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论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与融通
2016-12-18王成军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论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与融通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从同异范畴出发对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是深入理解历史比较理论的重要途径。视域融合较之于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而言,强化了现代哲学所具有的古今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了明显的历史性。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历史实践性和彻底的辩证精神,仍无法正确理解时间与空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了用同一代替统一、用时间代替空间、用理论代替具体历史进程的倾向。就历史比较理论而言,这一观念只是属于历史比较的第一阶段——“异中之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历史比较理论体系中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是一种高于同一的统一关系,历史进程和历史理论二者间实质上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辩证关系,它要求历史比较必须在“异中之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同中之异”的真实内涵,从而将认识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历史比较的真实性和实践关系。因此,对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与同一性进行再诠释,有助于加深对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体系进行历史、逻辑和辩证的理解与融通,以达到深化和完善历史比较的理论与方法的目的。
同与异;诠释学;视域融合;历史比较;融通
一、引言
诠释学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 (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创立的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哲学流派,其突出的哲学特色在于与社会历史之间所具有的紧密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哲学诠释学的产生就是以“精神科学”为对象建立起来的以效果历史意识为突出特征的哲学流派,因而和历史本身就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另一方面,该理论创立后,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①后现代史学重要代表人物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就认为:“欧陆对历史阐释问题的兴趣是由于普遍对解释学发生兴趣而发展起来的。”〔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64页。。当然,对于诠释学和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哲学界和历史学界的众多学者已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一般而言,学界在充分肯定了诠释学在西方哲学上和史学上所发挥的一些重要影响的同时,也阐明了其自身理论体系所具有的诸多局限性,但本文的旨趣在于从诠释学理论体系中选取 视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观念来同历史观念相对照,以“同”“异”认识范畴为出发点,在探讨视域融合的内涵及与历史比较关联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的认识论问题进行新的理解和诠释,并试图从二者的关联和互动中,获得更为普遍而真实的积极意义,以推动现代历史比较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二、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与内涵
(一)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
诠释学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和文本之间通过不断“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对此是这样解说的:“占据解释者意识的前见(Vorurteile)和前见解(Vormeibungen),并不是解释者自身可以自由支配的。解释者不可能事先就把那些使理解得以可能的生产性的前见(die Produktiven Vorurteile)与那些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区分开来。”*②⑤⑦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396、404、406-407页。“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立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②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并非封闭孤立,视域融合是通过理解者和文本二者间的对话,超越自身的有限视域,实现不同主体间的理解,以获得新境界的方式和途径。
对此,著名史学家朱本源先生认为,视域融合表达的是这样一个基本内容:“真正的历史对象不是一个完全存在于历史认识之外的客体,而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联系中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与‘历史理解的实在’这二者之间的统一。”*④ 朱本源:《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页。而视域融合的意义乃在于,“历史的理解不是把我们自己置于某个历史环境中而重建一个历史视野,而是把我们的视野同某个历史的视野纳入一个更高的更普遍性的视野中,这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狭隘性,也克服对方的特殊性。”④伽达默尔认为:“如果诠释学问题的真正关键在于同一个流传物必定是以不同的方式被理解,那么,从逻辑上看,这个问题就是关于普遍东西与特殊东西的关系问题。”⑤显然,在哲学诠释学体系中,视域融合所表现的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一个同与异的关系问题。
毫无疑问,视域融合概念在哲学诠释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关于理解与诠释的基本认识范畴。现代历史比较方法的奠基人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年)认为:“比较就是在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选择两种或数种一眼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某些类似之处的现象,然后描绘出这些现象发展的曲线,揭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对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做出解释。”*〔法〕马克·布洛赫:《比较史学之方法》,齐建华译,见项观奇编:《历史比较研究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当然,马克·布洛赫在此所讲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同与异、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显然,从逻辑结构上说,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观念和比较史学观念二者之间有重要的关联之处:同与异的关系问题构成了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中的基本矛盾,是二者间进行理解和比较研究赖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因此,对同与异的正确理解和诠释,不仅成为我们探讨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方法论内涵的前提,而且成为我们进一步对两者进行融通的基础。总之,运用同与异的范畴来研究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观念间的深刻关联及其互动关系,不但有利于对视域融合理论的再诠释,同时也有利于历史比较观念的深入发展。
(二)视域融合观念的内涵与贡献
同与异的关系是事物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建立逻辑系统的最基本依据。从诠释学的发展进程来看,伽达默尔之所以提出视域融合观念,其目的在于努力跳出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的“解释学循环”的思维模式,着力体现出历史对象的独立性,以表现各自视域——异的特性和真实性,并将不同视域的两者辩证统一起来,从而扩大自己的视域,这种理解的途径通过视域融合(horizontver schmelzung)而构成一个包容了过往和现在的更为广阔的整体视界。由此,伽达默尔对视域融合中的视域所具有的实在属性予以强调,指出诠释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显然也是与那种脱离任何特殊存在的‘纯粹的’知识完全不同的东西。”⑦显然,伽达默尔认为的“视域”并非绝对的抽象物,而是与理解者的生存状态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伽达默尔指出:“视域概念本质上属于处境概念。”对此,伽达默尔是这样论证的:“理解一种传统无疑需要一种历史视域,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是靠着自身置入一种历史处境中而获得这种视域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为了能这样把自身置入一种处境里,我们总必须已经具有一种视域。”*②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94、396页。而且,伽达默尔还指出:“如果根本没有这种彼此相区别的视域,那么为什么我们一般要讲到‘各种视域融合’……提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承认了那种使理解成为科学任务的处境的特殊性,并且必须首先把这种处境规定为一种诠释学处境。”②
显然,伽达默尔论述的视域本质及其与处境的紧密联系,不仅为视域增加了鲜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视域融合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为视域融合提供了较为坚固的理解支点。伽达默尔的视域观念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使视域本身具有了较多的真实而具体的异的特性,而且由于强调了间距在理解和诠释中的正面作用,也使得由不同视域所进行的“融合”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还具有重要性。因此,这一理论不仅在哲学诠释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其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二,视域观念在于承认人们理解的多样性和不同性,这是进行理解和视域融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伽达默尔看来,造成这种不同性和多样性理解的原因是由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一种间距。间距(主要指的是时间间距)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一客观存在不仅包括时间上的距离,还包括文化、社会等级以及人类各群体之间的间距,甚至还包括主体间的心理差距,等等。正是由于间距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显然,伽达默尔的目的在于体现出历史性,并在此基础上体现真实性——理解必然呈现出多样性。这确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其三,这是伽达默尔对“视域融合”理论的重要阐述和突出的理论贡献。从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来看,突出视域和理解所具有的历史性是伽达默尔诠释学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了诠释哲学与历史学相互融合的学术趋势。较之于西方的传统认识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积极性,因而得到学界的赞誉。对此,法国当代著名的诠释哲学家保罗·利科尔(Paul Ricoeur,1913-2005)认为:“在伽达默尔研究的巅峰中的语言哲学中,可以发现异在间距化的最准确的肯定性表达。”*〔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三)对“视域融合”观念的反思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念具有突出的积极意义,但是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从现代辩证法角度来看,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念体系所蕴涵的同与异的辩证架构还是一个有待继续完善的关系架构,即尽管他对异的个体性和真实性的认识和理解已有了明显的深化,但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普遍性的同的地位和作用仍具有突出的地位,而具有特殊性的个体的异在其中所应有的地位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对视域融合的体系,特别是异在视域融合这一过程中更为合理的认知与定位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
其一,如何体现出视域的根本特质——真实性问题,这是视域融合的前提。具体而言,伽达默尔在面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的诠释要素的矛盾关系时,是倾向于将时间作为理解交流的唯一平台,以体现诠释学的历史性,从历史性中体现其真实性。但在彰显历史性的过程中,空间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则在历史时间的洪流中被融解,并最终由时间无形地统一起来。正如潘德荣和彭启福所指出的:“伽达默尔的‘间距’概念主要是指 ‘时间间距’”*潘德荣、彭启福:《当代哲学中的间距概念》,《哲学研究》,1994年第8期。。显然,视域融合观念的突出优点是冲破了由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古今对立的时空障碍,将古与今联系起来。从视域融合的理论来看,人们既以今知古,又可以古知今。这一观念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成果,也符合现代的历史观念。但其弱点在于,由于对异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状态缺乏空间的确定性,因而异的历史性和真实性难以充分显现出来。显然,时空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因而具有统一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而且“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间距意味着异化、疏远化。这种‘间距’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时空中的现实距离。”*② 潘德荣、彭启福:《当代哲学中的间距概念》,《哲学研究》,1994年第8期。但另一方面,时空两者各自仍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实,空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发展的时间,假如没有空间的话,时间何以表现?时间就是由不同的连续性的具体空间组成的,忽视空间本身具有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必然导致具体、相异的视域所赖以建立的真实性基础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不言而喻,视域的真实性是视域融合的基础,而视域融合的真实性乃在于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的辩证统一。
其二,如何体现出“视域”的特殊性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这一问题,一方面,视域融合赖以进行的前提是由时间分隔的不同的视域,这种不同的视域的特点不只是建立在不同的时间基础上,还建立在各自不同但却是真实的生活境域之中,这种真实的生活境域更能体现出视域所特有的具体性,并通过这一历史视域的真实性来体现出这种视域在融合中的特殊性。正是由于间距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必然呈现出多样性。事实上,视域的特殊性是其本身存在的依据,也是矛盾得以转化和新界面赖以形成的根据。如果没有这一根据而进行视域融合,是不可能产生具有普遍真实意义的辩证理解进程和成果的。但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历史视域的特殊性和它所赖以进行视域融合的根据不仅仅建立在历史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同时还建立在异与同的统一性的理解和诠释的基础上。毫无疑问,视域融合是以间距为前提的,但“间距具有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双重结构。说它是客观的,乃是指间距内在地含有客观意义上的时空差异,即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区域的文化、种族、等级之间的现实差异;说它是主观的,是指上述差异在理解中最终是以主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表现为‘主体间性’”②。因此,由时空所组成的具体而特殊的视域和间距不仅有客观性的一面,还有主观性的另一面。在黑格尔看来,同一与差异的统一,即事物存在的根据,也是事物的本质*〔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9页。。其实,无论是在诠释学还是历史比较中,视域的特殊性只有与融合这一统一的过程相联系才具有真实而具体的意义。究其原因,“事物的本质并非完全外在于比较者的客观存在,它同时也有赖于比较者的理论构想。”*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其三,如何真正体现出视域融合所包涵的辩证特性问题。不言而喻,视域融合不仅需要将同与异二者真正建立在以具体、真实的社会历史为基础的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正确地理解时间和空间二者的辩证关系,唯有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将时空有机地统一于真实的历史进程中,以体现出视域融合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依此来看诠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其本身存在着还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这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强调间距以彰显视域融合过程所体现的变化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力图体现其哲学的真实性、历史性和辩证性,这一切都突出地体现了其哲学诠释的优势;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将间距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历史视域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被弱化,从而在视域融合过程中表现出某些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观念。因为对于诠释学而言,从个体来理解整体,再从整体来理解个体,个体与整体的相互一致性是诠释学的古老传统,但这样诠释的结果,却无法摆脱一味寻求认识对象本意的局限性,其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有机的开放性。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将前见引入视域融合和理解之中,从个人生存的具体性来彰显个人视域的差异性,试图为解释学的循环注入一些新的具有差异的内容,努力使理解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辩证思维的形式*比如,伽达默尔说:“当某个文本对解释者产生兴趣时,该文本的真实意义并不依赖于作者及其最初的读者所表现的偶然性。至少这种意义不是完全从这里得到的。因为这种意义总是同时由解释者的历史处境所规定的,因而也就是由整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所规定的……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 见《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83页。。但由于其前见缺乏一些质的规定性,具有较多的主观性,因而无法将两者真正统一于辩证而真实的历史进程中,并在这一真实的视域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体现历史现象的真实性和个体特殊性,自然难以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和融合效果。因而其视域融合的成果自然被人们所诟病。
总之,视域融合论具有突出的学术长处,它在探求视域的真实性、特殊性和辩证性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时空所具有的历史特性,因而在视域和间距所具有的真实性、特殊性和辩证性方面就存在着一些需要加以克服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视域融合理论的形式主义辩证法的方面。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的本体论仅仅是建立在语言本体上,而不是真实的社会历史的基础上的,他所提出的处境和视域自然缺乏真实的社会历史意义。同样,其视域融合所包含的实践观念也缺乏真实的社会历史意义。因此,必须对视域融合的同与异的观念进行再诠释、再理解,唯有如此,才可以充分发挥其诠释和融合的效用。
三、视域融合观念与比较史学观念的差异与融通
那么,应该如何从唯物的角度来正确理解同与异两者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这种辩证关系对于比较史学而言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从诠释学理论来看,视域融合是理解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之所以会产生视域融合这一理解进程,其前提是因间距化而形成的人们视域之差异,唯其是相异的,才需要融合,并经历融合这一过程从而形成新的视域。从诠释学视域融合理论来看,史学比较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史学对话的过程。因此,彼此间的独特视域不仅成为诠释学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也自然成为比较史学的基础和前提。同样,由彼此不相同的视域所进行的融合也正是求同存异的比较过程。因此,视域融合和比较史学不仅在哲学的范畴上有相同之处,而且在对历史现象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因此,运用唯物辩证的观念对视域融合的同与异的理论进行再诠释,对于历史比较的进行、结果及发展趋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显然,如上所述,如果从视域融合的观念出发的话,历史比较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会更为侧重于对同的比较与研究,但由于对历史之同的探究并没有完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异的基础上,由此,历史之同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是不可靠的。因此,对于历史比较而言,其突出的特征不仅仅表现在对比较的共同性的研究,更强调将比较建立在真实可信和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因而在历史比较的研究中,对异的研究其实和对同的研究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历史比较的奠基者马克·布洛赫看来,在历史研究中运用历史的方法固然很悠久,但在近现代以来历史比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曾经在较长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误解,“比较方法已经深受误解之害。人们往往过于相信,或佯装相信,比较方法的目的仅仅在于寻求相似点”*②③④⑤ 马克·布洛赫:《比较史学之方法》,见项观奇编:《历史比较研究法》,第118、103、119、104、134页。。当然,这些疑问和误解最后都集中在历史比较的性质上,即“人们使他们过于轻易地相信‘比较历史’是历史哲学或普通社会学的一部分”②。换言之,在马克·布洛赫看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学者在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历史时,并没有表现出历史比较研究的特征和效用,因而其研究成果和方法效用难以被学术界所承认。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马克·布洛赫对历史比较的同与异的关系作出具有辩证性的判断,并对历史比较的发展趋向作出了这样的说明:“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相反会对察觉不同点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③“比较只有在以对有关事实的大量资料及事实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的考证为依据的时候才会具有价值。”④“比较方法可以,而且应该深入到细节当中去,比较方法的未来——可能我们的历史学的未来,就取决于此。”⑤显然,在马克·布洛赫看来,历史比较的最突出特征就在于:一方面,在比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具体、特殊历史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即在历史比较研究中,要突出异在比较中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和构成历史比较的前提及依据的这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因而要在对异进行深入求真的前提下求同。另一方面,还应在同的观念指导下,进一步探索以说明其不同之处的表现及其历史原因。这样比较的结果,不仅将历史比较同历史哲学或普通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以显示比较史学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历史比较的研究价值,即显示历史比较能够深入探讨历史本质的独特魅力。
这样看来,诠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与历史比较有其相融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者都突出了理解或比较过程中所存在的同与异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的意义表现在哲学上就是突破了近代简单的同一关系的局限,从而使同一的形式逻辑关系进入有机的辩证逻辑的统一过程。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在其名著《逻辑学》中,曾指出人们思维形式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他是这样说的:“从特殊的有限的有,追溯到完全抽象的一般性的有本身,应该看作是最最第一的理论要求,甚至也是实践要求。”*②⑦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78、81、81页。按照黑格尔的观念,“特殊有限的有”指的就是“同一”,而“完全抽象的一般性的有本身”则指的是“统一”,所谓“统一”,黑格尔认为是在不同事物中发现“同一”。“所以,统一表现了完全抽象的同一。”②显然,在黑格尔看来,“统一”相较“同一”而言,是认识较高层次中相异中的一种相同。同样在《逻辑学》中,黑格尔对被西方学界认为是“第一思维规律”的“同一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批评了将差异性与同一性相对立的观点,深刻揭示了同一律 “包含着比他们所指的东西更多的一些,即这个对立面,即绝对的区别自身”*④⑥ 〔德〕黑格尔:《逻辑学》,(下),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7、33、81页。,认为“真理只有在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中,才是完全的,所以,真理唯在于这种统一”④。对此,德国现代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指出:“在同一性中有一种‘与’(mit)的关系,也就是有一种中介、一种关联,一种综合:进入一种统一性的统一过程。”*〔德〕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9页。换言之,这种统一是一种有差别的辩证的同与异的结构。
因此,比较的认识和诠释的架构,其核心不仅是在异中寻求一种同一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探求一种建立在对立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统一关系。对此,黑格尔指出:“比较在两个不同的对象中发现了同一的东西,于是便有了统一。”⑥而且它只是一种关系,“统一比同一更关系到主观的反思;它主要被当作关系,是由比较,是由外在的反思而发生的……所以这种比较和统一丝毫不涉及对象本身,只是涉及到它们以外的活动和规定。”⑦所以,比较是同与异的统一,以此为据来看视域融合观念,其融合和提升的普遍性并不仅仅是建立在否定个别的基础上的普遍性,而且也是建立在肯定历史个别性基础之上的普遍性。如果我们剔除其中所存在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观念,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加以新的理解和诠释的话,这一充满辨证思维的哲学观念对于历史比较而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其一,历史比较是探求历史真知的基本途径。事实上,在哲学诠释学的体系中,同与异是内在思维范畴,贯穿在整个认识的过程中,而视域融合则是这一范畴得以理解和认识的基本途径。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其内容和意义绝非两个相异东西的简单迭加,而是一个具有辩证性的理解过程:诠释者对相异的东西总是有所取舍,但或取或舍,皆取决于间距的过滤作用,其中不仅包括由间距过滤而保存下的真判断,还包括在间距中所生成的新意义。从现代史学比较而言,异与同构成其比较的基本矛盾范畴。没有对异的感知,就不可能有对同的抽象,没有对异的客观性、确定性的认知,也不可能产生客观性、确定性的比较结果,二者相辅相成。“比较研究意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种同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它乃是人们通过扬弃存在的直接规定性异而变成的一种理解或认识,所表现的是人们依客观真实性为基础的主观认知,因而与历史认识对象具有同一性。这样一来,势必要求人们在历史比较中,应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从而为历史比较建立起坚实的事实起点和认识根据,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历史比较的认知,即同;另一方面,在这里,关键是不要把比较成果单纯认作抽象的同一,认作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黑格尔是这样说的:“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是同一,只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黑格尔:《小逻辑》,第250页。显然,这种同一性并不能代替客观的历史比较对象,它与真正的具体的历史对象仍存在着差异。以此为据,意味着我们对诸如史学比较角度的预设、史学比较的过程和结果等问题,既应建立在去粗去伪的基础上,又应建立在取精存真的基础上。正如著名史学家刘家和先生指出的:“比较研究必须以某种认同为基础,同时意在生成新的认同,但这决不意味着追求一种毫无差异的认同,相反,保持差异是比较研究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源泉。”*③⑥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72页、48页。借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只有我们能承认惟有在现存的差别的前提下,比较才有意义。”*④⑤ 黑格尔:《小逻辑》,第253、254、253页。因而不论是从诠释学视域融合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比较的角度而言,对历史现象进行同与异的比较不仅是正确的认识方式,而且还具有真实而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其二,历史的比较过程是同与异的反复的辩证过程。从诠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来看,视域融合是理解的基本方式,其本质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知的过程。从异与同的认识过程来看,在逻辑上就是抽象的过程。何谓抽象?刘家和先生指出:“就是从许多对象中舍弃了它们的特殊性(speciality)而抽取其一般性(generality),从而在舍、取并行的过程中达到了由特殊而一般的境地。”③显然,即从异中抽象出来的这种同是比较认识的成果,但这一成果并不意味着比较认识的终结,而只是历史比较的第一个阶段。因为,通过第一阶段的比较不但没有消灭异的真实存在,而且在新的界面上又产生了异和同,从而为下一步的比较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条件。因此,历史比较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但在具体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人们却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时常是注重其一便忘记其他,这样,科学的兴趣总是这一次仅仅在当前的差别中去追溯同一,另一次则又以同样的片面的方式在同一中去寻求新的差别。”④由此,黑格尔提出了历史比较认识的基本方法论:“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⑤当然,在“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比较认识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在第一认识阶段寻求“异中之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同中之异”的真实内涵,从而将认识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历史比较的辩证性。对于这一历史比较难题,刘家和先生是这样解说的:真正的历史比较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异中求同这一比较结果的基础上,“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那么势必要把认识再深入一个层次。那也就是从同中再看出异来,看出那些各异的部分是怎么样既互相拒斥又互相渗透地构成为有机的一体的。”⑥毫无疑问,刘家和先生的这一观念对于指导我们以辩证的观点进行历史比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三,历史比较的本质是一种历史的实践活动。应该承认,哲学诠释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了人们视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进行不断的同与异的诠释和理解的重要性,因而视域融合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这种辩证思维与人们的实践观念相联系,因而其视域融合观念也表现了一些实践性。当然,历史的比较关系不仅像诠释学那样有意表现出一些实践关系,而且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彻底。就具体的历史比较而言,应该如何理解历史比较中的同与异的认识过程呢?换言之,从比较中获得抽象的成果、“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这一完整认识过程的真实涵义是什么呢?
如上所述,历史比较研究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从历史比较的认识论来讲,唯有经历了第一个比较的阶段,才有可能获得比较认识的成果,从而形成指导人们进一步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 的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因此,第一阶段的历史比较成为整个历史比较进程的基础,其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对第二阶段的比较研究自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第二阶段的比较研究较之于第一阶段而言又有其自身的突出特征和优势,这一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它是人们自觉地应用比较研究的成果——同来对历史之异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以进入发现历史现象中深刻而真实内容的重要阶段。因此,第二阶段的比较研究也最能体现出历史比较的实践特质:一方面以检验和丰富已经获得的历史统一性的认识成果,另一方面能够突出历史比较认识所具有的指导人们进行比较实践的认识功能,为更深入地认识历史内在的本质属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这种贯穿于历史比较全过程的辩证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历史本身不断深入探讨的历史实践关系。之所以是一种实践的关系,是因为这种历史的比较研究是建立在真实而具体的历史活动的基础上,并用比较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实践。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如洪汉鼎先生所指出的:“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与他们所谓的实践哲学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译者序),第14页。这种不同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事实上,正是通过辩证唯物的历史实践这一根本性环节,历史比较的同与异的辩证关系不但能够建立在真正的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而且还使历史的比较成为一种能动的历史认识活动,最终有利于形成对历史运动的深层次的、具有普遍性的比较认识。
总之,同与异是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的基本范畴和思想工具,又是对世界和历史现象进行诠释和研究的重要成果,因而具有真实的社会历史意义,这一真实的社会历史意义最集中地表现在它所具有的辩证特性上,因为同与异的辩证的矛盾运动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人们比较认识或诠释历史运动的思维规律,从根本上说,它所揭示的辩证特性更是反映了历史运动的内容和本质。因而同与异的观念与历史运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比较认知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能动性的实践关系。
四、结语
如上所述,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从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观出发,其主要途径和方式是要求不同主体从各自所特有的视域出发,通过视域融合来实现获得普遍的新意义这一诠释目的。理解具有二重性:既是一个普遍与特殊的抽象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呈现出历史性的过程。同样,对于史学比较而言,比较所具有的历史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本身也表现为一个对历史现象不断的抽象的过程。马克·布洛赫曾经把比较理解成一种“抽象”的方法。他说过:“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排斥‘抽象’,正如他不能排斥想象一样。”*〔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还有概括与综合的方法,用马克·布洛赫的话来说:“从原则上讲,分析对于概括综合来说,只有当分析以综合为目的,并注意为综合服务的时候,才会是有用的。” 〔法〕马克·布洛赫:《比较史学之方法》,项观奇编:《历史比较研究法》,第134页。在美国科学哲学家普特南(H.Hilary Putnam)看来,对任何与我们当前片段相异之物的诠释就是一种比较,“要进行比较便预设了某种可公度性的存在。”*〔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实际上也就发现了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观念与历史比较都建立在同与异的基础之上。因为,比较本身不仅仅以异为其存在前提,还以同为其比较的条件,比较本身就是同与异、主与客的对立统一,二者间所蕴涵的不仅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进而融会贯通的同与异的辩证关系。因此,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都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既表现出了相互促进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再诠释的另一面。但不同的是,视域融合理论明显具有形式主义辩证法的色彩。表现在:诠释学在同与异的关系上具有循环论和相对主义的某些特征,缺乏对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质的规定性的关注,从而显现出某些随意性和主观主义的痕迹,这样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在视域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界面的内涵,自然无法充分理解这一过程中同与异的辩证关系。
因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视域融合理论进行再诠释,使视域融合的同与异的辩证关系和逻辑关系理论真正建立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归根结蒂,将同与异的关系真正建立在真实不断的历史实践中,这对于探讨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内在关联或互动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得以融通的惟一途径。因此,贯穿于视域融合和历史比较融通过程中的基本原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认识方法,对于准确把握同与异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历史比较的理论和方法,进而进行历史比较并取得重要成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蒋重跃 责任校对 蒋重跃 宋媛)
Opposition and Unity of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On associ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horizon-fus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WANG Cheng-ju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anxi No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logical terms of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rizon-fus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is a significant approach to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comparison theori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the horizon-fusion theory strengthen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which features the modern philosophy and shows apparent historicalnes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uthentic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thorough dialectical spirits, the horizon-fusion theory still cannot correctly comprehe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replacement of unity, space and concrete historical processes with commonness, time and theories. In terms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theories, this theory merely covers the first stage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 finding commonality in difference. Based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space in historical comparison theory is unity, which is more than commonal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ical processes and theories is continuously dialectical and mutu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based on the first stage of finding commonality in difference, historical comparison should continue to explore difference in commonality, and then integrate the findings in the two stages to present the authentic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It follows that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horizon-fus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facilitates the historical, logical and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horizon-fus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deepen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hermeneutics; horizon-fusion theory; historical comparison; integration
2015-12-28
K01
A
1002-0209(2016)06-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