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如何“搅动一池春水”
2016-12-17
所谓点拨,即点其要害,拨开迷雾,拨疑为悟,点石成金,举隅推导,闻一知十。“点”和“拨”往往结合在一起,总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点拨要点之有物、有法、有情、有味,点出教师的风格,还要适量、适时、适度。
那么,教师该如何“点”出精彩,“拨”开迷雾呢?
点拨,不仅要把握时机,还要考虑“点”在何处;点拨,既要着眼长远,如第斯多惠那样期望“激励、唤醒和鼓舞”,也要着眼当下,追求“拨”的精彩。
语文教师重在“点”出关键,那么应该在文本的何处“点”与“拨”,才是切实有效的呢,此类关键处有哪些呢?
一、文本语言的回避处
孙绍振先生说:“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这些文本语言的回避处,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学生常常过而不见或是走马观花、见而不奇,教师需要“点”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易被学生忽略的文本语言——“后来我坐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此句因为“平淡无奇”,学生往往过而不奇,教师需要“点”出,及时追问:“面对杨绛的询问,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应该会怎么回答?而文中的老王却是怎样回答的?”学生经过思考,会发现老王似乎在回避 “家”这个话题,或者说老王不愿承认那里是家?教师应该继续追问:“可以想象老王内心是怎样的呢?”学生会慢慢发现,老王有一种无家可归的失落感,渴望家的温暖。学生还发现:老王回避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他是不愿承认那里是家,杨绛先生不经意的一问也许还触到了老王无家可归的痛处,从文章结尾处来看,杨绛先生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这也正是杨绛先生后来“愧怍”的原因之一。“点”出这样的语言回避处,进而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
二、文本语言的矛盾处
中国古典诗歌中,无理而妙的写法常常令人惊叹。高中语文文本中,也有一些语言在逻辑上有矛盾,细细品味,往往蕴涵丰富的信息和情感。需要教师“点”出,进而“拨”起学生探究的行动。
例如《项脊轩志》一文中,归有光写祖母在自己的门口“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般读者都是见而不奇,而一线语文教师就不该忽略这样的语言细节。“自语”所蕴含的逻辑上的矛盾处(名为“自语”,实乃意蕴极深的激励之语),应该点拨、激发学生思考:祖母的上述之言真是寻常的“自语”吗?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发现,目睹诸儿“异爨”和“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祖母从“竟日”默默地在项脊轩中读书的归有光身上看到了读书奏效、振兴家业的希望!但是祖母的内心又是矛盾的:当面鼓励,会给少年归有光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整个家族几代人许久都未能读书奏效的颓局由他一个少年来扭转!所以祖母选择了名为 “自语”,实不自语的矛盾之语,既传达了对归有光的期望,又卸除了少年归有光的心理重负。在对“自语”这一逻辑上的矛盾语言的探究中,学生发现了一个更为丰满的祖母形象,也走进了归有光纠结痛苦的内心世界:人近中年,依然未能考取,没能达成祖母的心愿,而祖母已逝,就算以后“读书奏效”,也是欲报而亲不待……
三、文本语言的跳跃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金圣叹也曾感慨:“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文本是这一对话的桥梁,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等跳跃之处经常会被忽略,即金圣叹所说的不被理会,常常导致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的点拨就显得极有必要。
《屈原列传》中,“复释去张仪”一处语言上出现易被忽略的跳跃:前文并没有提到第一次释放,这里为什么是又一次释放呢?教师需要点拨学生思考:“复”字用得合适吗?启发学生探究:联系上下文来看“复释去张仪”是谁的意思,“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经过充分的探讨交流终于领会到:这毫无疑问是屈原的意识,而且屈原是从一听说这件事就敏锐地感受到,这件事从头至尾就是秦国和张仪设的一个大骗局,一个大圈套。张仪第一次来楚国行骗时,就不该放过他,而这一次更不应轻易放掉。和屈原截然不同的是楚国的靳尚、郑袖等人出于一己私利,对楚怀王落入圈套先是视而不见,后又怂恿楚怀王一错再错,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楚怀王则贪婪昏聩,毫无政治头脑,直到屈原提醒才如梦初醒,但悔之晚矣,而且从后文楚怀王依然疏远屈原,并再次上当落入秦王之手来看,怀王并未真正清醒。一个“复”,将众多的人物形象凸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将屈原的敏锐、远见和忠贞爱国刻画得鲜明深刻,而这,正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保持高度的语言敏感,去发现“复释去张仪”之类的语言跳跃处,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
四、文本语言的缺失处
文本中,还会有一些细处,出于表达的需要,出现了语言的缺失,达到了“此处无言胜有言”的效果。这样的缺失处,读者往往不大注意,或是虽然看到了,但是“未之奇也”,这就需要教师“点”出关键,“拨”出精彩。
《项脊轩志》文末有一处极易被忽略的言语缺失:“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妻子向归有光转述了小妹们的问话之后,按照常理,作者应该写妻子的回答,但事实是有问无答。教师应该“点”出此处缺失,并且拨起学生发现的愿望:“同学们,你们觉得此处缺失,是妻子觉得项脊轩太过简陋,不足回答;还是丈夫归有光太过健忘,无从记起呢?是作者无意遗漏,还是有意为之呢?”学生经过点拨之后,发现了精彩——当年在项脊轩中夫妻情深,而写作本文时,斯人已逝,归有光情何以堪,实在不忍心回顾妻子当年回答小妹们时流露出的夸赞与满足感!此处的言语缺失达到的正是“此处无言胜有言”的效果,也是归有光由甜蜜而跌入痛楚的内心世界的“无言”流露……
在高中文本语言的品读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回避处、矛盾处、跳跃处、缺失处等语言细处“点”出关键,“循循然善诱人”,启发鼓励学生去“拨”出精彩,去唤醒学生品味语言的生命潜能,庶几,教师可以无愧于“点拨者”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