个县10个镇和广东省2个县5个镇共231个农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在对收回的231份样本问卷进行整理后,对江西省的78个农户和广东省的80个农户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户的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禀赋(包括林地资源状况、经营树种等)、家庭收入支出及生产经营状况(经营模式选择、各生产要素投入状况、税费、经营收入等)四个方面,并根据部分农户数据来比较研究农户林地经营的效率。

(二)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是一种测算经营效率较为常用的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是一种基于相对效率的多投入多产出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的DEA模型是CCR模型。后来,CCR模型做了一些改进,提出了可变规模报酬的 BCC模型。在 BCC模型中,技术效率(TE)可被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即TE=PTE×SE。如果规模效率小于 1,说明由于决策单元的生产经营规模过大或过小,决策单元也处于无效状态;如果纯技术效率小于 1,说明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不合理,决策单元处于无效状态。

结合DEA方法的原理以及构建DEA指标体系的原则,根据农户林地经营中的投入-产出特性,从其经营成本方面考虑投入要素的选取,投入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从经济收益方面考虑产出情况,考虑出材量、出果量,把出材量、出果量带来的收益作为产出指标。

农户林地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林农实际生产经营中的投入-产出情况。林地作为土地投入要素,林地经营面积是主要的要素投入指标,经营规模可以在林地经营面积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劳动的实际用工量能够很好反映林农林地经营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情况。林地经营面积较大的农户中,家庭内部的劳动力很难满足自家林地的经营,通常要通过雇工来作为补充。因此,在劳动力要素投入方面,要同时考虑自投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资本投入是考虑种苗、农药、化肥等变量,折算成现金作为资本要素投入的部分。表1为农户林地经营效率的测算指标体系。

表1 农户林地经营效率测算指标体系

假定农户经营林地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林业家庭经营收益的最大化,把出材量、出果量带来的现金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其中,砂糖桔的种植就以每年砂糖桔的产出折算为收入来计算;肉桂就以肉皮加枝叶所带来的产出折算为收入来计算;毛竹以其成年竹子和竹笋的产出折算为收入来计算,而松树、杉木、桉树则通过其出材量按照2014年木材价格折算为收入来计算。木材类的生长周期不一样,用年均“成本-收入”计算。

(三)农户林地经营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受访农户林地经营的品种主要包括杉木、桉树、松树、毛竹、砂糖桔和肉桂。在受访农户中,江西省的样本农户林地经营以杉木或毛竹为主,广东省的样本农户以经营桉树、砂糖桔为主。砂糖桔、肉桂为经济林作物,前几年是投入阶段,可以收成之后一般每年都有产出。杉木、松树、桉树等为用材林作物,都有一个生长周期,桉树通常为5-7年,杉木为10-15年,松树则普遍长达25年以上。毛竹生长周期一般是3年,成材后除竹子之外,还有竹笋的收入。表2是农户林地经营状况的统计描述。

根据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在砂糖桔生产方面,每亩的资金投入最低为1 157元/亩,最高为13 200元/亩,与其它用材林的资金投入对比,资金投入较高;劳动力成本最低30元/天,最高120元/天,普遍为60元/天;砂糖桔的亩均收益较高,最高可达到16000元/亩。在杉木生产投入上,每亩资金投入方面,广东的资金投入比江西的资金投入略低;而劳动力成本方面,广东的劳动力较江西略高。在桉树生产方面,每亩资金投入最低为883元/亩,最高为2529元/亩;桉树种植的劳动力价格最低60元/天,最高150元/天,普遍为80元/天。在毛竹种植方面,苗木、化肥、农药等资本要素投入较少,采伐后只需要管护就能自然生长,所以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毛竹生产的劳动力价格与当地杉木生产的价格低一点。在肉桂生产方面,一般来说,前几年都是主干生长阶段,到了成熟期才开始摘皮。肉桂种植的最低投入成本761元/亩,最高为2364元/亩;肉桂种植的劳动力成本最低为40元/天,最高的为90元/天,普遍为60元/天。在调研中发现,没有农户主动选择松树作为经营树种,其生产周期太长。而其经营的松树是在之前的政策因素影响下投入生产的。在林地经营面积方面,桉树和杉木的经营规模较大,桉树的平均规模达到852.84亩,广东杉木的经营规模达到269亩。而砂糖桔和肉桂的经营规模较小,分别为19.08亩和25.91亩。

表2 农户林地经营状况†

根据样本数据,考虑轮伐期,年均经济效益最高的是砂糖桔,但砂糖桔受病虫害、台风等自然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经济风险影响,收入不稳定。杉木和桉树的种植效益也比较可观,桉树比杉木的周期短,报酬回收比杉木要快。考虑到利率贴现,杉木的经济效益可能会与桉树持平。加上竹笋的收入,毛竹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好。肉桂和松树的经济效益较低。

二、农户林地经营效率结果分析

(一)农户林地经营效率分析

农户林地经营效率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在技术效率中剔除了规模因素后的效率。如果纯技术效率的数值达到1,说明林农生产是相对有效的,能够表明林农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林业生产经营的技术。在江西78个总样本中,农户林地经营的技术效率为1的决策单位有7个,占总单元数的8.97%,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07;共有15个决策达到了纯技术效率为1,占总单元数的19.23%,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49;规模效率达到1的决策单元有10个,占总单元数的12.82%,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53。在广东80个总样本中,农户林地经营的技术效率为1的决策单位有12个,占总单元数的18.75%,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78;共有22个决策达到了纯技术效率为1,占总单元数的27.5%,纯技术平均值为0.644;规模效率达到1的决策单元有13个,占总单元数的16.25%,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16。表3为两省农户林地经营的各种效率平均值及效率最优情况。

表3 两省农户林地经营的各种效率平均值及效率最优情况

从技术效率平均值来看,江西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07,广东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 0.578,江西的平均效率高于广东的平均效率,表明江西的林农在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中,控制得比较合理。但技术效率值为1的林农中,即能够同时在规模效率和经营效率实现了最优的林农中,广东有12个林农,江西只有7个,广东的样本林农比江西的样本林农多。从整体经营效率来看,广东农户的经营状况离最优状态还有点差距,而江西农户的经营状况则相对良好。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广东有22户林农的纯技术效率值达到最优,江西有15户林农的纯技术效率值达到最优,广东比江西略多。广东林农经营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644,而江西林农经营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49,高于广东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根据数据,导致广东农户林地经营的技术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是其纯技术不高。在单个农户的经营数据中显示,广东的林农中在纯技术效率方面,确实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规模较大的林农家庭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而小规模的林农中,大部分的纯技术效率都比较低,表明广东的小规模林地经营中,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不同品种的经营效率来看,在广东的样本中,杉木的经营效率较高,而桉树的经营效率较低;在江西的样本中,毛竹的经营效率比杉木的经营效率要高。而在同样的树种杉木的经营效率比较中,广东的杉木经营效率要高于江西的杉木经营效率。具体不同品种效率值见表4。

表4 不同品种的经营效率

从不同品种的各种经营效率值得知,广东的效率平均值较低,是因为桉树的经营效率平均值低,其技术效率是0.306。桉树的纯技术效率只有0.394,影响了桉树的经营效率整体偏低。从桉树的样本数据中发现,在小规模的林业家庭经营中,这一部分的林农的技术效率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体的效率平均值。在广东的林农家庭经营中,规模较大的林地经营效率较高,而较小规模的林业经营效率相对较低。而江西的杉木和毛竹经营中,两者的规模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毛竹的纯技术效率较杉木的纯技术要高,即在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投入上,经营毛竹的农户要比经营杉木的农户控制得更为合理。

(二)规模报酬分析

从规模报酬分布上看,在广东的样本数据中,有41个样本是规模报酬递增。其中,在桉树31个样本中有28个样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占比达到90.32%;在松树10个样本中,规模报酬递增的有6个,占比达到60%;在肉桂这个品种当中,有4个是规模报酬不变,有6个是规模报酬递减;在砂糖桔20个样本中,有7个是规模报酬不变,有9个是规模报酬递增;在8个杉木样本中,规模报酬不变的有4个,占比50%。

根据江西的样本数据,在37个毛竹样本中,规模报酬递增的20个,规模报酬不变的7个,规模报酬递减的10;在41个杉木样本中,规模报酬递增的26个,规模报酬不变的11个,规模报酬递减的3个。表5为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报酬分析。

本文是以产出导向来测算农户林地的经营效率,即不改变投入要素的条件下,寻求产出最优的途径。规模报酬是要解释,当生产要素同时增加了一倍,那么产量会作出如何的变化?如果产量同时增加一倍,则是规模报酬不变。如果多于一倍,则是规模报酬递增;少于一倍,则是规模报酬递减。根据两省数据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品种主要是桉树、松树、毛竹和杉木,在已有样本的规模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带来较同比例更大的产出量,即规模较大的林农家庭经营效率较高;而砂糖桔和肉桂等经济林品种则是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即砂糖桔和肉桂的大面积经营反而有可能带来效率的下降。桉树、杉木等用材林在经营管理方面与砂糖桔、肉桂等经济林存在一定差异。桉树、杉木等在前几年的栽种、抚育方面需要一定的管护成本,同时,规模经营所带来的自然风险边际增加量不会太大。而砂糖桔等则需要一直精细的管护,并且规模连片的经营会大大增加病虫害等自然风险。因此,桉树、杉木的规模经营可能效率更高。

表5 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报酬分析

(三)投入冗余分析

投入冗余显示了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的决策单元的调整量。在广东桉树的31个样本中,种苗费、化肥农药、劳动力三个存在投入冗余26个,占桉树样本的83.87%,存在冗余的比例较高。在广东20个砂糖桔样本中,主要存在种苗费和劳动力投入冗余,分别占比40%和45%。在广东8个杉木样本中,存在冗余的投入要素较少,化肥农药和劳动力都只占到杉木样本的37.5%。在江西37个毛竹样本中,种苗费、化肥农药和劳动力投入冗余分别占比27.03%、16.22%、24.32%。在江西41个杉木样本中,种苗费、化肥农药和劳动力存在投入冗余的分别占比53.66%、36.59%、24.39%。表6 是各品种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情况。

从各品种的平均冗余来分析,在种苗费方面,广东的桉树和砂糖桔平均冗余较高,在31个桉树样本中,平均每个样本种苗投入冗余2400元;在20个砂糖桔样本中,平均每个样本种苗投入冗余6400元;在化肥农药费方面,广东的桉树和杉木平均冗余较高,在31个桉树样本中,平均每个样本种苗投入冗余7300元;在8个砂糖桔样本中,平均每个样本种苗投入冗余4500元;在林地面积冗余方面,各个品种的样本投入冗余都比较合理,能够尽量减少林地荒废;在劳动力投入方面,江西的毛竹和杉木平均冗余较高,在37个毛竹样本中,平均每户劳动投入冗余0.66天/人;在41个杉木样本中,平均每户家庭劳动投入冗余0.7天/人。表7是不同经营品种的平均冗余情况。

表6 各品种生产要素投入冗余个数及占比

表7 不同经营品种的平均冗余分析

根据各品种的投入冗余来看,广东的样本农户经营效率低于江西的样本农户,主要体现在广东样本农户的资本要素投入上。其中,桉树是在种苗和化肥农药投入冗余都比较多,导致其技术效率只有0.306。砂糖桔是种苗投入冗余较多,杉木存在一定的化肥农药投入冗余。而在江西的样本中,毛竹和杉木都是在劳动力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冗余,而在种苗、化肥、农药等资本要素方面冗余较少。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DEA模型对广东和江西两省样本农户的集体林地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在78个决策单元的江西样本中,林地经营效率的平均值为0.807;在80个决策单元的广东样本中,林地经营效率的平均值为0.578,江西样本农户经营的平均效率要比广东的高。

从不同品种的经营效率平均值来分析,在广东的样本中,杉木的经营效率平均值较高,而桉树的平均值较低;在江西的样本中,毛竹的经营效率平均值比杉木的平均值要高。

从规模报酬来分析,基于样本林农的经营规模,桉树、松树、毛竹和杉木则呈现规模递增,即规模较大的林农家庭经营效率较高;而砂糖桔和肉桂则是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即砂糖桔和肉桂的大面积经营有可能带来效率的下降。

从投入冗余角度来分析,在广东的样本中,桉树是在种苗和化肥农药投入冗余较多,砂糖桔是种苗投入冗余较多,杉木是存在一定的化肥农药投入冗余;在江西的样本中,毛竹和杉木都是在劳动力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冗余,而在种苗、化肥、农药等资本要素方面冗余较少。因此推断广东样本农户的经营效率平均值低是由于在资本要素投入上配置不够合理。

(二)对策建议

优化林业要素配置,提高林业经营效率。在研究中发现,导致总体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要素冗余。在广东的样本中,尤其是化肥、农药的投入冗余。要提高林地的规模效率,就要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实现高效经营。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林业经营情况,引导林农科学生产,不能片面追求林地规模的扩大。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增加林农培训机会。从事林业经营的林农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林农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较低。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林农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间接提高林业经营的效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可联合科研院校为林农提供各类培训班,定期为林农提供经营、管理、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和咨询,提高林农林业经营效率。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林农经营收益。林农经营林业生产资金不足,同时,自然和市场的风险对林农影响较大,多重因素导致林农林业经营意愿低下,从而降低林业经营效率。林业除了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和生态功能,因此,政府对这种正外部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补贴就很有必要。加大政府对林农造林、营林的补贴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农营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户林业经营效率。

[1] 高 岚,李 怡.集体林权改革视野的个案选择与制度设计[J].改革,2010,(5):85-89.

[2] 罗必良,李玉勤.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14,(1):8-18.

[3] Viitala E, H A Nninen H.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Forestry Organizations[J]. Forest science,1998,44(2):298-307.

[4] Salehirad N, Sowlati T.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the Wood Industry: A Review with a Focus On Canada[J].Forest products journal, 2006,56(11-12):25-32.

[5] 赖作卿,张忠海.基于DEA方法的广东林业投入产出超效率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3-48.

[6] 田淑英,许文立.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资源科学,2012,(10):1944-1950.

[7] 刘 璨,肖 斌,郭松青,等.农户生产效率及测度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案例[J].林业经济, 2003,(9):38-40.

[8] 何浩然,翁 茜,徐晋涛.国有林区林产品加工企业效率分析[J].林业科学,2007,(11):113-121.

[9] 曾云钦,张春霞,许佳贤.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研究——以福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3):32-35.

[10] 翟 秋,李 桦,姚顺波.后林权改革视角下家庭林地经营效率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7(2):64-69.

[11] 许佳贤,张春霞.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以福建杉木用材林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4,(1):20-27.

[12] 陈江华,李道和,康小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37-46.

[13] 刘志成,张晨成.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与CCR模型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9(6):32-36.

A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Household Forestry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DEA Model——A Survey Data from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

WEI Hao-hua, GAO L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household’s management from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ample households forestry management efficiency by using DEA model .We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household forestry manage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ly, for the sampl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verag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Chinese fir is the highest, and the averag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ucalyptus is relatively low. But for the samples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averag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moso bamboo is higher than Chinese fir. Thirdly, eucalyptus, pine, moso bamboo and Chinese fir are increasing in their returns of scale, while the sugar orange and cinnamon are decreasing in their returns of scale.

forest l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scale efficiency; DEA

F224;F326

A

1673-9272(2016)01-0088-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6.01.016

2015-12-28

广东省林业厅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013KJCX018-02);广东省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4WZDXM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088)。

韦浩华,博士研究生。

高 岚,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gaolan@scau.edu.cn。

韦浩华,高 岚. 基于DEA模型的农户林地经营效率分析——来自广东和江西的调研数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1): 88-93.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林农桉树杉木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