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回顾

2016-12-18朱永杰

关键词:管理部斯大林苏联

朱永杰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回顾

朱永杰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在收集有关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相关英文资料的基础上,对于这个计划的内容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整理。获得稳定的粮食产量是前苏联人多年的梦想,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盲目扩大规模和强力推行未经实验验证的造林方法,导致项目难以正常实施。回顾这个世界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会对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 防护林带; 生态环境

自中国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以来,就有文献提到“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但很少能够找到比较详尽的资料。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部分熟悉俄罗斯林业的学者转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林业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讨论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的英文文献,逐步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为了解这个工程提供了条件。回顾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那个时期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一、工程的背景

(一)俄罗斯的粮食供给问题

一直到20世纪初期,矿业、农业和森林工业都是俄罗斯及很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经济支柱。前苏联人的生活可以简单地形容为面包、伏特加、土豆和牛肉[1]。电影《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著名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反映的就是前苏联人面对严重的粮食供给问题的心情。俄罗斯北方森林地带的严寒气候不适合农业生产;中南部广袤的大草原上琢磨不定的气候环境和从中亚不断吹来的干热风,使该地区常年面临干旱灾害;再加上前苏联地广人稀,数百年以来的外来人口以为游牧为主,没有农业经营的传统。因此,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直都有实现粮食稳定自给的愿望[2]。

早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农学家维克多·叶戈洛维奇·冯·格里夫就开始在大草原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哪些树木更适合在俄罗斯大草原上种植[3]。1892年沙皇三世亚历山大指定当时非常著名的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领导对1891年俄罗斯大草原毁灭性干旱原因的调查。道库恰耶夫经过调查认为,原来大草原的气候是十分稳定的,只是由于一个世纪以来断断续续的农业生产活动才破坏了原来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他建议采取包括建设从北到南的防护林带、改良土壤、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的措施,恢复大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粮食生产力[4]。沙皇接受了道库恰耶夫的建议,随后派出农业、牧业和林业专家前往大草原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探讨防护林带工程建设的可能性。同时,一些文学家、艺术家也纷纷前往大草原地区,了解那里的自然风情与文化。

(二)20世纪30年代的准备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前苏联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都十分重视大草原地区的农业开发和防护林建设,多次在全苏维埃党的会议上提到相关的问题[5]。到斯大林执政以后,前苏联更彻底地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大量国营和集体农场,提倡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1931年斯大林指示人民委员会中的农业委员会,要在国营和集体农庄营造防护林,建立森林培育区[6]。1932年人民委员会责成农业委员会提交有关建设从乌拉尔到里海的防风林带,用来抵御来自东部中亚沙漠风沙袭击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此期间,前苏联不断进行有关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宣传,为大草原防护林带造势。1932年和1936年分别围绕国营农场建设了4万hm2和35万hm2的森林培育试验区。1935年,农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试验区的评估报告,经过对51种农作物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的小麦产量翻了一倍,豆类产量提高40%。结论是:防风林带在防止冬季雪灾和来自沙漠的干热风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作用。这份报告还就防风林带的树种和造林方式进行了描述和说明[7]。斯大林认为,虽然防风林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集体农庄没有参与进来,影响了林带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规模。根据斯大林的命令,1936年一个直接隶属人民委员会的、被称为森林保护与造林总局(Glavnoe Upravlenie Lesookhrany I Lesonasazhdenii,简称为GLO)的行政机构建立起来,专门负责大草原防护林带建设事宜[8]。从1937—1939年,GLO在其杂志的“为森林辩护”专栏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气候、树种、土壤、降水、地质等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论文,为大草原防护林带建设工程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做了很多科研准备工作。

二、扩大的工程规模

(一)前苏联的森林管理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前苏联无暇顾及林带建设的问题,大草原防护林带建设不得不暂时搁浅。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建。由于战争期间无法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和1945—1946年前苏联遭遇大旱,造成了1946年前苏联粮食供给面临巨大的困难。这场大旱和粮食短缺在乌克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资料估计可能有50万~100万人死亡,前苏联不得不在城市实行粮食的配给制。当时的前苏联与西方国家正在经历冷战时期,严重的饥荒使斯大林颜面扫地。虽然在1947年,前苏联的粮食生产状况有所好转,但还远没有达到以往的水平。1947年4月GLO被提升为前苏联森林管理部,由副部长瓦西里·伊雅科夫列维奇·克尔丹诺夫负责,重新开始大草原防护林带工程的建设[6]。

(二)森林管理部精心准备的造林计划

1947年11月11日,森林管理部提交的,在俄罗斯的南部省份库尔斯克、奥廖尔、坦波夫和沃罗涅什的国营和集体农庄建设一道新的林带的计划得到部长会议的批准。1948年4月乌克兰提交的营造40万hm2森林的工程同样获得批准,也就是说,原来计划的俄罗斯南部防护林建设工程已经变成两个工程。这两个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制定了尽可能不破坏地表植被的技术措施。例如,要求整地必须要在春天大风停止以后和夏季干热风袭来之前的两周内结束,以免造成土地裸露,减少沙尘危害;要求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植树活动;各种整地活动要尽可能避免大面积深翻土地,以免造成地表裸露,等等。在今天看来,这些技术要求是非常正确的,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林业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的要求。1948年春天和夏天,在前苏联伏尔加河下游的港口城市萨拉托夫召开了两次大规模的专家研讨会,提交了会议纪要,这份会议纪要后来成为决定实施斯大林工程的一个重要依据[5-6]。

(三)规模巨大的新计划

1948年11月20日前苏联部长会议、前苏联苏维埃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斯大林提议的,旨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抗风沙能力的改造大自然工程。后来在进行社会宣传的时候,原来的“大草原防护林带建设工程”被冠名为“伟大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简称“斯大林工程”)。由领袖冠名的工程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任何人敢于提出异议。原来由森林管理部提出的工程建设计划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规模小,速度慢,需要较长时间,显得过于谨慎。1948年通过的工程建设规划将原来150万hm2的造林规模增加到570万hm2,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工程计划[7]。新的工程包括中亚沙漠地区,计划建设8道防护林带,纵贯俄罗斯大草原,形成一道巨大的防风林带,缓解风沙危害;橡树、桦树、杨树、白蜡被确定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工程还要建设大量的池塘和水库,建设运河,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使前苏联大草原地区成为粮食高产地区,同时改造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完善道路交通[8]。按照计划目标的描述,斯大林工程要彻底改变大草原的气候,完全阻隔来自中亚的干热风,工程完成后要使大草原的气候像莫斯科一样潮湿(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三、李森科与森林管理部的技术分歧

(一)作为技术支持的GUPL

根据森林管理部的意见,各地可以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自由选择树种。前苏联部长会议为了配合森林管理部的工作,成立了防护林现场保护造林管理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Рolezashchitnogo lesorazvedeniia, 简称为 GUPL)作为技术服务机构。GUPL选择当时在前苏联科学界拥有垄断地位的李森科作为技术委员会的负责人[9],这也为计划的实施埋下了祸根。在现代科技史上,李森科学术造假和利用政治博取名利的行为被世界科技界定义为“李森科事件”,成为令前苏联科技界蒙羞的人物。

(二)李森科的巢穴方法替代森林管理局的技术方法

李森科 (1898—1976)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毕业于基辅农学院后,在当地的一个农业育种站工作。李森科研究出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的育种法[9],即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湿润和冷冻处理,以刺激其生长,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前苏联科学院一部分人认为,李森科的发现是解决霜冻威胁的好方法,由于这样的方法迎合了当时前苏联迫切需要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的需要,使李森科赢得了斯大林和前苏联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认可,李森科在很短时间内就像乘坐直升飞机一样,接连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列宁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3个科学院的院士,并担任乌克兰农业科学院院长,成为前苏联最有影响的农业和遗传学权威[9]。崇拜权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GUPL负责斯大林工程的技术问题,但又缺乏林带建设必要的技术准备,当然要征求学术权威李森科的意见,希望用权威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指导。李森科坚信“优胜劣汰”的基本生物学原理,但忽略了那是一个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他认为一个植物体在短生命期内也能优胜劣汰,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巢穴种植方法”。所谓“巢穴种植方法”就是将5~6棵树苗栽到一个穴内,让苗木之间进行生长竞争,保留最强壮的树苗。李森科的“巢穴种植方法”并没有经过试验,在社会对于领袖冠名的工程热情高涨的情况下,GUPL直接宣布其方法是科学和成功的[9-10],1949年前苏联部长会议将“巢穴种植方法”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在全国造林工作中推广[11]。

(三)造林技术的两个声音

这样在前苏联的防护林带建设的技术问题上就有两个声音,一个是李森科的巢穴种植方法,一个是前苏联森林管理部已做了多年研究的方法体系,前者激进,后者谨慎。1948年,GUPL全面采用李森科的方法,放弃森林管理部技术方案的决定引起了争论和不同工程管理机构间的矛盾[11]。前苏联森林管理部认为,李森科从来就没有做过森林和林业问题的研究工作,不了解林业生产实际,而且李森科的方法并没有经过实际验证,仅仅是个人的设想,没有科学依据。而李森科则利用其在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的影响,通过向部长会议提交报告和直接向斯大林报告等途径,宣传自己的方法。由于李森科的种植方法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到1952年,森林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利用巢穴种植方法的造林成活率很低,两条林带全部死亡。到1954年,全部林带建设项目有一半苗木已经死亡。1954年初,森林管理部宣布用1949年以前的造林技术替代李森科的方法[11]。

四、结果与思考

(一)计划的结果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随着斯大林去世,其继任者尼基塔·赫鲁晓夫实行了一系列“去斯大林”的行动。考虑到斯大林工程远没有完成,维持这个计划每年还要支付3千万~4千万卢布的投入。在1954年中期,前苏联部长会议在未向外部公开的情况下,停止了斯大林工程的后续拨款,撤销了GUPL这个机构,查封了森林管理部,该部的管理职能移交农业部,斯大林工程相关机构的大部分人员先后调离。

在未做认真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斯大林工程就由于政治因素而被打入冷宫,实际上成为一个“烂尾”工程。此后,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前苏联的历史资料中,没有发现哪个文件明确说明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被停止了,但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斯大林工程一直延续,也有的认为1954年就已经结束了)。到20世纪60年代末,从卫星上仅能看到原工程处分散的林带痕迹片段,剩下的林带占不到原来工程总量的20%[12]。

1953年,尼基塔·赫鲁晓夫为了解决前苏联的农业问题,增加农产品产量,巩固自己的党内领导地位,继续向西部进军,制定了“赫鲁晓夫处女地开发工程”。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在原来斯大林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开发里海东部及哈萨克斯坦境内数百万公顷实际上并不适合耕种的草地和沙地。从1954年夏天开始,30万前苏联青年志愿者开赴哈萨克斯坦,1954—1958年投入资金达到3千万卢布[12]。同期生产的粮食价值4 880万卢布,项目一直延续到1965年,耕地面积增加了42万hm2[13]。

“斯大林工程”是前苏联历史上规模最大,以植树造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也为世界所瞩目。而“赫鲁晓夫处女地开发工程”则纯粹是一个开垦土地的农业工程项目,两者在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这个目的上,有相似之处,但工程内容完全不同。从斯大林去世以后,出于各种目的,批评斯大林工程计划的议论不绝于耳,而由于“赫鲁晓夫处女地开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工程也一同被环境保护人士诟病。当地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属于半荒漠地区,严重缺水,风沙严重,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从1959年开始,这些耕地上小麦产量逐年下降[14]。大面积的农业开发活动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随着农业开发工程不断向南和向东扩展,大量天然河道被改造,用于农田灌溉,很多天然森林和沼泽消失了,天然植被越来越少,造成干旱区大面积地表裸露。到了冬季,从西北部和北部吹来的寒流,直接扫荡俄罗斯大草原,到了夏季,来自东部荒漠地区的干热风使已经开垦的农田大面积沙化。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项目区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严重影响俄罗斯南部及周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生态环境[15]。

(二)思 考

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处于“冷战”的背景下,面对西方的经济封锁,解决粮食供给是前苏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斯大林工程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短期内也部分地解决了粮食供给问题。该工程保留下来的林木不多,大多是在国营林场范围内栽种的,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也谈不上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而“赫鲁晓夫处女地开发工程”则因大面积开垦草地和沙地,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明显。

在前苏联大草原地区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现俄罗斯人几百年的农业梦想,本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斯大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被添加了太多的政治因素,盲目扩大规模,强力推行未经实验验证的造林方法,导致项目难以顺利实施。

[ 1 ] JANE C. Imaginations of destruction: the “Forest Ques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culture [J]. Russian Review, 2003 (62): 91-118.

[ 2 ] JANE C. Who holds the axe? violence and peasants in 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depictions of the forest [J]. Slavic Review Spring, 2009 (68): 10-30.

[ 3 ] RED’KO G I, RED’KO N G. Istoriia lesnogo khoziaistva rossi [M]. Moscow: Izdatel’stvo Moskovskogo Gosudarstvennogo Universiteta Lesa, 2002: 314.

[ 4 ] MOON D.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Russian steppes: Vasilii Dokuchaev and the harvest failure of 1891 [J].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56.

[ 5 ] BRAIN S. Stalin’s environmentalism [J]. Russian Review, 2010(69): 93-118.

[ 6 ] ZDORIK M G. Perspektivy razvitiia lesnogo khoziaistva vodookhrannoi zony vtret’em piatletii [J]. Za zashchitu lesa ,1938 (5): 8-9.

[ 7 ]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lesookhrany я lesonasazhdenii. Postanovlenie Soveta narodnykh komissarov Soiuza SSSR ob organizatsii lesnogo khoziaistva [J]. Lesnoi spetsialist, 1931 (7-8): 9-10.

[ 8 ]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lesookhrany я lesonasazhdenii. On plane polezashchitnykh lesonasazhdenii, vnedreniia travopol’nykh sevooborotov, stroitel’stva prudov i vodoemov dlia obespecheniia vysokikh i ustoichivykh urozhaev v stepnykh i lesostepnykh raionakh evropeiskoi chasti SSSR [J]. Lesnoe khoziaistvo, 1948 (1): 2-3.

[ 9 ] GRAHAM L R. Science in 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24-125.

[10] KREMENTSOV N. Stalinist science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158-183.

[11] ZONN S V. Otchet o deiatel’nosti kompleksnoi nauchnoi ekspeditsii po voprosam polezashchitnogo lesorazvedeniia za 1949-1952 [M]. Moscow: Izdatel’stvo Akademii Nauk SSSR, 1955:9.

[12] DURGIN F A. The virgin lands programme 1954-1960 [J]. Soviet Studies (JSTOR),1962 (3): 255-280.

[13] SCHRADER A M, SUNDERLAND W. Peopling the Russian periphery: borderland colonization in Eurasian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1955: 238-257.

[14] KRECH S, MCNEILL J R, MERCHANT C. Encyclopedia of world environmental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 2004: 1077.

[15] PETRICK M, WANDEL J, KARSTEN K. Rediscovering the virgin land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rural livelihoods in a Eurasian frontier area [J]. World Development, 2013 (43):164-179.

(责任编辑 何晓琦)

Review on the Great Stalin Pla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ZHU Yong-jie

(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100083,P.R.China)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The Great Stalin Pla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in English, the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Plan were sorted. Gaining the stable production of crops had been the dream fo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owever, the blindly expanding the scale and forced implementation of afforestation methods that were not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yet led the Plan to the difficulty to be implemented.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by reviewing the largest-sca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may provide inspir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great Stalin pla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shelterbel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0.13931/j.cnki.bjfuss.2015054

2015-10-20

朱永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Email:wildcrane10@163.com 地址: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K512

A

1671-6116(2016)-02-0012-04

猜你喜欢

管理部斯大林苏联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斯大林看电影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当好守夜人 筑牢安全线——人民日报专访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
韩正 扎实推进应急管理部机构改革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