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堤坝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2016-12-17潘宁宁

防护林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杨树

潘宁宁

(齐河县林业局,山东 德州 251100)



黄河堤坝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潘宁宁

(齐河县林业局,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对黄河堤坝旱地杨树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在黄河堤坝整修梯田、埂堰、造林、抚育、森林防火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杨树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在不占用可耕地的前提下,对推动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河堤坝旱薄坡地;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齐河县处于华北平原、黄河下游,黄河北展宽大堤全长37.78 km。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的建成,黄河水患基本解除,黄河北展宽工程作用逐渐消失。在我国土地资源后续开发较少的情况下,搞好齐河县6 000 m黄河北展宽大堤旱地杨树栽培的开发利用,提出杨树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不仅使大面积的黄河堤坝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还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对齐河县乃至其他地区的大堤旱地开发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在不占用可耕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待开发土地,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1实施地的概况

1.1实施地的大堤情况

2003年之前全部闲置,2003年黄河北展大堤植树绿化,采用4 m成一梯田,栽植速生杨,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2009年开始轮伐更新。

堤段两侧全长6 000 m,南北走向,阳坡面积大,光热资源丰富,通风透光良好。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质地为堤坡内为沙土或沙壤土,坝表层30 cm为重壤土(小红土)封坡,大堤堤坡角度在54~57°。经2003年修梯田台面混合后,台面土壤质地为轻壤土。

2丰产林栽培技术

2.1林种选择

林种规划为防护林。

2.2树种选择

根据林种规划,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树种选用鲁林1号杨、I-107杨、I-108杨。

2.3整地

针对北展大堤两坡的土壤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采取整修梯田、挡水埂堰、深翻、施有机肥等节水、截水、改土措施。

2.3.1整修梯田挡水埂堰根据堤坝坡度大(54~57°),易干旱缺水,水土难保持的实际情况,建园前,采用梯田、坝堰积蓄径流的方式进行整地,按5 m的行距,整修宽度为2~2.3 m,里低外高等高延伸的梯田台面,梯田外侧修建高30 cm,上宽20 cm,下宽60 cm的挡水埂堰,并踏实、拍光,以利于蓄水。对梯田台面进行翻耕20 cm,整成外高内低的梯田台面。在梯田台面每15~20 m修高30 cm,上宽20 cm,下宽50 cm的截水横埂堰,保持15~20 m梯田台面水平,防止降雨后梯田台面产生径流冲毁梯田台面,保证大雨后梯田台面的积水安全下渗,达到安全容水的目的,以截水、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增加黄河北展坝体深层土壤中的含水量。

2.3.2施基肥结合深翻,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m3加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30~40 kg,进行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2.3.3挖定植穴一个梯田台面上栽1行,按照行距4 m,株距3 m,打点挖坑,整地规格为80 cm×80 cm×80 cm,一般于造林前一年进行,以秋季或冬季为宜,以达到灭虫、蓄水保墒、改善土体结构、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2.3.4打井在坝顶路沿外侧,每300 m堤段,打1眼30~40 m深米的水井,配以小白龙塑料管解决浇水灌溉问题。

2.4造林方法

采用植苗造林。

2.4.1栽植季节造林季节以春季或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进行,注意适当深栽、灌足底水、填土踏实。

2.4.2栽植技术栽植前应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底肥;造林时以选用当地苗木为主,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黑杨类栽植一般埋深60~80 cm,做到苗木根系舒展,深度适宜,浇透底水,分层踏实,培土封堆。秋季造林后还应封土保墒。

2.5苗木标准

2.5.1苗木选择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高、径高比例适当、根系完整的I级苗木。黑杨类苗木地径2.5 cm以上,苗高2.5 m以上, 健壮无病虫害。

2.5.2苗木处理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保持苗木水分,减小失水量。经长途运输的苗木栽植前要用清水浸泡2~3 d,剪去苗木的全部侧枝,以减少蒸腾;顶梢木质化不好或顶芽不饱满者,可剪梢至饱满的侧芽。

2.6造林密度及配置方式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培育目的、立地条件和经营强度等因子,确定造林密度为:造林采用株行距3 m×4 m 。配置方式采用造林小班品字形搭配,长方形配置。

2.7抚育管护

2.7.1松土除草造林任务完成后,每年应对林地进行中耕除草。前三年应加大松土、除草强度,每年晚春、夏季和秋季各一次。在幼林郁闭后,每年可中耕1次。

2.7.2施肥追肥每年2次,每次每株施尿素0.2~0.4 kg,磷肥0.3~0.8 kg。施肥时间为春季萌动期和夏季速生期到来之前。同时,为防止土壤肥力退化,促进林木生长,要对林地内枯枝落叶加以保护,不得樵采。

2.7.3浇水灌溉时间一般在晚春、初夏干旱季节进行。土壤封冻前浇越冬水,解冻后浇萌动水,全年浇水次数根据干旱程度灵活掌握,一般2~3次。总的要求是保持林内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6月下旬树木进入速生期,由于雨季蒸腾作用强,水分消耗量大,应结合雨季特点和墒情,及时为树木浇水、排涝,防止林地干旱和林内积水。

2.7.4修枝根据“去竞争、留辅养、轻修枝、留大冠”的原则,造林后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枝。两年内只修除竞争枝,3 年生时修枝一次,保留冠干比为2∶3;5年生时修枝一次,保留冠高比1∶2。严禁留冠过小,削弱林木生长。为促进林木生长,林分郁闭前要及时修除林木的竞争枝、卡脖枝、双顶枝,保留辅养枝。林分郁闭后,及时修除林木下部的消耗枝,修枝强度不宜过大。修枝时要用快刀利斧,保证伤口平整、光滑、不撕皮、不留杈。

2.7.5补植造林后于当年秋(春季造林)或翌年春(秋季造林)及时检查造林成活率,并以同种、同龄苗木补植齐全。

2.8主要虫害及防治

主要有害生物有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毒蛾等。

2.8.1美国白蛾(1)人工物理防治。①剪除网幕:在幼虫3龄前,每隔2~3 d仔细查找一遍幼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②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 m处左右,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 d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或深埋。③灯光诱杀: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2)生物防治。① 苏云金杆菌: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1。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适用于2~3龄美国白蛾幼虫,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3.0×107PIBmL-1;②周氏啮小蜂:在老熟幼虫期,按1头幼虫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10~17 h以前进行放蜂。放蜂的方法:可采用二次放蜂,间隔5d左右。也可以一次放蜂,用发育期不同的蜂茧混合搭配。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 m处的枝干上。(3)仿生制剂防治。对4龄前幼虫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5 000倍液、24%米满胶悬剂8 000倍液、卡死克乳油8 000~10 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 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2.8.2光肩星天牛(1)加强营林管理,及时伐除被害严重的林木,减少虫源。(2)成虫发生期,用8%绿色威雷Ⅱ号200倍液喷树干,间隔15~20 d,连喷3次。(3)用磷化铝毒签或磷化铝片,堵排粪孔熏杀幼虫。(4)保护和招引利用啄木鸟。

2.8.3白杨透翅蛾(1)加强检疫,严禁从疫区调入带虫苗木,对有虫瘿的苗木,剪除并集中烧毁。(2)有虫苗木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3倍液在根茎涂环。

2.8.4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幼虫发生期,剪除群集幼虫,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个孔,注射20%大力士(吡虫啉)或40%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每孔2~3 mL,利用内吸作用药杀。

2.8.5杨毒蛾(1)幼树可用1%阿维菌素5 000倍液或Bt类1亿孢子mL-1喷雾。(2)高大树木虫口密度较大时可用阿维油烟剂或打孔注射吡虫啉等内吸剂防治。

2.9主要病害及防治

全县杨树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杨树黑斑病、杨树烂皮病、溃疡病、杨树花叶病毒病、干基腐烂病、枝枯病等。

2.9.1杨树黑斑病(1)冬季清除枯枝落叶。(2)发病初期每15~20 d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

2.9.2杨树溃疡病(1)把好苗木质量关,禁用带病苗木。(2)造林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失水,定植前用清水浸泡24 h。(3)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抗病能力。(4)发病高峰期用40%福美砷50倍液或50%退菌特100倍液涂干。

2.9.3杨树花叶病毒病(1)加强苗木检疫,禁止疫苗调入调出。(2)发现疫情就地销毁。

2.9.4干基腐烂病用刀将患病初始部位刮除,涂以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2%硫酸铜液。

2.9.5枝枯病剪去病枝,剪口涂波美5度石硫合剂。

2.10搞好森林防火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及时监视火情,做到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秋冬季树木落叶后及时中耕浇水,掩埋落叶物,防止火情的发生;严格控制火源,严禁在林内烧荒、烧枯枝落叶。在春、秋火灾多发季节,要密切监视林地用火,力争把火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结语

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4.044

作者简介:潘宁宁(1985-),女,山东茌平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6-02-24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4-0113-03

猜你喜欢

杨树
漫画
跟踪导练(五)
杨树“四大一深”栽植新技术
杨树嫁接换代品种改良选择及接穗采集处理
窘境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雾霾来袭
高跟鞋
漫画四幅 杨树山等