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疗肠梗阻的经验
2016-12-17张云杰
张云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张锡纯治疗肠梗阻的经验
张云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肠梗阻;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深研医理,精于药证,见解独树一帜,集毕生心血,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对肠梗阻的论治较前人多有发挥,极具特色。肠梗阻属中医”腹痛”、“肠结”、“关格”、“便闭”范畴,治疗比较困难。张氏论治此病,虽然篇幅不多,却紧扣临床,多有创新,颇能启迪后学。
1 深究病机,立论气逆气结,立法镇摄降逆开结
对于肠结一证,张氏将其归结为肠胃之气郁结不通,逆而上冲的结果。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胃气不降治法”中论道:”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为其息息下行也,即时时借其下行之力,传化所化饮食达于小肠……达于大肠,出为大便。……于斯饮食入胃不能传送下行,上则为胀满,下则为便结,此必然之势也。”就是说,如肠胃之气郁结,不能息息下降,转而上逆,气机上逆可导致饮食不能下行、腹中胀满、呃逆、呕吐、便结等证。这一观点深刻反映了“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思想,并将六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本病无论寒、热、虚、实病证,其核心问题是气机郁结不通,逆而上冲,因此,其治则为降逆开结。张氏认为具备良好降逆开结功效的药物首推金石类药物,因为金石类药物质重下坠,具有其它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张氏极为推崇徐大椿之言:“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张氏用金石类药重取其质,或兼用其气、味、色、形,十分灵活,开启了金石类药生用的新途径。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他总结出代赭石最善降逆镇冲,曰:“欲治此证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也。”张锡纯洞悉张仲景旋复代赭汤的用药思想,将代赭石的临床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宽,由单纯治疗呕吐、呃逆、痞满延伸到治疗便闭或者便结难下,制定了赭遂攻结汤作为治疗肠结的专方。张锡纯论述代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赞誉赭石乃“救颠扶危之大药”。他指出代赭石通燥结的原因是其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气机上逆的病证如胃气上逆、冲气上逆、妊娠恶阻、肠结等证,多见大便燥结不通或难下,用代赭石既可降逆又可通便。遇到阳明腑实证,服药后呕逆不能受药者,他用镇逆承气汤代替承气汤,以代赭石降胃气,通燥结。总结张锡纯观点,代赭石的重坠开结之功效主要体现在:①引肠胃之气下行以通大便;②镇安冲气;③引浮越之相火下行,清除肠胃烦热;④通燥结而不伤气血。
2 熟谙药性,峻药重用,倡用生品,变通服法
张氏对有些医家用药多而杂、用量过轻的做法多有微词,曰:“方恒用至二十余味,其药皆在二、三钱之间,不甚差池即将病治愈,亦不知何药之力。”他提倡:“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它,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这就是说,倘若辨证精准,用药对证,不取效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往往是病重药轻的缘故。所以,他极力主张峻药重用,“用药当以胜病为主,不拘份量之多少”。“恒择对症之药,重用一味,恒能挽回急重之病,且得以验药力之实际。”
在临证中,他应用代赭石、大黄、芒硝可谓量大效宏。如治疗肠结重症致严重呕吐者,重用代赭石120 g煎汤送服代赭石细末30 g而取效。书中写道:“如此良药,今人罕用,间有用者,不过二三钱,药不胜病.用与不用同也。且愚放胆用至数两者,非鲁莽也。”大黄一药,有将军之称,其药性峻猛,攻下破结之力颇强,张锡纯对大黄大剂量的应用也非同常人,他说:“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怎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芒硝咸苦寒,功能清热泻下,软坚散结。张氏制硝菔通结汤,取单味芒硝达120 g。在服药方法上,也是异于常量。对于病情危重者,主张一日服药二三剂,昼夜连服,不但给药剂量大,而且给药的间隔时间缩短。“盖治此等证,势如救火,以水泼之,火势稍减。若不连番泼之,则火势复炽,而前功尽弃。”
张锡纯力推药物生用,曰:“生用则养气纯全”、“生研服之,不伤肠胃。”所以,他的大部分处方中.用代赭石、大黄时,一般都注明“生”、“研粉”或“轧细”等。
对于服药方法,主张灵活变通,除用煎剂外,还常用代赭石、大黄轧细或研粉冲服,如用重剂代赭石煎汤送服代赭石细末治疗气逆重症。剖析其中道理如下:入煎剂者,可以取其重镇之气,从整体调治,使胃肠气机升降之功能恢复。而冲服赭石细末者,主要是取代赭石重镇之性,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从局部调治,使其镇逆之功效立显。对于把大黄研粉冲服的原因是散剂量小效宏,他指出“若轧作散服之,一钱之力可抵煎汤者四钱。”
3 师古而不泥古,巧用经方,灵活化裁
《伤寒论》的三承气汤(大、小和调胃承气汤)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对此张锡纯另辟蹊径,从病变部位上来区分应用三承气汤证,更加贴合临床。①调胃承气汤证:病机为胃中郁热炽盛,灼伤津液。主症是“蒸蒸发热而汗出不解”;“不吐不下”。病位较高,在胃,这符合高位肠梗阻的病情。方中大黄浸以清酒,与甘草同煎而不后下,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性,使大黄清热之性独存,而攻下之力趋缓,再合以芒硝以清解胃中郁热。②小承气汤证:病机为胃气不降,气结于小肠。主症是“腹大满不通”。病位居中,在小肠,这符合小肠肠梗阻的病情。方中以厚朴、枳实为主,佐以大黄,大黄与厚朴、枳实同煎,这样可以减缓其速下之力,达到气机通达而糟粕下行。③大承气汤证:病机为邪热内迫大肠,燥屎内结于肠中。主症为“绕脐痛”。病位最低,在大肠,这符合大肠肠梗阻的病情。方中以大黄与芒硝相伍,且均为后下,佐以枳实、厚朴鼓动气机,所以本方迅猛走窜,攻积导滞之力益强。
张氏对方中药物的用量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他把大承气汤中大黄与厚朴的比例从1∶2改为2∶1,认为既然病在大肠,病机多以燥屎内结为主,就应以大黄为主药,取其峻下之力。另外,厚朴性能横行达表,发出人之热汗,容易助热伤津,因此用量不宜过大。
张氏从临床实践出发,认为大承气汤虽为经方,颇具开破之性,但缺乏灵动之功。他发现用大承气汤,恒有服后欲下不下者,若再用大承气汤,则易使攻破过度,故只能待时而下。如果对其进行相应加减,则效果突显。如用大承气汤加威灵仙,借用威灵仙之辛香走窜,助硝、黄之力迅速布散,治疗阳明燥结就极具特色。书中解释说:“大承气汤中硝、黄之力,因脏腑气化郁滞而停顿,借威灵仙走窜之力以触发之,则硝、黄可陡呈现其开通攻决之本性,而大便遂通下矣。”
另外,张氏在大承气汤基础上,创制镇逆承气汤以治阳明腑实证,配伍更为全面,疗效更为突出。
张锡纯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立足临床实践,勇于创新,遣方用药新颖,切合实际,疗效显著,对后学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R249.7
B
1000-338X(2016)05-0061-02
2016-07-14
张云杰(1967—),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